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8 14:5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模具设计师工作总结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结构清晰:确保文章结构合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工作背景和总结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工作内容、成果和经验教训;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展望。
2. 内容全面:总结模具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包括项目背景、设计流程、技术难点、团队协作、成果展示等方面。确保内容全面,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3. 语言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的语言描述工作内容,避免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表达。同时,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确保文章质量。
4. 重点突出:在总结中,重点阐述工作中的亮点、创新点和成果。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贡献。
5. 客观评价:对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这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数据支持:尽量使用数据和图表来展示工作成果,使总结更具说服力。例如,可以列举设计项目数量、成功案例、客户满意度等数据。
7. 团队协作: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介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协作和配合。这有助于展示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8. 个人成长: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和收获,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有助于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
9. 展望
模具设计专业毕业生可进入汽车、电子、家电、机械等制造业领域,具体岗位包括:
专科生出路:高职院校注重实操,毕业生可从事模具制造、维修、质检等一线岗位,月薪5K-8K起步,技能提升后涨幅明显。
✅ 动手能力强:喜欢机械、制图,愿意深耕技术;
✅ 追求稳定:制造业需求长期存在,就业保障高;
✅ 抗压耐枯燥:设计周期长,需耐心与细致。
总结:模具设计专业“稳中带卷”,适合务实型技术人才。抓住智能制造风口,持续学习数字化技能,普通人也能逆袭为行业“大拿”!
你会因为“高薪”选择模具行业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斜顶是顶出式抽芯机构,特点∶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同时较容易成型产品内部倒扣,缺点是∶运动稳定性不如行位,封胶处易走披锋,外观质量不如行位好。所以产品外部倒扣时优先选用行位成型。而产品内部倒扣优先选用斜顶成型。另外情况是如图72(b),当一条深长骨位在做直顶顶出,为防止骨位粘在直顶上。特用斜顶成型。斜顶分为下模斜顶和上模斜顶。斜顶一般用718一A材料加氮化处理。也有客户要求用与模肉相同材料。但需通过热处理后比模肉硬度高(HRC2~4)。
1、斜顶的取数基准设计与行程计算,如图72。
在斜顶近胶位一端,须做D大于5mm之直位,作为加工基准用.并做一平台,D1值取2~5mm,以避免注塑时斜顶受压而移位。乎台根部须做加强R,R值取0.5~2mm,S1须大于2mm以上,如图(a)所示。斜顶行程S=tga*h,如图(c)所示.斜顶顶部需加胶0.05~0.1mm,以免顶出时擦伤胶位,斜顶角度a取2°~15°之间。
2、斜顶设计的注意事项,如图73
斜顶顶出时要注意不要与其它零件的干涉。
图(a)斜顶与斜顶的干涉;图(b)斜顶与顶针的干涉;
图(c)斜顶与产品骨位的干涉(铲胶);图(d)斜顶与产品底面的干涉(铲胶)。
