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5 18: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想象的作文,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一、审题立意
1. 确保审题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想象。
2. 立意要新颖,避免落入俗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述自己独特的想象故事。
(2)结合现实社会现象,探讨想象在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3)以科幻、奇幻等题材为背景,展现丰富的想象力。
二、构思布局
1. 开头:简洁明了地引出主题,吸引读者兴趣。
2. 主体部分:
(1)围绕主题,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具体场景、人物、情节等。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3)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使文章结构紧凑。
3.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语言表达
1.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2.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艺术性。
3.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语病。
四、细节描写
1. 对人物、场景、情节等进行细致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注意细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避免出现前后矛盾。
五、素材积累
1. 多读书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激发青少年想象力,培养青少年创新创造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长远规划。
如何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创新创造的种子?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出版社)为此不断探索,积极践行图书出版机构的社会责任,出版了一批致力于激发青少年想象力,培养青少年创新创造意识的精品图书,如涵盖了100个讲述发明创造故事的《我也会发明》系列丛书;讲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跨界解决问题的《创新力是这样炼成的》;结合我国的成语故事,通过应用案例介绍TRIZ创新方法的《TRIZ王国游历记》等等。
2021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在青少年科普读物领域持续发力,推出原创科幻小说《2049》。该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能给广大青少年读者带来哪些启迪?近日,中国知识产权网采访了《2049》的主创人员,听他们讲述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坚守初心 策划精品图书
在谈到《2049》这本书的策划初衷时,知识产权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本书总策划诸敏刚表示,回顾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的这三十余年,从1985年4月1日专利法实施以来至10年前,我国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从九千余件提升至接近四百万件,专利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专利制度见证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展望28年后的204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那时,我国的科学技术又将实现怎样的跨越?《2049》对此展开大胆设想,书中描绘了能源获得、粮食生产、医疗服务、教育教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未来科技生活的方方面面。
“《2049》主要是想通过书中描绘的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引发青少年的思考,如未来哪些领域需要攻坚克难,哪些领域需要提前布局等等,希望这本书为青少年创新创造提供动力,对激励孩子们的探索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诸敏刚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网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2049》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科技前沿领域中遨游探寻,未来成为我国创新创造的“主力军”。
奇思妙想 创作科幻故事
作为一部科幻小说,《2049》以科幻故事为载体,讲述了未来人类生活的深刻变化,带领青少年读者感受科技的魅力。本书主人公夏燔是一名脑死亡四十年的科学家,经过科学研究院的长期努力,夏燔于2049年“苏醒”。小说以他的视角,描绘了2049年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新科技。例如:雷电能量收集技术、无人汽车呼叫系统、手腕手机、智能美食炉等。本书作者李丹芷介绍到,小说采用纪录片式的手法描绘了2049年科技生活的方方面面,文中对未来科技的畅想是基于科学推理的,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也会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本着科学的态度去合理推理。此外,小说又对未来社会在赡养老人、恋爱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当代生活面临的问题作出了人性的思考。
李丹芷在采访中谈到创作《2049》主要有三个初衷,一是激发广大读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提出一些科学构思,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读者朋友们通过《2049》获得启发,将书中的一些设想变为现实;三是希望引发广大读者对未来社会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如机器人犯法人类将如何追责,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等等。
多元开发 改编动画电影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多元化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精品图书被改编成动漫、电影等多种形式。知识产权出版社顺应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原创作品的多元开发与布局。原创科幻小说《2049》就是很好的事例,目前,本书在出版纸质书籍的同时也在进行动画电影改编工作。
《2049》动画电影改编导演丁小明表示,这部小说的题材新颖、内容积极,展望了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科技发展的美好图景。同时,他认为运用动画手段呈现《2049》,是打造梦幻场景和科技奇观最好的表现方式。丁小明还介绍到,目前动画电影改编工作正处于角色、场景的美术设计阶段,剧本也在进一步沟通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创新、创造力的培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知识产权出版社作为文化领域、知识产权领域龙头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下,积极致力于激发青少年想象力,培养青少年创新创造意识。
肩负时代使命,擘画美好未来。知识产权出版社将不断努力打造精品,为我国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作者:戚硕)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科学与审美,在人类的追求中永远是互生互补的。一切科学的发展大都源于人类对现实世界美的感知和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想象,而一切美的事物和美的创造又必然符合科学的原则。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浩瀚星空激发着人类的无限好奇,今天的“天问一号”能登陆火星;我们也很难想象,如果不是遵循了科学的创作规律,经典的艺术作品能瀚若星辰并流传至今。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美育对智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和探索,肯定离不开美的激发、美的涵育、美的补充。
读过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和联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让审美为科学和教育插上翅膀
遥远的古代,人们望见碧海蓝天,妄想成为鲲鹏,或鱼跃千里或扶摇直上,那是古人类对宇宙苍穹的美好想象。人们追慕明月,幻化出嫦娥奔月的美丽愿景。带着了解和跨越星辰大海的浪漫想象,科学的探索从未停步,教育的边界永远触不可及,而审美恰为他们的迅猛发展插上翅膀。
从远古至今,人类对美的想象一直是科学前行的巨大助推力。神话中有嫦娥登月与玉兔为伴,今有“嫦娥”探月,“玉兔”登录月背;有孙火眼金睛,今有“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精卫填海的凄美传说,今有南海吹填式围礁建岛。古代人们靠勺子“北斗”指示方向,今日“北斗”成为凝视地球的眼睛。科学的腾飞的确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想象和现实世界的美好感知。
南仁东曾说,科学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袤。天眼让我们探索到宇宙尽头的美丽,射电望远镜画了地球上最大的圆,拥抱和解码星宿文明。奋斗号穿越马里亚纳海沟,在黑暗中照亮了海底“花园”和丰富矿藏。
让我们把目光从星辰大海脱离出来,看看生活的当下。建筑呈现了对称和线条的美,园林又处处打破这规则,形成曲径通幽,疏密有间,错落有致的空间美。书法的极简中又遵循着高低错落,繁简搭配,曲直相间的美。《拉奥孔》展示了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思想者》让人感受到力与美的纠结和悲壮。米洛斯的维纳斯证明了残缺之美,《蒙娜丽莎》成就了神秘之美。这些人间真实的美,无不遵循着科学的盘控和驾驭。
我们触不可及的遥远想象和有目共睹的美的发现,一同走进我们探索的欲望里,化为学习和奋进的动力。我们关注到自身形体的美,进而去塑造优雅得体的举止;我们看到作为男孩女孩的美,进而去培养窈窕和阳刚之气。感受到世界上最美语言——中文之美,进而想到去弘扬中华文化。领略到文化的美,从而达到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文明之光烛照人类。让美成为联通身体的小宇宙和苍穹大宇宙的鹊桥。
然而当下却有畸形审美大行其道的现象,“鲜肉”“伪娘”霸占荧屏,精致的妆容和做作的表情妄图颠覆审美的价值。网红锥子脸大行其道,各类假恶丑在触碰道德红线,审美被重提的确有从五观到三观的刷新视听的意义。所以在教育中渗透审美,让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重塑时代价值观迫在眉睫。
美的力量无处不在,有了审美精神的感召,科学迸发出蓬勃的火苗;有了审美力量的激发,教育便多了一份高贵和从容。所以在美育的熏陶下,愿你我拾级而上,早日荣登美的殿堂。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