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8 17: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2017年访惠聚心得体会作文,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你的主题,即2017年访惠聚活动的核心内容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个人成长、团队协作、文化体验、社会责任等。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访惠聚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你的参与情况和感受。 - 主体:详细描述你在访惠聚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和感受来阐述。 -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访惠聚活动对你产生的影响和启发,以及你将如何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3. 内容充实:在作文中,要尽量用具体的事例和感受来支撑你的观点。以下是一些建议:
- 个人成长:描述你在访惠聚活动中遇到的挑战、克服困难的过程,以及这些经历对你的成长和启示。 - 团队协作:分享你在团队中的角色、与团队成员的合作经历,以及从中学到的团队协作技巧。 - 文化体验:介绍你在访惠聚活动中体验到的当地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对你产生的影响。 - 社会责任:阐述访惠聚活动对你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及你将如何承担起这份责任。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
把个人的理想追求
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重要回信精神
让我们备受鼓舞
我们驻社区队伍中就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也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学子们
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离开家乡、扎根边疆
扎根基层、融入人民
他们是可爱的“访惠聚”驻社区干部
报告我的初心
我叫仇发全,2005年6月,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从山东临沂来到克拉玛依,践行初心使命。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18年至今,有幸参与“访惠聚”驻社区工作,更是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趟过“最后一公里”的艰辛,也体会到“零距离”的真实含义,每当看到老人们在纳凉椅上真挚的笑容,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玩耍,看到年青一代挑灯夜战的干劲,我想,这就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吧。驻社区的这几年,我组建了一百余人的“红二团”志愿服务队,为孤寡老人送去了关怀和温暖;我携手“深圳壹基金”“天山车盟”爱心服务队,汇聚各族群众力量,为南疆和辖区贫困儿童送去一千余件温暖礼包;两年多来,我走遍辖区的大街小巷,解决群众烦心事160余件;我组建了“红石榴”文化艺术队,让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每一个吉祥的节日……驻社区的光阴,成为我人生最大的财富。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我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高校毕业生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也深深感受到有梦想的地方就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我祝福118名高校毕业生扎根新疆基层,在广阔天地大展才华,我同样祝福所有的高校毕业生们,怀揣着理想和信念,掌好手中的舵,扬起理想的帆,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在广袤天地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一部机器,我愿当一颗机器上的螺丝钉,钉在建设美丽新疆最需要的地方。(克拉玛依市“访惠聚”办公室 仇发全 供稿)
报告我的宗旨
我叫王威伟,2008年6月,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从河南项城来到克拉玛依,践行为民宗旨。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18年1月,我来到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和平社区参加“访惠聚”驻社区工作。社区里的独居老人买菜不便,我义务给他们当“送菜员”,每天从不间断;有几位居民为就业发愁,我陪着他们写简历、跑招聘会,让他们走上心仪的岗位;为了残疾居民的出行需求,我联系爱心单位在楼道加装扶手,在楼前铺设便道……一转眼,两年寒来暑往,在我的民情日记本上,记录的是一件件小事,凝聚的是大大的人心。行走在社区的角角落落,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扎根基层接地气,心里有阳光;深入群众办实事,胸膛有力量。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作为这些毕业生的学长,作为一名已经扎根边疆的追梦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件揪心事、烦心事,做好岗位职责每一个细节,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书写热爱边疆、建设边疆、守护边疆的无悔人生。(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委办公室驻天山路街道和平社区工作队 王威伟 供稿)
报告我的幸福
我叫万磊,2005年6月,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克拉玛依,创造我的幸福。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18年2月,我成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人社局驻中兴路街道五亭社区工作队的一员。
我结合自己的岗位经验,主动给辖区各族居民宣传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重点将工作中遇到的劳动纠纷工作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群众,加强居民对法律法规学习和认识,有效保障自身劳动的合法权益。
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我详细记录下居民反映的问题、困难和建议,我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上千条居民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一次入户走访时,我得知东亭花园的居民古再努一人带着14岁女儿生活,因为年龄较大,原单位劳动合同到期后,不愿意与其续签劳动合同,让这个家庭一下失去了经济来源。于是,我积极联系,帮她找到一份保洁工作。2020年以来,我走访入户600余户次,解决群众困难20余件,在实践中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
