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14: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表达燕窝广告词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目标受众: - 在撰写广告词之前,首先要明确燕窝的目标受众是哪些人群,比如注重养生的女性、追求高端生活的男性、注重健康的老年人等。根据受众的特点,调整广告词的语气和内容。
2. 突出产品特点: - 燕窝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营养价值,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广告词应突出这些特点,让消费者了解燕窝的独特价值。
3. 简洁明了: - 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使用易于理解的词汇,确保消费者能够快速抓住广告的核心信息。
4. 创意新颖: - 运用创意和新颖的表达方式,使广告词脱颖而出。可以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记忆点。
5. 强调效果: - 燕窝对人体的益处是广告词的关键。强调燕窝对皮肤、身体、精神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如美容养颜、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
6. 体现品牌形象: - 广告词应与品牌形象相符,传达出品牌的价值观和理念。如果品牌注重自然、健康,那么广告词中应体现这些元素。
7. 调动情感: - 利用情感诉求,触动
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
3月18日,燕窝品牌燕之屋官方微博官宣,燕之屋携手品牌代言人王石,推出“全球首款男人的燕窝——总裁燕窝”。此消息一出,引发热议。公开资料显示,王石1951年1月生于广西,是万科集团创始人。
记者查询发现,该品牌旗舰店显示王石同款燕窝礼盒售价3168/盒,一盒有6碗,算下来一碗燕窝528元,目前已售28盒。对此,网友吐槽称:“不坑穷人”。值得一提的是,燕之屋还是“燕窝第一股”,近日燕之屋公布了2024年业绩公告,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约15%至25%,净利润预计出现五年来首次下降。
王石代言“总裁燕窝”
客服:全球首款男士专属燕窝
3月18日,王石和燕之屋官方微博双双官宣,王石发布的品牌广告中写道:“全球首款男人的燕窝——总裁碗燕,助力新高度,成就每一个挑战。”
△官宣海报
此外,王石还同时发布了一段宣传视频,视频中,王石称,“‘总裁碗燕’包含燕窝、人参、铁皮石斛等8重滋补”“每天一碗,能量满满”。记者查询发现,在燕之屋官方旗舰店中,“总裁碗燕”售价3168/盒,一盒有6碗/158g,算下来一碗燕窝528元。截至记者发稿前,该款燕窝已售28单,有消费者在评论区称其是“高端佳品”。
此外,记者联系到燕之屋的客服人员,该客服表示,这款“总裁碗燕”去年就已经上市,这是全球第一款男士专属的燕窝,卖得挺好的,这也是目前公司最高端的一款燕窝。“每个人都需要保养嘛,特别是男士,特别成功的男士更需要保养。”
△旗舰店销量
此外,针对王石代言等事宜,记者多次拨打燕之屋总部电话,但截至发稿前,未能得到回应。
74岁王石也是万科创始人
退休金超过千万
此次燕之屋产品能引起热议,也与代言人王石的身份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王石1951年1月生于广西,是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微博认证显示为“万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名誉主席”。
作为万科集团的创始人,王石于2017年6月卸任董事长一职,退出公司管理。万科2017年报中提及,为充分肯定王石过去33年对公司作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经审议,董事会委任王石先生为董事会名誉主席。作为名誉主席,王石并非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管,不参与公司治理。
年报还显示,2010年至2016年期间,王石担任万科董事会主席职务,年均税后经济利润奖金1679.83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退休后,王石曾在某档节目中表示:“关于年收入没什么不方便说的,就是退休金啊,终身荣誉董事长这样的一个身份,这个工资还是按照原来的不变,这个加起来一千万出头吧。”
“燕窝第一股”发布盈利预警
净利润预计出现五年来首次下降
曾经,凭借刘嘉玲“吃燕窝我只选燕之屋”的广告词,“燕之屋”发力高端市场,成为高端养生食品市场的巨头。
2023年12月12日,燕之屋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燕窝第一股”。而在这背后,燕之屋经历了4轮冲击IPO,从2011年开始,燕之屋就开始谋求上市,从港股到A股再到港股,最终在港股上市。
但上市后第一年,燕之屋就出现业绩问题。2月14日,燕之屋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司预计2024年度营收仅实现20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净利润约1.587亿元至1.798亿元,同比下降约15%至25%。结合之前的招股书,燕之屋净利润预计出现五年来首次下降。
在股价方面,截至18日收盘,燕之屋股价报6.41元,总市值29.84亿元。
△燕之屋股价
大量签约高知名度艺人
巩俐、赵丽颖、王一博都曾代言
与此次官宣的代言人王石不同,此前燕之屋签约的代言人多为高知名度艺人。在燕之屋官方旗舰店,还可以看到王一博的代言图片。
有意思的是,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就出现净利润同比下降。对此,当时燕之屋称,净利润减少的部分原因在于为执行双代言人品牌战略,集团分别在2024年1月、5月宣布巩俐、王一博为新品牌代言人,相关宣传推广费用主要发生在上半年。
记者梳理发现,除现任品牌代言人巩俐、王一博外,燕之屋此前还签约过刘嘉玲、林志玲、赵丽颖等艺人担任代言人。相较于燕窝行业的其他品牌,燕之屋签约的高知名度艺人数量可谓首屈一指。
当然,为了签约艺人,燕之屋也砸入重金。业绩公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受连续签约巩俐、王一博两位代言人等综合因素影响,燕之屋销售及经销开支同比增长38.45%至3.65亿元。
