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8 08: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超市家居工作总结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超市家居工作的总结。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确保文章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工作总结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自己在超市家居工作的背景、时间等。
b. 工作内容:详细描述自己在超市家居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工作流程、完成情况等。
c. 工作成果:总结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如销售额、客户满意度、团队协作等。
d. 存在问题:分析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销售技巧不足、团队协作不畅等。
e.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工作效率。
f. 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自己在超市家居工作中的收获和成长。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言简练:避免冗长、啰嗦的句子,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b. 逻辑清晰:确保文章的论述具有逻辑性,各部分之间衔接自然。
c. 举例说明:适当运用具体事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4. 量化数据:在描述工作成果时,尽量使用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销售额、客户满意度等。
5.
来源:零售商业财经
以“北伐”策略突围北方市场,以“彩虹包子”“黄金玉米”等爆品重构消费场景,并以“产品+服务+社群”生态闭环推动数字化升级。
编辑:乐乐
来源:福布斯 ID:forbes_china
2014年在北京首都机场,一间不足50平米的便利店曾创下中国零售业坪效纪录:单日营业额超八万元,每天卖出上千个三明治,创造这个奇迹的操盘手,正是时任全家便利店北京地区负责人吴海斌。曾在公司内部被称为“北伐大将军”、如今已经成为全家中国大陆地区总经理的他,正以敏锐的人性洞察与数字化实践,重塑全家的定义,挑战便利店行业的天花板。
01 “北伐”突困:在“三个一半”中啃最硬的骨头
2014年,当吴海斌带着“北伐大将军”的称号空降北京时,面对的是业内公认的“最难啃的骨头”。彼时,即使是友商7-ELEVEn,深耕北京十多年也只有300多家店,因为北方漫长的冬季和宽阔的街道格局催生出了市场上流传的“三个一半”:“一天只能做半天生意,一条街只能做半条街生意,一年只能做半年生意。”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吴海斌没有急于投入遍地开花的“巷战”,而是制定了一套聚焦心智的“擒王”策略:首战直取首都机场,连开4店,用极致坪效和爆款商品打出声势。毕竟机场作为城市门户,不仅客流巨大,更是品牌展示的黄金窗口。
“当各个品牌高管们飞抵北京,在机场看不到自家商品,他们会很在意。”吴海斌坦言。这反向成为他与供应商谈判,争取更优条件的筹码,所以全家入京的第一步便是通过机场、高铁的出店打造品牌心智,随后再向高校、办公、社区等更多元的商圈渗透。
历时8年“北伐”,全家最终以100多家门店在北京站稳了脚跟,但吴海斌并不视其为成功,“因为规模没上去”。他回忆起2017年资本疯狂涌入便利店赛道时的非理性竞争:对手为抢铺位,租金出价比全家核算的盈亏平衡点高出一倍以上。“同样一个铺子,我算了最高承受是3.5万租金,结果人家一周后以7.5万签了!”
