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5 22:49
写作核心提示:
国旗下讲话站姿作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作文,它要求学生在国旗下讲话时保持良好的站姿。以下是在撰写此类作文时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明确作文主题
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国旗下讲话站姿的意义和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1. 站姿体现个人素养:良好的站姿是展现个人素养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对国家、对国旗的尊重。
2. 站姿展现民族精神:国旗下讲话站姿要求端庄、挺拔,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3. 站姿传递正能量:良好的站姿能够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激发听众的爱国情怀。
二、注意作文结构
1. 开头:简要介绍国旗下讲话站姿的背景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主体部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a. 站姿的要求:阐述国旗下讲话站姿的具体要求,如端正、挺拔、目光坚定等。
b. 站姿的意义:分析国旗下讲话站姿对于个人、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
c. 如何做到良好的站姿:提出一些建议,如加强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3.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国旗下讲话站姿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努力,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语言表达
1. 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
新华社广州9月2日电(记者周颖)2日早上,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图书馆前广场,19岁的大二学生杨莹婷与其他近2000名师生一起,迎来新学期的第一场升旗仪式!
“敬礼!”口令声响起,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国旗飘向天空。在场师生神情肃立,高唱国歌,注视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站在国旗下,身着国旗护卫队礼服的杨莹婷站姿挺拔、目光坚定。开学后的每个星期一,这位来自香港的姑娘,都会和队友完成这样一次平凡而又神圣的升旗仪式。
“这里面融入了我的付出和爱,有我对国旗的激情和责任。”升旗仪式结束后,这位个子瘦瘦、皮肤黝黑的女生跟记者分享了自己与国旗的故事。
出生于2000年的杨莹婷,在香港读完小学、中学后,来到内地就读高中,并通过联招考入暨南大学法学院。大一的时候,面对新的环境,她也曾迷茫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一次社团招新活动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映入她的眼帘,也从此走进她的生活。
“在众多展位中,学校国旗护卫队展位上的五星红旗非常醒目,一眼就看到了。当时,我就觉得很亲切,产生了景仰之情。”杨莹婷说。
经过几个月的站军姿、齐步走、正步走训练考核,杨莹婷正式成为暨南大学国旗护卫队的一员。
杨莹婷说,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的练习并不容易。“要站在台阶上练军姿,脚后跟不能落地。齐步走、正步走,也必须与队友配合保持一致。”
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有另一场升旗仪式。当天,在升旗过程中,天空突然下起瓢泼大雨,然而在场的几百位老师、学生,无一离场。“大家淋着雨,唱着国歌,看着国旗在大雨中升至旗杆顶点。当时,我就忍不住流泪了。看到大家对国旗的尊重和守护,我非常自豪自己做的事。”
在担任护旗手这一年时间,杨莹婷说,在看似单一枯燥的训练中,她变得更加坚定了,“国旗传递的是一种不忘本的精神和力量。无论何时,身在何地,当我望向五星红旗时,就觉得自己不会迷失方向”。
中国军网
当好“国旗卫士”的标准有多高?答案在这里
■中国军网记者 毛志文 郑欣宇
尽管已久经“沙场”,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国旗护卫队排头兵位置的褚泽亮多少还是有几分紧张,或者可以说是兴奋。
此刻,他和其余221名身着陆海空三军礼服的国旗护卫兵正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北侧平台上,面向天安门城楼,持枪立正。
第一声礼炮鸣响,指挥员下达口令,前进!褚泽亮和战友们护卫着五星红旗阔步前行,铿锵的脚步声直抵人心。
正步行进168步后,他们抵达天安门广场北侧的升旗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官兵日复一日写就非凡的战位。