7月7日,我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时,激动不已,备受鼓舞。我们这些大学生早已把自己融入新疆这个“大熔炉”里淬火,在基层这片天地上努力作为。我深感“访惠聚”驻社区工作,这三年扎根基层是值得的。今后,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把党的好政策真正宣传和落实到千家万户,勇担重任,脚踏实地,为建设美丽新疆做出自己贡献。(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人社局驻中兴路街道五亭社区工作队 万磊 供稿)
报告我的收获
我叫赵欣云,2014年6月,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从昌吉州来到克拉玛依,耕耘我的梦想。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今年,是我驻社区第一年。作为一名90后,我勤跑腿勤入户,了解群众所想所思;作为一名统战民宗干部,我发挥业务优势,挖掘社区里的民族团结故事,努力营造辖区各民族和睦和谐相处的祥和氛围。
今年4月的一天,社区民警急匆匆抱着一名2岁的孩子跑进社区,原来是孩子走失了。我和社区关爱联络员一边照顾哭闹的孩子,一边想办法查找孩子父母。通过与社区民警协同联动、发动联户长查找等,2个小时以后,终于找到了孩子的父母,当我把孩子交给满头大汗、情绪慌乱的母亲手中,看到他们一家紧紧拥抱在一起,我流泪了。我深深地感觉到只有小家好才能大家好,而我们驻社区干部正是守护这个大家庭的呵护者。至今,虽然我已经帮助了至少10户居民解决了就业、看病等问题,但是责任让我丝毫不敢懈怠。
7月7日,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这让我干劲更足,因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仅是对这118名学生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这些已经扎根边疆工作的所有大学生的肯定,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像胡杨一样扎根基层,在“访惠聚”驻社区工作中,收获个人成长、收获群众感情,发挥好自己的光和热。(克拉玛依市委统战部驻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金龙镇街道金华社区工作队 赵欣云 供稿)
报告我的责任
我叫卡哈尔曼·卡德尔江,2010年6月,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克拉玛依。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19年,我加入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财政局驻胜利路街道红山社区工作队。在这里,我有机会和群众面对面,向他们宣传党的声音,为他们排忧解难。
红山社区是个老社区,老年人居民所占比重大。社区有位70多岁的陈大爷,腿脚十分不便,儿女在外地工作,一直由保姆照顾,今年因疫情影响,保姆未能来到克拉玛依照顾老人,老人事急在我们心头。为此,我提议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职责,联合辖区党员、志愿者、商户等,组建了10人的志愿服务团队,每周轮班为老人提供清洗、陪聊、用餐、理发等服务。陈大爷握着我的双手,含泪告诉我:“你们真是党的好干部啊”,这一刻,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又组建了老人“十分钟生活圈”。目前,已负责起了36户老年人的生活服务,这让我也感觉到只有扎根基层,真心为群众服务,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信里言辞恳切、字字珠玑,让人心潮澎湃。“扎根边疆、服务基层”的时代精神从不过时,它如一盏领航的明灯,照亮了我们的面庞。学习永无止境,我将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把百姓的事解决好,把财经政策宣传给大家,努力帮助千家万户过上好日子,用奋斗镌刻青春无悔!(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财政局驻胜利路街道红山社区工作队 卡哈尔曼·卡德尔江 供稿)
报告我的乡情
我叫马燕,2015年6月,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回到克拉玛依,建设我的家乡。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20年,我加入克拉玛依市发展改革委驻独山子区新北区街道第十九社区工作队,短短两个月时间让我体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
我所在的社区老年人较多,很多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家住天润佳苑小区的甘运华阿姨是一名独居老人,往常甘阿姨的女儿会经常从外地过来看望她,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女儿不能过来看望她,甘阿姨每天都很孤单。于是我手把手教甘阿姨使用智能手机,教她下载软件、注册微信账号、添加好友、查看朋友圈、语音视频聊天。
现在,甘阿姨已经可以自己添加微信好友,用微信给女儿打视频电话了。就在前天我去看望她的时候,她开心地和我说:“你看,我现在还会刷抖音短视频呢,有你这个小女儿,我一点也不孤单。”社区的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是,只要秉持着真心,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全力帮助解决问题,就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7月7日,社区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受鼓舞,总书记的教诲不仅是激励,更是鞭策,我将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驻社区期间,我将努力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单位,我将落实好能源规划,做好节能监察等工作,努力发挥好自己的才能,努力为建设自己的家乡、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克拉玛依市发展改革委驻独山子区新北区街道第十九社区工作队 马燕 供稿)
报告我的青春
我叫盛夏,2007年6月,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从塔城来到克拉玛依,绽放我的青春。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20年4月,我加入了克拉玛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八一社区工作队。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的工作者,面对居民提出的种种问题,我努力用通俗的语言和法治的角度向群众说明违规行为的危害,在日常走访和值守工作中,我也常以安全生产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把问题及时拿回社区研究,去琢磨老百姓的需求,学会成为一名能为居民们做好事、做实事的人。
