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9 12:12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书法自我鉴定作文注意事项
在撰写书法自我鉴定作文时,以下事项应当特别注意,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表达准确:
一、明确写作目的
1. 自我鉴定书法作文的目的是对自己在书法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2. 文章应体现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个人书法技能的提升。
二、内容安排
1.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自己的书法学习经历,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所学书法流派等。
2. 主体部分: a. 书法技能:总结自己在书法技能方面的进步,如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b. 学习态度: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勤奋程度、专注度、耐心程度等。 c. 书法感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如书法与人生、书法与品德等方面的关联。 d. 存在问题:分析自己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技法不足、审美观局限等。
3.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三、语言表达
1. 语言要准确、简洁,避免使用模糊、冗余的词汇。
2. 注意运用书法术语,如“笔法”、“章法”、“墨色”等,以体现专业性。
3.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唐代以后,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逆天改命,最公平的手段便是科举。那些中进士者,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了,而要是中了状元,老百姓会把他称作“文曲星下凡”,想要实现这一壮举,运气、学识、书法缺一不可。
在青州市博物馆,珍藏着目前大陆唯一一份明代状元殿试卷,名为《赵秉忠殿试卷》,卷首有万历皇帝亲笔所写的“第一甲第一名”六个朱书大字,它由三层宣纸装裱,封面、封底为全绫装裱,共19折,全文2460字,以小楷写成,卷尾印有大学士及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9位阅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官职和姓名。
此作曾被赵秉忠后人作为“传家宝”,1983年,青州市文物管理所魏振圣,先后登门24次,苦口婆心劝说,最终赵秉忠后人赵焕彬被打动,将此作捐给了博物馆。1991年时,《赵秉忠状元卷》还被盗走,所幸最后成功追回。如今,它不仅是青博的“镇馆之宝”,还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赵秉忠,字季卿,明万历元年(1573年)生,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潍坊)人,其父是文水县丞赵禧,他自幼聪颖,十五岁补府学生、二十四岁中举、二十七岁中状元,授翰林修撰,此后历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明天启六年(1626年)逝世,崇祯年间加赠太子太保。
赵秉忠以为人正直刚正著称,诗名、书名亦烜赫一时,这部状元卷是他利用职务之便利,辞官时带走的。赵秉忠的“台阁小楷”极为精湛,完全没有呆板之弊,精谨的笔法、端严的结字以及雅隽的气韵,令人心醉,有网友看后直呼“这才是老百姓爱看的字”。
此作起收笔严守程式、标准到位,首横藏锋逆入,行笔匀净,收笔轻顿回锋,竖画中锋直行,收笔圆润如“露珠垂落”,无明显的圭角,显官方文书的庄重。提按细微,重按、轻提显骨力,横画往往两头重、中间轻,竖画略带颤笔,较晚清机械匀整的馆阁体更显笔墨韵动
结字中正平和、端庄匀称,中宫收紧,四肢舒展,繁简得宜,通篇无拥挤或松散,展现对整齐划一与自然变化的精准把控。
《赵秉忠状元卷》笔法的无懈可击、结字的中正端严,既是个人书法功力的展现,更是“士子修养”的真实流露。笔笔中锋、字字端正,暗合“修身治国”的儒家理想,超越艺术层面,成为研究明代科举文化、书法的“活化石”。
2025年6月24日 研习《曹全碑》习帖 -1-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公元709-784年)尚有请教“张长史”笔法之妙。是颜真卿大家?还是张长史为名?唐代张长史指的是张旭(约公元675-759年),今江苏苏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被誉名“草圣”...大书法家“张旭”传授给大书法家“颜真卿”什么呢?那就是《笔法十二意》。我通读了两遍,看懂看不懂的,看了个大概。对我的评判信服不信服?真不重要。对我是受益匪浅。“气你”的同时,研磨了我“独具”的眼光。我自己2025年6月22日的“书法作品”先自我鉴别
这是我2025年6月22日,以晚唐诗人杜牧诗句“创作”的书法作品。这是啥啥啥...这是!不重要!先不论装裱,无条件,我是用电脑Photoshop软件自己装裱展图的。再不论"书法章法”,章法以我的认识,章法正确,中规中矩。那论什么?论“笔势”!大家看好了,我要“变形”了。《笔势》启心章,"若平直相似,状如操作数,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自我点评我的“作品”,波磔有笔画粗细之分,上下无方整,前后无齐平。得10分。2025年6月24日 研习《曹全碑》习帖-2-
《笔势》视形章,“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纖(xian通纤:细小),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勾,方员周整,起笔下笔忖(cun)度(duo)(揣度之意”)寻思...
这个嘛!有点难了。我创作的作品是研习《曹全碑》后的自己写体,有曹全。至于版面布局,各字大小,有点不规整,那是我自己就单字的把握不“老道”。分均点画,远近播布,那是有。笔墨锋纤小,往来疏密,也有。铁点银勾?我的字是不是看着有点牵强了?对笔墨纸砚的无法百分之百的控制,我的“点”,“波磔尾画”...就是个“墨坨坨”。得5分吧。2025年6月24日 研习《曹全碑》习帖 -3-
接着吹...让你弄的我都感觉你的“书法作品”高大上了。没有啊!啊哈哈!新娘子都要“出嫁”了,你还管她美不美啊?评价的又不是你,是“街坊邻居”!哈哈。大方的走出去,展示出来。好吧!接着说!只是想给你们介绍本关于书法研习的书《笔势论十二章》或《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我读了两章,现学现用,自卖自夸。但挺有用啊!自我研判,好过“废纸”一张,让别人一定“生死”,并你还“不服”。好了,写到这里。等我领悟了这 十二章 ,我给你们的“书法作品”掰扯掰扯。什么书体?不重要。“如何写,很重要”。“西装配凉鞋”,总是怪怪的吧!你敢穿我也无所谓! @南窗北雪 20250624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