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节目活动策划》,(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6 12:57

手把手教你写《节目活动策划》,(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节目活动策划:注意事项与要点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节目活动层出不穷,策划一场成功的节目活动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增强观众参与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节目活动策划时,以下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一、明确活动目标
1. 确定活动主题:围绕品牌形象、企业文化或社会热点,提炼出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 2. 明确活动目的:根据活动主题,设定具体的目标,如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客户满意度、促进产品销售等。
二、了解受众需求
1. 分析目标受众:了解受众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确保活动内容与受众需求相符。 2. 调研市场趋势:关注行业动态,把握市场趋势,确保活动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三、制定活动方案
1. 活动形式:根据活动目标、受众需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如线上线下结合、户外活动、室内活动等。 2. 活动流程:合理安排活动流程,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包括活动预热、现场执行、后期总结等环节。 3. 活动预算:根据活动规模、场地租赁、人员费用、物料采购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活动预算。
四、策划宣传推广
1. 制定宣传策略:结合活动主题和目标受众,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如线上线下推广、合作伙伴宣传等。 2. 制作宣传物料:

凝聚时代磅礴伟力,激扬民族奋进豪情——2021年总台春晚创新及亮点述评

凝聚时代磅礴伟力, 激扬民族奋进豪情

——2021年总台春晚创新及亮点述评

王永利

春风送暖辞鼠岁,紫气东来迎牛年。今年的春晚新气象扑面而来,以大气恢宏、新颖活泼、惊喜连连的风格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圆满诠释“万民安康辞旧岁、欢歌笑语迎新年”的节目主题。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紧跟时代主题、紧扣社会现实、紧贴火热生活,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中为全球华人献上一台精美绝伦、气势恢宏、多元交融、璀璨绽放的文化盛宴,把“欢乐中国年”推向高潮。

一、精美创新的文化盛宴,展现庆祝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决胜的奋斗激情与获得感。

这届春晚的创新,首先体现在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节目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自豪感,用中国当下最顶尖一流的综合文艺形式、最前卫的电视艺术、最先进的舞美艺术,载歌载舞,热情奔放,歌颂了颂辉煌成就和庆祝建党百年主线,对“十四五”开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充满信心。其中最突出的是,晚会用歌曲记录了人民的伟大实践,用音乐谱写中国故事,唱响伟大新时代。晚会开场气势恢宏,舞蹈绚丽多彩,巨大的玫瑰花在万花丛中傲然绽放,万紫千红,气氛喜人。李谷一、杨洪基、蒋大为、朱明瑛、成龙、韩红、蔡国庆、张也、孙楠等老艺术家登台献歌。《追梦之路》《灯火里的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春天的心语》等歌曲,表达了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朱一龙、李易峰、张杰、易烊千玺、张艺兴、迪丽热巴、王一博、李现、周深、王源、王俊凯、陈立农、刘浩存、时代少年团等年轻演员用歌声奏响青春华章,用音符放飞青春梦想。老中青艺术家,饱含真情,内容表达创新,激情演唱,用艺术的力量鼓舞人心、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其次深接地气,突出了“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比如雷佳演唱的《放心吧,祖国》诠释了每一位了不起的中华儿女,心怀美好梦想,以奋斗的姿态风雨兼程、笃定前行。张杰、易烊千玺演唱的亲情歌曲《亲戚》,用温暖、朴素的语言道尽生活日常和亲情珍贵。王琪演唱的《可可驼海的牧羊人》直抵心灵诠释了爱情挫折中那份委婉荡气回肠的思念。创意类节目在创新上下足功夫。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以航天梦助力强国梦,以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托举出小康梦圆。“2020年脱贫攻坚奖”获奖代表来到春晚现场,和全国人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代表、“时代楷模代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拜年。特别节目《国宝回家》以讲述的方式来串联归国流失文物展示,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再其次,突出中国元素、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世界多彩文明之美。国际化,五大洲多元文化交融,竞相争艳,璀璨绽放。如舞蹈类节目品种丰富:中国古典舞、现当代舞、芭蕾舞、齐舞等百花齐放,满园芳菲。《节日》汇聚了五大洲特色歌舞,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美画卷缓缓展开;《茉莉》《朱鹮》《吉祥、吉祥》为观众展现东方人文底蕴和自然之美;民族歌舞《万众一心》彰显各民族风采。时装走秀《山水霓裳》婀娜多姿,摇曳生辉,顾盼流光。少儿歌舞《听我说》表现了少年儿童阳光灿烂健康成长。