八一社区是一个流动人口近四分之三的社区,在这里暂时没有物业公司,于是,我和社区的同志们一起承担起了整个社区的卫生清理和消杀工作,每天清理垃圾近200公斤。但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我们都不觉得累。
在八一社区,居民们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的是我们,这里的流动人口早已把克拉玛依当家,而我这个外乡人,也早已把心深深的扎根在这里。
7月7日,我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118名学弟学妹们的回信后,心潮澎湃,毕业十多年,我的青春已渐行渐远,但驻社区工作让我更加体会到,为人民服务来不得半点虚的,今后,我将在基层这块磨刀石上磨炼,在美丽新疆绽放青春光彩。(克拉玛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八一社区工作队 盛夏 供稿)
报告我的承诺
我叫郑玉峰,1999年7月,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克拉玛依,兑现我的诺言。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2019年,我成为克拉玛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驻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中兴路街道芙蓉社区工作队员。
2020年6月一天,辖区居民刘某的儿子和儿媳突发车祸,儿子左腿骨折,儿媳经抢救无效,撒手人寰。我得知其儿子要做截肢手术,于是我们立刻想办法,通过朋友圈、媒体等平台立即发布信息寻找A型血,使他最终脱离了危险。
随后,由于老人给儿媳办后事、给儿子治疗花光了家里全部积蓄。看着老人担心下一步的治疗费用没找落,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想办法,试着教她的小儿子发布众筹平台,向全国的爱心人士发出救助申请,得到了全国爱心人士的广泛支持,及时筹集到了治疗费。
像这样的群众困难的事情在社区还有很多,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牢记,群众事无小事,只要我遇到了,那我就一定要管到底,而群众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好的奖励!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后,我内心特别激动和感动,我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这一代人恰逢其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将继续发挥我工信干部的职业优势,持续做好基层和“访惠聚”驻社区工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克拉玛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驻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中兴路街道芙蓉社区工作队 郑玉峰 供稿)
来源:新疆访惠聚
部分图片拍摄于疫情前
今天,小编要来给大家介绍一位我的同事——公安部网安局干部韦安鲲。2017年7月,43岁的韦安鲲怀着对新疆的无限向往和一腔赤诚,从首都北京出发,踏上新疆阿克苏的土地,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疆生活。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公安部专业技术人才,他把忠诚使命和实干担当的足迹留在了阿克苏这片热土上。2020年9月,韦安鲲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荣记二等功。
一门心思把工作干出成绩来
来到阿克苏,韦安鲲同志被任命为地区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对口包联一个县公安局。援疆这三年,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安保任务异常繁重,他在接受任命后一头扎进工作当中,带着自己的工作经验一门心思要把工作干出成绩来。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三年来,他把责任和使命牢牢扛在肩上,足迹踏遍了协管部门的每一个科室和对口联系公安局的每一个基层所队、警务室(站)、执勤点。这些年,他走到哪里就把问题发现到哪里、发现什么问题就跟进解决什么问题,“步步紧盯”、“一扎到底”是身边共事的同志对他的评价。
在阿克苏工作的这三年,他带领民警累计发现并整改解决各类问题1000余个,督办案件50余起,直接参与多起重大紧急案件侦办,特别是在侦破“2006·5·19”公安部督办命案、李某某合同诈骗案等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所协管的业务部门成绩跃升至全疆第三名,对口联系的县公安局综合考评成绩跃升至全地区第二名,实现了成绩的大提升。
一次结亲收获终生民族亲情
来疆工作的这三年,韦安鲲同志最深有体会的是:要做好各项工作就首先得搞好民族团结。地区公安局的对口村远在200余公里外的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工作期间,韦安鲲总是对自己结亲的4户维吾尔族群众念念不忘,每年都会去上几趟,每去一趟都争取在亲戚家中多住上几天。
图为韦安鲲同志深入田间助力亲戚采拾棉花看到村里的一些乡亲们生活不是很富裕,他便积极协调动员公安部第九批援疆干部阿克苏组成员联系内地企业、爱心机构为村里的群众捐衣捐物,在这些单位的帮助下,地区公安局对口的沙雅县两个村的村民们收到了来自爱心企业捐赠的价值60余万元的衣服等生活物资。
“一次结亲终生结缘,希望我的亲戚还有各位乡亲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回到北京后我依然会和结对亲戚保持联系,他们永远是我在新疆的亲人”,韦安鲲说。
我是党员干部 纪律要求我必须第一个遵守
韦安鲲同志在地区公安局任职的同时,还担任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第九批援疆自管会南疆班的联络员、公安部第九批援疆干部阿克苏组组长。尽管工作很繁忙,但他从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他带头遵守援疆干部各项纪律规定,自觉接受阿克苏公安机关管理,主动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监督。三年来,除了法定探亲休假之外,从没有因私离开阿克苏半步,树立了援疆干部遵规守纪、严格自律的良好形象。他常说“我是党员干部,纪律要求我必须第一个遵守”。
图为春节前夕韦安鲲同志与在阿北京援疆干部合影三年援疆路,热血终不悔。在即将结束援疆生涯的时刻,韦安鲲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记得戈壁滩静谧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月亮和星星相伴,我享受的是安静的奋斗;记得这里敬业的民警、朴实的百姓,我敬佩他们的不屈和顽强;记得在身边一个个鲜活的先进人物,一件件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点点滴滴,我相信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收获,都已成为我人生宝库中的财富,我生命缎带上的烙印,值得我去回味。”
拓展阅读:
(来源:阿克苏地区公安局公众号)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