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6 09: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博物馆的英语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作文主题,比如介绍博物馆的历史、展品、参观体验等。
2. 词汇积累:收集与博物馆相关的词汇,如exhibition(展览)、artifacts(文物)、antiquities(古董)、museum(博物馆)、tourist attraction(旅游景点)等。
3. 句型多样化:运用不同的句型,使文章更具层次感。例如,可以使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以及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句型。
4. 语法正确:确保语法正确,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注意主谓一致、时态、语态、冠词、介词等语法规则。
5. 结构清晰:按照引言、正文、结尾的结构安排文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博物馆的背景;正文部分详细描述博物馆的展品、历史、参观体验等;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6. 逻辑性:确保文章内容逻辑清晰,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可以使用一些连接词,如however、furthermore、in addition等,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7. 适当举例:在描述博物馆的展品或历史时,可以适当举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8. 避免主观臆断:尽量客观地描述
以下是五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兵马俑的中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范文一
标题:《The Terra - cotta Warriors》(《兵马俑》)
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feudal Chinese society, brought with him massive funerary belongings when he died — a move to show off the authority and splendor he’d enjoyed during his lifetime. Among them were the three barracks of Terra - cotta Warriors, which have been marveled at as the “World’s Eighth Miracle”. The Underground Army Yong is either a human or animal figure made with clay. The Qin Shihuang’s Tomb and its great army of Terra - Cotta Warriors — 7000 soldiers, 100 horses and 100 chariots in all, give us a picture of the grand scale of the army and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army’s military services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译文: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他死后,为了显示他生前的辉煌和权威,在他的墓中陪葬了许多东西。其中包括兵马俑阵,它们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是用黏土制成的人物或动物形象。秦始皇陵及其庞大的兵马俑军队——共有7000名士兵、100匹马和100辆战车,为我们展现了2000多年前规模宏大、兵种齐全的军阵队形。
范文二
标题:《The Terracotta Army, a Marvel of Ancient China》(《兵马俑,中国古代的奇迹》)
The Terracotta Army is a famous historical site in Xi’an. It consists of thousands of clay soldiers, horses, and chariots. They were made to protect China’s first emperor in the afterlife. Each soldier is unique and has a different expression. The Terracotta Army shows the skill and creativity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I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world and attracts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globe every year.
译文:兵马俑是西安著名的历史遗址。它由成千上万的陶土士兵、马和战车组成。它们是为了保护中国第一位皇帝在死后的安息而制作的。每个士兵都是独一无二的,表情各异。兵马俑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技艺和创造力。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范文三
标题:《Discovering the Terracotta Warriors》(《发现兵马俑》)
In March 1974,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were discovered by some nearby villagers while digging a well. In July 1974, an archaeological team was sent to the excavation site. Then they started to show their true faces to the public. The Qin Dynasty was the first unified feudal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Qin Shihuang was the first emperor of China.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re his burial objects. They are thought as the eighth wonder in the world. In 1979, the Qin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Museum was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the excavation site. It is the biggest ancient military museum in China.
译文:1974年3月,附近村民在挖井时发现了兵马俑。1974年7月,一支考古队被派往发掘现场。然后它们开始向公众展示真实面貌。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兵马俑是他的陪葬品。它们被认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发掘现场向公众开放。它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范文四
标题:《A Visit to the Terracotta Army Museum》(《参观兵马俑博物馆》)
Last summer,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visit the Terracotta Army Museum. The moment I entered the museum, I was amazed by the grandeur of the terracotta figures. There were rows and rows of soldiers, standing there silently as if they were guarding something. The details of each figure were so vivid, from the expressions on their faces to the weapons in their hands. It was hard to believe that these were made thousands of years ago. I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Qin Dynasty through this visit. It was truly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译文:去年夏天,我有机会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我一进入博物馆,就被兵马俑的宏伟所震撼。一排排的士兵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守护着什么。每个俑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到手中的武器。很难相信这些是几千年前制作的。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很多秦朝的历史和文化。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范文五
标题:《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rracotta Warriors》(《兵马俑的意义》)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re not only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but also a remarkable symbol of world civilization. They represent the high level of craftsmanship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 of ancient China. These life - sized figures, with their different postures and expressions, tell us stories about the Qin Dynasty. They help us understand the military system, social life,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at time. Moreover,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allowing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appreciate the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译文:兵马俑不仅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明的杰出象征。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成就。这些真人大小的俑,有着不同的姿势和表情,向我们讲述着秦朝的故事。它们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军事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此外,兵马俑已成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一天。今天,我终于可以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啦!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是一个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现代自然博物馆。
从博物馆大门一进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具巨大的鲸鱼化石。哇塞!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化石!拍照后,我们继续往展厅深处走去。走了一会,我们进入了一条隧道里,看到了一个大型动态的模拟地球及一些图文,这个模拟地球在不停地转动着,随着转动,球表面的模样也在发生轻微地变化。结合边上的图文解说,让我们了解了地球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形成后又是什么样的,这里都清楚地展示了出来。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另一个展厅,我一进去,就看到了我最想看的东西,那就是——化石。这里首先展览的并不是恐龙化石,而是剑齿虎之类的`古生物化石,比如水牛的腿骨、虎的牙齿、熊的下颚等等。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恐龙化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具庞大的雷龙化石,然后是猛犸、甲龙……突然,一个锅一样的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快步走近一看,原来是恐龙蛋化石。哇!这每个一个恐龙蛋都比我的鞋子大多了……
这次自然博物馆之旅,让我与恐龙时代及古生物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让我初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大概演变历程,真是太有意义了,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再次观看与了解,真希望下次还能过来参观啊!
今天上午我游览了山东省博物馆。我可高兴了,让我带你们也去看看吧。
山东省博物馆坐落在济南市经十东路上,它的外观造型独特,颇有创意,有圆有方,圆的是隆起的屋顶,方的是屋顶下的建筑。一进大厅,我们才知道这所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使用身份证或者驾驶证就可以申请观赏门票。幸好我们有备而来,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
博物馆共有四层,每层约有几千平米,展馆众多,可谓“星罗棋布”。我最爱的是“石器时代”展馆,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二个不同地区原始人类的不完整头骨,因为年代久远,下颚部分都缺失了,还有的头骨是经过修补的。展馆里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陶器,陶器的样式不同,大小不一,陶器上的'花纹很古朴,有的简洁,有的繁复,依稀可以联想到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场景、习俗和文化,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热爱。最令人拍手叫绝的当属薄如纸的“蛋壳陶”,它们造型巧妙,通体漆黑,厚度一般在0.2——0.3毫米左右,最厚的也只有0.5毫米,堪称鬼斧神工,在几千年前能做出如此精美绝伦的陶器实在让人赞叹不已。
博物馆其他展室的内容也很丰富多彩,展品件件出神入化,你也值得一去。
星期一,我们去了龙泉青瓷博物馆。一路上,外面的风景紧紧地吸引了我:山腰上,有一些白云围绕着,好像一条用白云做的围巾给大山戴着呢!大山上,许多白云飘来飘去,一片朦胧,就像进入了仙境一般。
一到博物馆,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进去。刚踏进半步,我就被姐姐拉了回来,严肃地说:“不能去,人还没到齐呢!”我只是好奇嘛。“我小声咕哝道。一会儿,连个人影都没看见,我实在无聊死了。于是,我又悄悄地走进去,姐姐一点儿也没发现。正当我庆幸潜入成功的时候,姐姐又把我叫了回来。”唉,还是难逃姐姐的魔爪呀!“
一会儿,人终于到齐了,我蹦蹦跳跳地走进博物馆,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对了,今天来这个博物馆,连票都不用买呢!26个人全免了,怎么样,羡慕吧。
一到1号展厅,我不由得叫了一声”哇!“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各种各样的瓷器瞬间映入我的.眼帘,美不胜收,而且是从地下挖出来的珍贵标本。虽说是从地下挖出来的,但还是光滑得闪闪发亮。
青瓷有:热带·瓷鱼、鸟巢、斗笠碗、衣架上的套装……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龙虎瓶,龙虎瓶是由青瓷虎、青瓷龙围绕着一个青瓷瓶,可威风了呢!
