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5 04: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焊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确保文章主题明确,围绕焊工这一职业特点,总结一年来在焊接工作中的收获、成长和反思。
2. "结构清晰":文章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个人情况及总结的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工作总结;结尾部分进行总结和展望。
3. "突出重点":在总结中,应突出自己在焊接工作中的亮点和成就,如完成的项目、提高的技能、团队协作等。
4. "客观评价":在总结中,要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表现,既要展示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5. "具体事例":用具体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如,在完成某项目时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困难以及取得的成果等。
6. "语言表达":使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同时,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7. "条理分明":将总结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如工作业绩、技能提升、团队协作、个人成长等,使文章条理清晰。
8. "反思与展望":在总结中,要反思自己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
使用电弧焊进行焊接的电焊工
长时间吸入切割产生的金属粉尘以及废气导致的肺部疾病。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使用电弧焊以及氩弧焊进行焊接的焊工,因为这两种切割方式容易产生大量的金属碎屑以及废气,长时间从事焊接工作的电焊工大量吸入会对肺部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害。在医学上对此有一种专门的称呼叫做“电焊工尘肺”,患有这这种病的电焊工两肺呈灰黑色,肺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尘灶,尘灶多呈不规则形或星芒状,少数呈类圆形。少数电焊工的尘肺尸检证明,肺内可见由多量密集的粉尘纤维灶及广泛的间质纤维化构成的大块肺纤维化。由于焊接烟尘及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作用,肺内大小支气管可发生扩张和炎症。长时间在高放射、高温环境下工作导致的皮肤病。这类职业病多发于在金属冶炼厂、重工业制造厂从事焊接工作的电焊工身上。金属冶炼厂在对开采出来的金属矿石进行深加工的时候需要用高温把矿石融化为液体,再倒入模具中重新塑形,之后电焊工再负责对重新塑形的金属进行切割以及焊接工作。很多金属矿石自身是强放射性的,电焊工很容易受到辐射的伤害。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工作,外加穿着厚重且不透气的防护服以及其他装备,电焊工很容易患上各种皮肤病,比如皮肤溃烂、皮炎等等。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导致听力受损甚至失聪。这种职业病是所有从事焊接行业的电焊工都多多少少有一点,因为目前的电焊设备在操作时都不能完全静音,长时间在噪音环境工作电焊工的听力会严重受损,最终完全失聪。2、工作事故多发此外,由于电焊工工作环境的特殊,电焊工工作事故相对其他工种也是较多的,主要有以下五种:焊接火花引起的爆炸、粉尘爆炸事故——2020年12月28日山西省大同市某公司一电焊工因操作不当导致粉尘爆炸,最终酿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三人轻伤的安全事故。相关事故报道
焊接产生火焰、烛件引发的火灾——2020年11月6日湖北省孝感市一电焊工在电焊工职业资格证失效的情况下,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违规作业致使建筑工地发生火灾。事故现场画面
高空作业引发的坠落事故——2011年8月28日河南省巩义市某电焊工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因未系安全绳而导致从高处跌落,高位截瘫。焊接过程中,金属的材质、焊接部位、焊条、污垢、油漆等蒸发或燃烧产生的粉末或者废气引起中毒——这类问题比较严重的是锰中毒。常见的锰中毒的症状主要有口腔黏膜糜烂、恶心、呕吐、胃部疼痛,腹痛、便血,咽痛、咳嗽、气急,高热,头晕、头痛、肢体酸痛等。焊接过程因漏电而产生的电击致伤致死的事故——2018年7月7日某电焊工在焊接进水管道时因不慎用沾满汗水的手套接触到通电的焊条而触电身亡。事故相关还原漫画
3、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普通蓝领工人工资就在5000左右,可是为什么企业开出一个月上万元的高薪资,也很难招到足够的电焊工?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长时间从事电焊工作让他们的身体留下许多病根,甚至缩短寿命。而为了治疗这些疾病他们得把毕生赚来的大部分积蓄送给医院。很多电焊工的工作寿命仅仅只到50岁,假如50岁的他们拖着一个极度不健康的身体,往后是很难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的。而前面他们从事电焊工作赚来的大部分收入都送给了医院。因此,从事该行业让很多人觉得是在吃年轻饭,自己所付出的和一个月一万多的薪资回报远远不成正比。电焊头盔
企业以及政府要保护电焊工合法权益
1、保证电焊工以及其他高危工种的工人拥有更好的收入企业应该给予电焊工更优厚的报酬,因为电焊工是高危工种,只有给予与之对应的高工资,电焊工才愿意来工作。国家应该立法保护电焊工的合法权益,对侵吞高危工人工资、恶意拖欠工人工资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进行电焊作业时一定要注意戴电焊盔