面对红海厮杀,吴海斌做出了看似保守实则清醒的决策:收缩战线,苦练内功。2020年的市场洗牌验证了他的判断——当时,扩店数量高涨的品牌一夜之间仿佛全部消失。全家凭借扎实的单店模型和健康的损益结构,成为“飓风过岗,伏草惟存”的赢家。
对此,吴海斌总结道:“永续经营、稳健发展才是商业的根本。便利店不是所有小舢板拼起来就是航空母舰。如果小舢板本身生锈变形,拼得越大,崩塌越快。”
02 爆品炼金术:从“彩虹包子”到5500亩玉米田
在吴海斌的商业词典里,“洞察人性”与“数字化”是制造爆品不可或缺的双翼。他认为,便利店的核心是精细活,“像打磨一块玉”,而商品创新是撬动增长的支点。他手握全家不断增加的月活跃会员系统,却从不被数据淹没,而是将其提炼为清晰的消费者沟通路径:
征服眼睛(吸睛)→征服味觉(复购)→征服心灵(忠诚)
征服眼睛的“彩虹经济学”:在北京市场试水期间,吴海斌曾推出颠覆传统的“彩虹包子”,一周七天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情绪需求,7种颜色源自胡萝卜、玉米、香蕉等天然食材,零人工色素。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意,源于对年轻女性消费者早餐场景的深度观察。“早餐时段,当蒸笼里出现彩虹,女生很难拒绝这份小小的愉悦与颜值满足感”,产品一经推出,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热点,销量显著提升。
征服味觉的“极致供应链”:普通的便利店玉米,被吴海斌雕琢成“黄金单品”。他锁定北纬37-52度黄金种植带,最终选定甘肃武威5500亩基地专供,个大、皮薄、甜嫩的玉米在成熟瞬间速冻锁鲜。吴海斌甚至将玉米的“副产品”利用到极致:玉米须制成茶饮、玉米粒真空包装,实现“吃干榨净”。他更创新性地提出使用透明双层蒸格的玉米锅,让金黄玉米一目了然,配合恒温隔水蒸技术,解决传统蒸包机水汽弥漫、商品不可见的痛点,销量激增。
征服心灵的“价值锚点”:一颗茶叶蛋如何卖出附加值?吴海斌的答案是:极致化。全家“大红袍茶叶蛋”选用60克以上鲜蛋,以武夷山大红袍茶叶及21味香料,经6小时熬煮入味。海报明确标注原料与工艺,将寻常小吃提升为有故事、有品质感的明星单品,成为搭配咖啡、豆浆的百搭之选,复购率稳居前列。
03 “到现场去”: 改变思维的实干哲学
吴海斌的管理风格带着强烈的“现场主义”烙印,他表示:“遇到问题,不要仅仅着眼于问题本身,有时换一种思路或角度,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这在他处理“葱油饼不够香”的案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消费者反馈葱油饼香气不足,而加葱会导致成本大涨时,吴海斌没有在会议室争论,而是直奔工厂,并在现场发现两个关键浪费点:一是煎饼平炉未调水平,导致倒油不均增加用油量;二是面团切割时两端余料被直接丢弃。他向工厂提出调平设备、设计定量油壶、将切下的余料回收揉制再利用等建议,帮工厂达成有效降本的同时,亦实现了葱量翻倍不加价的目的。更妙的是,他提出“两段加葱法”:第一次揉入面团增内香,第二次撒在表面提外香。成本未增,香气翻倍,以同样的价格解决了产品的痛点。
“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永远想不到解决方案。”
吴海斌常用一个推方块的比喻教导团队:第一类人埋头硬推方块(认真做事);第二类人把方块角磨圆后推(努力做事);第三类人把板子倾斜让球顺势滚下(灵活做事)。他致力于打造“第三类”团队,给店长充分授权:“你的卖场你做主,营业额是你的,你要想怎么去做。”在全家6,000个SKU框架内,店长可自主组合选品、调整陈列,比如高铁站里,礼盒可以单摆一个货架;老年人较多的社区里,过年时在门店显眼的位置摆放玩具和牛奶等。这种实干哲学鼓励每一位店长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04 未来之战:数字化闭环挑战行业天花板
面对电商冲击和消费代际变迁,吴海斌将专注在两大方向:数字化深度运营与精细化区域战略。
数字化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消费场景的桥梁,在Z世代当道的时代,品牌需要创造“来的理由”。例如,全家大胆试水品牌定制短剧。不过,吴海斌拒绝“为拍而拍”:“放烟花给公众看,更要引客到店”。他将5集剧集拆解为10个15秒短视频,每个片段后嵌入对应商品(如剧中出现的包子)的优惠券链接。观众领券后可至门店核销,数据流回会员系统,形成“观看-领券-到店-核销-复购”的完整闭环。短剧总播放量破亿,互动超20万,成功将线上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门店客流与销售增量。
数字化也为区域拓展提供重要助力:量城定策(深度分析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展店策略)、量人定约(根据经营者情况选配适配的合作方式并明确权责)、量店定方(一店一策制定经营方案)。过去十年,全家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核心10城,2024年起启动新一轮扩张,新进9座城市,2025年再拿下合肥,形成覆盖20城的网络。吴海斌坦言,目前华东四省在全家的版图中占据重要份额,也仍是未来主战场。