业内专家:王石代言是品牌优化的结果
近年来滋补品迎来消费红利
相比巩俐、王一博等艺人行业的代言人,王石显然属于另一个赛道,对于燕之屋转变代言人此举,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这应该是燕之屋品牌进一步优化的一个结果,“当整个行业进入规范化、专业化、资本化以及规模化发展的节点,选择王石是有利于提升燕之屋品牌效应的举措。”
朱丹蓬表示,王石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人设也是不错的,选择他作为新的代言人,对品牌发展肯定是利好的。他进一步谈到,目前国内燕窝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高速发展和高速扩容的节点。疫情之后,消费者在健康管理、营养管理、体重管理、颜值管理这几方面有了非常深化的趋势,像新中式的滋补产品,在近年来整体发展都非常不错,比如海参、阿胶以及燕窝等滋补品都迎来了一波消费的红利。
早期凭借刘嘉玲“吃燕窝我只选燕之屋”的广告词,燕窝品牌“燕之屋”成功锚定高端市场,稳坐高端养生食品市场的巨头。
成为“燕窝第一股”之后,燕之屋却在营收与利润两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近日,燕之屋公布了2024年业绩公告,预计2024年全年将呈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收入约为20亿元至21亿元,同比微增2%至7%,而净利润则将同比下降约15%至25%,预计在1.587亿元至1.798亿元区间。
从营销盛宴到利润滑坡,燕之屋的困局既是自身战略转型的阵痛,也折射出燕窝行业从“奢侈品”到“日用品”变迁中的集体焦虑。
双代言人策略难救利润率下滑
2023年12月12日,燕之屋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燕窝第一股”。
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燕之屋就开始谋求上市,从港股到A股再到港股,经历四轮冲击IPO后,最终才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上市一年多后,燕之屋并未如期待中的“展翅”,业绩公告显示,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燕之屋将取得收入约20亿元-2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收入增长约2%-7%。
与收入的稳步增长形成对比的是,燕之屋预计2024年度的净利润将出现下滑,约为1.587亿元-1.79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15%-25%。与此前收入、净利润均呈正增长的走势相比,收入同比增幅不足10%、净利不升反降的2024年或将成为燕之屋的一次滑铁卢。对于2024年净利润的预期减少的原因,燕之屋将其归于营销费用挤压、新工厂筹建、原材料成本上涨、渠道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不难看出,燕之屋对于业绩的承压,有着清晰的认知。
早期凭借刘嘉玲“吃燕窝我只选燕之屋”的广告词,燕之屋成功锚定高端市场,2024年,燕之屋官宣巩俐、王一博成为品牌代言人,不难看出,燕之屋开始将产品从“贵妇专享”的触角延伸到了Z世代,2024年,燕之屋还曾推出过百元燕窝粥、苏打水,试图打破“贵妇标签”。
燕之屋在营销上向来舍得“下血本”。比如,刘嘉玲、林志玲、赵丽颖、金晨等知名艺人都曾是燕之屋的代言人,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2年,燕之屋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3.18亿元、3.99亿元、5.04亿元,其中广告及推广费用占据六到七成。2023年,燕之屋销售及经销开支同比增加11.8%至5.63亿元,广告及推广费用的增加仍被列为主要原因之一。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销售及经销开支同比增长38.45%至3.65亿元。
然而,相比起营销费用,燕之屋在研发费用的支出却不算多,燕之屋的研发费用率却常年徘徊在1%上下,远低于营销费用的投入。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768万元、1898万元、2432万元和2638万元。
争议中的燕窝,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燕之屋的困局并非孤立。据《2023-2024年度燕窝行业白皮书》,市场规模虽达623亿元,但增速从2021年的15%降至12%,存量竞争加剧。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有关于燕窝是“智商税”的声音在消费者心中被无限放大。
近年来,不少品牌通过“平价燕窝”“鲜炖燕窝”“零食化”等创新模式抢占市场份额,如盒马鲜生、东阿阿胶推出的即食燕窝、小仙炖推出300元左右的鲜炖燕窝套餐,盒马鲜生即食燕窝直降至百元档,燕之屋也推出了“百元燕窝粥”产品线。在燕之屋的天猫旗舰店,记者看到,销量最高的是一款237元的礼盒套装,里面包含了5瓶70g的即食燕窝,此外23.9元两碗的燕窝粥也有1万多单的销量。
全国农贸联燕委会认为,电商平台极大地改变了燕窝行业的供应链模式,促使了鲜炖燕窝等细分品类产品的规模发展。而在线下,体验性门店将会成为头部燕窝企业深耕品牌和区域的关键布局。
记者梳理发现,燕之屋在天津、南京等地的部分门店,也开出了配备产品展示区和服务体验区的3.0旗舰店。今年2月,燕之屋宣布进入美国市场,在纽约开出门店,多款产品在纽约上架开售。
此外,燕之屋也开始发展打造自己的供应链能力,2024年5月,燕之屋在厦门建立绿色智能工程,试图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推动下,助力燕窝产业升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在“贵妇专享”神话褪色、年轻人养生需求分化的双重夹击下,燕之屋的“重营销轻产品”的打法已难奏效。在新的消费形势下,燕之屋等品牌们,是否能快速找到新的差异化打法,找到新的品牌叙事,仍然有待观察。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陈诗娴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