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么写《工作审核组工作总结》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3 18:56

怎么写《工作审核组工作总结》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工作审核组工作总结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目的":首先,要明确撰写工作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还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2. "结构完整":工作总结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审核组的工作背景和目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审核过程、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尾部分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3. "重点突出": - "工作概述":简要介绍审核组的工作内容、范围、时间等基本信息。 - "工作过程":详细描述审核工作的具体步骤,包括前期准备、实施过程、问题发现及处理等。 - "成果展示":列举审核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等。 - "问题分析":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原因、影响及对策。
4. "客观公正":在总结工作中,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夸大成果,也不回避问题。
5. "数据支撑":尽量使用数据和事实来支撑观点,使总结更具说服力。
6. "语言规范": - 使用专业术语,体现专业性。 - 避免口语化表达,保持正式语气。 - 注意段落层次,使文章结构清晰。
7. "格式规范": - 标题

审核员注册指南:如何编写优质工作经历

在“审核员在路上”微信群里,经常有朋友问如何申报审核专业代码,担心自己专业代码少,审核任务也安排得少。

为审核员评价专业代码,虽然是认证机构的行为,但是CCAA审核员注册时填写的工作经历,差不多已经决定了专业代码的多少。

如果工作经历填写不当,不仅会影响专业代码的评价,还会影响审核员资格的扩展,进而限制审核员的职业发展,使其难以实现最初的职业目标。

本文为大家在审核员注册时如何写好工作经历,提供一些建议,避免错失机会。


与工作经历有关的要求

我们这里所说的工作经历,是指个人的工作历史,主要关注在某个时间段内从事某项工作内容。

工作经历在以下情况下会用到:

a) 审核员注册——工作经历决定了你现在能注册哪个领域的审核员。

b) 审核员评价专业代码——工作经历决定了你能评价哪些认证范围的专业代码。

c) 审核员资格扩展——工作经历决定了你未来能扩展哪些领域的审核员。

当然,如果你的工作经历内容丰富,在寻找认证机构的时候也有优势。


审核员注册和注册资格扩展

CCAA-101《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 (第1版第3次修订)规定,实习审核员申请人无工作经历要求。对审核员注册的工作经历要求如下:

该文件同时规定,实习审核员申请人无专业工作经历要求。对审核员注册的专业工作经历要求如下:

一般来说,专业工作经历是在工作经历中,与审核员申请人注册的认证领域有关的部分经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有可能工作经历全部都是专业工作经历,也有可能工作经历中只有部分是专业工作经历。

该文件的附录A“管理体系审核员特定要求”中明确了专业工作经历包括哪些。

下文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的专业工作经历要求:


审核员专业技术能力(专业代码)评价

CNAS-GC01:201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2018年第一次修订)中对审核员专业技术能力评价准则的要求:

这里虽然说审核员专业技术能力评价,需要考虑教育(即学历)、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等,实际上通过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来获得专业代码非常困难!很明显,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根本无法等同于学历和工作经历,通常难以互相替代。

通过该文件的5.3.1条款“审核员的初始资格准则(专业技术方面)”可以发现,资格准则基本上是“相关专业学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或专业技术职称”这一模式。

“相关专业学历”在毕业以后就基本定型,多数人一般不会再有变化了。

“专业技术职称”主要是以“相关专业学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专业技术成果”为基础获得的。

显然,专业技术工作经历非常重要!


工作经历的编写方法

从上文可以看出,不管你工作了多少年,最佳的工作经历是:专业工作经历最大化,最好等于工作经历。

提交给CCAA的工作经历,在第一次注册的时候就应该是全面、准确的,以后可能没有整体修改的机会,所以一定要事先策划好。

策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 本人实际的工作经历,不能有遗漏;

b) 现在需要注册的审核员资格,和计划将来扩展的审核员资格;

c) 在以上的认证领域,你希望获得的相关专业代码。

工作经历务必尽量覆盖以上相关内容,或者说,为你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工作经历的写法,还要满足上文提及的两个文件中的相关要求。


CCAA-101《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 (第1版第3次修订)2.3.2.3条款规定,审核员的工作经历,“在负有判定责任的技术、专业或管理岗位获得。”

“负有判定责任的岗位”,指需要独立做出技术判断、专业决策或管理决定的岗位。这类岗位的职责不仅限于执行操作,还需对结果进行评价、批准或决策。

示例——

技术岗位:如产品设计、工艺开发、检测分析等需技术判断的职位(例如: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分析检测结果)。

专业岗位:如质量管理、认证审核、标准制定等需专业决策的职位(例如:评估供应商资质、批准技术方案)。

管理岗位:如生产管理、项目管理、部门负责人等需管理决定的职位(例如:审批流程、资源分配)。

如果工作经历里写到曾经是“生产线普通操作工”,这个工作经历就不能满足注册工作经历的要求。


CNAS-GC01:201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2018年第一次修订)中有如下规定:

