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5 21:16
写作核心提示:
作文题目:火车上的北国风光——京哈线为何如此火爆
作文内容:
一、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火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中,京哈线作为连接北京与哈尔滨的重要铁路干线,以其独特的北国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旅客。本文将探讨京哈线为何如此火爆。
二、京哈线的地理优势 1. 跨越四大地理区域:京哈线贯穿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四大地理区域,旅客在旅途中可以领略到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沿线风光旖旎:京哈线沿线有长白山、五大连池、哈尔滨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三、丰富的历史文化 1. 沿线历史名城:京哈线途径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历史文化名城,旅客可以领略到这些城市的历史底蕴和风土人情。 2. 传承红色基因:京哈线沿线有许多红色教育基地,如沈阳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春伪满皇宫等,这些教育基地见证了我国革命历史,传承着红色基因。
四、舒适的乘车体验 1. 设施齐全:京哈线列车设施齐全,车厢内设有空调、卫生间、餐车等,为旅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2. 服务优质:京哈线列车服务优质,列车员热情周到,为旅客提供便利。
新华社哈尔滨8月22日电(记者杨思琪、沈易瑾)全长1198公里的京哈高速铁路,宛如银色纽带,穿越燕山山脉,跨过辽河之畔,抵达北国之城哈尔滨。今年夏天,这条通往寒地的铁路线异常火热。
游人在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的太阳湖上游览。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北京持续高温,哈尔滨凉爽很多,坐高铁最快不到5个小时,就算带孩子也很方便。”北京市民孟女士一家三口,刚刚结束在哈尔滨的旅行。清爽宜人的天气、量大味美的哈埠菜、人气爆棚的中央大街和东北虎林园,给她带来不少惊喜。
今年初,哈尔滨凭借冰雪游现象级“出圈”,到“尔滨”去看看成为不少游客的心愿。炎炎夏日,清凉避暑游成为“尔滨”的又一张名片。
游客在哈尔滨建筑艺术广场游览。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从中央大街的欧陆风情到太阳岛的湿地风光,从松花江畔的落日余晖到啤酒节的畅快淋漓……美团数据显示,“尔滨”吸引着越来越多外省市游客,其中,北京市以6.42%的比重遥遥领先。
“今年夏天,我们这趟线的客人明显增多,几乎趟趟满员。”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京哈线一组列车长田广明说,京哈高铁全线贯通3年多以来,见证了冬天的“冰雪奇缘”,更在夏日续写文旅新篇。
自2007年起,京哈高铁历时近14年建设完成,克服了山体陡峭、寒地冻土等诸多困难,成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条来之不易的高速铁路上列车飞驰,缩短的是两地的距离,激活的是人们对北国风光的向往。
《遇见·哈尔滨》江上沉浸式演艺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据统计,今年2月,从外地来哈尔滨的游客达2829.3万人次;7月,这一数字跃升至3224.4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客流量116.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2.8%,7月达27.6万人次。
“京哈高铁洋溢着松弛感。”来自北京的游客齐先生已经二刷“尔滨”。他说,今年初来时,冰城的冰雪美景恢弘又纯粹,印象深刻。这次选择在夏天来,就是为了感受不一样的风情,这座中西交融的历史名城气质独特,“值得”。
人们在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现场观看无人机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延续冬日“宠客”,哈尔滨“上新”不断。哈尔滨大剧院里剧目不断,松花江上常有无人机表演、帆船灯光秀;7月开园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让游客穿越时空“一秒入冬”;看完江上演出《遇见·哈尔滨》,不少观众感慨“更爱这座城”。
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秦晓燕说,哈尔滨持续挖掘文化底蕴,放大资源优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冬夏两旺、四季繁荣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铁路方面表示,随着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各项配套改革与服务将不断深入,进一步助力沿线地区人文交流与经济发展,紧密环渤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间的联系,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从北京到“尔滨”,千里高铁多拉快跑,北国风光愈发迷人。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