好景不长,大家都走出了博物馆。一走出博物馆,一阵雨迎面吹来,我低着脑袋继续往前走。爸爸让我们26个人拍一张集体照,拍完了,我们也就离开了博物馆。
今天虽然下着雨,但是收获很大,让我很开心。
今天是星期天,天气不错。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去参观西湖边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我们坐公交车,低碳环保出行。公交车沿着西湖边开,我们一路欣赏着春天的景色,看到了西湖边的柳树,一些特别的建筑,还有很多美丽的花,好漂亮啊!我觉得很快就到了呢。
中国丝绸博物馆有好多游人来参观。博物馆门口有许多各种颜色的小花,造型各异的盆景,还有很多小蜜蜂飞来飞去。今天我穿的是漂亮的.花裙子,所以吸引了一只蜜蜂追着我,把我给吓了一跳。
在博物馆一楼我学到了丝绸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小时候蚕宝宝是黑色的,吃着桑叶慢慢长大,变成一条条白色的肉肉的虫子。然后牺牲自我,吐丝结茧,最后人们就可以从蚕茧里抽出丝来了。还看到了介绍“丝绸之路”的壁画,我们伟大的祖先经过“丝绸之路”,历经千辛万苦,把中国的丝绸和丝绸文化带到了外国,为全世界的丝绸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二楼。看见许多用蚕丝织出来的绫罗绸缎,五颜六色,很美丽。还介绍了各种印染技术,看得我真是眼花缭乱。
我们的古人多聪明啊,他们用各种彩色的丝线织成了美丽的衣裳,给人们带来了美丽,带来了快乐!
最后,我还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个手绘的丝绸手帕。管理员阿姨把一块白色的小手帕固定在木框上面,然后给我一盒水彩颜料,一支笔。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在手帕上画了花草,蝴蝶,还有太阳呢。
中国丝绸博物馆真好玩,小朋友们,赶快来吧!
我们终于迎来了五一长假,星期五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以最快的速度乘车去上海。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位于上海东部的中国国家航海博物馆。一进博物馆,我就大声地喊:“哇,这么大的船!真想知道船是怎么造的`。”爸爸,就带我来到船的设计建造馆去看,原来是这样造的啊:第一步,先把船底造好;第二步,把骨架搭起来;第三步,焊接甲板和船上的房子;第四步,把船涂上油漆。我们还和水手叔叔学了很多打结的方法呢,有系缆活结、双套环结、双绳结......我还到儿童乐园哪儿穿了海盗服和海军服,看,我多神气。在实验区我做了个实验:观察工程船、集装箱货船、快艇开动时的状态,谁的船尾波纹小,重量轻,谁就开的快,通过实验我还了解了船头的构造,原来货船船头的大鼻子是为了减少阻力。之后,我们还去体验了一下当船长开船,开完船后又去了潜水艇里面,里面的按钮搞的我晕头转向,为什么开潜水艇的叔叔懂得那么多按钮是用来干嘛的呢?
啊!这里的知识真丰富呀,你也来学学吧!
在国庆假期中,我与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到常州博物馆去参观。
常州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分为少儿自然陈列馆,谢稚柳艺术馆,常州历史文化馆等几个部分。因为我们去晚了,所以,因为时间紧迫,我们只详细参观了少儿自然陈列馆。
常州少儿自然陈列馆陈列了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标本,植物,化石标本103件,只要展示了形形色色的珍贵动物标本,还有远古动物的化石。这些标本可以说都是栩栩如生呢!我看到一个令我难忘的场景,一条凶猛的黑狼张开了血盆大口,双眼射出了凶光,双眼紧紧盯着什么,四肢微微曲起,好像要马上扑出去与对手搏斗一番。我朝那边望去,原来是一头强壮的野牛,它的.头微微低下,那双尖利的牛角对着黑狼,仿佛表示:如果你敢扑过来,我就敢把你顶个底朝天。我望着这两尊标本,感叹道:“这标本做的真可谓巧夺天工呀!”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历史文化馆。在这里我了解了很多常州的历史名人,大书画家谢稚柳,爱国人士恽代英,张太雷等。还了解了常州老街青果巷的由来。
短短的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这次参观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常州人文历史,还让我看到了很多珍贵动物的标本,下次希望能花更多时间来哦参观这个丰富多彩的常州博物馆。
今天,学校又举行了一次集体活动,这次是要参观自然博物馆。我们在校车上坐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前,有一具高大的马门溪龙化石,用铁架子支撑起来,脖子非常长。进了博物馆,里面非常壮观,写了很多关于自然界的知识。我们先去参观了“神奇的非洲”这个展馆,里面有许多的非洲的动物标本,经过讲解员的介绍,我知道这些动物标本是由美国人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这个展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非洲大陆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和生活画面。看,黑猩猩在树林里玩耍,长颈鹿在池塘边喝水,狮子在一块很高的石头上,威风的咆哮着······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的动物就更多了,有许多古代猿类的.化石,还有一些我从来没见过的动物。
我们又去水族馆。那里的海象给我的印象最深。海象的个头非常巨大,很费力的摆动着尾巴。
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最后一个展馆,是“恐龙公园”,里面有许多恐龙化石,还有一些恐龙蛋化石,我看见那个蛋很像一块石头,上面有一些灰色的斑点。里面更好玩,那些恐龙像是活了一样,都摇头摆尾,做出各种动作。
参观自然博物馆让我扩大了知识面,知道了大自然的神奇,更明白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重要性。下次我还要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
今天,我们和李阿姨她们一起去恐龙馆玩。远远的,我们就看见了恐龙馆的大门,那可是一只超级无敌的大恐龙哦!
走进恐龙馆的大门,我们就看见两种植物,爸爸说是桫椤和苏铁,它们可是恐龙时代,素食恐龙的最爱哦,也被称作活化石呢!
我和大家进入了展厅,放在正中间的两具骨架一个是巴山酋龙,一个是合川马门溪龙,它们活着的时候,会为了生存结伴而行,去寻找新的生活乐园。马门溪龙和酋龙的的体型都很大,比两层楼房还高,它们看起来很可怕,但是他们是吃草的。在他们的周围,还有李氏蜀龙,劳氏宁龙,建设气龙,太白华阳龙以及自贡四川龙。在珍品厅,我还看见了鱼龙的化石,原来世界上真的有鱼龙啊!
离开恐龙骨架展厅,我们来到了挖掘现场展厅,在展厅的岩层上,散落着一块块恐龙化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恐龙化石呢?有专家说,事因为在遥远的`侏罗纪,吃草的恐龙吃了有毒的草,就中毒死了,然后食肉的恐龙吃了已经被毒死了的吃草恐龙的尸体(怎么觉得那么绕呢?),也中毒死了,过了很久尸体腐烂了,骨头留下来了。还有专家说,恐龙是在别的地方死了,被河水冲到我们自贡来的。总之,恐龙化石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物,大自然太神奇了!