2、应该为电焊工配齐必要的防护装备。企业应该为电焊工人提供全套的防护设备,比如电焊盔、电焊眼镜、连体防护服以及防护手套。在防护装备的选择上不能贪图便宜,要能以最大限度保护电焊工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标准来采购。国家可以尝试对保护工人合法权益的企业进行适当性的优惠政策,并牵头制造优质防护设备的企业与雇佣电焊工的企业接触。编者按:从胜利油田的钻塔林立到黄河三角洲湿地的蓬勃生机,从非遗手造的精致细腻到生态新城的创新发展,每个东营人奋斗的足迹都书写在这座城市里。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开设《奋斗者》专题,讲述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奋斗者的动人故事,记录东营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铿锵脚步。
大众网记者 赵菲菲 东营报道
在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与焊花飞溅的光影交织成一幅产业工人奋斗的生动图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齐鲁大工匠尚荣武,正是这幅图景中最鲜活的注脚。从业25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学徒成长为拥有53项国家专利的技术领军者,累计为公司节约成本8000余万元。近日,记者走进尚荣武的“工匠世界”,聆听他“金牌工匠”的动人故事。
匠心淬炼:从焊花中绽放的初心
1998年,初入万达集团的尚荣武面对电焊工作的艰辛曾一度萌生退意。“电焊弧光刺得眼睛流泪,飞溅的火花烫得皮肤生疼。”回忆往昔,他坦言:“当时同一批进厂的年轻焊工,跳槽的跳槽,调岗的调岗,我也动摇了,觉得干电焊没啥大出息。”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次血淋淋的事故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那是一个深夜,正在睡梦中的尚荣武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班长,快到医院来,有人受伤了!”电话那头传来同事焦急的声音。赶到医院后,尚荣武看到夜班同事的左脚大拇指被高空坠落的模具侧板切断,鲜血染红了整只脚。次日一早,尚荣武立即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排查。他发现,传统更换轮胎模具字块的操作需要工人使用行吊将重达数百公斤的侧板吊至高空,并在空中进行多次翻转。“这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更可怕的是,悬吊的侧板就像一把随时可能坠落的‘大刀’,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尚荣武回忆道。
面对这一重大安全隐患,尚荣武暗下决心要找到解决方案。他直接住进了工厂,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技术攻关。在经历近百次试验失败时,同事染血的左脚总会浮现在他眼前,这成为他坚持创新的动力。最终,他成功研发出具有360度旋转功能的字块更换装置,工人可以在地面安全完成全部操作。
这项创新不仅彻底消除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还将工作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该专利技术在全市轮胎企业推广应用,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尚荣武站在自己设计的设备前,突然明白:原来焊工手里的火花,不仅能连接钢铁,竟然也能点亮整个行业的未来。他就像这小小的焊花,也许在平凡岗位上也能焊接出非凡的人生轨迹。
创新突破:小改小革创造大效益
“工人不只是干粗活,技术工人是靠脑袋瓜子做事!”对在操作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尚荣武经常与大家一起进行“小改小革”。通过对车间生产设备及模具装备进行的多项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达到30%以上,使车间生产运行秩序得到长期高效地优化。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总结出“焊工四大功夫”——躺、仰、卧、跪,将焊接视为艺术创作,最终练就“盲焊”绝活。2017年公司扩建期间,他带领团队在蚊虫肆虐的车间奋战三个月,体重骤减15斤,却提前完成设备安装任务。
2019年,针对万达宝通全钢公司密炼车间长期解决不了的开炼机上料慢、传送带打滑、容易造成生产事故的问题,公司与设备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后,厂家答复需要停产一周,且整改费用巨大。随后公司领导组织了公司内部专题讨论会,在会上,尚荣武立下“军令状”,五天内一定完成改造任务,确保问题彻底解决。从改造设计到安装调试,尚荣武均亲力亲为,历时90多小时提前完成安装任务,彻底解决了密炼车间的上料问题,上料效率提高60%,并保证了长期稳定运行。
截至目前,尚荣武研发的模具快速更换装置、轮胎模具表面处理工装等53项技术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累计为公司节约成本8000多万元。
薪火相传:培育新时代工匠团队
“独行快,众行远”——尚荣武工作室墙上的六个大字,昭示着这位工匠的育人哲学。尚荣武秉承这种理念,在工作中注重培养有发展潜力、喜欢钻研、吃苦耐劳的员工。2017年以来,尚荣武连续对公司焊工、电工、维修工、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利用万达商学院及工作室进行了2500多人次的专业授课。经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有25人获得高级技师证书、96人获得技师证书、100多人获得高级工证书,还有多人获得中级及初级工证书,持证率达92.4%,为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黄河口首席技师5人、垦利区金牌工匠3人、东营市首席技师2人、东营市金牌工匠4人、东营市技术能手2人、多人获得东营市技术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及五小成果奖。这种“传、帮、带”的学习机制在全公司范围内已成为典范。
如今,48岁的尚荣武依然每天穿梭在车间里,他的背影坚定如初。25年,从青涩学徒到“金牌工匠”,他用自己的故事证明:工匠精神,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传奇,而是一点一滴的坚守与执着。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