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粮油副食广告词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3 13:57

粮油副食广告词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粮油副食广告词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在撰写广告词之前,首先要明确广告的目标受众是谁。是面向家庭主妇、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有助于撰写出更具针对性的广告词。
2. 突出产品特点:粮油副食品种类繁多,要想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广告词应突出产品的独特卖点。如品质优良、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方便快捷等。
3.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一般来说,10-20字为宜,便于记忆和传播。
4. 生动形象: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例如,用“香飘十里”、“粒粒饱满”等词语来形容产品。
5. 情感共鸣:广告词要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引发共鸣。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描绘场景等方式,让消费者产生共鸣。
6. 创意新颖:在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创意至关重要。可以从产品特点、品牌故事、社会热点等方面入手,创作出新颖独特的广告词。
7. 遵守法律法规:在撰写广告词时,要确保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消费者的成分。
8. 适合传播渠道:根据广告的传播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户外等)选择合适的广告词风格

上海有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吃到就是扶贫,买就是爱”

“吃到就是扶贫,买即是爱。”不少上海市民对这句话不陌生。2018年11月上海首次举办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推出了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这些年,上海在助力对口支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把一批藏在深山的好货带火了。去年,上海对口帮扶地区全部如期脱贫。在消费扶贫中,上海正发挥大市场的优势,“倒逼”一批农特产品改造生产链、畅通消费链、提升价值链,让一批已经脱贫摘帽地区的“腰杆”硬了起来,为乡村振兴打下好基础。

消费扶贫有了大平台

一颗其貌不扬的牛油果,以前在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是无人问津的“丑果子”,如今成了“金果子”。2019年,孟连牛油果入选首轮上海对口帮扶“百县百品”产品名录,这里的牛油果7天便可“从枝头到餐桌”,比进口牛油果快了足足一个月。但端上上海市民餐桌之前,援滇干部已经在当地做了不少工作,逐步让当地牛油果“出圈”。2020年,孟连牛油果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在,“百县百品”上海市消费扶贫产品推荐目录涉及粮油、蔬果等八大类280个产品,覆盖上海对口帮扶的101个县。消费扶贫,一举三得,既可以提升产业帮扶质量,又能发动社会公众参与,还可以丰富上海商品市场。2020年6月,上海市消费扶贫工作平台成立,在连续举办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之外,还在南京东路、豫园、徐家汇等中心商圈,开出了10家消费扶贫直营店、20家消费扶贫生活馆、100个消费扶贫专店专柜。截至2020年11月,上海已采购、销售对口帮扶地区产品120多亿元,并动员一批电商平台销售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超过1100亿元。

网红产品“倒逼”生产升级

在消费扶贫中,出现了网红产品,比如巴楚留香瓜。在喀什地区巴楚县,这原本是一种在沙壤中种植的土瓜,当地人叫库克拜热甜瓜,意为绿皮绿瓤的甜瓜。后来被援疆干部看中,一边在当地推广种植,一边包装进入市场,这才有了今日的名气。在这过程中,上海援疆干部以技术手段打通产品的冷链物流,并推出价格保险,如今这网红瓜不仅在上海销售,也已通过电商销往全国。一些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的标准化种植以及稳定品控长期存在不足,在网红产品的“倒逼”下,这些问题正不断被解决。现在,上海援外干部们正考虑如何帮助更多当地农产品争取食品安全认证,打通商超渠道;有不少上海干部干脆变身推销员,为对口地区农产品直播“代言”;还有上海企业积极参与当地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联合技术团队,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任俊锰

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春季营销宣传活动暨公用品牌广告语首发仪式盛大启幕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4月8日,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春季营销宣传活动暨公用品牌广告语首发仪式在长春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绿色 安全 健康 共享”为主题,以全新广告语发布为起点,旨在聚集线上线下资源,提升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影响力,推动吉林大米生态网链建设,提高产品溢价和销量,促进吉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柴冠表示,为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创新推出“好在天然、贵在品质,吉林大米 因为绿色 所以出色”“一带金黄、天赐之礼,吉林鲜食玉米在这等你”公用品牌广告语,以此拉开2025年“吉字号”粮食品牌建设的序幕,开启粮食产业和生态网链建设的新篇章。

此次征集确定的吉林大米和鲜食玉米公用品牌广告语,将长期应用在广告、宣传各类场景中,形成消费记忆和消费习惯,也标志着吉林粮食品牌建设迈入“全链协同、品牌赋能”的新阶段。

会上,吉林省农科院专家对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的优秀品质进行数据分析和权威宣贯,以数据彰显产品“硬实力”。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地理标志品牌和企业品牌分别进行了现场推介。吉林大米推介板块,舒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雪松阐述了舒兰大米生长环境、种子选育、仓储加工、品牌建设历程。舒兰市金星精制米有限公司介绍了公司在省粮储局和舒兰市委市政府积极宣传对接下,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研发新产品等事例。吉林鲜食玉米推介板块,四平市委常委、副市长郭顺杰介绍了四平依托玉米产业优势,实施玉米主食化战略,打造“四平玉米”品牌的举措和成果。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分享了作为全产业链食品加工企业,推动产品畅销国内外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活动当天,全省16户大米和鲜食玉米企业超百款产品进驻欧亚系统现场营销,各地参与营销活动的企业共销售大米8700吨,鲜食玉米236万穗。

吉林大米、鲜食玉米春季宣传活动将持续2个月,近百家吉林大米、鲜食玉米联盟企业将同步开展品牌宣传、营销推介、社区团购、展会展销、直播带货等多种营销推广活动。

发布活动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全程直播,观看人数达51.7万人次。截至4月9日上午,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公用品牌广告片通过央视频、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吉林日报、吉祥新闻、腾讯新闻、今日等20余家中省直及网络平台以及抖音、快手、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全网浏览量达873.8万人次。

下一步,省粮储局将主动适应全民消费升级和产品品牌创新的客观需要,持续优化品牌体系,形成产品名录和招商名录,打造产值数据化、可量化的算力模型。深化政、校、企、协合作,构建吉林大米和吉林玉米生态网链,形成“白金名片”吉林大米与“黄金名片”鲜食玉米双轮驱动,加快将品牌建设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为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