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青李子广告词》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9 16:57

如何写《青李子广告词》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青李子广告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了解产品特点:首先,要深入了解青李子的特点,如产地、品种、口感、营养价值等,以便在广告词中突出其优势。
2. 目标受众: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等受众群体,采用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3. 突出卖点:在广告词中,要突出青李子的独特卖点,如口感、外观、营养价值等,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4. 创意表达:运用创意手法,将青李子的特点与生活场景相结合,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以下是一些创意表达方式:
a. 对比法:将青李子与其他水果进行对比,突出其优势。 b. 情景法:通过描述消费者使用青李子的场景,让消费者产生共鸣。 c. 象征法:将青李子与某种美好寓意相结合,如青春、健康等。
5.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使消费者容易理解和记忆。
6. 朗朗上口:广告词要易于朗读,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记住广告内容。
7. 视觉效果:在广告词中,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视觉效果。
8. 促销信息:在

巫山李花开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境内,雪白的李花映衬着碧绿的长江。 王忠虎摄(人民图片)

屋前的李子树都密密地开了花。其中三棵,是我从老家代家湾带来,从建房那年就栽下,整七个年头,算上它在代家湾的年岁,高一米多,主干指头粗细,估计是两年的苗,加起来就是九岁。

隔江对面,是巫峡镇平安村,也是新近三五年,地里全部栽植上了李子树。现在,也都是繁花一片,像盖着春雪。如果从空中俯瞰,不仅这长江巫峡百里宽谷两岸,翻过两岸的高山,到山那边,继续翻山,全巫山县,凡适宜的区域,从海拔200米到800米范围,几乎能栽植李子树的都栽了,现在,也大片大片地盖着绒绒的洁白的春雪呢。只不过因为海拔高差,低山带花开正盛,中、高山带李花含苞欲放,就等着接替低山带的花事隆重登场。整个巫山25万亩的李花呀!

这25万亩李子,顶着一个响当当的名头:巫山脆李。

巫山脆李原产地本是巫山县曲尺、大溪、巫峡三乡镇。这里正处于巫峡宽谷,空气流通,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红砂土疏松透气,所生长出的老品种李子皮薄肉脆,汁多香浓,甜中略酸,当真不负中华名果之誉。

严格地说,巫山脆李仅指由其原产地品种繁殖发展起来的李子。不过如今,巫山所有本地品种李子都脆,都可算是巫山脆李。代家湾的李子,自然也是巫山脆李。在我心中,代家湾的李子,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李子:对我个人而言,小时候留在记忆中的味道已经根深蒂固,李子已经以代家湾的形式形成了特定的味觉细胞,固化在我口腔里了;任何李子唤醒的记忆,都是代家湾的李子的味道。

多少次,我在梦中寻觅代家湾的李子。我在村子里转悠,从沟这边转到沟对面,从老屋场转到晒坝,继而又转到村外田坡里,把全村的李子树一棵一棵地找尽。有时一棵树枝叶过密,我还要爬上树掀开枝叶瞅瞅。那是冬天,我希望能够找到一颗幸存的夏天的果子。

六月的李子,青吼吼地,一枝一枝挂在蓝天上,闪着碧玉的光,散发出成熟的甜香。我起先只在我们村里找。去祠堂上学的路上,我当然时刻不忘把两旁的李子树扫两眼。后来我就翻山越岭,去别个村里找了。虽然我要找的树都是人家早就下完了果子的树。我所希望的仅仅是人家下果子的时候稍微马虎一点,留了一枝或是几个果子在树梢。

很奇怪,除了李子,代家湾几乎不种其他果树。全村长着几棵有数的杏子、樱桃、柑子、柚子、桃子,为一两家所独有,种植最多的,还数李子。有一面坡就叫李子坡。李子是代家湾唯一可以饕餮食之的水果,就因这样,原来也并没认真种植,任由李子树散漫生长着。村民挖地,把李子树的根斩断了,于是斩断的地方又发起一根新苗。这苗如果生在田边,可能会留它一命,让它长大;如果生到了田中位置,多半会再遭一锄头,连根挖起丢开了。田地的根本用场,是种苞谷、红苕,而不是栽植果树。

今天,却全倒过来了。

进入巫山县城的高速公路引道旁常年立着一块T形广告:李行天下。广告词十分大气,却也并不夸张。李子熟时,一个多月,巫山县城大街小巷,摆满了新鲜李子,水果店门口打包待寄的李子一箱一箱堆成了山。一家家快递公司亲自到村,到水果码头,现场收货打包,24小时不停地围着脆李转,急急地把几十万吨脆李发往全国各地。那一个月,巫山脆李不分白天黑夜,坐着飞机、火车、汽车满天满地在飞,在跑。在成都、北京、上海等地的超市,巫山脆李的价格一般都在每斤二三十元以上。在巫山本地市场,脆李稍好一点都在每斤十元以上;一般也得四五元一斤。这是远远超过苞谷、红苕的价格了。

