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9 14: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管鲍之交》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文章内容": - 首先,要充分了解《管鲍之交》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包括文章的主题、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 - 确保对管鲍二人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2. "明确读后感主题": - 确定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感受,比如对管鲍二人深厚友谊的敬佩、对人际关系的思考等。
3. "结构安排": - "开头":简要介绍《管鲍之交》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背景等,并引出你的读后感主题。 - "主体":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感受和观点。可以分几个小点来写,每个小点都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撑。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你的观点,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或展望。
4. "论据充分": - 在主体部分,要充分运用文章中的细节和例子来支撑你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 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的语句,但要确保准确无误。
5. "个人观点与文章观点相结合": - 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既要参考文章的观点,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思考。 - 避免一味地复述
古今中外,有四个人的经济思想影响深远。《资本论》的作者,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国富论》的作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春秋时期微观经济的鼻祖“商圣”范蠡。宏观经济创始人先秦法家管仲。
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最好先了解他的生平,这样能从中探寻思想的轨迹。为了读懂管子,在市图书馆借阅到《管仲》传记。
管仲辅佐齐桓公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子》认为礼、义、廉、耻维系社会的精神支柱,其提出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揭示了道德教化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管仲的经济思想,他推行的以农为本、欲之于取、宏观调控、消费刺激等政策,乃至期货、储备等经济措施,初步具有了现代金融经济的雏形,至今读来仍有借鉴意义。
带着疑问读书,总会有意外的发现。感悟管仲的哲学、政治、经济思想,不免感慨于管仲的功名。人成功的因素,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管仲之成功,当然,离不开鲍叔推荐与齐桓公的赏识。
“管鲍之交”这个典故足以证明。《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人,管仲之贤,而多在鲍叔能知人。
齐桓公亦是如此。齐桓公建立霸业,开始自己并不自信,至少当初没有这种想法。甚至连鲍叔也不看好他,不愿意为其傅。他自己似乎也承认,其中与管仲的一段对话耐人寻味。
他曾不好意思地对管仲谈到自己的三个缺点,其一,喜好打猎,整日在田野里奔跑,使者不能当面致意,百官无法当面汇报;其二,嗜好饮酒,经常通宵达旦;其三,好色,连姑姐都留着不嫁人。即使这样,管仲仍然,只看他是不是优柔寡断,有没有上进心。优柔寡断则无人拥护,没有上进心就成不了大事。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于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在鄄地盟会,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643年冬天,齐桓公卧病不起,易牙和竖刁把寿宫的门窗封死,外面筑起围墙,不许人进去。齐桓公无吃无喝,蒙衣而死,一世英雄,落得这般下场。
易牙可是一个齐桓公信任的人,一次,齐桓公问做厨子的易牙,知不知道人肉的味道,他记住了这句话,回去后把三岁的儿子宰了,做成包子给齐桓公。齐桓公不应只感受易牙的忠诚,更应隐隐感到一种可怕人性的湮灭。易牙这样一个够狠的角色,真是人心叵测啊。
管子强调“四维(礼、义、廉、耻)不张,国乃灭亡”,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管仲崇尚“义”,说到管子之义,在近乎完美的管仲身上,好像也留下了那么一点缺憾。至少他不及同时辅佐于公子纠的召忽,召忽烈士不事二主,为公子纠拔剑自杀殉节的义举为人赞叹。他们一个完成了德行,一个实现了功名,恐怕德行与功名也不可兼得。
历史上总有相似的人。西汉时期的陈平,以其智谋和政治才能著称,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显著的贡献。尽管他贪财且曾有过争议的行为,即使所谓成功的人,也非单纯的道德完美。
难怪明代张岱《祁止祥癖》中说,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真无气也。意思是说,人没有瑕疵不可以与他交往,因为他没有真气。人无痴亦不堪用,况世间哪有无缺点之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也不要苛求人的完美,人性有人性的弱点,人有人的缺点,只不过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就是了。
作者简介:许欣忠,山东临邑人,从事金融工作,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多篇作品发表于期刊杂志及网络平台,著有金融文集《银海泛舟》(东北大学出版社)。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其中,管仲可谓是功不可没,但如果没有鲍叔牙的举荐力保,就没有管仲的“华夏第一相”,当然,齐桓公的不计前嫌也是一个原因,所以说,成全他人的时候,就是在成就自己。
管仲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陷于牢狱之灾时,只有鲍叔牙能懂他的鸿鹄之志,鲍叔牙举荐管仲为相后,情愿屈居于管仲之下,所以连司马迁都赞赏鲍叔牙的慧眼识珠、心胸宽阔。
如果说,“高山流水”是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那“管鲍之交”更多的是表现君子之间的惺惺相惜、亦师亦友的情谊。
如果把鲍叔牙放到现代职场中,绝对是资深HR,正因为他能理解管仲的“成大事不拘小节“,所以能”任人唯贤“”甘居下位“,这是要有何等胸襟,难怪诸葛孔明也要将自己比作”管仲之才“。而管仲也不负所望,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然后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近代文坛,也有类似的一桩美谈:
穷困潦倒的沈从文,在濒临绝境的时候,尝试着给作家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那时的郁达夫也生活得十分苦闷,可当他接到沈从文的求助信,立刻请沈从文去吃了一顿饭,得知沈从文已经三天没吃饭了,郁达夫又把身上剩下的钱都给了他,还向各个杂志社的主编举荐了沈从文,此后,郁达夫也重新振作起来,既找回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没有郁达夫,沈从文可能等不到在文坛”崭露头角“的那天,少了沈从文,郁达夫可能还在终日酗酒解闷。正因为他们的互相成全,才有了日后的我们看到的这些文学作品。
想起曾经看过一部埃及的微电影《另一只鞋子》,导演是位年轻人,剧情讲的是:富人家的孩子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把皮鞋弄掉了,穷人的孩子捡起来后,拼命地追赶火车,想把鞋子还给富人小孩,这时候富人小孩脱掉了另一只鞋子扔下去,穷人孩子得到了一双新皮鞋。影片最让人感动的是,两个小孩在对望中,脸上露出的真挚笑容。如果我无法找回鞋子,就让你拥有吧,起码这双鞋子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放眼现实,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陷朋友于危难中,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却少见。职场上斤斤计较、互相盘算,宁愿两败俱伤,也不愿意各让一步。明星和名人在微博上互相谩骂,商场之上,巨头们为了一己私利,在营销中采取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在大自然中,动物和植物尚能和谐相处,人类总认为一朵花儿的绽放是为了点缀蓝天,殊不知,一朵花儿的绽放是为了成全蜜蜂哺育后代的行为,而蜜蜂授粉也让花儿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但也是在告诉我们,成全是生命延续的方式。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