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23:42
写作核心提示:
《观看韶山观后感作文注意事项》
在撰写关于观看韶山观后感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你的作文主题是关于韶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还是毛泽东主席的生平事迹。 - 明确主题有助于组织文章结构,使内容更加集中和有深度。
2. "深入调研": - 在写作前,对韶山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 查阅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3. "情感真挚": - 观后感的核心在于“感”,因此要真实地表达你的感受和体会。 - 可以从个人经历、情感共鸣等方面入手,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结构清晰": - 作文应具备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韶山的基本情况,中间部分详细描述观感,结尾部分总结感悟和启示。
5. "细节描写": - 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韶山的景色、人物、事件等细节。 - 细节描写能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6. "观点鲜明": - 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是对于韶山历史的评价,也可以是对毛泽东主席的敬仰之情。 - 观点要明确,避免模
清明刚过,南方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伴着阵阵凉风,仍是清冷。到达毛主席铜像广场的的时候,雨刚刚停,地面湿漉漉的。越过台阶,便能看见毛泽东铜像矗立在广场中,铜像面朝东南方,手持文稿,目光如炬,生动再现了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的光辉形象。铜像周围松柏林立,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简单的纪念仪式之后,我们来到毛泽东同志故居。这是主席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故居为土木结构,坐南朝北,依山傍水,静谧清幽。故居周围青松耸立,翠竹婆娑,每到夏季,故居门口的池塘里开满了荷花,微风拂过,碧浪荡漾,吸引游人前来驻足观赏。故居正门口悬挂着由邓小平同志1983年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贴金木匾,室内陈设简朴,从孩提到少年,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17年时光。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与故居相邻不远。一进馆内,一座汉白玉毛泽东坐像映入人们的眼帘。坐像的背景是一幅日出风景图,取意“日出东方”。两侧大字醒目地写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纪念馆的展览分为十个篇章,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样形式展现了毛泽东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在纪念馆里,一块块展板诉说着一代伟人毛泽东执政为民的伟大情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这些带着温度的手稿,是毛泽东带领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真实写照。心系亿万百姓的毛泽东,人民群众也给予了他最大的回馈。十送红军的感人歌谣,沂蒙红嫂可歌可泣的故事,淮海战役的后勤独轮车……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出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支持。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居功不自傲,而是将他一生的成就都归功于人民。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毛泽东心里依然装着国事和人民。仔细端详毛泽东1976年9月8日临终护理记录,清楚地记载着:1时10分:看文件15分30秒;13时18分:看文件12分;16时37分:看文件30分……鼻饲食谱里这样记载:1976年7月11日前为鼻饲,7月12日至9月8日为胃管进食。其中除了8月1日到13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进食情况较好、9月3日进食一般外,其余时间都较困难。通过护理记录和鼻饲食谱,主席临终前紧张的生命抢救与忘我的勤奋工作形成鲜明对比,一幅伟人弥留前的感人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充满了敬仰与崇敬。
从纪念馆出来,往右几百米便是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走入专题展区,毛泽东写的这句话“有了学问,好比人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就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既是毛泽东的读书总结,也是他对于读书的态度。在主席生前书房的还原场景前,我看到书柜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书柜前摆着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床的右侧还整齐地堆放着一些书籍。讲解人员介绍,为了方便主席看书,工作人员特意把床改成左高右低,这样书便不会滑落。昏黄的灯光下,我仿佛看到了一代伟人躺在床上挑灯夜读的场景。他闭目养神,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其雄韬伟略和胸中日月在他看过的书籍里有迹可循。毛泽东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诗经》《论语》《资治通鉴》,还有主席晚年用过的英语单词卡都置于主席的案头,便于他随时学习和查阅。让人感动的是,在陈列柜里的临终护理记录上,清晰地记载着毛泽东临终前一天的护理情况。这一天,尽管毛泽东的身体已经极为虚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毛泽东仍然坚持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钟。这种勤奋好学的品格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