二、语言类节目体现社会责任与担当,深度反映社会现实、展现百姓生活。

春晚的舞台,是百姓的舞台,语言类节目一直以来都是观众衡量春晚是否好看的一项标准,今年晚会语言节目题材丰富,相声、小品等捕捉社会万千进步变化的细微之处,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在喜庆氛围中歌颂真善美,在欢声笑语中打动人、感染人。小品《阳台》展现了抗疫期间武汉社区生活的真实情景,带观众回顾全国人民共克时艰的“阳台故事”,带来守望相助的感动;小品《大扫除》通过讽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观众在笑声中为正风肃纪点赞;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在啼笑因缘的爱情与代际观念交锋中,同时展现脱贫攻坚战中的青春力量。此外,还有《一波三折》《开往春天的幸福》等小品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力求让百姓喜闻乐道。相声作品为近几年数量之最,《年三十的歌》俏皮历数春晚歌曲,嗨翻全场,《如此家长》讲述辅导孩子作业的窘态,令人笑中有泪,《叫卖》等作品妙语连珠,演员阵容更是新人新气象。总之,语言类节目展现了过去一年人民群众的生活轨迹,关照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亲子教育、关爱老人等社会现实。这些节目在带来欢笑的同时,也给人以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

这些语言类作品情感浓度与思想深度并重,不仅以情动人,力求与观众心弦同频共振,更有人生哲理,让人收获启迪;其中无论是“左撇子不服”的快人快语,还是“真正影响身体的是心态”的养生真谛,或者 “格局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的生活哲理,这些语言紧接时代地气,折射生活深度。原创的幽默桥段和格言警句,比如“碰破玻璃门”“上热搜了”等都被“带火”成为新的流行语。

三、舞美效果真梦幻,武术魔术显风流,五湖名家送新春,天下华人大联欢。

今年春晚也是一场科技创新的盛会,首次采用8K超高清视频和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为观众带来巨大的视听震撼。春晚舞台主屏采用61.4米×12.4米的8K超高清巨型大屏幕,以春晚演播大厅的中心为圆心弧形布置;在观众席后区和上方,由154块屏幕构成超高清大屏幕,与舞台主屏、地屏和装饰冰屏融为一体,构成一个穹顶演播空间,拓展了舞台视觉空间。创新设计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将现场观众互动融入其中,使用“云”视频架起观众和演员之间的桥梁。武术节目利用AR技术将山水自然融入武术场景,甄子丹、吴京领衔的《天地英雄》在整个舞台内容的呈现上以大集合的形式出现,气势磅礴,行云流水 刚劲有力 气吞山河,通过武术节目绽放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光彩、振奋民族精神。时装走秀《山水霓裳》借助分镜拍摄与定向克隆技术,移步换景,亦真亦幻,展现中国服饰之美,彰显文化自信;少儿歌舞《听我说》用AR技术绘出诗画般的田园,虚拟人物洛天依与两位歌手同唱春声万籁;歌曲《莫吉托》在XR技术的助力下完成了人物、道具跟虚拟场景的互动和结合……新颖炫酷、科技感十足。配合全景自由视角拍摄、交互式摄影控制、特种拍摄和实时虚拟渲染制作,给观众带来一场突破感官体验的惊喜之旅。

来自香港的成龙、刘德华、甄子丹、李玟,胡杏儿等,来自台湾的周杰伦、陈冠廷、方建德、陈立农等,美籍华人谭元元,来自意大利的安德烈·波切利 、马特奥·波切利等纷纷参与演出,展示中华儿女欢庆春节和全世界人民喜迎新春快乐的情感。魔术《喜从天降》在创新上下足功夫,充满时代性、艺术性、时尚性、创新性、极致性、国际性。

戏曲节目以三层大戏楼的景观式舞台设计和嘉年华的形式展现其美学传统,经典京剧、豫剧、越剧、粤剧、黄梅戏等剧种精彩纷呈,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盛世百花园》孟广禄、徐孟珂、孙震、张馨月、吴琼等携京剧传人、越剧传人,豫剧传人、黄梅戏等地方戏种的传人,同台争艳,尽展风流,既有高度艺术观赏性,同时也具备贴近感和亲和力。

为迎接2022年在我国举办的冬季奥运会,《燃烧的雪花》由刘烨、杨幂等携冰雪运动员演唱,表达了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欢迎世界各国运动员共同参与冰雪盛会的喜悦心情。