因为妈妈下午要上班,我们一家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恐龙博物馆。
今天,我们早早的来到来绿园。因为,我们班的家长要带着我们去殷墟博物馆,参观古代商朝的遗址。以及汉字的来源。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商朝的文物。
我们刚走进博物馆,就不津张大了嘴巴,里面全是商朝的生活用品,有各种各铜器,例如:锅,盆子……我目不转晴的上自着,仔细地看着,根本看不过来。我还知道了,最初,是仓颉造的字。在那里,我还看到了古代人的生活,以及纸是怎么来的。每一样都十分有趣。
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那许许多多的鼎了,它们有三足的也有四足的。在古代,这些鼎大部分都用来做祭祀品。少数用来当锅。看着这些老的发青的鼎,我不禁感叹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不先进的.情况下,竟然能做出这么大的鼎,我真为作为他们的后代而感到骄傲。
这就是殷墟博物馆,这次殷墟之旅,我十分开心!我来到这里,学习到了好多知识,充实了自己的认识。还觉得十分快乐,让自己没有那么无聊,让我的心情比原来更好。真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这次殷墟之旅真是不虚此行。
自然博物馆像一本记录着历史的书籍,一次次翻阅,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20xx年8月7日这一天,老师带着我们去了自然博物馆,我高兴极了!我们坐上公交车,开始了这一天的旅途。
到了目的地,看见了雄伟壮丽的自然博物馆。
进了大厅,有三个楼层,我们先从一楼开始转起。看见了雄壮的大白熊和雄伟的大棕熊。有许许多多的恐龙化石,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脖子长长的恐龙,感觉它的外表很好玩。还有两只电动恐龙。
我们参观完一楼到了二楼。二层是生命展区,进入生命展区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主要讲动物的起源演化。有很多好看的东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石头和水晶。我有很多喜欢的石头和水晶:彩色方解石;水胆水晶;紫晶......还有珊瑚;脊板顶珠珊瑚;扇形珊瑚,贝壳,塔斯玛尼亚鲍螺;法螺一家四口;鹦鹉螺,方铅矿,还有呆萌的鱼......接着还有一些蛇,蟒,鳄鱼,恐龙,鸵鸟,狼,牛,等。引人注目的还有蝴蝶,好几墙,各式各样,见过的,没见过的都很漂亮。有两个能动的恐龙,惟妙惟肖特别的逼真。有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三层家园生态是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天津的动物标本。我最喜欢麋鹿,袋鼠。
博物馆太大了,我脚都酸了,也没有把这本书全部翻阅完。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临走时,我还对博物馆恋恋不舍,并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再次来到这里。”
下了车,沿着一条石板小路,穿过大片大片绿油油的茶园,我们来到了中国茶叶博物馆。
一进大门,一股凉意迎面扑来,让我神清气爽。我们来到茶史厅门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大大的“茶”字。走进茶史厅,我们的目光一下就被展板吸引住了,上面详细介绍了茶的文化和茶的历史知识。比如,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南糯山栽培型茶树是最古老的茶树,有5.5米高;文成公主出嫁时把茶叶带到了西藏,也把茶文化传播到西域。展板下方的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茶壶,这些茶壶有大有小,形态各异,有泊釉横把壶、越窑釉横把壶等。
从茶史厅出来,顺着走廊,我们就来到了茶萃厅。这里最吸引我的是五颜六色的茶叶了,它们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看了介绍才知道茶叶根据颜色分为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黑茶六个种类。每个种类又分很多品种,绿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黑茶有四川边茶、云南普洱茶等。
走出茶萃厅,我们还参观了茶事厅、茶具厅、茶俗厅、紫砂厅等。茶事厅介绍了茶叶采摘、制作、储藏的.知识;茶具厅展示了从古到今各式各样精美的茶具;茶俗厅主要介绍了不同民族的茶文化;紫砂厅的各种紫砂壶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次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让我学到很多有关茶的文化和历史,中国的茶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追溯历史的步伐,一座座庄严肃穆的博物馆出现在我们眼前,历史带来的厚重感使我心中从开始的激动逐渐平静下来,复古的建筑物,真实的战略品及国家文物都陈列在展柜上,再配上一段文字,更加显得历史就在眼前。
整个博物馆分为多个系列,在中流砥柱馆,在川军抗战馆,在飞虎奇兵馆……一张张图片定格了那时的艰苦环境,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时的不屈抗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从来都不缺乏英雄,正是有了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这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如此生机勃勃。
曾几何时,我们也进入了历史的画卷中。依然记得那一日的天旋地转,记得那惊天动地的哭喊,眨眼间,天翻地覆,生命的家园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高楼大厦夷为平地,鲜活的生命在废墟中残留。那里有母亲,有孩子,有丈夫,有妻子,有鹤发童颜的.老夫妻,也有刚刚步入结婚殿堂的新人……在汶川地震馆中,生命从未像那样脆弱,也从未像那时那样顽强。生的意志支持灾民奋力自救,也为搜救人员赢得时间……
澎湃的热血在静心池边得以沉淀。历史不仅是要向我们展示它曾经的艰难困苦,更是要我们在这一幸福的时代铭记先辈们曾经的苦难,勿忘过往,开拓明天!
我的假期在北京度过,而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在北京,很久前就一直想去看看。由于国家博物馆每天入场的人数是有限制的,因此妈妈需要提前在微信公众号上预约。
出发的这一天,天气很好,赶了个大早,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国家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人民大会堂的对面,建筑有两种:一种是老建筑,一种新建筑,两种建筑在一起显得更加完美。也许是因为暑期的原因,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小学生组成旅游团来参观这里,人山人海。不得不提,博物馆的预约制度提高了入场的效率,进门时只需要凭预约登记的`身份证就可以进去啦。
安检后,进了博物馆的大堂,我的感觉就是它真大、真雄伟。通过游览手册我们知道了地下有一层展厅,地上有三层展厅,这次我们主要参观了古代中国、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
馆里陈列着原始时代的各种人头骨,春秋战国各种各样的文字和货币:有的像刀、有的像闸,贵族们才能使用到玉质的配饰。到,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和文字,我还看到了秦代造房子用来补屋顶的瓦当、珍贵的传国玉玺。还有威严整齐的兵马俑,总觉得他们透露着一丝神秘的感觉。
参观完毕后,我们一行人去寻找北京的美食。今天收获非常丰富,也让我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军事代表着一个国的实力,科技代表着一个国的未来。它使我们敬畏;使我们向往;使我们感到自豪!今天我们有幸和九班一起参观军博,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祖国的强盛!
