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2017年幼儿园家访计划》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5 18:42

推荐《2017年幼儿园家访计划》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关于2017年幼儿园家访计划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目的": - 确保作文开头清晰地阐述家访计划的目的,例如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家长的教育理念、家园共育的重要性等。
2. "目标群体": - 明确家访的对象,如新生家庭、特殊需求幼儿家庭、家长反映问题较多的家庭等。
3. "内容安排": - 详细规划家访的内容,包括家访的时间、地点、预计持续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和工具等。
4. "沟通策略": - 描述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包括倾听技巧、提问方式、反馈机制等。
5. "注意事项": - 列出家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家长不配合、幼儿情绪波动等。
6. "安全措施": - 强调家访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交通安全、个人安全等。
7. "后续跟进": - 说明家访后的跟进措施,如整理家访记录、与家长保持联系、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等。
8. "格式规范": - 保持作文的结构清晰,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 使用标题和子标题来组织内容,使文章层次分明。
9. "语言表达": - 使用礼貌、尊重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难以理解

幼儿园新生家访全攻略,附话术和提纲!看过的幼师都收藏了!

每年开学前的新生家访,

马上就要开始啦!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

给大家整理了

新生入园家访全攻略,

包括家访前的准备工作以及

家访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等内容。

帮助大家轻松应对家访,

从容“上阵”!



一、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每次接到家访任务,老师们需要在短短两三天里,跑遍几十户人家,每家只停留短短的十几分钟,如何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家访任务呢?做好以下前期准备很关键哦!


1、确定家访时间及安排

● 提前和配班老师制定好家访计划,拟定好家访时间以及家访内容,建议安排在周末或晚上。

● 事先添加好家长联系方式。(微信、钉钉、电话都可以)

● 在微信群或钉钉群发送家访通知,摸底家访时间段。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在开学前,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更好地做好新小班保教工作,搭建家园合作共育的桥梁,幼儿园拟定于8月份开展新小班家访活动。
我们将在8月X日-8月X日进行入户家访,初定家访时间为:
上午时间段为8:30-11:00
下午时间段为2:30-5:00
晚上时间段为7:00-9:00
请家长朋友将适合的时间在群里接龙回复或者私信✉️留言给我们。
为了确保家访工作顺利进行,老师将对每个孩子家访的时间进行协调与汇总,最终将时间安排发布在班级群中,请家长确认无误后,在相应时间段与宝贝在家中等待老师进行家访,如有特殊情况请私信联系老师,感谢您的配合。



● 打电话联系个别家长(未完成群里接龙或是特殊情况),告知孩子的班级以及带班老师的姓氏,咨询家访的适宜时间与方式,让家长自主选择,如遇特殊情况另外安排。

话术如下:您好!请问您是xx的家长吗?我是xx幼儿园xx班的xx老师。耽误您2分钟的时间方便吗?为了在开学前更好地了解xx小朋友,按照幼儿园教学要求,我和xx老师准备到您家家访,您看x日方便,还是xx日方便?

● 整理好家访时间,制作家访时间表,适当协调。

建议优先考虑家长的需求,根据地址规划好家访路线,以“不走回头路”的形式进行先后顺序的安排,确定时间点提前告知家长,远距离的算上路程时间每户家庭大约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2、拟定好提问大纲:

● 为了缓解家访时的尴尬气氛,老师们事先拟定好提问大纲,按家访人数打印好大纲,准备好笔和提纲,及时记录好家访问题。


3、可以参考以下家访提问大纲:


1. 孩子的小名是什么呀?

2. 孩子平时喜欢吃什么?对什么事情比较感兴趣?

3. 家里是否有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

4. 孩子是否有过敏源和疾病史?

5. 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是否有午休习惯?

6. 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会自己吃饭吗?会自行穿脱衣服吗?能否独立如厕?

7. 一般都是谁在家带孩子?上幼儿园后谁主要负责接送工作?

8.孩子是否上过早教机构,是否适应集体生活?

......

家访大纲中的前三条问题比较简单,老师们可以直接询问孩子后面的问题就请家长来,老师可这样告诉家长:

“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开学后的幼儿园生活,家长需要尽可能如实、具体地问题,让我们能尽快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并给出一些育儿建议。”


二、家访前的其他准备

仪容仪表

入门家访时老师们可以准备好鞋套,尽量统一穿园服或穿简单大方的款式,化一个淡妆,看起来更精神。交谈过程多用礼貌用语,举止得体。

入园资料

老师们还需准备好入园的一些表格资料,如“家长告知书”“新生入园登记表”“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图”“育儿知识锦囊”……这些内容可以让家长提早帮孩子做好开学前的准备。

一日流程,提前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

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自制的入园标签、姓名贴或小手工。小礼物可以增加他们对老师、幼儿园的好感度,消除对老师的陌生感。



三、家访进行时


很多老师入门家访时,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一开始要说些什么才不尴尬,遇到太活泼或太内向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家长不按套路出牌怎么办……我们为大家归纳整理了以下几种情况,给老师点小建议!


