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6 00:15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撰写文科类研究生学术论文的五点心得
在文科类研究生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一定的写作技巧。以下是我总结的五个撰写心得,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选题要精准,定位要明确
1. 选题要结合自身兴趣和所学专业,确保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 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 查阅相关文献,确保选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二、文献综述要全面,观点要客观
1. 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2. 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 客观评价不同观点,避免主观臆断。
三、论证要严谨,逻辑要清晰
1. 依据研究目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 2. 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确保论证的严谨性。 3. 注意逻辑顺序,使论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四、语言表达要规范,格式要规范
1. 运用学术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2. 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等细节,确保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3. 按照学术论文格式要求,规范论文结构,如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等。
五、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1. 完成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儒家名著《大学》倡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意涵彰扬学术、探索真理。
对于研究生而言,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学术论文质量的好坏。而论文写作的成功与否,则与平时的点滴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下面,与大家分享自己关于撰写文科类研究生学术论文的5点心得,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01 要有广博而专业的知识积累要写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对个人的知识储备有很高的要求。人们经常会对一些学科领域的专家们产生敬佩之感,相信他们有一种超人的学术“直觉”。
不过,有一位大师曾经说过:
“其实,准确的直觉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经验库。比如,
世界象棋大师=5万张棋盘;
五星行政大厨=2万道菜品烹饪过程;
顶级驾驶员=3000种路况;
企业顶级顾问=2万个案例;
企业竞争力=1万件经营物料……”
同样道理,撰写学术论文有时也要靠直觉,要求研究生要广泛收集和阅读文献资料,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自己学术论文所要研究的主题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相对深入的了解。
众所周知,资料是学习、思考问题必备的材料,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只能从资料中产生,它不是作者凭空想象或杜撰出来的,这些观点都是建立在一定学术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提炼研究所产生的。
所有这些都提醒研究生平时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要在下笔前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与此同时,研究生不能被自己的专业所局限,相反,应该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
建立自己的资料数据库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研究生要养成在日常积累资料、搜集资料的习惯。这种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知识厚度,将为研究生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学术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知道学术观点从何而来,研究生在平时搜集资料,阅读科研文章时就应该带着问题来研究,思考为何这样立意,善于从文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阅读学术论文时随时做好笔记,记下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长此以往,就不只是单纯的积累资料而已,而是建立了一个动态资料数据库,把固化的知识变得可以随时为我所用的动态集合。
02 要有准确而独到的论文选题一篇论文往往是以选题为其开端的。选题不仅关系到研究成果的价值高低,还关系到研究工作是否具有可行性。
单纯就选题而言,研究生至少应该争取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焦点集中。
要研究一个问题,就必须找到一个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管有的问题繁复无章,但是总会有一个突破口待研究生去发现,这隐藏着的突破口便是论题的焦点所在。
写论文时所选题目范围不可过于宽泛,否则,容易使文章显得空洞无物,不易形成并且阐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看法。还有些文章研究一个问题喜欢面面倶到,以为这样就能使研究显得十分专业并且深入,殊不知这种做法反而无法将问题研究的透彻、清楚。
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矛盾体,一个矛盾体总有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研究生选题时就是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将焦点集中,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写出的学术论文才能不流于泛泛之谈。
二是视角新颖。
写作论文的新颖性要求研究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要有新颖的视角,但是研究生时常会纠结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似乎都已经被前人论述殆尽,似乎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已经没有了任何空间的素材。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问题别人都只是从问题的某一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所以研究生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对问题进行新的解读和剖析。
这就要求研究生要培养发散式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全方位观察与研究。善于从问题出发去发现问题,真正做到破题立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选题变得新颖,使文章的思想显得充盈而独特。
三是内容实际。
选题还与论文写作的内容密切相关,研究生在考虑论题时就应该想好研究这个问题是不是从实际出发,是否有现实需要,是否有事实根据,内容是否贴近现实。
好的论题所研究的问题必定是对现实生活有指导和促进作用的,也必定是以现实生活为根本依据的,所涉及的内容是实用而有现实价值的。
有些论文在选题时没有考虑这一点,结果文章内容假大空,脱离实际,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也更无从谈起对人有任何启迪和教育意义。
此外,研究生在选题时还应特别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盲目赶潮流、追热点,盲目标新立异,脱离现实环境。这些现象都是论文作者急功近利、短视行为的体现,不是一名有远见的研究者在做科学研究和写学术论文时应有态度。
03 要有严谨而缜密的学术实证撰写论文的目的之一,便是要阐明并证实一个理论观点,那么这就必然要求要进行严谨的论证,这也从侧面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学术态度是否端正严肃。
我国古代便有郦道元的《水经注》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二人的共同之处就是无不是访遍袓国山河大川,进行充分地野外考察,道听途说不采、模棱两可的内容绝对不采用。正是这种严谨的实证意识以及落到具体实处的实证行动,才使得两本著作的价值和权威地位得到强力的支撑。
由此便知,严谨的实证意不仅是古已有之,还是做学问不可或缺的要素,更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关键因素。
不少研究生对于“学术”二字的理解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学术研究就是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因此,便习惯于将一本书中的观点原封不动的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甚至不对引用的内容进行检验。
更有甚者,居然在自己的论文中杜撰调查数据企图蒙混过关。究其原因,可能是受我国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模式影响。
总之,一篇好的学术论文空有理论、纸上谈兵是绝对不行的,研究生必须时刻树立严谨的实证意识,这样的文章才能更有说服力,对实践才具有指导意义。
04 要有严谨而准确的论文语言语言作为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学术论文的语言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学术论文的语言要求可以大略的概括为以下几点:表达严谨、语义明了,用语规范、行文流畅,叙述稳健、语言精练。
这些具体的要求在很多人看来有些过高了,其实恰恰相反。学术论文正是用最简洁准确的语言来研究问题的,学术论文由于其特殊的科研性、学术性,使其不同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其语言也就无需华丽浮夸,反而应用平实的语言来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除了上述应注意的问题外,学术论文的语言还应该特别注意避免模式化。目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少文章都是用模式化的语言拼东拼西凑起来的,认真探究下会发现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学术论文的语言在平实简洁的基础上也可以创新,那就要求研究生要摒弃模式化的死板语言,平时注重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勤学多练,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使学术论文在阐述问题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生动、可读。
05 要有规范而规整的论文格式在学术论文主体创作完成后,对论文格式进行适当的修改,以达到规范论文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对于这项工作不等简单的视之为一些形式上的工作,其实,这些看似繁复冗长的工作,也可以从侧面展示出论文创作者本身严谨与否。
研究生在题目、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分级标题、字体、行间距、段落)、参考文献等要素格式调整的过程之中,不知不觉之间,也在潜移默化的接受着严谨性思维的锻炼,使得思维变得更加富有逻辑性以及流程性,进而成为一个理性的研究者。
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一种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自我怀疑、自我认识、自我提升的过程。
正如林语堂先生赴某大学演讲时,感慨的那样:
“小时候,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总是喜欢提各式各样的问题;
上了大学,有了一些知识,就觉得什么都懂;
毕业走向社会,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
人到中年,有一些经验,又觉得什么都懂;
直到晚年,方才有些觉悟,原来很多事还是没搞懂。”
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其实也是要经历这种“不懂—懂得—不懂—不懂”的循环,但最终的“不懂”却是一种论文写作能力的升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