来到军事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一个特殊的展馆——轻武器展览馆,里面展览了各式各样的枪和弹。那些都是不同年代的,不同样子的,不同型号的,它让我感受到了祖国一步步的进步,也让我感受到的压力,像这样智慧的结晶,我们长大以后是否也能研发出来,为祖国做出贡献呢?这得靠我们的努力学习,如果没有了学问这些是不可能的,这又让我进一步坚定了学习的步伐。
当我进到大厅,就仿佛投入了科技的怀抱,一个个模型,一个个仪器让我感受到了如此强大的'祖国,让我内心汹涌澎湃,为它骄傲。而我也像一个迷茫的孩子,对有些设备一点都不了解,如果旁边没有和蔼可亲的阿姨给我热情讲解,我想我自己也了解不到祖国的伟大。
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一会儿时间就到了,我还没有对这些芯片,机器完全了解就要回学校了,真是意犹未尽呐。看到如此强的武器,如此神奇的机器,他们仿佛就像一个前辈激励着我努力学习,超越他们。而这次参观也让我体会到了多读多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州像一串温婉动听的歌,在心扉缓缓地流淌;苏州像一张五彩缤纷的色彩画,一点一滴沁人心脾;苏州像拱桥下的古船,古老而不失美丽……
今天我就来到了这素有天堂之称的苏州。刚下火车,我就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世界建筑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到了那里,我的眼睛都不够用了:五花八门的陶器、色彩不一的蝈蝈笼、还有那元娘娘出土的文物……这跟我们常州的博物馆简直有着天壤之别。这时,有一位解说员迎面而来,我们便跟着解说员,想听一听这中间隐藏的奥秘。接着解说员把我们带到一幅策马奔腾的双面绣面前,让我们先自己观看,然后她神采奕奕地说:“你们看,这个双面刺绣没有任何线头,没有任何的瑕疵,几乎没有什么不完美。
有一次,我们去绣坊参观,绣娘绣整整一天,都看不出绣了什么名堂来。因为绣线太细,大概只有头发丝的1/50粗,所以即使辛苦绣一整天,可表面看还几乎是没什么成果。”我当时就想,这个绣娘太厉害了,她究竟花了多长时间才绣完的呢?妈妈对我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点了点头。
最后,我们细细地观察着博物馆里的每一角,发现了中华祖先生存的`痕迹,让我发现了人类生存的奥秘,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中华历史……
这次旅行真快乐,既让我懂得了古时候的文化,也让我明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
20xx年4月7日,xx小学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开始啦!今天天公作美,阳光灿烂,气温舒适,真是一个适合外出踏青的好日子。我们四年级参观游玩的地点是位于龙井路上的中国茶叶博物馆。
从学校门口出发,大巴车载着我们一路前行,我们被沿途美不胜收的春景所深深吸引,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目的地。一走进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翠绿的茶田,茶叶树一株一株,一行一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好像是一位位大小高矮一致的小使者在列队欢迎我们。一阵微风袭来,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是那么的清新扑鼻,令我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深呼吸,恨不得把这股青绿的茶香全部吸进身体里。
沿着茶田向里走,我们来到了展览馆。进入馆内,一位讲解员叔叔向我们介绍了西湖龙井茶的历史。西湖龙井是我们杭州的瑰宝之一,始产于宋代,在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四次到龙井茶区视察、品尝龙井茶,赞不绝口,并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身价大振,名扬天下。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此乃佳品。连冲泡茶叶的水都有讲究,最好用烧至85度左右的山泉水,如果使用烧开的自来水冲泡的话,自来水中漂白粉的味道会影响龙井茶清香回甘的口感。在馆内还陈列了许许多多泡茶的器具,有玉制的茶杯,有紫砂壶,有陶瓷杯,有玻璃杯等等。除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泡茶器具,还陈列了一些栩栩如生、精致无比的人物雕塑,这些从关于茶叶的传说故事里走出的人物讲述了一个个饮茶的习俗。
出了展览馆,沿着弯弯曲曲的石走廊,我们来到了茶田边的“泡茶小课堂”。在这里,讲解员阿姨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泡茶。只见她先用水将茶杯洗净,然后用木棒从茶叶罐里取出一点茶叶放入茶杯里,然后将烧好的泉水冲入里面,茶叶在茶杯里翻滚着,好像一朵朵正在绽放的莲花,又好似一位位茶仙子在水中翩翩起舞,美极了。原本沉在杯底的茶叶都浮到了水的上层,然后一片片地立在水中。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不已。
就这样,在我们满鼻子满脑子都是西湖龙井茶香的时候,我们的参观游览活动也结束了。这次的活动不仅让我大开眼界,增长了关于茶叶的知识,更让我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我为我的家乡能够盛产这么珍贵的西湖龙井茶而骄傲!
7月19日那天,我们一行老老小小二十八人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美丽的青岛。那里的红瓦、绿树、碧海和蓝天构成了一幅奇山秀水、鸟语花香的图画。
吃过午饭,我们又兴致勃勃地乘车去参观青岛啤酒博物馆。1903年,英国人和德国人在这迷人的青岛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啤酒厂。那里的房子都是一百多年前的古老建筑,非常高大,非常壮观。
大院门口立着一位欧洲人的石像,他抬着头,左手高高举着一杯啤酒,右手紧紧抱着一个圆滚滚的大酒桶,神气极了。这座雕像的旁边有一个巨大的啤酒瓶,啤酒瓶的四周摆满了一个个古铜色的大酒杯,它们都在不停地翻滚着水花,像真的啤酒冒出来的洁白的泡沫,挺有意思的。
导游带着我们欣赏了一个个车间,让我们了解到了啤酒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原来啤酒是这样制成的:先把精挑细选的大麦洗干净,浸在水槽中让它发出绿色的芽;再将麦芽发酵成麦芽糖,接着过滤成芳香的啤酒;最后把它们包装好,有的是花花绿绿的`罐装,有的是各式各样的瓶装,还有的是大大小小的桶装。这一切都是电脑控制的,可先进啦!
我们开开心心地走进啤酒小吧,一边品尝刚刚酿制的新鲜啤酒,一边吃着香脆可口的花生豆,真舒服呀!我美美地喝了一杯又半杯,浓郁的酒香让我陶醉了。不一会儿,我的小脸红了,耳朵红了,连脖子也红了,我真的喝醉了。
我醉熏熏地来到醉酒小屋,体验醉酒汉的滋味儿。一走进小屋里,我就发现路面斜斜的,怎么站也站不稳。别人也都摇摇晃晃的,像喝醉了酒一样,好有趣啊!
青岛啤酒博物馆是闻名中外的国家四A级旅游景点,它的的确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暑假里,我去了青岛海军博物馆。我很幸运,因为到了那儿,我才知道今天正好是新型导弹驱逐舰“昆明”号和反潜护卫舰“郑州”号集聚青岛的日子。我兴奋极了,连蹦带跳地走进了博物馆。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室内展厅,里面分海军史展室、海军服装展室和礼品展室。史展室里详细地记录着中国海军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还介绍了中国海军军舰参加过的各种保卫战、自卫战以及大型海洋战役。我一边听着导游的解说,一边往前走,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海军服装展室和礼品展室。在展厅的中央放着中国海军首任司令员肖劲光大将的海军礼服,周边展放着中国各个时期的制式服装、军衔、勤务符号等。礼品展室里还展出了许多国家的军队赠送给我国海军的各种珍贵礼品。
出了室内展厅,我们沿着画廊往前走,画廊上挂满了中国海军武器的发展图。过了画廊就是武器装备展区了。以前我只能在书本上看到这些武器,但是今天我却见识到了真真实实的武器,对我这个小军事迷来说真是太兴奋了。广场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导弹、坦克、装甲车、两栖人员运输车以及战斗机和轰炸机,真是琳琅满目。这里的每一种武器装备我都能提上名来,周围的游客连连夸我是个合格的`“小军事家”。
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海上展舰区,海边码头停泊着已退役的四艘军舰。每一艘我都认真地参观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鞍山”号,“鞍山”号的舰头装着两门103毫米主炮,舰头的后方装着苏联的L。S型大型反舰装置,侧面装着20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后面还有直升机升降平台。这艘军舰是中国第一级驱逐舰的旗舰。
这时候我看见新型导弹驱逐舰“昆明”号和反潜护卫舰“郑州”号停泊在那里。从侧面看,它们的主炮和七管近防炮昂立着,正准备发射呢!其实它们是准备从这里启航参加亚丁湾护航行动,参加完这次行动它们就正式成为东海舰队的成员了。
渐渐地夕阳下山了,我们该回去了。这次海军博物馆游记不仅丰富了我的军事知识,还让我亲眼目睹了中国海军的舰艇的雄姿。我相信这些舰艇将来能为保卫祖国的边疆做出贡献!
今天是我期盼已久的时刻,因为我马上要去自然博物馆了!
自然博物馆设有许多场馆:贝林馆、恐龙馆、进化馆……首先我来到了贝林馆。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贝林馆吗?因为自然博物馆里面展览的三百件稀有动物标本,全部由贝林捐赠,所以把它名为贝林馆。这里的动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驯鹿,它的角非常奇怪,远看有四个,近看才发现只有两个。但我最喜欢的是扭角林羚,它的角像螺旋一样长在头上,十分独特。
走出贝林馆,我来到了恐龙馆。一进来,我就看到了一只长达二十二米的'溪龙化石。如果要挖掘它的化石,需要耗时两个月,需要两艘船才能运走。接着,我还看到了许多庞大的恐龙化石,有剑龙、甲龙和翼龙……
自然博物馆里展出的东西可真多,我已经看得眼花缭乱了。今天由于时间有限,我们要离开了。我期待下一次再来了解更多知识!