1、保持与孩子的互动

入户家访时,老师需要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并蹲下身与孩子亲切地打个招呼,可以简单地聊几句,同时给孩子一个适当的赞美或鼓励。

示例:

“宝贝,你好,你的衣服真漂亮,你的头发好长呀,还扎了一个小辫子,真可爱!”

• 有些孩子活泼开朗,一见到老师便想展示才艺,这时老师一定先停下与家长的交谈,专心看表演,表演结束后给予掌声,或者竖起大拇指,夸夸孩子。

• 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一见到老师便躲到家长背后,甚至躲回自己的房间,老师这时不用强留孩子,试试用亲切的话语以及和蔼的笑容打动孩子的心。

家访过程中,老师别忽略了孩子,有些简单的问题,例如孩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这类的可以直接问孩子,多一些互动能让孩子更快地消除与老师的陌生感。临走时一定要记得跟孩子告别,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的关心。


2、因人而异

根据家长的言行着装初步判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为之后的家园沟通打好基础。

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家访过程中,老师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交流,以免家长不好理解,产生沟通障碍;面对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老师也要做到不卑不亢,展现出自己最专业的一面即可。


3、把握重点

时刻记住,家访的目的是了解孩子,通过家访让家长和孩子对幼儿园以及老师建立初步的信任和感情。因此,掌握好家访节奏,把控重点很重要,建议前10分钟沟通家长的教育思路(主要听家长介绍情况),接下来的10分钟了解孩子的教养习惯,最后需要提前交代下班级学期工作和家长需提前准备的注意事项


4、面对家长提问的几种尴尬场景

家访时常遇到各种家长,有的家长一看老师年纪轻轻,就开始轮番质疑老师的专业性。有的家长热情地把养育任务交给老师,来看看可以如何缓解这种尴尬。


场景一:

年轻老师常会面临家长的质疑“老师,你很年轻啊!”“老师, 你还没结婚吧!”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才能显得专业一些呢!老师们不妨可以说:

我虽然年轻,但特别喜欢和孩子一起玩,之前班上的孩子都特别喜欢我,另外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对于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都十分了解,我有信心和班上的两位老师一起带好班级哦!


场景二: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们有时会听到家长这样说:“以后孩子就交给您了,您该说说、该骂骂,都交给您了!”“我们工作忙,难以分身管他,以后就交给你啦!”遇到这种推脱孩子养育责任的家长,老师们可以这样说:

这位妈妈,在幼儿园我们老师一定会尽力培养孩子各方面的习惯,但是想要有更好的教育效果,还是要家长多配合才行,同时也请您放心,我们每个阶段都会告诉您怎么配合我们,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场景三:

家访中最经常听到一句话:“希望老师可以多照顾一下我们家的孩子”。还有个别家长热情地给老师送“心意”,老师们面对这种情况真不知该如何回应,可以这样礼貌、坚定地拒绝。

这位家长您太客气了,我们真的不能接受您的“心意”,您的“心意”我们心领了,班级里的每个宝贝我们都会尽心照顾好。在以后的家园工作中,我们最希望得到您的配合、理解和尊重,那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呢!再次感谢您的心意!


5、老师还需向家长建议这些: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穿衣、如厕;

✅培养孩子规律的作息习惯,作息时间尽量与幼儿园保持一致;

✅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让孩子学会用勺子吃饭;

✅给孩子创造与年龄相仿伙伴相处的机会,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热爱集体生活。

6、家访温馨小贴士:

• 家访前,几位老师要事先商讨好,家访时做到分工明确,避免忙中出错;

• 家访时适合用关心、委婉的语气,以询问和建议的方式为主;

提问之前准备好问题大纲,达到家访的目的;

• 明确家访的主角是孩子,多与孩子互动;

• 注意家访时的礼仪,不随意吃喝孩子家里的东西,礼貌拒绝来自家长的“小礼物”。



四、家访后的整理工作


家访结束,任务就完成了吗?不!家访后的整理工作也不容忽视。要把收集来的家访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有利于后续开展班级管理以及家园沟通工作。