即将亮相的全家第六代门店,也是全家拥抱数字化与市场变化的集大成之作。吴海斌透露,它将打破传统便利店框架,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一日五餐”场景切换。结合DIY饮品、自助咖啡等体验,强化“自主”与“自在”感。
总体来看,6.0的全家是从“标准化连锁”向“数字化牵引的柔性供应链+精准场景运营”跃迁的关键一步。
05 从“你家”到“我家”:一字之差的价值观升维
“全家就是你家”,这句温暖的口号曾伴随全家品牌多年,而在吴海斌的蓝图中,它正悄然进化为“全家就是我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他阐释道,“‘你家’是服务者的视角,我努力把店做好,让你感觉像家;而‘我家’是全家人(消费者、员工、加盟者、供应商)的共同营造,我们是一体的。”这一理念深刻重塑着全家的加盟体系与社会责任实践:
风险共担,成就“我家合伙人”:全家提供三级加盟方案(加盟者投资装修设备得85%毛利;仅投装修得75%;零投入仍可得65%毛利),总部承担商品库存风险(物权归属全家,售出后分润)。这种“丰俭由人、风险共担”的模式,吸引了像彭明超这样的追梦者。这位来自安徽乡村的普通青年从兼职店员起步,依托全家“圆梦计划”的系统培训、数字化工具(全家管家App、E学堂、智能订货系统)和供应链支持,如今已在昆山、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合肥等地开设超过60家门店,带领150多位同乡扎根城市,成为“新市民”典范。
城市毛细血管,危难时刻见真情:便利店犹如“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2022年,全家作为上海的首批疫情防控物资保供企业,在城市静态化管理期间仍有200多家门店坚持营业,公司紧急拨调睡袋安排店员睡在门店确保运营,鲜食、面包工厂组织员工分批驻厂保障生产,联动各大零售品牌打通供应通道,承担陡然上升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平质优的商品与服务。
“当城市停摆,街角亮着灯的全家便利店,是安全感,是希望”。对此,吴海斌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北京的一个冬夜,一位错过火车的务工者,在全家关东煮的热气与温暖整洁的用餐区,找到了异乡的慰藉。即便不买东西,或者只是夜班路过工业区的街角,看到灯牌,全家也希望让人感觉到“那盏灯是为我而亮的”。
ESG先锋,助力新市民扎根:全家“圆梦计划”覆盖教育培养、就业实践、创业发展三大核心板块,发挥企业在经营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专长,为城市新移民的职业发展、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为社会与行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为构建稳定和谐的城市秩序贡献着力量。2012年项目启动以来,全家累计与30余所院校合作,为青年提供课程、实习与就业通道(2022-2024年接收281名实习生),为青年学生迈入职场打下基础;搭建完善的职业晋升通道,总部超300名运营岗员工来自门店,近50%的高管由门店晋升;全家已孵化超1,200位加盟创业者,人均持店2.15家。2024年,全家因系统性助力新市民就业创业,“圆梦计划”入选人民网2024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案例。
打造情感基础设施 寻找永续经营脉搏
从首都机场的北伐拓“荒”,到6.0门店的数字化魔方;从一颗茶叶蛋的匠心,到成就千位创业者的平台,吴海斌的商业理念始终围绕“人”的温度与“店”的效能展开。在他看来,便利店的价值远不止于交易,它承载着“正派、诚信、认真”的加盟文化,也预示着行业未来的走向:日本便利店30年大浪淘沙,品牌从百家淘汰至个位数。“活下来的最大原因,是被消费者真正需要。”
如今,他手握数字化工具,以实干哲学,正在中国零售业的红海中走出一条独特路径:不迷信资本驱动的野蛮扩张,而是以扎实的单店盈利模型和深厚的供应链能力为根基;不满足于数据表面的流量狂欢,而是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用现场主义打磨极致商品;更超越单纯交易关系,将消费者、员工、加盟商视为命运共同体,以“全家就是我家”的价值观构建竞争壁垒。
当一盏盏“我家”的灯火在更多城市角落点亮,全家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注:本文得到中国大消费CXO创新中心的创作支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