工作经历和专业工作经历一定要包括以下要素:

a) 所在公司的产品、活动和服务。——应完整,不能遗漏。这些内容是基础。

b) 所在部门的职责。——在公司发挥的作用,与其它部门的关联。

c) 个人职务、职责和工作内容。——围绕需注册的体系资格、专业代码编写。

在该文件中,对三体系的专业工作经历包括哪些有举例说明,建议大家在编写工作经历前务必仔细阅读该文件。


审核员的专业代码,见CNAS-TRC-012:201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指南》

不同的风险等级,专业代码的评价准则有差别,具体见CNAS-GC01:201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能力管理实施指南》(2018年第一次修订)


工作经历的编写示例

董**现在准备注册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以后还准备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资格。

他于2020年7月-2025年6月,在某化工集团中心化验室工作,希望能获得10类(焦炭及精炼石油制品的制造)、12类(化学品、化学制品及纤维)、14类(橡胶和塑料制品)专业代码。

董**最初编写的工作经历是这样的:

2020年7月-2025年6月,在某化工集团中心化验室工作,任中心化验室技术员。公司主要产品为合成氨。我负责指导化验员对化工原料、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合成氨成品质量进行检验,解决检验技术问题,开发新的检验方法。编制质量月报,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上报公司领导。

这段工作经历如果用来注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基本没有问题。如果想扩展资格、获得更多的专业代码,就没有留下余地,内容狭窄。

董**经过仔细考虑,修改后的工作经历如下:

2020年7月-2025年6月,在某化工集团中心化验室工作,任中心化验室技术员。

集团公司有化肥、炼油、聚乙烯、塑料等子公司,产品包括合成氨、汽油、聚乙烯、塑料膜等等。中心化验室对各子公司的原料、产品进行检验;对集团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水质进行监测;在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时,进行可燃气、有毒有害气体、氧气含量的检测;参与集团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工作。

我负责对化验员进行质量检验、环境和安全监测技术培训,指导化验员日常工作并解决检验监测技术问题,审核检验监测报告,开发新的检验监测方法。编制质量、环境、安全月报,提出改进建议,上报公司领导供决策。参与集团公司质量、环境、安全不合格和事故调查分析。作为集团内审员,参加了各分公司的质量、环境、安全体系建设,参加供应商的评审,对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环境、安全体系运行情况出具评价结论。

修改后工作经历也是三体系的专业工作经历,完全能够支撑董**注册三体系审核员资格,以及获得多个类别的专业代码。


需要注意的是,编写工作经历,不是弄虚作假,而是如实反映审核员注册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并能够满足注册要求。

工作经历在CCAA综合服务平台提交以后,其后再用于其它认证资格注册时,必须保持一致,提供给认证机构评价专业代码的工作经历也要和它一致。

工作经历是审核员职业发展的基石。通过精准描述专业能力,不仅能顺利注册,还能为未来扩展领域铺路。

真实、全面、前瞻,是编写工作经历的三大关键。

你的工作经历是否覆盖了目标专业代码?欢迎留言讨论。

——

关注公众号,在主页发消息:“工作经历”,免费下载文中的3个文件。

本文基于作者几十年的学习积累和经验总结。

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供参考。欢迎留言探讨。

优秀的人,有用知识都会转发、推荐给朋友们!

点击主页“服务”“联系我”菜单,可“入群交流”。

往期推荐:

关于CCAA审核员,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审核员资历如何,看这里就知道!

审核员考试和实习,重要却被忽略的细节!

审核员实习规划指南:如何高效完成实习?

审核员实习应该注意什么?

认证行业的困境与出路:一名审核员的思考

审核差点酿成工伤:审核员的职业健康安全


我曾经在《审核员为什么背双肩包?说说审核路上那些事。》一文中,回忆了我所经历的ISO管理体系审核路上发生的惊险和无奈。

在客户现场审核过程中,也不乏类似的事情发生。

今天再跟大家说两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提醒各位审核员同事时刻注意自身安全。


被“微波”的审核员

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

客户是惠州的一家企业,ISO 9001认证审核。企业生产放置在货柜里装饮料浓缩液的大塑料袋子。

审核组是3名男审核员,我是组员。计划审核两天时间。

企业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从上到下也都很配合,第一天审核很顺利。第二天早上,我们按时到企业,继续审核。会议室有点暗,一直开着灯。

第一天审核时,生产现场已经看完,今天大家都在会议室里看资料。企业安排了几名陪同人员,需要审核哪个部门,陪同人员请部门负责人到会议室来。

看了一个多小时资料,我就感觉胳膊、脸部发痒。我没有在意,挠挠继续审核。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越来越痒,胳膊外侧尤为严重。不是蚊子咬那种一个点的痒,而是整片皮肤痒,像是什么过敏一样,但是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我不停地挠,或者停下去洗手间洗一下胳膊和脸。接触凉水时稍微舒服一点儿,但是回到会议室还是一样,没有任何缓解。

我开始回忆,昨天是不是吃了什么过敏的食物。晚餐比较简单,都是家常菜,不太可能是食物有问题。

中午,老板陪我们出去吃饭。吃饭时,另外两位同事说: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皮肤发痒。原来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我们分析来分析去,蚊虫叮咬、食物过敏、气候原因……挨个猜测,都不像!老板也奇怪,和我们一起分析,找不到原因。

吃完午饭回到企业,一个同事向老板报告:上午有人无意中把会议室里的紫外消毒灯给打开了……有一位陪同人员已经去了医院。

老板恍然大悟!我们审核员和陪同人员一样,皮肤被灼伤了!