1、整理孩子的信息

根据家访提问大纲梳理孩子的基本情况,对于孩子的身体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过敏史、主要养护人进行整理归纳,制定适宜且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确保班级老师和保育老师都知晓,了解应对方案。


2、整理家长的需求,制定具体方案

• 从家访中收集家长的需求,再根据家长的基本情况、性格特征以及对教育的态度做出分析总结。

• 着重针对家访中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情况,通过暑假打卡活动让家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吃饭、穿拖鞋袜、独立如厕等。

• 根据学期初的安排,针对性地开展新生家园共育活动,重点是召开新生家长会,以便更好地帮助家长提前为孩子做好入园各方面的准备。




3、家访结束后要做什么?

• 及时对家访情况进行记录及完善;

• 和班级老师回顾家访过程,做好整理归纳材料工作;

通过回忆、分析孩子的家访情况,为孩子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 利用微信、钉钉等通讯软件,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后续联络。


写在最后


秋老虎已开始发威

老师们外出家访时

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暑防晒工作

快来给辛苦家访的老师

点个赞吧!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 为中国学龄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致力于帮助托育园&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化提升,为托育园&幼儿园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幼儿园教师家访必备小常识

家访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深入了解幼儿个性特点和家庭教养方式,为家园携手共育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下面找了几篇家访的案例,让各位老师了解面对不同的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并配上一些家访方式和必要的准备,让老师们能够轻松自如的面对家访这一工作。


  

一、家访案例


  1.新生家访:家长要求过多,教师发怵


  【现象】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园要开始了,像往年一样,每个孩子的家庭走一遍是我们的常规工作。家访前,我们会做大量工作,会把园所的办园理念、一年中取得的成绩等告知家长。
  但是,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会提出许多无理要求:比如,孩子的座位要在什么位置;小床要放在什么地方;吃饭时老师要喂他的孩子;有玩具要先给他的孩子玩等。虽然这些要求不是发生在同一个家长身上,但是实在让我们无语。每当这时,老师们总是开玩笑地说:“我们必须都得有个宰相肚啊。”
  还有好多家长提出让孩子一入园就学习英语,有时候老师解释半天,有的家长依然不理解过早学习英语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不懂得“拔苗助长”的危害。


  【策略】对于新生的家访,主要目的是让老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告知家长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开学前先领着孩子到幼儿园熟悉一下环境,玩玩幼儿园的玩具,和老师交流交流,让孩子对幼儿园先有个初步的认识。

  再就是孩子刚入园,可谓“第二次断奶”,家长在家里要试着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该放手的要放手。此外,多了解如何消除新入园幼儿的焦虑以及做好哪些准备等。

  【反思】有些老师一提起家访就会发怵,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长虽然选择了这所幼儿园,但是先把对幼儿园的种种疑虑放在了前面,提出的很多问题,让老师们很难应付。家访让我们知道: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关键在家长,要让所有家长的育儿观念与幼儿园同步,任重而道远!

2.老生家访:家长“护犊子”,抵触家访


  【现象】教学中经常遇到任性、调皮捣蛋、打架、咬人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老师除了耐心、细心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发现不好习惯形成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这就需要及时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可是,在家访中经常出现家长“护犊子”的现象,甚至有些孩子和家长害怕家访,出现了抵触情绪。例如,我们班的龙龙小朋友经常咬人、挠人,为此我做了大量工作,并进行了家访,把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及时告诉家长。经过和龙龙妈妈进行交流,我得知她对孩子咬人、挠人的情况很清楚,却不以为然,对我说:“不调皮还算男孩子吗?这样在社会上吃得开。”


  【策略】怎样做才能让家长和孩子爱上家访,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流,共同合作教育好孩子呢?我的做法是上门进行“侃大山”式的家访,和家长促膝交谈,沟通感情,家长感受到了老师的诚心,就愿意说出孩子在家的真实情况,我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找出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从根源入手,对症下药,达到共同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另外,每天孩子入园与离园时,我都会主动和家长搭话,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了解孩子的近期表现。时间虽短,但通过和家长共同商量、共同探讨教育策略,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反思】在家长心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好的,明明孩子做错了也舍不得批评,任其发展不良行为,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孩子也有害怕老师家访的原因,主要是认为老师在向他的家人“打小报告”,把他在幼儿园的“糗事”告诉家长。“侃大山”式的家访,让家长收到了更多的信息,家长和我成了朋友,对工作中的一些小瑕疵,家长也能包容,能理解老师的辛苦与不易。每当学校有什么大型活动时,家长都自觉加入其中,忙前忙后,成了学校的义工。

