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26 11: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植物王国》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比如对植物王国的赞美、对作者写作风格的评价、对植物知识的感悟等。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植物王国》这本书,包括作者、出版信息、主要内容等,引起读者的兴趣。
b. 正文:正文部分是读后感的核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对植物王国的赞美:描述书中描绘的植物世界,表达自己对植物多样性的赞叹。
- 对作者写作风格的评价: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结构安排等,评价其写作水平。
- 对植物知识的感悟:结合书中内容,谈谈自己对植物的认识和感悟,如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
- 对自己启发和影响的思考:谈谈阅读《植物王国》后,对自己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c.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并表达对未来阅读的期待。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言流畅:避免语病、错别字,使文章读起来顺畅。
b. 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作者:郝双双
人们应该注意到,从爱默生、梭罗,到缪尔、奥尔森等人,北美大陆长盛不衰的自然主义文学传统里一代代作家对“荒野”的钟情。而在东方尊崇自然的观念体系下,草木和山水成为“荒野”的对应物。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诗经》中大量植物的宣示,从屈原、陶潜笔下的菊花到唐诗中摇曳的花木,再到集博物学之大成的《本草纲目》,草木文化在传统中国花开两枝:一枝指向格物,承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功能;一枝则指向审美和信仰,“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照应了审美,而神话中的扶桑木和传说中的大槐树则指代信仰的内容。
《植物,不说话的邻居》 作者:祁云枝 版本:陕西人民出版社 时间:2022年8月
供职于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的祁云枝可谓幸运,兰州大学生物学专业的学业背景加上近三十年与植物打交道的经历,为她的生态散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前,学科背景加上业余形成的绘画兴趣,又使得她的科普创作得心应手。她的第一部科普作品集《趣味植物王国》于 2004 年出版,自此之后,她勤奋耕耘,躬身力行,十余年间又相继出版了《我的植物闺蜜》《低眉俯首阅草木》《植物智慧》《枝言草语》等十余本作品集。多年的科普作品写作的积累,加上自身实地调查的经历,另外加上时代风气的浸染,以上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推动着祁云枝转向生态散文创作。《植物,不说话的邻居》这部作品集就是其转向后的一个创作小结。
《植物,不说话的邻居》内分四个小辑,每一小辑收录的作品在主旨上相对接近。比如第一小辑的文章主旨细分为二,一为作者自我与植物亲缘关系的建立,每一次与植物的珍贵遇见中,目光皆会生长出根系,进而驻扎在内心情感的河流之中;二是对植物习性的准确切脉与再现,尤其对于那些在自然界具备独有的生存、繁殖之道的植物,生存法则与自然之道如此贴近,它们不仅值得人类学习,其生存秘密更值得人类敬畏。第二小辑主要集中于生态忧思之上,与男性作家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直接举起观念作为武器,批判人的欲望如何切割植物的命运,而是从事例、数字出发,从人与树木命运交集的细节出发,呈现那些失衡的关系内容。
比较而言,这部散文集的第一和第二小辑收录的文章分量更重一些,毕竟,生态散文对观念的质地和硬度也有特殊的要求,作家的生态自觉在这两部分表现得相当充分。
