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3 11:26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债权工作月度工作总结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总结的目的:首先,要明确撰写工作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还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明确目的有助于确保总结内容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工作总结应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总结的背景、目的和范围。 - 工作概述:概述本月债权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工作成果:详细列举本月完成的债权工作成果,包括已收回的债权、新增的债权、合作单位等。 - 存在问题:分析本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工作方法、人员配置、流程优化等方面。 -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总结:总结本月工作的收获和不足,对下月工作提出展望。
3. 数据支撑:在总结中,尽量使用数据和图表来支撑工作成果和问题分析,使总结更具说服力。例如,可以用图表展示本月回收的债权金额、新增的债权数量等。
4. 语言简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重复。在描述问题时,要客观、公正,避免带有个人情绪。
5. 突出重点:在总结中,要突出本月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展示债权工作的成效。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要
我们通过实践和阅读大量的裁判文书,将追加五类股东为被执行人所需的证据材料和举证责任的分配,应当何时选择何种救济途径,总结成了一张表格。债权人只需参照此表所列证据明细向法院提交,即可实现追加债务人股东的诉求。帮助各位深陷执行困局的债权人瞬间破局。关注收藏不迷路,下面我们就将这张表格奉上:
一般情况下,若符合上述表格所述情况,只要按表格所列证据明细向人民法院提交或申请调取证据材料,大多数情况下法院会在执行异议程序中即按法律规定追加债务人的股东为被执行人。债权人利用其他救济途径的情况较少见。但凡事发生必有例外,下面我们详细总结了几个例外情况的案例和实际运用时的注意事项提供给大家,使各位更方便的使用这一表格。一、追加出资不足股东为被执行人案例:(2023)粤1971民初20897号案例简况:该案中债权人在执行程序中申请追加债务人出资不足股东作为被执行人。而被追加股东提交了时间为实体判决生效之后的《验资报告》和公司账户的收款凭证,证明债务人已经收到了其股东的全部注册资本。因此,法院驳回了债权人追加债务人股东为被执行人的申请。债权人另行提起了执行异议之诉,经法院实体审理才最终做出了追加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为被执行人的判决。这一案例表明执行异议程序中申请追加被执行人时,法院通常仅做程序性审查,较少进行实体审理,若债务人股东拥有已足额缴付注册资本的权利外观,债权人无法利用执行异议程序实现其追加债务人股东的目的。则债权人只能选择通过执行异议之诉或另诉的方式追加债务人的股东作为被执行人。二、追加抽逃出资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案例:(2024)云0103执异406号案例简况:该被执行人公司的注册资本在公司存续期间几经变动由最初公司成立时的10万元后增资至300万元又最终减资为10万元。公司股东多有抽逃出资的行为,股东几经变动多次易手,后被债权人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营利法人成了被执行人。法院在裁定追加抽逃出资股东时,确定的数额标准为以债权人债权形成时公司的注册资本为限(数额为100万),将公司有抽逃出资行为的股东追加为被执行人。该判决对被追加的数额和对象都做出了明确的限定,可作为参考之用。三、追加出资有瑕疵的前股东为被执行人此种情况需强调,2024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不溯及适用的批复”。该批复对追加出资有瑕疵股东做了时效限定。由于篇幅有限,不再引述全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阅读。四、追加不能证明其财产独立于一人公司的股东作为被执行人此种情况给大家提供一个特殊案例极具代表性供大家参考:一审(2019)湘12民初8号,二审(2019)湘民终274号,再审(2020)最高法民申1439号。案例简况:两家工程公司因一家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无法清偿其全部工程款,遂将其诉至法院。胜诉后因该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债权人准备追加该公司唯一股东该县财政局为被执行人。追加县财政局作为被执行人所提供的依据为其中一笔工程款的汇出账户为该县财政局账户。该案经历了一审二审再审,最高院最终给出了结论。由于裁判文书篇幅较长,在此无法引述全文,故将重点总结如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及国有独资公司系两种不同形态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适用《公司法》的特别规定。在无《公司法》特别规定的情形下,国有独资公司应当适用该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一般规定而不是适用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再审判决最终未将该县财政局追加为被执行人。作者简介京师大连律师刘博实习律师刘博,毕业于沈阳化工大学,曾先后任职于大连泰鼎重工,中国平安大连分公司,大连新绿城环保科技,大连市环保产业协会绿色产业分会,从事机械设计,销售,公司法务等工作,致力于民商事辩护领域。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则破产清算申请公告称,一对月收入1.2万元的退休夫妻,申报了超过1.2亿元的债务,引发关注。
对此,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律师江丞华表示,不少人对个人破产制度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其是帮助债务人合法逃避债务,对债权人不公平。事实上,个人破产清算早有案例,个人破产制度本身也是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
江丞华表示,个人破产清算有明确的受理及不受理的前提条件,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诚实而不幸”是法院裁定是否批准其减免债务申请的条件。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破产清算申请公告
退休夫妻月入1.2万负债1.2亿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申请公告显示,63岁男子刘某和62岁的牛某为夫妻关系,两人均申报目前退休状态,其中妻子牛某申报每月收入6528.47元;名下登记有深圳市外房产2套,估价合计440万元;银行存款余额22096.2元。丈夫刘某每月收入6221.94元;名下登记有深圳市外商铺4套,估价合计50万元;名下登记有车辆1台,估价16000元;银行存款余额42811.65元。牛某申报的负债约54088034.87元,刘某申报的负债约72798097.25元,夫妻共同债务合计约126886132.12元。