在专题展区里,还陈列着主席生前用过的衣物,睹物思人,让我不禁对开国领袖肃然起敬。玻璃柜里平铺着一件米白色的睡衣,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春秋两季穿的,共穿了20多年,补了73个补丁,领子全换过,袖子已面目全非,但他一直不舍得丢。我仔细端详着这件睡衣,看着那若隐若现的白色补丁,不觉眼角已经湿润。陈列柜里有一条屁股上补满了罗纹补丁、膝盖等处磨得发白的裤子也引起了大家的围观,这是1954年8月毛泽东会见英国工党领袖、前首相艾德礼时穿过的,当时工作人员让他换一条,他却坚持说补丁在后面看不见不要紧。陈列馆里还保存着毛泽东生前生活费收支表11份,日常杂费开支账本4本,粮食账本2本,物品分类账本2本。这些账本记录了当年中国第一家庭的几乎整个财务与生活状况,每一笔记录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日的艰辛,也彰显出一个大国领袖艰苦朴素的高尚品格。为了能够合理开支庞大的家庭支出,毛泽东带头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地计划着开支。再走几步,我看见了主席生前用过的水壶。那个锈迹斑斑的水壶,底部由于常年受到水的侵蚀,已经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毛泽东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世界,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人,人跟其他动物就有这个区别。”我想,这便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口中所言的“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走出纪念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的为民情怀、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使我的思想灵魂受到一次洗礼。通过这次韶山之行,让我更加直观感受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领袖风范。他的远大志向,他的雄才大略,他的优秀品格在一件件有着温度的文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大革命时期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地革命时期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的《论持久战》,解放战争时期领导的三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在韶山,在纪念馆感受着也追寻着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心中涌动着无限的崇敬和力量。
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无疑,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他毕其一生,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如黑暗里不灭的明灯,点亮了我们前行的世界。而我们又何其有幸,在这灯塔的照耀下继续前行,书写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时代之歌。
(选自《新湘评论》)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 本周热文 ▼
1978年我为袁隆平当责任编辑
魂牵梦绕的延安窑洞
杨得志:“一代忠勇之将”
觉得不错!在看一下呗~
9月9日,秋风含悲,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1976年9月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颗巨星陨落中华大地,我们伟大的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一代伟人,也是旷古奇人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2024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8周年的日子,毛泽东主席的丰功伟绩和卓越功勋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让人怀思久远。
让我们一起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谨以此篇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48周年。
长沙红色之旅、追寻信仰力量——上海市劳模休养团瞻仰毛泽东故居有感
有没有一座城让你充满回忆?
有没有一条道让你怦然心动?
长沙,是一座有两千余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是历史、文化名人辈出的地方。
韶山之旅,是一条探求真理,缅怀伟人,追寻信仰,砥砺前行之旅。
"劳模",意味着一种时代"取向",代表着是一种饱含情感的符号;她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与人生道德观念的价值取向。
为弘扬劳模精神,关爱劳模身心健康,前不久,上海市总工会组织一批女劳模去长沙湖南省总工会灰汤疗养院进行疗休养,我们一行32位全国和上海市劳动模范怀着欣喜和感恩的心情踏上了难忘的长沙红色之旅。
湖南灰汤职工温泉疗养院是全国劳模疗休养基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区,疗养院综合了灰汤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良的温泉水质资源,拥有超过8平方公里的高温地热复合温泉,享誉中国高温复合温泉,是纯粹的天然泉吧,有别具特色的“天然药泉”之称。
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迷人的田园风光、原始的森林翠竹、鸟语花香、令人神往。
一、穿越历史时空,见证华夏文明
我们的长沙之旅是从“穿越历史,见证中华文明——参观湖南博物馆”开始。历史从这里流过;岁月在这里荡漾、穿越历史时空,见证华夏文明。
湖南省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华文明辉煌灿烂,而灿若星辰的文物则是中华文明的凝结,在诸多的文物中,其貌不扬的青铜器凭借着古朴厚重的特征而位列文物之首。
周朝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及鼎盛时期,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奇观,而湖南被称为“南中国青铜器之乡”,曾出土过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国之重器,是中国礼乐文化的中心,其周文化基因世代传承,影响至今,也成为了华夏儿女心中的图腾。
沉沉四海,
泱泱五州。
承千年文明,
传百代薪火,
竖图腾于沧海,
立人踪于桑田。
黄土故在,隐百代血泪,
白云犹存,载万世艰辛。
图腾不树者,何以为族?
图腾不立者,何以为祭?
茹毛饮血,饱尝民族苦难,
披荆斩棘,历尽变革风霜,
图腾也
悍者、勇者、勤者、智者.....