3.特殊家访:家长不合作,沟通是关键
  【现象】前段时间,我园召开了两次家长会,奇怪的是鹏鹏的家长都没来参加。带着疑问,我到鹏鹏家做家访,坐定后,鹏鹏妈妈对我开门见山地说:“邻居家的孩子跟鹏鹏一样大,可是人家会说不少英语,认识很多汉字,会计算数学题。我心里很着急,所以想让他转学。”


  【策略】鹏鹏妈妈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看到她那急于转学的神情,我没有怪她,而是平静地向她阐明我园的办园理念、宗旨、特色课题。我还向她介绍:幼儿时期,绝对不能“小学化”,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老师并不是单纯地教死板的知识,而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生活中、游戏中主动地去探索、发现。
  通过我与鹏鹏妈妈真诚的交流,她好像明白了许多,可还是有点半信半疑,认为我只是在空谈理论。于是我从手机上翻出几个孩子做游戏、上活动课的视频,她看到视频中孩子们快乐地游戏、争先恐后地问题的情景,对我说:“老师,原来你们园在教育孩子方面花费了大功夫,可是我们家长只知道孩子多学一些东西就是好的,与老师沟通得太少了。”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决定了,让孩子继续跟着你学。”


  【反思】通过这次家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不仅要让家长看到孩子有形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与家长一道,共同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从那以后,我建立了班级QQ群,及时上传孩子们每天的动态图片或视频,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我还定期召开家长会,跟家长交流哪些行为违背幼儿发展规律,让家长提意见或建议,力求让家长的教育观与园所“齐步走”。


  

二、家访变化


  家访视角的变化:
  从宣讲到倾听,更加深入地尊重、理解家庭教养方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也拥有更加宽广的教育视野,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家庭养育水平的提升,大大降低了教师在沟通中传递教育理念的比重。因此,幼儿园家访不再像以往那样花较多时间去宣讲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转变儿童观和教育观,而是通过多倾听,更加深入地尊重、理解家长的家庭教养方式。
  

家访内容的变化:
  以专业建立起老师与家长、儿童间初步的信任。除了常规的家访内容外,老师对家访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入了。首先,家访安排在幼儿入园前,第一次与陌生老师的见面安排在熟悉的环境——家庭里,更符合幼儿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其次,在家访中,我们会有“陪伴玩耍”这一环节,利用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和小游戏,身体力行地捕捉幼儿兴趣点、理解幼儿交往和表现的特点,与幼儿建立初步的熟悉感。再其次,通过观察、互动并记录下幼儿发展的特点,以切身示范传递教育观念,并取得家长初步的信任。


  家访效果评估的变化: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老师更多的是通过了解幼儿从出生以来的发展和家长的教养观念和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结合对幼儿实际情况的观察,深入了解幼儿的个体特征,并尊重、理解、接纳家庭教育的多元,为之后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家长工作的开展及幼儿发展的支持,提供依据。


  

三、准备工作


  备时间:家访前,与家长电话约定好时间,确认到家的时间和预计会待的时间,尽量避开吃饭时间。


  备人员:最好是班上几位老师同去,一方面显得有诚意和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联系。保健医生可以和老师一同到体弱或特殊(肥胖、贫血)儿童家庭家访。


  备物品:准备鞋套、带好幼儿家庭地址、准备好笔和本子做家访记录。新生要带新生家访表、给宝宝的一封信、温馨提醒。带个照相机,记录下快乐场景。


  备计划:每一次家访前,要根据你得到的这个幼儿的相关信息制定一个计划,包括: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能力、特殊兴趣、在幼儿园的好朋友是谁、易于取得成功的活动等。之后,提出既考虑到父母的期望,又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方法,帮助家长全面准确地看待孩子,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


  

四、良好形象

  树仪表:服装得体,落落大方,举止文雅,举手投足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素养。


  树态度: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主动与孩子打招呼,可伴有亲切的微笑、温柔的抚摸。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


  听意见:随着家长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向家长征求意见,认真倾听家长的言谈,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工作。


  忌滔滔不绝:有的教师迫切希望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措施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家长,甚至没有给家长说话的机会,这样会让家长反感。


  一个形象得体,懂得倾听善于沟通的老师开展家访无疑事半功倍,这一过程可能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学习,但是只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去了解家长和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相信家访就不会再是让您头痛的问题了。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