2019年春节前夕,习主席来到国旗护卫队,观看战士们进行护旗队列动作和展旗收旗训练。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是重要的国家典礼,你们要牢记职责使命,坚持一流标准,用实际行动捍卫国旗尊严。”
统帅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牢牢记在了每一位官兵的心里,也开启了国旗护卫队瞄准全面一流建设的新征程,国旗卫士们更是将满腔挚爱与忠诚深深地倾注在国旗下的神圣战位。
(一)
“向国旗——敬礼!”国歌奏响,指挥刀举于胸前,泪水霎时噙满眼眶。
作为褚泽亮曾经的老班长,去年阅兵时已经是刘永久与国旗为伴的第12个年头,经历了数千次的升降旗任务,当时担任阅兵国旗护卫队分队长的他,依旧心绪澎湃——
2009年,刘永久曾以受阅战士身份从天安门前正步走过。十年时间,普通一兵与共和国共同成长。
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在柔风中舒卷自如。整整46秒,刘永久目光如炬没有眨眼。
从万人中脱颖而出,入选国旗护卫队时,“徒弟”褚泽亮觉得自己实现了一个遥远的梦想。而这次,则圆了一个更大的梦。
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升旗区,刘永久、褚泽亮以及所有队友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凝结了对标一流标准的艰辛付出,更是对习主席殷殷嘱托的坚定回应。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大队长韩捷看来,习主席视察后,“重塑”成为了国旗护卫队发展建设的关键词之一。这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更重的责任与更刻苦的训练。
仪仗大队政委朱威明也从官兵眼神中读出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其中有军人的彪悍和血性,更多的则是对国旗的尊崇和热爱,“那是需要他们用青春去守护、用生命去捍卫的至高荣耀。”朱威明说。
很多人说,国旗护卫队官兵简直就是铁打的,但其实没有谁天生就坚不可摧。
万里挑一、苦练“三功”、踢腿带风落地砸坑……各大媒体的诸多报道早就道出了其中奥秘,苛刻的选拔和严酷的训练最终使大家百炼成钢。用官兵自己的话说,还需要一种自虐般的自律。
每次带队执行升降旗任务,孔德玺都会伴随队伍走出天安门城楼,而后在金水桥一侧目送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穿过长安街,一步步走向属于他们的战位。
有过四次阅兵经验的孔德玺来到国旗护卫队担任教导员时间还不长,他经常和大家强调,每天观看升旗的群众不同,许多人或许一生只有这一次机会,因此每一次任务都应是崭新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像第一次上方队一样神圣而庄严。
“一流军队就要有一流标准”,孔德玺带领大家对立正敬礼、步幅步速、托枪劈枪等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抓细抠。千万次的重复后,终会迎来质的飞跃——步幅一致、摆臂一致、目光一致,甚至连呼吸声也毫无差别。
尽管单调且枯燥,但国旗卫士们就是要追求卓越、练到极致,毕竟这一切都与国旗尊严、国家形象紧密相连。
每晚降旗归来,升旗手都会同护旗手一同来到旗库,将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飘扬了一天的五星红旗存放好,并取出一面崭新的旗帜。
国旗护卫队荣誉室内,借着灯光,张自轩会对新旗进行全面检查:五角星的方向位置有无问题,旗面是否有污点……他要确保第二天一早由自己升上空中的这面旗毫无问题,因此必须细之又细、严之又严。
能与国旗“亲密接触”,升旗手无疑是整场仪式中绝对的主角。
习主席来视察的那天,张自轩出色演示了展旗收旗等升旗动作。而从方队一员到升旗手,他也完成了一场自我超越。
重达30斤的旗杆一上肩,张自轩瞬间对“肩上的责任”有了新的理解。
旗杆与身体要成45度角,只能靠食指和中指的力量控制,并要在任何外界条件下均保持岿然不动。张自轩管这叫“人剑合一”。除去擎旗,还要练就一双铁掌,这样在展旗和收旗时才能力道足、动作美。
为了练擎旗稳定性,张自轩更喜欢大风天气,而队员们也对恶劣天气“情有独钟”。“脚下要更硬一些!”大家会互相提醒着,正步也踢得更带劲。
每当华灯初上,透过光亮,长安街上队员们留下的四条泛白印记隐约可见……
(二)
褚泽亮执行阅兵升旗任务时,张洋正在新兵营兴奋地看着直播,并在电视上记住了这张脸。半年后他们在国旗护卫队相遇了,褚泽亮还成了张洋的分队长。
较量,其实从新兵营就开始了。想要精益求精,苗子选拔至关重要。
正步走得好的就率先离开原有队伍去练枪法,枪法练好了,就可以开始结合训练。这种隐性淘汰,是对新兵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毕竟,谁都不想被甩到最后。
和张洋一样铆着劲儿的还有马锋。新兵营快结束时,班长实在舍不得自己带出来的这个优秀小伙儿,经常劝说马锋跟自己回原单位。
“班长,我还是想去国旗护卫队,这是我从初中开始就有的梦想。”
“怎么,咱们的关系还不到位呗?”
“分开是为了更好地相聚嘛!”
说起这段,马锋嘿嘿地笑了起来。打起了感情牌的班长一时竟无言以对。
最终,马锋和张洋还是坐上了开往天安门的大巴车。但等着他们的是专属国旗护卫队队员的长达四个月的专项训练,和更残酷的随时被淘汰的可能。
那是两名新兵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下感受升旗任务。马锋被马靴砸地的声响震撼到了,他也终于明白了在新兵营让自己崩溃的“不断重复”究竟是为了什么。
“练好就能上!”结束专项训练,马锋和张洋正式成为了国旗护卫队的“编内人员”。那一天,两人站在紫禁城端门东朝房前不大的训练场上,觉得一切都很美好。因为热爱,眼底尽是风景。
“一路走来,觉得苦吗?”
“经历过了也就不觉得苦了,而是赚到了!”