二、瞻仰伟人故居,追寻伟人足迹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根据行程安排,我们30多位劳模乘车前往韶山冲,参观瞻仰毛泽东主席的故里。公路两侧,低山婉峦,松柏翠青,棵棵挂满树头的桔子树散发出扑鼻的清香,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领袖故里。屋前,一池碧水映衬土屋,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
毛泽东,这位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的故居是那样的古朴典雅,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落掩映在青翠欲滴的山林之中。面临绿水,背依青山,炊烟袅袅,蓦然回首,不见来时路,若置身世外桃源。
韶山冲,一个普通平凡的地方,1893年12月26日这一天却注定了它的不平凡,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诞生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这里也成为了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的地方。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来到韶山冲,首先我们来去了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
广场上人山人海,别致的花篮,虔诚的鞠躬,深情的仰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之情,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永垂不朽的韶山的儿子--一位真正的伟人。
毛主席铜像威武的耸立在郁郁的松柏前,慈祥的面容带着和蔼的笑容,双目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
这是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韶山人民为了纪念他老人家,在韶山人民广场铸建了一个毛主席全身铜像!当天在安放铜像揭幕仪式上,发生了日月同辉的现象,并且当年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杜鹃花也竞相开放!真的是很神奇的事情,同时也说明了当地的老百姓和这方水土,欢迎主席魂归故里,回到自己的家乡!
我们上海女劳模团队集体来到毛泽东铜像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
我们追思伟人,是为了铭记他彪炳史册的功勋,感受他浩瀚无边的胸怀,体会他全心为民的挚诚;
我们缅怀领袖,是为了崇拜他为国奋斗的无畏,感念他与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传唱他文韬武略的才华。
伟人功绩永不忘,红色薪火代代传,缅怀为信仰而生的灵魂,传承永垂不朽的精神。领袖的精魂会永远在我们华夏儿女的内心深深根植!
毛泽东故居是一座土墙灰瓦的普通农舍,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属于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
从故居堂屋转过右厢房,卧室、廊檐和碓屋之间,可看到毛泽东的全家照,日常器皿和各种农具,其中陈列着毛泽东少年时期用过的肩担、水桶、锄头等。在毛泽东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
故居陈列物品中有许多是原物,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
毛主席能够成为革命的领袖,革命的引路人,成为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毛主席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参观毛主席故居,纪念馆,缅怀了老一辈先驱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重温了峥嵘的历史,那些感动再一次地洗礼着我们第一位劳模的身心
走过伟人故里,更真切的感受到吾辈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游橘子洲头、观岳麓书院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浩荡湘江历经数千年冲积而成的水陆之洲。湘江从旁边缓缓流过,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
1914年至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经常与同学登临橘子洲评判时局、纵论国事,从此,橘子洲成为青年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热土。在1925年的橘子洲头,胸怀天下的毛泽东,朗声吟诵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长沙》,赋予了橘子洲独特的灵性,铸就了橘子洲永恒的灵魂,更使橘子洲烙下毛泽东同志独特的印记。橘子洲从此美誉风传,名扬四海,成为天下名胜。
在2009年毛泽东诞辰116周年之际,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揭幕,雕塑总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寓意1925年毛泽东32岁时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突出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做到了与橘子洲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艺术地再现了毛泽东当年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宏伟气概。雕像上的主席眼窝深陷,目光深邃地遥望湘江,仿佛依然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令人折服!
在橘子洲头的“”指点江山”石碑前,女劳模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起诵读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
岳麓山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区,是毛泽东诗句“橘子洲头”风景区内的一个景点,是城市山岳型风景的名胜区,也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岳麓山内有一个在古代十分著名的书院: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古道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目前为止,中国保存的最好最完整的书院。
1916年暑假期间,毛泽东通过杨昌济老师的介绍,寄居于此。以后又数次寓居,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进行革命宣传。
我们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重走伟人成长的道路,用一次历史的对话,诉说我们不变的梦想,凝聚忠诚与信仰的力量。为女劳模们带来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刻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接受了一次震撼精神和心灵的洗礼,对我们来说也是人生路上的加油站。劳模姐妹们纷纷表示,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刻用劳模的标准和精神要求和激励自己,不忘初心,永远奋斗,把劳模精神传递下去,让劳模旗帜永远飘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贡献我们的光和热!
作者
周珏珉,女,中共党员,原任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执委、上海市妇联巾帼园总经理(上海市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主任)
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杰出创业女性、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中国家庭服务行业优秀管理者、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优秀创业女性、上海市五一巾帼奖、上海市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上海市敬老孝亲模范儿女、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