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5 00: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村居》辛弃疾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诗歌内容:首先,要深入理解《村居》这首诗的内容。辛弃疾通过描绘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在写作观后感时,要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诗歌艺术特点:在观后感中,要对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例如,辛弃疾在《村居》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这些都是写作时需要关注的点。
3. 结合自身经历:在写作观后感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悟,谈谈这首诗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个性和感染力。
4.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在引言中简要介绍诗歌背景和作者;在主体部分分析诗歌内容、艺术特点和自己的感悟;在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5.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尽量运用诗歌中的优美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学韵味。
6. 观点明确:在观后感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对于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点,要提出自己的见解,避免人
大儿子上学前班开始背诵古诗,每天跟他一起复习背诵,突然就对这首清平乐村居感兴趣了。辛弃疾描绘的农家劳作有趣有盼的画面,总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家庭,朗朗上口的词句也让我愿意反复诵读。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译文及注释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莲蓬。刚读诗的头两句便觉朗朗上口,共白首的夫妇,虽居住简陋清贫,确能相伴一生,在这山明水秀之地,携手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间或喃喃细语,讨论着这村居的琐事。最高兴的就是抬头看见已渐渐长成的三个儿子,老大已能挑起家里的重担,老二也是得力助手,那最会讨喜的小儿,也没有闲着,横卧草丛剥着莲蓬,一会儿肯定又将那白生生的莲子送到二老的嘴里,一派喜乐祥和。
自从与大儿子一起背诵这首诗以后,就越发的爱这平凡而简单的生活,没有工作的压力,世俗的眼光,只愿与所爱之人隐匿山林之中,看着两个可爱的儿子快乐的成长。只是这美好的憧憬只能是憧憬,现在的我们还是要群居于闹市,去处理这每日的繁杂。
董宇辉说城市容不下肉身,农村容不下灵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里头的一个焦灼点。所以远方是理想,故乡是责任,然后在中间疯狂撕扯的才是我们自己。年纪越大,故乡越来越是理想,而城市是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城市的医疗卫生教育资源,远远比农村要先进,于是那山清水秀的山林,对渴望在那生活的人,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身体一定要健康。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