因为从小生长在农村,祁云枝与自然接触最多的是草,形形色色的草。上小学的时候,她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后,放下书包,就会提起草笼,和小伙伴约好,一起去田里剜猪草。祁云枝对植物的喜好,就源自童年那些剜猪草的日子,那些有趣的草诱惑了她,召唤着她,引导着她一步步在植物间行走。上大学时,祁云枝选择了植物生理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在植物园工作,就连她的名字里,也有植物的一部分。可见,她这辈子,注定与植物有缘。
祁云枝的工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和形形色色的植物打交道,研究记录植物的生死嫁娶和爱恨情仇。这么多年,作者越了解植物,就越喜爱植物。与植物没有腿无法移动、没有嘴无以言说的外形相反,植物的生命,蕴藏着生长的无限可能。它们静默无语,却坚韧、美丽、聪慧,与万物平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蕴含着惊人的智慧和哲学。冰心先生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者喜爱植物。作者笔下姿态万千的植物,改变了许多人对植物的认知和看法。植物生来不是为了让人类爱怜的,而是让人类尊重并爱护的。爱默生曾经说过:“商人和律师从街道上的喧嚣和奸诈中走出来,看到了天空和树林,于是又恢复为人了。”
可以说,《植物,不说话的邻居》是一部优秀的生态科普散文作品集。书稿追溯多种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种族命运发展轨迹,以一线植物研究工作者多年来的观察和资深科普作家多年来的积累,生动展现了其对于植物生存策略、多样性和植物生态安全的哲思,抒写了现代人失落已久的草木情缘。书稿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情怀于一体,是生态类科普作品书写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郝双双)
来源: 海南日报
漂泊多年返回家乡的我,迫不及待想去探望阿梁。
阿梁是我的发小,从未出过远门。几年前他父母相继去世了,唯一的姐姐嫁去了远方。如今,他孤身住在大海边的红树林里。
第一次去看他的时候,我很是吃惊。他的那两间棚屋都是用从山林间砍下的树木和竹子搭建起来的,又因为这里的红土地过于肥沃,阳光又很强烈,就是把一根扁担插进土里都能立刻发芽,所以,他用来搭棚屋的那些树木,被插进土里之后又复活了,纷纷抽出枝条长出新叶。这些郁郁葱葱的枝叶全都交缠拥抱在了一起,使得两间棚屋都变成了绿色的。猛一看,两间棚屋不像搭建起来的,倒像直接从地里长出来的两棵房屋形状的巨大植物——活的,而且还在继续生长。
我走进那棚屋一看,好嘛,地上连层砖头都没铺,直接就是沙土。屋子中央盘着一张茶几,野趣横生,是用老荔枝树的树墩做成的,周围几只凳子则是用荔枝树的树干做的。
我发现墙上长着很多花,却看不见花盆,凑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在树身上挖出了一个个小洞,再把泥土和种子塞进去,于是那些树洞里便慢慢开出花来,最后织成一张花毯。更有趣的是,这毯子也是活的,而且随时在变换颜色。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一个生物的身体里,还能清晰地听到它的心跳,这种感觉既奇妙又震撼。阿梁走到我旁边说:“这些花是夜香木兰和胭脂掌,花期很短,但它们开花的时候,就像绽放的烟花,绚丽极了。这是金盏花,在白天经历了炎热之后,它会在夜间发光,满墙的金盏花能把整间屋子都照亮,连电灯都省了。其实大自然是什么都肯送人的,只要是它有的。走,出去看看我的其他伙伴。”
出了树屋,走到水塘边我才发现,水塘边上种的全是花和树。阿梁边走边介绍说:“这是龙舌兰,还没有开花,它在生命的头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内都不会开花,最后开花的时候总是在夜里,花朵高悬如照明灯。它把自己所有的食物和水分都供养给了花,一旦开花,它就会死去,所以它一生只开一次花。这是红杉,最老的红杉能活到数千岁,比人类长寿多了。仙人柱也算长寿,但只能活到七十多岁。我这棵仙人柱已经开过一次花了,它开花的时候特别像个淑女,优雅而专注,而且只开一夜,所以被称为‘黑夜王后’。它会把自己的美发挥到极致,它开花的时候,夜空里飘荡着的全是它的花香,简直美得像一个传奇。这是三齿拉雷亚,它的绰号叫‘女总督’,因为它会把周围的水资源全都据为己有,不愿与别的植物分享。”
仙人柱
我过去摸了摸女总督的叶子,阿梁立刻制止道:“不要摸,它是能感觉到疼痛的,而且植物对创伤和疼痛还有长期记忆,会把这记忆遗传给下一代。”
我用嘲笑的口气问了一句:“那植物会睡觉吗?”