今天下午,我按计划完成了所有学习、训练任务。
三点钟我和爷爷一同去参观兴化市博物馆,再次接受爱祖国、爱家乡的社会主义教育。或说是一次作文采风吧。
穿过八字桥广场,途经四牌楼,右拐就看到了兴化市博物馆。博物馆大门上方,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题写的“兴化市博物馆”几个鎏金大字闪闪发光。
博物馆,三层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古色古香。馆内有雕塑壁画,小桥流水,复道行空,回廊相接,竹木扶疏,花香四溢。
一楼是对兴化悠久文明、灿烂历史的介绍,从这里我知道,兴化的人民勤劳而朴实,兴化的水是人与自然的结合,是水与文化的结晶。在一楼的小院中还矗立着一尊板桥先生塑像,在塑像边我们还留了影。
二楼是郑板桥和施耐庵纪念馆,主要是二位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化贡献。在这里我见识了板桥先生的诗、书、画,三绝奇才和为官清廉的高尚品格。目睹了施耐庵先生的文采和他塑造的水浒一百零八将。
三楼是兴化市名人及作品展,在这里我欣赏了水乡兴化“垛田杯首届农民画大赛作品展”。一幅幅作品让人“啧啧”叫好。
回到一楼东拐,便是“李园船厅”。这里雕刻精致,构造奇特。爷爷说它建于清咸丰年间,是扬州富商李小波私家花园的一部分。整个建筑仿佛一艘大船,船头向西,船尾向东,船厅南侧有一长形踏边,形似跳板,两边是走廊,厅顶为卷棚瓦顶,玲珑精致,船头外面有花台,缠绕的紫藤树干好似缆绳系在岸边,整个船厅就像一艘装饰典雅的大船,荡漾在花草树木之中,令人陶醉。我让爷爷在船头的花草树木丛中为我拍照留影。
离开李园船厅,穿过梅影竹林,我们又来到了“兴化县署”,即“亲民堂”,大堂上“明镜高悬”庄严肃穆,据说,范仲淹在这里审过堂呢。
游意未尽。接着,我们还参观了“郑板桥故居”。这是一座古老的青砖门楼,前后二进,南屋是郑板桥先生的书画陈列室,北屋是他生前居住的地方,东房间存放着他生前用过的.旧桌椅和木床,西房间还摆放一架古筝,轻轻抚摸,叮叮咚咚的还真是悦耳呢!其他房间则到处挂满了后代名人为郑板桥而作的字画作品。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出郑板桥生前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
天气虽热,收获满满。水乡兴化,人文兴化,我们的骄傲!
7月18日一大早,妈妈就带着我从金陵东路步行到人民广场,参观上海博物馆,远远地,我就看到了一座圆顶的、气势宏伟的建筑,十分引人注目。当我走进上海博物馆的一刻,我就被博物馆内所散发出的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给吸引了。拿了一本小册子,看了上海博物馆的简介,才知道北京、南京、西安博物馆齐名,是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开设12个专题陈列室: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明清家具馆等。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少数民族工艺等21个门类,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看完了简介自然就开始参观啦!可到底先看什么好呢?我决定先上四楼,从上往下参观,这个选择真是没错啊,原来四楼的展区最丰富,有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古代玉器馆、历代钱币馆、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及中国明清家具馆等展区。我以前从没看过这么齐全的钱币展,从最早的贝壳、春秋战国的刀状钱币、唐宋明清的圆形钱币、还有元宝、银票等等,真是增长知识啊。玉器展区的玉器也特别多、特别精致,一件件晶莹剔透的玉器,看得我直叹古人真是心灵手巧。
看完了四楼就下三楼,三楼主要是中国历代绘画馆、书法馆和印章馆。进入书法馆,我就被馆内一幅幅惊世之作给震住了。陈列的书法是按时代划分的,展示了“篆书时代书艺”、“隶书时代书法”以及唐宋等各个时期的各家名作。虽说我自己学习写隶书,看过曹全碑等书法贴子,但这里有几幅隶属是在是太精妙了,竟然还有整个作品都是用方笔的。绘画馆、印章馆同样充满了儒雅的书卷气息,每件作品都反映了中国书画文化的悠久传统和底蕴。
二楼最具特色的展馆是中国古代陶瓷馆,虽说我在湖北、广东博物馆都看过陶瓷展,但这里的藏品还是把我镇住了。展馆中绿色的`基调和各个时代的陶瓷精品交相辉映,给人带来轻松、和谐的感觉。展品按历史年代依次陈列,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成熟的青瓷,还有人们熟知的唐三彩。我特别喜欢一件百鸟朝凤瓷盘,驻足了很久,真是没有想到古人在没有现代工艺的情况下,能把瓷器做多这么精美。
一楼的特色展馆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我之前在湖北博物馆看过很多青铜器,所以这次就重点参观雕塑馆啦!这个展览馆展出包括石刻、木雕、泥塑等雕刻艺术作品百余件,而大多数都是以佛像雕刻为主,看到这些佛像,我就想到佛教文化对古人的意义和影响,妈妈说宗教信仰能带给人们心灵的宁静,在遭遇困难、灾难的时候,能成为精神寄托,帮助人们度过最艰苦的日子。
说完这些展区之后,再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博物馆建筑特色吧!从远处的天桥上看过去,上海博物馆造型独特,像一个巨大的铜鼎坐落在绿树丛中,设计师还特别给这个博物馆起了个“天圆地方”的雅号,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升华之力。我呢,则特别喜欢屋顶的设计,天穹一样的屋顶是透明的,像蒙古包顶部的采光口,阳光从屋顶透射进来,照在古色古香的盘旋而上的步行楼梯上,别有一番风味。
我在上海博物馆里足足参观了4个小时,要不是赶着要去海洋馆,我一定会再多呆上几个小时,把博物馆里的各种珍品看个够,牢牢地记在心里。
今天妈妈爸爸带我去游世博,一下车就来到我盼望已久的西班牙馆,它的外墙是用藤编的席子搭建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草堆。
我们排了很长的队伍,终于进去了。走进一个大展厅,中间坐着一个很大的智能娃娃,他的名字叫小米宝宝,他身高有6.5米,长着金黄色的头发,海水一样蓝的'大眼睛,雪白的皮肤,头摇来摇去,眼睛还一眨一眨的,双脚盘着坐在展厅中间,跟我弟弟一样胖乎乎的,可爱极了。
小米宝宝做的可真是栩栩如生呀,西班牙的科学家真是聪明,我喜欢小米宝宝。
今天下午,我们乘车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那可是一个放着“南海i号”的“水晶宫”!大家别提有多兴奋了,一路高歌,恨不得长出翅膀一下子飞到“海丝馆”去。
一进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仿古船上用品。随后,我们进入了真正的展厅,这里摆放着各种闪闪发亮的瓷器。看,这是产自江西景德镇官窑的碟,那是产自浙江、福建等地的碗……它们个个玲珑剔透,在馆内微黄色的灯光下泛着金光,上面的釉光滑无比,细腻清润。瓷器上的花纹千姿百态,卷缩着,翻滚着,扭动着,犹如一条受惊的蛟龙,又像一只冬眠的黑熊,有的图案是凹进去的,有的又是凸出来,这一个个的瓷器看着看着,会让人感到一股股透心的清爽、纯净、洁白,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仿佛置身仙境。
参观完瓷器展馆,我们来到了“南海i号”——这个神秘的宋代古沉船。这个长达30多米,高达4米多,宽达9米多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会静静地卧在海底下800多年呢?难道是因为承载的.货物太多?不大可能;难道是因为海盗的袭击?也不可能;又难道是因为遭遇了风浪?关于“南海i号”的沉没之谜,种种疑问,至今都没有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忽然,我脑海里浮现出了奇怪的一幕:商贸繁荣的宋代,高凉(今阳江)港口上,装满货物的“南海i号”商船正准备启航,给海上丝绸之路的各国带去各种精美的瓷器。下午,大家出发了,突然风起云涌,暴风雨吞噬了整一艘船,瞬间人、货、船都被甩到了茫茫大海,“南海i号”慢慢地沉入了海底深处……
过了好一会儿,我醒过神了,随着队伍进入另一个展厅,这里展出的是除瓷器外的其他物品,以及当年船员生活的模拟展示。