深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杨江苏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个人破产是一个复杂的程序,如何才能达到受理条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有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在深圳居住且参加深圳社会保险连续满三年的自然人,因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导致丧失清偿债务能力或者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可以依照条例进行破产清算、重整或者和解。
杨江苏表示,个人破产条例保护的是诚实而不幸的人,尤其是创业失败或者因为不善财务管理的人。“即使一时因债务压身,《破产条例》还能托底,不会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没有任何人生希望的地步。”
法理与“情理”
5月11日,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律师江丞华向澎湃新闻表示,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为了帮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可以拥有一个宽容的环境,避免让其陷入债务困扰,例如被债主追得四处躲债,甚至是遭遇非法、暴力催收,拥有“经济重生”的可能性,为陷入财务困境的个人提供了一条合法的解决途径。
“在已公开的案例中,这一点也体现得非常明显。在使用个人破产制度的情形下,债务人的负担均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个人生活和财务也没有因为欠债陷入混乱之中。”他说。
江丞华表示,目前不少人对个人破产制度存在一些误解,认为个人破产制度是帮助债务人合法逃避债务,对债权人不公平。“其实不然,个人破产制度本身是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一是通过司法强制力约束了债务人转移资产,二是让无法偿付的债务得到重生机会。”
对于外界的质疑,江丞华强调,个人破产清算有明确的受理及不受理的前提条件。以受理前提条件为例,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诚实而不幸”是法院裁定是否批准其减免债务申请的条件。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诚实而不幸”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债务人申报财产、债权人申报债权、管理人调查核实、债权人会议审议,按重整计划、和解协议清偿,或者通过免责期考察,经过社会监督,法院才会裁定许可免责,认定其为“诚实而不幸”的人。
再以不受理前提条件为例,《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规定,申请人基于转移财产、恶意逃避债务、损害他人信誉等不正当目的申请破产的,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若法院已经受理但尚未宣告破产的,将裁定驳回申请。这一规定从源头上杜绝了债务人利用破产制度逃避债务的行为。此外,若申请人有虚假陈述、提供虚假证据等妨害破产程序行为的,法院也将不予受理或驳回申请。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部分内容截图
个人破产清算早有先例
事实上,个人破产清算早有先例。
据“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披露,2019年9月,温州中院指导平阳法院顺利办结蔡某个人债务集中清理一案,该案被称为“全国首例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清理案件”。
该案中,债务人蔡某系温州某破产企业的股东,经生效裁判文书认定其应对该破产企业214万余元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经调查,蔡某仅在其现就职的瑞安市某机械有限公司持有1%的股权(实际出资额5800元),另有一辆已报废的摩托车及零星存款。此外,蔡某从该公司每月收入约4000元,其配偶胡某某每月收入约4000元。蔡某长期患有高血压和肾脏疾病,医疗费用花销巨大,且其孩子正就读于某大学,家庭长期入不敷出,确无能力清偿巨额债务。
2025年4月27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总结了5年多来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类个人破产)案件办理成果,遴选出温州法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类个人破产)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平阳法院办结的蔡某个人债务集中清理一案。
文章从法理和情理的角度剖析法院在个人债务集中清理中遵循的制度路径:一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以意思自治原则为前提,以债务人诚实信用、债权人公平受偿和管理人勤勉履职为基础,促成债务人取得债权人的谅解并“重获新生”;
二是生动体现了《企业破产法》的审理机制,引入了破产管理人制度。在个人债务清理中融入了自由财产、债务豁免、失权复权等个人破产制度中的先进理念,初步实现了与个人破产制度相当的功能和价值取向;
三是本案在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具体情节向人们展现了法律在不同价值层面的冲突与统一,以实例说明法人与自然人的“有限责任”原则之于社会价值和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
四是本案奠定了管理人和法院应当深入债务人生活、工作的社区中,调查债务人家庭、工作、经济、风评等情况的基础,详细的调查为保障全体债权人的知情权、质询权、表决权、监督权4项权利提供了事实层面的重要参考,也是案件是否公平公正的重要评判标准;
五是本案作为类个人破产第一案,初步将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定性为一种特殊的执行和解案件,为后续其他案件的尝试提供了一个较安全且能被社会所认可的模式和思路。
另据媒体报道,2020年9月,创办不到两年的公司关门倒闭,深圳的梁先生失去了收入来源,整个家庭的收入连每月产生的利息都还不了。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总额最高时超过了75万元。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一家五口挤在35平米的出租房内。
2021年3月1日,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施行。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梁先生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尝试通过“个人破产”的方式缓解危机。
在法院召开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破产管理人向法官与债权人陈述了相关调查情况,并将梁先生的个人破产重整计划交由法官及债权人审查。根据计划,梁先生每月至少需偿还2.2万元的债务本金,三年内还清67.55万元的债务本金后,免除其余的利息和滞纳金。
在谈到该案例时,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副署长徐胜芳表示,个人破产制度能够让诚实且不幸的债务人获得经济重生,让不诚信债务人得到法律制裁,形成以信用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有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澎湃新闻记者 朱敏骏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