原来会议室里安装了几个紫外消毒灯,有时把产品拿到会议室消毒。紫外消毒灯跟日光灯差不多,就是灯管细一点。我们也根本想不到紫外消毒灯能装到会议室!开关都在一起,可能随手被打开了。

老板连连道歉!我们除了痒好像也没什么其它影响,下午坚持着继续审核。

审核结束,我们回到广州。当天晚上,另外一位组员的眼睛几乎难以睁开,连夜去医院看医生。我和组长还好,只是像在海边晒过一样,掉了一层皮。

组长向我们所在认证机构报告了情况,同事的医药费公司报销了。

之后一段时间,我的面部一直发红,猴屁股一样。同事们见面就开我的玩笑:“你这是被‘微波’了吧?!”


审核员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几年前,我独自去一家港资光伏发电企业审核。

首次会议开始前,企业体系负责人说:“老师,您稍等,我们要先给您做一个安全培训,然后再请您主持会议。”

我点头同意。体系负责人就开始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解,内容包括公司范围内各区域功能介绍、主要安全风险、安全防护措施、安全应急措施、厂内参观注意事项,等等。

介绍完,体系负责人请我在培训记录上签名,说:“老师,我们培训结束了,您来主持首次会议吧!”

如果这个企业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话,这是对进入厂区的外来人员管理的最佳审核证据!可惜,我专职审核20余年,遇到这种规范的做法不超过5次。

到了认证审核现场,审核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也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企业管理缺位的情况下,审核员只能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我做审核组长时,首次会议上,都会说这样一句:“审核过程中,如果公司有需要我们审核员遵守的要求,请陪同人员提醒审核员,审核员将严格遵守公司的合理规定。同时,在进入生产现场时,如有必要,请公司为审核员配备安全帽、口罩、耳塞等防护用品,并请陪同人员提前提醒审核员安全注意事项。”

在不同的行业审核,审核员有不同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例如:

· 滑倒、绊倒或坠落:在工厂、工地等场所可能因地面湿滑、杂物堆放或高空作业平台不稳定导致意外。

· 机械伤害:接触未隔离的运转设备(如传送带、切割机)或进入危险区域。

· 噪音与振动:长时间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如五金冲压车间)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 极端温度:在高温(炼钢厂、浮法玻璃厂)或低温(冷库)环境中工作可能引发中暑、冻伤或体温失调。

· 有毒物质暴露:在化工、制药行业可能吸入有害气体(如氨气、挥发性有机物)或接触腐蚀性化学品。

· 粉尘与颗粒物:矿场、建材厂、木制家具厂的粉尘环境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矽肺)。

· 生物污染:医疗或实验室审核中可能接触病原体、血液污染物或过敏原。

……

不管企业有没有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在进入生产车间等现场之前,务必了解工艺流程,通过询问相关人员,确定有哪些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要求企业配备劳保用品。

审核员以身作则,也是审核过程的专业性的体现。


关于工伤保险,审核员应该知道的事

很多审核员喜欢自己开车去企业审核。如果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审核员受伤,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呢?

工伤保险,按照国家法律要求,认证机构都应该为审核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12月20日修订)第三章“工伤认定”的规定,审核员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发生事故都属于工伤;“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也属于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部分条款

开私车去审核,路上因车祸受伤,能否算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需要从“工作关联性”和“事故责任划分”两个方面去考虑。

工作关联性:驾驶私车是否经认证机构和客户同意(客户负责差旅),行程是否属于单位安排或为完成工作的必要路线。如果审核员途中绕道接送孩子上下学,可能影响影响工伤认定。

事故责任划分:如果审核员因违规驾驶(如酒驾、超速)导致事故,被认定为“本人主要责任”,可能不被认定为工伤。

像《审核员让认证客户最反感的行为》一文所讲的那样,开私车如何报销是比较敏感也总被客户关注的事情,如果还有工伤认定等不可预知的风险,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可靠一些!


我20多年的专职审核,经历了诸多事情,部分事情匪夷所思,我感觉审核员也是风险较高的职业。审核员首先要能够自我保护,然后才能更好地完成审核任务。

大家对此有什么感想,在审核中遇到过哪些事情,欢迎留言分享。

——

本文基于作者几十年的学习积累和经验总结。

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供参考。欢迎留言探讨。

优秀的人,有用知识都会转发、推荐给朋友们!

点击主页“服务”“联系我”菜单,可“入群交流”。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