一个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快乐的时光过得真快呀,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海丝馆”。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内心的喜悦。因为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博物馆一游。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我一眼望见的是一座巨大的牌坊。它如同巨人一样巍然屹立在大厅的正中央。上面写着四个金灿灿的大字:会元状元。我问妈妈,什么是会元状元?妈妈笑着说:“就是祝福人们能够事业有成,学习进步,成为各行各业的状元呀!”我十分高兴,一蹦一跳地跑上去与它合了个影。这时,我抬头向左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字:故宫珍藏紫砂壶返乡展览。还别说,对于博大精深的宜兴紫砂壶工艺,我还是有着一定的兴趣。我十分喜爱紫砂壶,也十分敬佩一些古代的紫砂名家,如:邵友兰、杨彭年、惠孟臣等等。其中,我最为佩服的还是邵友兰先生。他善于仿古制茶,是清光绪年间较出名的紫砂大师。啊,看着这一个个精美的紫砂壶,融入了多少人的心血!这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汗水与心血缔造的传奇!我在心中默默地感叹着,思索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时,我的目光又停留在了一个巧夺天工的紫砂工艺品上。这是一只亭亭玉立的大公鸡,它的羽毛鲜艳极了。只见它通体金黄,有些古色古香。背上托着一尊紫砂宝瓶,此宝瓶撤口、束颈、溜肩、孤腹。沙泥呈深紫色,腹部饰金彩绘祥和寿字。这真是件鬼斧神工的大作!鸡尊旁,有一幅巨大的画作,是一位父亲正在教两个孩子识字。父亲眉头微皱,聚精会神的教着;而两个孩子则满不在乎,只见他们一脸欢笑,好像在回味某件童年趣事呢?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个画面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啧啧赞叹。游览者无不停下脚步,细细观察这精妙绝伦的画作。之后,我又参观了古诗、画的`展览厅,同样令我赞叹不已。
快到出口了。此时的我内心不禁敬佩起了古代的人民。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创作出了那样美不胜收的画作、工艺品。我想,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把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用在学习、生活当中,那还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到我们呢?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我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的努力。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参观完风景如画的黄鹤楼,我还要在这座美丽的东方莫斯科中继续进行。当然,除了美丽的古典建筑,历史所留下的足迹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文物。
说到武汉文物数量最多的当然要数湖北省博物馆了。在这个博物馆中有许多的历史文物,其中有四件是镇馆之宝,而我最欣赏的两件镇馆之宝是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与编钟。
秀气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通体为青花瓷构成,是一件宝物,不,应该说是一件举世无双的文物更为恰当。因为元青花在历史上遗留不超过100件,而这样秀丽的梅瓶,则更是少之又少。远看,这梅瓶既没 有金的刺眼夺目,也没有铜的浑厚深邃,它所呈现出的是清新,秀丽,典雅而不放纵。近观之,梅瓶上分别画有“林和靖爱梅、鹤,周敦颐爱莲,王羲之爱兰, 陶渊明爱菊”。再看梅瓶的顶部,仔细观 之,见到一些青花粉彩散落,像细沙一样分布在瓶口。这个当时被认为是技术的欠缺,现在反而成为辨别真伪的关键一环。
壮观的编钟,在历史书上留有痕迹,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乐器,这件乐器体型巨大,65个钟组成,其中只有64个可以演奏,最中间的那一个是楚惠王送的礼器,是不能出声的。编钟分成上中下三层,3 个音部,上面清脆,中间悦耳,下面浑厚,这3个音部均参与演奏。至于到其中的每一个钟也非常奇特。同一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音符,敲击两边与中间其音调相差3度。就是这组编钟敲击出流传 古今的天籁之音。在展厅里的这件编钟自出土后一共演奏过3次,分别是:1978年出土时演奏的东方红;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演奏的中外名曲;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演奏的《交响曲1997天 ·地·人》。编钟的每一次敲响无不具有历史意义,成为了流传古今的美妙乐器,后世流传。
博物馆,记录了是历史的沧桑,是岁月的沉淀,发出的,是永远不退色的光芒!
语文课上,叶老师说让我们选择一条国学之旅的路线进行参观。这不趁着国庆长假,我和邵梦洁决定去参观一下。
我们俩觉得3号路线比较近,就觉得去那里好。那天天气晴朗,非常适宜出游,我们背上背包——直奔西湖博物馆。
伴随浓浓的桂花香味,我们很快来到了西湖博物馆。西湖博物馆分为2层,第一层中,有一个很大的西湖模型。那里还有许多动物的模型,比如:蝴蝶、猫头鹰、老鹰、果子狸等等。这里面的.许多动物都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我还在一楼找到了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柳浪闻莺、雷峰夕照等等。
接着,我们来到了唐云艺术馆,一进大门我就发现,他写了很多书法,而且字迹非常潦草。我觉得他的画和字都写的特别 了不起。
最后,我们来到了孔庙,我就看见了一扇古老的大门,门后是美丽的池塘。我看到了孔子的介绍:孔子,(公园前551—4790)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我想他太著名了,连语文课本上都有他的一篇课文。之后我们又去猜了猜迷拿到了一些奖品就回去了。
今天我参观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
今天是星期三,风和日丽。我和妈妈、小麦阿姨一起去宁波博物馆游玩。
宁波博物馆坐落在鄞州区,整个博物馆看起来很象一块巨大的有很多洞洞的石头。进到馆内,仿佛来到了历史的长河。从原始社会到近代文明一一呈现在眼前。在二楼的“东方神舟——海上丝绸之路”大厅,我看到河姆渡的原始人竟然是穿着长长的野草编织的裙子生活狩猎的。到了古代,人们发明了布、丝绸,并且用它们做成美丽的衣服、艺术品,还学会制作了各种精美的陶器和瓷器,并把它们用船运到世界各地做为商品交换,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在那些瓷器和陶器的一侧还展出很多古代的钱币,原来古代的钱不是用纸做的,而是用铜做出来的',铜钱的中间都有一个四方的洞,洞的四周都刻上了古代的文字,这些铜钱的洞好奇怪,为什么会在钱上打洞呢?我疑惑不解。妈妈告诉我,古代没有钱包而且铜钱多了又重,人们为了方便,用绳子把钱都串起来,既方便携带又方便计算钱的多少。听了妈妈的介绍,我恍然大悟原来小洞是用来串线的。离钱币展柜不远处还有一面古镜,深色的镜面上能清晰的看出有马,有车,还有一些神秘的花纹围绕着它们,整面铜镜看上去好美,说明上写着“东汉,车马神兽镜”好威武的名字哦!接着,我们又去了楼上的民族馆和竹刻馆,里面的展品更多更美,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今天的游历真是太有趣了,仿佛给我们来了个时空旅行,我意犹未尽,期待下次能再来。
今天下午,天气很好,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北京市内的各大博物馆,我们有幸参观到了我们最爱的自然博物馆,探索自然的奥秘。
在分完组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美好的参观旅程。大家个个都精神饱满,很是兴奋。我们组经过简单的一番商讨以后,首先选择了充满神秘感的“恐龙公园”。置身于此,我们不仅惊叹于恐龙的庞大,还被“侏罗纪”时地球的“昌盛”所震撼。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化石,这个恐龙的小腿都比一个人要高,我不禁感觉到人类在这些巨大的史前动物面前多么渺小。紧接着,我们走到了一个叫恐龙世界的展馆里,这里有好多十分逼真的模型,这些模型会叫,会动。只见一只只恐龙张着血盆大口,不停地摇摆着脑袋和尾巴,让我们误以为那是真的。的确,这些标本很逼真,真的就像在侏罗纪一样的感觉!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过一会就去了别的地方参观。