张洋觉得这是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青春总要留下一些东西来回忆。
大家会经常讲起习主席来视察那天的场景,在“国旗卫士讲堂”上,两人认真领会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并生成了一股奋进的力量。
初来乍到,两人感觉身边的这群老兵既贴心又暖心。领来新礼服,他们会细致地介绍其中讲究,手把手帮着穿戴。凌晨,他们会提早起床,替自己准备好衣服和马靴,穿好后再认真检查一遍,不放过任何细节甚至一个线头。
在国旗护卫队,对新兵的帮带是全方位的。
站到方队中执行升降旗任务,这一天终于来了。尽管老队员一直在嘱咐不要紧张,出发后马锋还是觉得四周静得出奇,只能感受到口令声和扑通扑通的心跳。敬礼口令一出,自己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回来后,紧张感得到释放,马锋见到每个人都想冲上去大声告诉他,自己刚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护卫了五星红旗。中队长把这一消息也告诉了马锋的父母,电话那端不善言辞的母亲连声说好……
大家都说,张洋和马锋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一批新兵,为国旗护卫队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两人也说,对于国旗分量的感受,如果说过去还隔着一个屏幕,那现在就是“零距离”贴着心。
传承,一直在继续。
杨博,是国旗护卫队的第一位四级军士长。十年升旗手经历,亲手带出五个徒弟,其中就有袁晋爽。
展旗是个技术活,要让巨大的国旗在空中形成完美的扇形,既要把握好风向和角度,又要有强大的臂力和协调性,个中技巧需要手把手带教。
袁晋爽首次以升旗手身份亮相的那一刻,杨博比自己上场还兴奋,当然还多了几分欣慰。
回忆过去的日子总会夹杂着一种温情,18岁来到这个光荣集体,自己整个青春都与国旗朝夕相伴,早已融为了一体。
如今,转岗后的杨博用另一种方式践行着当初在国旗下许下的诺言——护卫它重于生命。
从战士到副队长,杜林也用了近十年时间完成了自己的转变。
那天,他为习主席详细介绍了国旗护卫队的历史沿革和全面建设情况。他觉得习主席的到来,对国旗护卫队来说是无上荣光,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一年多来,官兵们继承和发扬护旗精神,用一流标准审视推进各项工作,做到了升降旗“零失误、零差错”,打造了一张更加威武的大国名片。
(三)
当太阳即将喷薄而出、队员们整齐列阵时,不远处都会有一道崇敬的目光在注视着大家。
温和军,故宫博物院的一名电工师傅,或许是因为名字与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小就对军人满怀敬意。2015年,他来到故宫博物院端门配电室工作,从此就和国旗护卫队结下了一段缘。
每天凌晨,温师傅都会早早地等候在中轴线边,观看队员们进行热身训练,全程保持立正站姿,几年雷打不动。
“他们都是好样的,都是我的榜样!”温师傅道出了一名普通百姓对于国旗与军人的一种情结。
这其实是个相互感动与激励的过程。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离开配电室前温师傅终于走到了国旗护卫队员们中间。质朴言语间,众人热泪盈眶。
对于国人而言,国旗凝聚了太多的梦想与希望。百姓的拳拳爱国心,时常感染着国旗护卫队员们。
无论酷暑严寒,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人在守候,国旗护卫队的出现会瞬间点燃大家的热情:“解放军辛苦啦!中国加油,祖国万岁!”而国旗升起那一刻,大家会自觉立正,共同仰望。为了抢到更好的观看位置,好多人半夜时分就要来长安街附近排队,或许一夜未眠。
这种执著,队员们最懂。
“用实际行动捍卫国旗尊严”,这是习主席的殷切嘱托,也是国旗护卫队的神圣使命。
那次,来国旗护卫队参观的是一群来自青海牧区的孩子们。担任讲解员的徐明旭耐心地讲述着每一个和国旗相关的故事,孩子们的眼神中透出了不一样的光亮,徐明旭知道种下的这颗种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拔节成长。
在荣誉室,还珍藏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各式国旗——在仅有0.013平方公里的黄海前哨开山岛上,王继才夫妇升起过的国旗;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赠送的国旗;曾飘扬在我国西沙永兴岛的国旗;由驻守在祖国大江南北、为国戍边的官兵们共同签名的国旗……不大的一方空间,承载了不同战位官兵的赤诚之心,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护卫着国旗。
国旗护卫队的这座“营盘”有些特殊。置身时代感与传统性交织的景区,一栏之隔,一面是喧闹往来的游客,一面是秩序井然的营区。只要走出房间,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暴露在聚光灯下。
队员们清楚,只要成为国旗护卫队一员,自己的举止行为就与国旗相连,就与民族、国家相连。受到关注,是考验,更是激励。
于是,大家都在用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展示着最好的形象。在鲜花与掌声中,他们时刻保持清醒。
伴着晨曦,走上战位,用完美的动作“唤醒”一座城、一国家。阅尽沧桑的天安门,将继续见证国旗卫士们的庄严豪迈。
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而信仰之旗,则同时飘扬在国旗护卫队每一名官兵的心间。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