3、斜顶底部的连接及导向形式
1)螺丝连接及滑块导向,如图74,适用于大、中型斜顶(即斜顶杆截面尺寸≥10×10),要求设计时优先采用此结构,(杯头螺丝大于等于M6)
2)双边挂台(“T”槽)连接在斜顶座上滑动。如图75。
3)单边挂台(”L"槽)连接在斜顶座上滑动,当斜顶尺寸很小时,无法设计两边挂台时,可采用单边挂台连接。如图76。
4)销钉连接,适用于小斜顶。如图77,当斜顶底部尺寸较大时,可采用图(b)的形式。
4、斜顶的管位块,如图78。
(注:当模具很小时,无法分开设计管位块时,可设计成一整体管位块。)
5、标准斜顶座,如图79。
6、标准斜顶,如图80。
7、斜顶的其它结构型式
1)大斜顶,如图81。
对于大斜顶,为了加工方便和节省材料,把斜顶镶成两部分。其中分顶块式和顶杆式两种形式。顶块式的镶拼方法如图(a)所示。D取25mm以上,D1取50mm以上,D3取25mm以上,D2取12mm以上,D4取15mm以上。顶杆式如图(b)所示,顶杆可用一根或者两根.顶杆应与斜顶的同样斜度设计,直径od在25mm以上,在顶杆上直接攻螺纹M16以上,T1在15mm以上。顶杆伸入斜顶T=5mm。两根顶杆顶出,顶出平行不好控制。
2)大斜顶中走运水的形式。如图82
3)小斜顶的结构形式。如图83
4)两段式斜顶的结构形式。如图84。
①设计斜顶时,沿着其斜度延伸到顶针板,而与模具上其它零件造成于涉。斜顶较长,且单薄,或斜度较大,为了提高寿命,一般将它设计成两节式斜顶,如图(a)所示。斜顶底部必须与托板相接,如图(c)所示,还必须有合理的接触面积。定位销直径ob5mm。如图(b)所示,A值取与连接杆相配单边避空0.3~0.5mm以上,B大于3mm以上。倒R起加强作用。
②两节式斜顶的另外一种形式。如图85。
如下图所示,在斜顶可向胶件外侧加厚的情况下,向外加厚,以增加强度,并使B1有足够的位置,作为回位装置.加限位块,H1=H2+0.5mm。斜顶顶部加胶0.05~0.1mm,以免顶出时斜顶刮伤胶件。斜顶底部镶一垫块,表面作氮化处理,以增强耐磨性。斜顶底部顶针应做管位,具体数字请按图中列表。
③在斜顶相应的上模加镶针作回位用。如图86。
如下图所示,加限位块,H1=H2+0.5mm。斜顶顶部加胶0.05~0.1mm,以免顶出时斜顶刮伤胶件。斜顶底部镶一垫块,表面作氮化处理,以增强耐磨性。斜顶底部顶针应做管位,具体数字请按图中列表。
④两段式小斜顶,如图87。
⑤另一种两段式斜顶。如图88。
6、顶出时向两个方向同时斜的斜顶设计。如图89。
如下图所示,这种答顶必须儆导向槽。S>S1,注意控制顶出行程。
7)斜顶上加顶针
斜顶上胶位太多,而胶位又没有管住时,需在斜顶上加顶针,以免顶出时斜顶将产品拉变形,具体设计方法如下图所示。活动块上须做一直身位H,H值不能小于10mm,斜顶斜度越大,H值越小。顶出后活动块离斜顶孔最顶端S不能小于20mm。顶针装在活动块上。斜顶必须做有导向定位.注意保证斜顶的强度。
8)斜顶上出行位
斜顶上的倒扣太深时,为了做小斜顶斜度或减少斜顶顶出行程,将此深倒扣做成用行位来出模。在斜顶上做行位,要保证斜顶的强度。S+3=行位行程S1+斜顶行程,行位需要做”T”形槽导向,底部做挡块。斜顶和行位表面都要氮化0.06.H>10mm,角度a取决于S1,S1=S2。
9)顶出下落式斜顶
①顶出下落式斜顶结构1
②顶出下落式斜顶结构2
采用斜顶辅助机构。一般适用于如下图所示的倒扣形式及大斜度斜顶(14~30°)。辅助杆斜度应与斜顶斜度一样。
对于下图这种倒扣,斜顶座应做斜度,b大于等于a。顶针板上需做限位块,材料选用请参照日本标准。
10)摆杆
摆杆一般用在产品倒扣行程S在3mm以内,不方便做斜顶的情况下,设计摆杆时应避免安装时的干涉。
①从后模底往上安装时,d1-d>0.5mm.S1-S>0.5mm,H一H1>0.5mm。完全顶出后,T1一T>2mm以上。以免回位时摆杆与后模相碰。见图释,以下这种形式其缺点是A面不能做斜度,容易磨损。摆杆材料按斜顶材料的选用规则,表面氮化0.06。
②从上往下安装时,D-D1>0.5mm以上。
(a图)T1>T时,OK。
(b图)T1<T时,NG。
11)上摸斜顶
①上模斜顶是脱上摸倒扣常用的机构。其行程计算方法与下模斜顶一样。
下图这种形式只适用于倒扣旁边有靠破孔,可以用斜顶回位。在上、下模开模时,[顶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出。具体设计如图所示。靠破处接触面S在15mm以上,斜度a不要超过25°。
②上模斜顶的第二种形式
下图这种形式适用于倒扣旁边没有靠破孔,必须靠回针来回位.此种设计与下模斜顶相同,只是动力来源于弹簧。同样需要加中托司。斜顶最大斜度b不要超过15°。斜顶表面氮化。根据需要也可以设计成两节式斜顶。回针与中托司的直径不小能于615mm。
以上就是10年模具设计师总结斜顶的设计经验分享,关注模具设计杨工,学习更多模具知识!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