水族馆也是大家很感兴趣的项目。刚一进去,一股海洋的气息就扑面而来。水里游着五花八门的,我都没见过的鱼。它们有的有方又大,就像是个大白方块似的在水里游着;有的又扁又平,肚子上还有个笑脸好像在对我们笑呢;还有些火红的鱼儿在水池里好似花瓣儿似的“飘着”……真是棒极啦!看着那一条条游动的鱼,我们也好像遨游在奇妙的海洋里。水波粼粼,柔和的光照射在水面上,实在是美极了。游览了一番后,我们认识了许多不常见的鱼种,还增长了许多关于海洋的知识。
我们参观了许多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虫类。由于其特有的恒温优势以及中生代湿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哺乳动物得以复苏和大发展。展厅里分别详细介绍了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和被子植物的演化历程以及著名的山旺生物群。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阶齿兽的复原图和骨骼标本,它是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同期最大的哺乳动物;可以欣赏到庞大的象类家族,包括赫赫有名的高4米长8米的黄河象和铲齿象。然后我们走到了植物进化厅,植物进化厅是描述植物生长过程和植物化石的,观众还可以欣赏到一件十分引人注目的.标本:目前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植物化石有中国的第一朵花的化石,这朵花体积很小,看上去小巧玲珑,很是惹人喜爱。
还有,就是“神奇的非洲——肯尼斯。贝林捐赠世界动物标本展”,这里展示了美国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世界各地的珍稀动物的标本。走进这个馆,我们仿佛置身于非洲大草原和雨林之中,看到了各种前所未闻的非洲动物以及它们生活的场景。背景墙还通过灯光显示出从晨曦到夜幕的变化,让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人体的奥秘”也讲述了许多关于人体的知识,我们处于青春期,这些也给我们普及了许多常识。
……
“这次参观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的生物的结构特点,进化过程,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来,但是这次我依旧感到很新奇,巩固了知识,我一定会再来这个博物馆来了解更多的生物奥秘。”“这一次的参观,让我对恐龙有了兴趣,我想我以后有时间,一定会研究研究恐龙,这种奇特的生物。”
“通过参观我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感觉动物的世界也非常奇妙,有趣。”……回来的路上,大家都激烈的讨论这次的参观,各抒己见。而我却在想:神秘的大自然,还有这些奇妙的动物,植物以及所有的微生物,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存在吗?今天的参观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高兴,开心,还有的,是一丝的忧虑。我们现在的科技是如此的发达,高楼林立,立交桥就像数学学科里的平行线相交线一样繁多,工厂里冒出的烟雾直冲云霄。可是,这些是美,但是大自然就不美了么?为什么现在要想参观大自然,要去博物馆里参观呢?我们难道没有忽略了些什么……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忽略了的,恰巧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当大家参观完博物馆以后,都发出了感叹:“大自然很神奇,古代的生物很神奇,花鸟虫鱼很神奇……”于是,大家就该想了:这些东西如今不能真实的看在眼前了,难道不就是因为我们科技的发达么?是的,我承认,我们变成发达国家是很好,但是,在给我们创造生存的空间的时候,为什么不给那些小草,小花,树木,小动物以及一切归属于自然的生物,留一些生存的空间呢?它们也是地球的一员啊!如果再像这样伐木,毁坏大自然,那将来再过几百年,恐怕就看不到一丝在大自然中的绿色了。想想是多么恐怖啊!难道,大家希望我们的地球,真的像我们想象作文里写的那样,坑坑洼洼,灰暗无比吗?我想没有人会乐意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成那个样子吧!那么话又说回来,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些金丝猴,丹顶鹤,东北虎,草原狼等等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在以后恐怕真的要像恐龙那样,变成一堆的化石,留给我们的后代去参观了吧!
这次参观,我们有了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收获。爱护大自然吧!为了你,为了我,为了我们大家!
今天,我和爸爸到柳州博物馆参观,买好票,我们便进入第一个展览厅――化石馆。
我们一进展览厅,眼前一片黑漆漆,我们像多啦A梦――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来到第一个展览柜前,原来这儿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浮游生物很小,“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原来浮游生物是这么的小”,我又看了旁边的石块,“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原来浮游生物是这么的'大”,伊~这是啥子博物馆咩!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真是7456!
走了很久很久,才看见恐龙化石,我立刻跑过去,要知道,我可是第一次看见恐龙化石,“噢~第一次我,看见恐龙化石,我立刻跑到化石边,”,可我跑到化石边,蛤?!咋……咋才有两个,还是7456!这时,我突然听到恐龙的叫声“吼~”“啡~”这声音让我仿佛站在侏罗纪的世界,对嘛,这样才对。
我们还去了历史馆、民族馆,了解了原始人的生活和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只可惜我们还没参观完,这儿就下班了,但我却学到了很多知识。
今天上午我游览了山东省博物馆。我可高兴了,让我带你们也去看看吧。
山东省博物馆坐落在济南市经十东路上,它的外观造型独特,颇有创意,有圆有方,圆的是隆起的屋顶,方的是屋顶下的.建筑。一进大厅,我们才知道这所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使用身份证或者驾驶证就可以申请观赏门票。幸好我们有备而来,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
博物馆共有四层,每层约有几千平米,展馆众多,可谓“星罗棋布”。我最爱的是“石器时代”展馆,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二个不同地区原始人类的不完整头骨,因为年代久远,下颚部分都缺失了,还有的头骨是经过修补的。展馆里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陶器,陶器的样式不同,大小不一,陶器上的花纹很古朴,有的简洁,有的繁复,依稀可以联想到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场景、习俗和文化,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热爱。最令人拍手叫绝的当属薄如纸的“蛋壳陶”,它们造型巧妙,通体漆黑,厚度一般在0.2——0.3毫米左右,最厚的也只有0.5毫米,堪称鬼斧神工,在几千年前能做出如此精美绝伦的陶器实在让人赞叹不已。
博物馆其他展室的内容也很丰富多彩,展品件件出神入化,你也值得一去。
昨天,我去了平邑县自然博物馆,那里面可大了,也藏着很多学问。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恐龙化石了。那些上亿年的恐龙化石,在石头上面显得可威风了!我还知道了恐龙主宰了地球四亿多年,在这四亿多年里,有无数的新恐龙诞生、又有无数的老恐龙死去。而霸王龙是最残暴的恐龙,它是肉食恐龙,而海龙是食草恐龙,你们一定没听说过海龙吧!告诉你们,它是一条在海里生活的恐龙,它的.尾巴客场了,但只在浅海里活动,因为它游得很慢,深海是鱼龙的天下。博物馆里有许多海龙和鱼龙的化石,有些有十多米长,非常壮观。
博物馆里除了恐龙化石,还有珍贵的矿石,有最坚硬的金刚石、有像葡萄一样晶莹剔透的紫水晶、还有五彩缤纷的梦幻水晶。博物馆里还有距今三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有可爱的圆圆的恐龙蛋。
博物馆里的每一样东西、每一块化石、每一只昆虫都让我着迷。真没想到,考古学家们发现的每一样东西都那么珍贵。通过这次出游,我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要有下一次,我一定还要去参观!
