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么写《成功展示观后感》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4 21:56

怎么写《成功展示观后感》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成功展示观后感作文注意事项
正文:
成功展示观后感作文是对某一成功展示活动或事件的深刻反思和感悟。撰写此类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一、明确主题
1. 确定展示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使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2. 分析展示活动的核心价值,挖掘其中的成功因素,确保文章主题鲜明。
二、深入分析
1. 对展示活动中的亮点进行深入剖析,如创意、策划、执行等方面。
2. 分析展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体现批判性思维。
三、丰富素材
1. 运用多种素材,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说服力。
2. 引用相关案例,以增强论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四、合理安排结构
1.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展示活动的基本情况,引出主题。
2. 主体部分:分段论述展示活动的亮点、问题及改进建议。
3.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展示活动的成功之处,并提出对未来类似活动的期望。
五、语言表达
1. 使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
2.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遵循作文要求,注意字数限制。
2. 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中专生姜萍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取得第十二名成功进入决赛有感

近日,涟水县中专女学生姜萍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取得第十二名的优异成绩并成功进入决赛,这一消息令人倍感振奋。由此,也让我产生了诸多感想。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的国家着实应该每年专门开展一次全民普选的偏科比赛。在这样的比赛中,不必过于关注整体分数,而是着重依据参加比赛的单科成绩来挖掘优秀的学生。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确实有相当数量的人才被埋没。比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不喜欢英语,进而对英语课兴致缺缺,最终导致他们与大学教育擦肩而过,而这样的情况实在是数不胜数。对于物理、化学、数学,乃至计算机软件方面和机器人方面等重要领域,都应该举行全国性的比赛。在这些赛事中,排名前一千名的学生完全可以被当作专业人才来着重培养,而无需再对他们进行全门类科目的教育。毕竟,当学生走向社会后,拥有一门强大的专业技能便已足够。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在注重专业培养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体育和德育的教育。当下,这两方面已然成为我们学生的一块短板,尤其是对于单科学生而言,他们更容易走向极端。所以,老师应该着重加强对学生德育和辩证法的教育,让学生们能够清晰辨别事物发展的实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成长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图片来自网络

只有不断完善我们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重视单科人才的发展,同时强化体育和德育教育,才能让更多的“姜萍”式人才崭露头角,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推动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迈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样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到来,为我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让经典剧目在新时代华丽绽放——观2024版评剧《花为媒》成功首演有感

评剧《花为媒》作为一部久演不衰、家喻户晓的经典大戏,要在2024年全新重磅打造的新闻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中国评剧院在党委书记、董事长齐红同志的带领下,勇立潮头奋楫笃行,剧院风貌焕然一新,佳作不断好戏连连,为传承评剧艺术芳华,打造新时代精品力作,培养造就新一代的评剧艺术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白玉霜先生的代表作《小女婿》的成功复排、原创剧目《花木兰》的华彩上演、还有《簋街》《白蛇传》等新戏的全新亮相,充分展示了中国评剧院的整体艺术创作实力和守正创新勇于实践的艺术作风,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作为喜欢热爱评剧艺术的戏迷,对于2024版《花为媒》的排演则多了几分期许和热盼。希望该剧能以崭新的艺术风采,为评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再创佳绩。该剧公演的戏票一经推出,仅二三日便全部售罄,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观众对她的喜爱之情不尽言表。

2024年5月12日,北京人民剧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流从四方涌来,争相观看中国评剧院2024版《花为媒》的首演。当晚7点30分大幕开启,《花为媒》这部凝结着几代评剧人心血的经典作品再度惊艳亮相。2024版《花为媒》将1963年电影版和2013年复排版《花为媒》进行了有机的融合重塑,让这部传承了上百年的经典作品华丽绽放,迸发出全新的艺术风貌。该剧不仅实现了新派宗师新凤霞先生将电影中的精华搬到舞台上的遗愿,严谨遵循评剧艺术舞台表演规律,更是着力彰显新派艺术表演特色的用心之作。

评剧《花为媒》 王丽京饰张五可 张琪饰李月娥

守正创新精益求精

2024版《花为媒》的主创团队深谙评剧艺术的表演规律和流派特色,对评剧艺术有着炙热的艺术情怀,把握践行“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创作理念。他们在两个精华版本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有机的融合处理,匠心独具巧妙安排,合格布局精心取舍,灵活运用多种评剧艺术特有的艺术处理方式和表现手段,力求为这部经典作品的传承与发展赋能添彩,焕发出新时代的内涵与价值。

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先生作为新(凤霞)派艺术的杰出传人,凭借着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精湛的演技,传承、创演了多部新派艺术风格浓郁的评剧作品,塑造了多个鲜活灵动的感人艺术形象,为创新发展评剧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业内外公认的评剧艺术领军人物。作为2024版《花为媒》的艺术指导,谷文月先生不顾年高,积极投身于该剧的创作之中,忘我的工作热情、崇高的艺术境界颇令后辈们敬仰。

评剧《花为媒》 李妮饰阮妈 王维饰张五可

孙路阳作为此剧的艺术总监,在2024版《花为媒》的排演工作中,恪守评剧艺术独有的表演特色,善于运用戏曲艺术的舞台表演规律。同时,巧妙结合、吸收电影版的艺术精华,力求打造成一部充盈着新时代艺术活力的评剧作品。2024版《花为媒》的导演赵震、唱腔整理戴锡英、配器王菲和舞美设计丁碧辉,在该剧的剧情结构、场次调度、服装造型、舞美安排和灯光运用等方面下足功夫、付出心血。在剧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主创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24版《花为媒》如期完成排演任务,以全新的艺术风姿跃然呈现于首都戏曲舞台。