据初步统计,截至11日24时,2021年春晚直播受众规模11.4亿人。其中,新媒体直播用户规模5.69亿人,观看次数17.78亿次,比去年(12.3亿次)净增5.48亿次;电视端直播受众规模5.71亿人,与去年基本持平。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联酋、马来西亚、南非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媒体也对春晚进行播出。海外用户通过优兔、脸谱等观看春晚直播的触达人次超过1866万次。

欢乐吉祥迎新春,喜气洋洋过大年。《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坚持方向性、注重文化性、增强艺术性,生动形象讲述中国故事,饱含深情讴歌伟大时代,展现亿万人民的乐观向上和团结坚守,表达人们小康梦圆的喜悦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各类节目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精彩纷呈、鼓舞人心,从形式到内容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王永利)

《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工作方案》印发


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司法厅(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普法办公室,中央军委政法委政治工作局:

今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为开展好今年的“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了《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情况,请于12月12日前报全国普法办。


  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2022年11月29日


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

工作方案


今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为开展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和今年的“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经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研究,并商中央有关部门,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以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为重点,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活动主题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三、重点宣传内容


1.突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学习宣传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学习宣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学习宣传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推动全社会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2.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特别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坚定宪法自信,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3.突出学习宣传宪法。重点学习宣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4.突出学习宣传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年的深远历史意义。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我国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不断深化和强化对宪法的政治认同、法治认同、思想认同。


四、时间安排


12月4日至10日,为期一周。


五、工作安排


(一)主题活动

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为契机,分别组织开展宪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各主题活动分别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有关地方司法厅(局)和有关部门配合。

1.组织开展宪法进农村主题活动,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部

2.组织开展宪法进社区主题活动,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牵头单位:民政部

3.组织开展宪法进校园主题活动,培育青少年学生宪法意识、国家意识、规则意识。

牵头单位:教育部

4.组织开展宪法进机关主题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牵头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

5.组织开展宪法进企业主题活动,推进企业合规建设。

牵头单位:国务院国资委 全国工商联 全国总工会

6.组织开展宪法进军营主题活动,强化官兵法治观念。

牵头单位: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

7.组织开展宪法进网络主题活动,促进宪法精神的网络传播。

牵头单位:中央网信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二)其他主要安排

1.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全国评选2022年度法治人物,制作“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特别节目,在CCTV1、CCTV12频道播出。

2.请中央宣传部协调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辟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学习宣传专栏。

3.请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协调在全国各高铁列车和车站播放宪法宣传片及优秀法治微视频作品。

4.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布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第三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5.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中国普法“一网两微一端”组织开展宪法知识竞答活动。

6.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作2022年“宪法宣传周”宣传挂图,通过中国普法网供各地各部门免费下载使用。设立中国普法网宪法宣传飘窗,推荐宪法宣传资料,交流各地各部门宪法宣传活动情况。

各地各部门要因地制宜,根据全国重点活动安排,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的宪法主题宣传活动。要把宪法精神、法治元素融入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发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六、宣传报道


(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在“宪法宣传周”到来之际,就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年的深远历史意义,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刊发评论员文章。

(二)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宪法宣传周”期间,以学习宣传宪法为主题,制作播出一期“焦点访谈”节目。

(三)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各地各部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情况。

(四)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宪法宣传周”期间播放宪法学习宣传公益广告。

(五)请全国党报党刊在12月4日当天刊发宪法宣传公益广告。

(六)请中央网信办组织各大互联网平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宪法宣传周”期间推送各地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情况。

(七)请法治日报在12月4日就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刊发社论,整版推出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为主题的报道。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精心策划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宪法的热潮。各级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头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宣讲宪法,带头宣讲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基本经验以及在促进国家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牢牢把握宪法宣传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防止错误思想言论和有害信息传播。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的调度、指导和督促,有关工作情况将及时汇总上报。

(二)落实普法责任制。要把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作为推动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机关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司法和执法机关要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通过以案普法弘扬法治精神。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媒体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制,精心策划,在重要版面、时段推出宪法宣传专栏专题。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强化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努力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统筹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坚持面向基层群众。要坚持贴近实际、尊重规律,善于运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推动宪法宣传向基层延伸,走进千家万户。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作用,利用村民学校、市民讲堂、道德讲堂等阵地,安排每个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所服务的村(社区)至少开展一次宪法宣传。在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摆放宪法文本和宪法宣传资料,供群众免费取阅学习。在村(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宪法宣传栏、张贴宪法宣传海报,把宪法和法治元素融入村(社区)文化广场、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让老百姓对宪法法律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能认同、能遵守。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组织开展线下活动。要着力提升实际效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


来源丨中国普法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