早就听说下一次户外课是在沉香博物馆进行。我听说那里有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只可惜之前去不了。我盼的这天终于到来了,我喜出望外。
到了沉香文化博物馆,我们看到博物馆外围是一个大香盒,由于天气太热了,我们把它看成了一个大火炉。
我们玩了一个简单的游戏,就进了一楼,看见了沉香树和一个大火炉,因为不知道沉香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就把它认成了几根骨头!老师为我们讲解了那个火炉是清代的.,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烧孙的火炉呢!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二楼。了解沉香树,知道了沉香树的由来,原来沉香树是由被雷电劈到、被别人用刀砍、虫蚀蚁侵出现伤口,直到分泌出蜜。伤口最后结痂得出沉香这个顺序形成的。
今天我很开心。我学会了制作香牌,了解沉香树和一些名人。如:何镜堂和王芝文,体验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爱你,博物馆,是你,给了我丰厚的知识;是你,让我懂得要将珍贵的文物保存至天长地久;还是你,赐予了我做香牌的新技能。我爱你,博物馆!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江西省博物馆游玩。在路上,爸爸告诉我江西省博物馆分为三个展厅,分别是革命展厅、历史展厅和自然展厅,作为一个军事迷,我对革命展厅充满了期待。
终于来到了省博物馆,一进大门就看到中心广场的一个巨型雕塑,感觉有十几个我那么高。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革命展厅正在装修,暂不对外开放,我感到非常失望,爸爸告诉我历史展厅和自然展厅也有很多有趣和好玩的东西,肯定会不虚此行的。
首先我们来到了历史展厅,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从石器时代的石头工具,到商代的青铜器等等,爸爸要给我拍照,我对爸爸说:“我才七年的历史,就不用拍了,爸爸你还是拍拍这些几千年前的东西吧,那可是老古董哦!”在历史展厅,我们还看到了江西的客家风情,爸爸指着那些古色古香的木头床、木头橱柜和独轮车对我说:“咱们老家可都还有这些东西哦,等放假的时候我们回老家去看看。”
从历史展厅出来,我们来到了自然展厅,一进展厅我就被恐龙世界给吸引了,拉着爸爸就跑了进去。在里面我们看到了霸王龙、剑龙、马门溪龙、翼龙等等各种恐龙的'模型,一个个栩栩如生,就跟真的一样。
当我依依不舍的从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我对爸爸说:“等革命展厅装修好,我们再来参观好不好?”爸爸摸着我的头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做个好孩子,爸爸妈妈会经常带你出去玩的。”
星期三,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秋季考察活动。
我们先观看了4D电影。然后,我们来到了“古代航海历史馆”。在那里,由最早的船:羊皮筏、竹筏、独木舟等等,以及船上用品,如:铜锚、铁锚、橹……还有许多航海需要的工具:指南针,星盘和象限仪。见识了“世界上最小的.船”——用核桃壳雕刻的船,“世界上最贵的船”——纯金雕刻的船。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海员馆”,知道了船长是如何驾驶船的,体验了在黄浦江上行驶的感觉,和海员们的服饰、怎么打结,还看了《航海日志》。
大厅里的明代船只“福船”,使人震惊,船头有一只龙头,船身上还有两只鱼眼睛,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船上可供游客参观,甲板上还有可以逃生的小船……以及船员们住的小房间。
这次秋游的收获真大!
曾带着一颗好奇心步入博物馆殿堂,其情形记不大清楚了,便朝思暮想再去一次。
今天挺凉快的,我竟骑车骑了一身汗。停了车,疾步走入那扇深不可测的大门,差点儿忘了验票;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那古色古香的大厅总走不到。旧地重游,心情果真不一样。
顺着楼道,我首先进入了“长江中下游五千年文明”一馆。从骑马的玉器到光亮的青铜。从精美的.漆器到细腻的瓷器。从多样的交通工具到高超的纺织刺绣,从考究的江南饮食到怪异的神灵鬼怪,我所看到的不仅是一件稀世珍宝,还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在玉器展室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只白玉算盘。它长不过6厘米,宽顶多2.5厘米。上框,中框,下框。算珠均有洁白无暇的玉石制成,从做工来看,相当精细。让人感到圆润光滑。若不看说明,我想不会有人相信这是一只宋朝年间的算盘。
在漆器室中,不必说那豪华的家具和精巧的沙发,也不必说那逛街的果盘和小巧的宝瓶,单是那巧夺天工的红木漆盒就令人不的不啧啧称赞。
大概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我在瓷器室中转悠的时间最长。中国式瓷都,这谁都知晓。不过,若不到这个馆瞧瞧,可不容易理解英语中“中国=瓷都”这有趣的公式。的确,在这一展室中,那玲琅满目的瓷器叫人应接不暇。且让人不得不承认中国瓷器的优良质地及悠久历史。
今天,阳光明媚是个好天气,我们“中州小组”坐着汽车,一路上,欢声笑语,来到了临城——参观舟山博物馆。
一走进博物馆我就立刻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一位“武士”正驾驶着一艘船在波涛中航行。岸边的小朋友开心地吹起了小螺号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美景,展现了舟山老渔民出海时的'情景。我们欣赏了千奇百怪的化石、矿石,了解了珍贵稀少的动植物。
再往前走,里面的古代兵器、器皿等等都让我大开眼界。其中,一排电话让我记忆犹新:拿起电话,就会发一声声鸟的鸣叫,让我陶醉其中,爱不释手。正当我沉浸在这美妙的一刻时,同学的喊声把我拉回来:“快来看,有好多好多鱼!”我立马跑过去看,哇!只看见满筐的鱼在地上,渔民们正在辛勤地劳作着,把每一筐鱼都搬上来。许多小鱼正挤在箩筐里,满筐欲溢。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人们造船的过程”,了解了捕鱼的历史,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啊!舟山博物馆,您是我们舟山人的骄傲!是您让子孙后代懂得了舟山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
夏日虽然酷热,但依然抵挡不住我们求学的脚步,今天我就要去位于拱宸桥畔的众多博物馆,翻开历史的一页又一页,去探索和思考。
坐公交车一站又一站,经历了漫长的路程,终于来到了运河博物馆。我相信经历了"运河探索之旅"就一定会让我们许多中国人热血沸腾,充满民族自豪感,并为之感到骄傲。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运河。始于隋,延续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当年为运输漕粮作出了巨大贡献。大运河的建成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辉煌业绩,也有许多名人在运河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也有航行家马可.波罗。我们还看到了古人的生活用品,如钱币、剪刀、菜刀、农具——,虽然已腐烂不堪,但仍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接下来,我们走过七拱古桥——拱宸桥,走进位于桥西的扇博物馆,原以为很简单的扇,真没有想到竟然有那么悠长的历史,还有这么多品种。"杭扇"竟早在南宋时便以"五杭"之一而闻名遐迩。团扇、笨重的.大扇、灵活的折扇——在攸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穿行中迷宫般的博物馆群,我们来到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我原先以为剪刀也是现在才有的,原来在汉代就有了弹簧剪,五代北宋还出现了支轴剪,中国剪刀沿用至今还是一千多年前的基本形制。真无法想象,人从出生到衣、用、农作——没有剪刀又如何生活?进入刀剑区,我感觉我的心脏跳动加速,跳得很快。一眼看到的是一个长廊,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元明清直到当代的刀剑,经历了太多的演变,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吴越宝剑,2600多年了还闪着亮丽的光彩,象是在唱着一首英雄的赞歌。展厅中还有二个反应迟钝的机器人在战斗。热(武器)时代结束了,但刀剑还在我们身边,菜刀、水果刀、手术刀直到各种精美的长短剑,在现代生活中大显身手。
结束了对众多博物馆的参观和访问,深深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奋。今天眼花缭乱的生活用品,正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