在演出当晚,舞台上呈现出的华丽景象着实令现场的观众耳目一新,处处浸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张扬着现代美学的神韵。天幕上象征着吉祥富贵的各色牡丹花朵、二道幕上工笔彩绘的精美新鲜花样、讲究考致的一桌二椅,辅之绚丽多彩、层次错落的灯光,营造出唯美精致、意味悠扬的舞台艺术效果。更令人称道的是导演在二道幕和屏风运用上的大胆创新,使舞台区域划分和转场衔接更加清晰流畅,为演员提供了更加自如开阔的表演空间。2024版《花为媒》的服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与人物形象的贴合度,既华美讲究做工精致,又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在人物造型上,以突出人物个性和身份为基调,精心设计了多款华美的头饰,给观众带来似曾相识,又富有新意的艺术体验。尤其是主要人物张五可的头饰,以电影版为依据,精心设计了“鸾”的造型,光芒闪烁熠熠生辉。该剧的音乐、唱腔设计虽严格遵循《花为媒》的艺术风貌,但也揉入了新的音乐元素,配器丰富多样,让观众听来非但没有违和感,反而更加清新流畅、明快悦耳,全面提升了该剧的音乐感染力。还有更值得一提的是,为做到电影版与舞台版的高效融合,尽可能保留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精华,主创团队一些场次的调度和细节的安排上做了适度的取舍和精心的调整。如增加了适合舞台表演的“车柳子”、保留了电影版的“玫瑰调”、去掉了“拜寿”中贾俊英的出场等,力求将该剧打造成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呈现出国家级剧院的艺术水平。

评剧《花为媒》 陈欣饰阮妈 张国强饰贾俊英

传承有序出人出戏

在2024版《花为媒》的排演中,老带新、传帮带,新一代优秀青年演员在王丽京、李妮等中坚力量的指导下闪亮登场,让观众看到了评剧艺术蓬勃发展、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新派第三代优秀传人、评剧名家王丽京和评剧赵丽蓉表演风格传承人、评剧名家李妮,在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忠实继承所宗流派的艺术表演风格,以悦耳动听的唱腔、生动传神的表演,成功演绎了多个鲜活灵动的艺术形象,逐步形成了各自的表演特色,拥有了个人经典代表作品,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真心喜爱。《花为媒》也是王丽京、李妮经常上演的剧目,以过硬的唱功、细腻的做表,成为当今评剧舞台倍受夸赞的“张五可”和“阮妈”。如今,王丽京、李妮承担起了传承评剧艺术,培养新一代评剧新生力量的重任。她们二位倾囊相授悉心尽力,帮助王维、陈欣等青年人提高演唱能力和表演水平,掌握创作演绎人物的方法,为青年人在舞台上早日褪去青涩、开启艺术之门保驾护航。

首场2024版《花为媒》的演出采取了以老带新的演出形式,满台花团锦簇青春飞扬,呈现出令人欣喜的艺术面貌。在当晚的演出中,王丽京饰演的张五可,扮相秀丽端庄、演唱韵味十足、做表底蕴深厚,一招一式皆在情境,一句一腔韵味醇厚,完美塑造了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一段清新华美的“玫瑰调”和焕发着浓郁新派演唱特色的“洞房赞”赢得响堂的掌声和喝彩,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李妮塑造的“阮妈”幽默风趣招人喜爱,不仅全面承继了赵丽蓉先生的表演风格,又融入了鲜明的个人表演特色,演绎的人物真实可信、贴切自然,令人信服称赞。伴随着“阮妈”入情入境的精彩表演,阵阵笑声、掌声,时时响彻全场。评剧李(忆兰)派第三代传人张琪饰演的李月娥,行腔细腻流畅、音色甜美圆润,表演落落大方,将小家碧玉的“李月娥”演绎的聪颖灵秀。优秀青年演员王维、陈欣分别饰演的张五可、阮妈,虽然略显稚嫩,但是情绪饱满,显示出良好的专业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底,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青春飞扬的艺术魅力,更看到了评剧艺术的未来和希望。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砚茹先生在《花为媒》中塑造的“王氏”艺术形象深入人心堪称经典。在2024版《花为媒》中饰演“王氏”的是优秀青年彩旦演员刘燕铭。虽然首次接触这个角色,但是在李妮老师的教习下,她不仅找到了人物的艺术感觉,更为难得的是,在表演和演唱上颇有几分花砚茹先生的风采和韵味。在当晚的演出中,剧院中坚力量郑祥振饰演的王俊卿、张国强饰演的贾俊英、杜志刚饰演的李茂林、齐天一饰演的二大妈均各有亮色精心演绎,为保证全剧的艺术水准体现了不俗的实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演出合影

在当晚的演出现场,最令现场观众为之动容、不禁潸然泪下的是演出结束后,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和全体演员谢幕时,向两位评剧巨匠级宗师新凤霞、李忆兰先生的巨幅影像,恭敬的行鞠躬礼,以示缅怀与崇敬之情。两位先生为中国戏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载史册,更会永远留在一代又一代的戏迷心中。

中国评剧院作为评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领头羊,在全国评剧界有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全力打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有序传承、出人出戏,是剧院的责任义务,更是使命担当。2024版《花为媒》成功排演,为传承了上百年的旷世作品焕发出新的艺术光彩,用实际行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卓而有效的工作。该剧的上演不仅为评剧艺术的中坚力量成长为领军人才搭建了平台,还有力促进了青年艺术人才的成长,使他们早日成为艺术创作的后备力量,赓续艺脉薪火相传,用良好的艺术修养肩负起戏曲事业繁荣发展的重任。(本文作者:李红根中国教育电视台科教思政中心主任)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