阿梁点点头,认真地说:“当然。植物看到天黑就知道要睡觉了,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它们又会醒过来。如果你把它们的叶子摘光,它们就会失明。你猜植物失明了会怎样?人一旦失明,听觉就会变得灵敏,而植物失明了就会拼命生长,个头会比周围的兄弟姐妹高出一截。我猜测,这可能是出于植物的一种天真的想象,它们根据自己当种子时的童年记忆,认为只要拼命生长,就能钻出土壤看到阳光。”
阿梁的说话方式让我有些惊讶。他兴致勃勃地说:“你过来看,这一片的植物都是‘杀手’。这是食鸟树,会把小鸟捉住并‘囚禁’起来;这是狸藻,它会从水里捕水蚤;这是圆叶茅膏菜,它的胃口比较大,也不挑食,它甚至可以把一个人‘吃’下去。”
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同时也暗暗惊叹阿梁拥有的这个植物世界。阿梁又走到我前面了,他说:“这个你见过吗?”我连忙跑过去,只见那是一棵不起眼的植物。阿梁笑着说:“看着不起眼吧,这是著名的茄参,也就是曼德拉草,传说一听到它的叫声人就会死掉,所以古代欧洲人采摘茄参的时候还会举行一些专门的仪式,然后大家围绕着茄参跳舞,并尽可能地和茄参讲一些关于快乐和爱情的话题。不过你放心,它其实并不会叫,它的魅力全在传说里,它算是植物界的巫师吧。”
他继续往前走,折下一段树枝递给我,说:“你尝尝,这是牛奶树,其实它还有一个更可爱的名字,叫木牛。它的枝干和树叶里藏着的汁液和牛奶的味道几乎一模一样,真像一头木牛。”
阿福花
我把折断的树枝放进阿福花嘴里吮吸了一下,还真是有牛奶的味道。他又说:“你看这里,这是阿福花,割开它的根块就能喝到美味的阿福花酒,它的根就是一只藏在地里的酒坛子。这是槭树,割开它的树皮会流出甜美的糖浆,我割一点儿给你尝尝。”
我又尝了一口,真有一种独特的甜味。我羡慕地说:“植物什么都肯送给你啊,你看看,它们送给你屋子、桌椅,还送给你牛奶、糖浆和酒,就差给你送面包了。”他不动声色地指了指旁边的一棵大树,说:“谁说没有,喏,这不是面包树吗?待会儿你跟我看看夜晚的花园,比白天的还要美丽。”
随后,我们在夜色中开始游园。原来,在夜晚发光的植物不只有仙人柱花,还有灯笼树、蜡烛树,还有一棵夜光树,它通体闪亮,是真正的火树银花。我惊叹道:“好神奇的树啊!”阿梁说:“它的根部有大量磷,磷从树的身体里跑出来,一碰到氧气,就能放出一种没有热度,也不能燃烧的冷光,而且树越大,发出的光就越明亮。”
夜光树
站在那棵亮晶晶的树下,我忽然有一种错觉,好像我和阿梁又回到了童年,我们正在元宵节的夜晚看花灯。
夜晚的花香竟然比白天的还要浓烈幽深,走着走着,我感觉我们已经被花香托了起来,像羽毛一般飘浮在夜空中。这时,阿梁回过头来,庄重地对我说:“其实我从小就想好了,我哪里都不去,就在这里种花种树,我还要种更多的花和树,然后,花又生花,树又生树,当这些花和树壮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就是我该去的地方。”
夜色中,这些花草树木,这些树屋、花屋,就像一座活着的不停生长的巴别塔。他将它们一层一层地往上垒,他自己也随之一层一层地往上爬。到最后,在塔到达了它所能到达的极限时,就会变成一个城邦,或者一个王国。而就在那塔的最顶端,阿梁会像个尊贵的国王一样,消隐于自己的王国当中。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