代家湾李子熟时,自家吃不完,母亲总会背一些李子送到几十里外的青石码头去卖。过去的李子大概不到1毛钱一斤,一天背一趟,母亲会卖得七八元钱。七八元钱都会令她心满意足。要是母亲知道今天李子的价格,大概会惊讶得合不拢嘴。

25万亩巫山脆李,真正绿了长江,真正富了农民。

阳光朗照,李花开得越发灿烂了,洁白里透着一层淡绿。平湖湛碧无波,青山沉默无言。此时,巫峡下游,六百公里之外的武汉,正显见地一日日复苏。春日一天比一天煦暖。广大的巫山李花,就且寂寂地奋力开放吧。花尽果熟,美味的巫山脆李,一定要犒劳到每一位英勇团结的中国人!

营区那一树李子红

金秋九月,又到了高原李子成熟的季节,不由得想起营门前的那些李子树。

我最早对李子的认知,源自“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句谚语,却打小没见过李子树长什么样。

第一次见李子树,是在旅机关工作的时候。那一年,为改善高原自然环境差的问题,旅党委提出让营区的天更蓝、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绿化美化目标。利用周末和午休息时间,机关干部和勤务队战士一起挥锹抡镐平整场地,在营区开展了植树、栽花、种草活动。

那次绿化,在营区先后种植山杏、樱桃、紫叶李、梨、桃等多个品种,其中也包含办公楼前那8棵李子树。

李子树选的是优良成年树,种植时已有2米多高,为了提高成活率,早些吃到李子,还专门请教了园林专家,采取了深挖坑、浅栽树、施专肥、多培土的方法,并用木桩在李子树四周进行防风加固。

不知是李子树易成活,还是栽种科学、后期管理好,8棵树不仅全部成活,而且第二年就开了花,成为首批结果的果树。

李子开出的是浅白色的花,花瓣透着晶莹的白,大小如梨花,但不似梨花的花瓣大,也没有桃花那样惹眼,看上去很是温和。李子花开得不多,且藏在簇簇的绿芽之中,不太打眼,即便这样,仍给营区增添不少春色。

一夜春风、几场春雨之后,那些花便不见了踪影。不几日,树上便出现黄豆般大小零零散散的李子,那些嫩绿的小身架儿挤挤攘攘在一起,甚是可爱。捱过几个月,就长成乒乓球那般浑圆的青李子,经过高原紫外线的照射,李子逐渐由青涩转黄而后变红,直到成熟。

第一年的李子实在太少,稀稀拉拉地藏在绿叶之下。即使这样,也没逃过勤务队战士的“法眼”,他们每天打扫卫生之余,总会盯着那少得可怜的李子,看哪个最大,哪个会先熟。

那年的李子,基本是成熟一个采摘一个,全部让勤务队战士解了馋。我虽然没能吃上,却用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了它们从开花、结果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作为营区绿化成果的资料留存。

2012年,李子大丰收。李子花,开得热烈而烂漫,不是很香但是很美,整个营院像是笼罩在一片温情的雪花之中;盛夏时,绿色枝丫间挂满串串果实,有的已红透,有的黄里透红,一个个,一串串,一顺溜地挂着,它们舒畅地,快乐地掩映在绿叶间,伴着几份炫耀,看着很是诱人。

成熟时,一串串紫盈盈、沉甸甸的李子就如同农人辫起的大蒜,密密麻麻地压弯了枝头。战士们便找来木棍,把那些被压弯的枝条托举起来。

那年的李子,成为营区特有的风景,引得官兵争相留影。看着大家拍照,有些熟透的李子总是耐不住寂寞,顽皮地想溜出来和大家合个影。眼尖的战士,最知道它们的想法,把它们一个个悄悄地摘下来,三两下便进了肚。

最开心的时刻要数采摘了,那天下午,大家放下手中一切工作,站在树下,踮起脚尖,伸长双手,亲自体验丰收带来的喜悦。够不到的地方,大家互相配合,一个人把树枝用力地拉下来,其他人则尽兴地采摘,营区内笑语欢声,大家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勤务队战士最是身手敏捷,有的像猴子一样麻利地爬上树,有的到营房科搬来梯子,采摘最高处那最大最红的李子。大家边摘边吃,有的顾不上擦上面的一层薄霜,直接就扔进嘴里,还好,营区的李子都是不打药的无污染、纯绿色食品。

树上的战士,会把树顶个头最大,颜色最亮的李子丢给下面,问下面的人好不好吃。还别说,熟透的李子是软的,咬一口汁水十足,香香甜甜,真就验证了那句广告词——“味道好极了”。

有些熟透的李子,早已等得不耐烦,在战士们上树之时,乘人不备,三五成群从枝上跳下,轻快地,机伶地,在草地上打着滚,引得大家一阵哄抢。见此情景,树上的人用力一摇,噼噼啪啪的李子雨从天而降,有的砸在后脑勺上,有的砸在脖子上,有的砸在背上,大家乐得合不拢嘴,嬉笑着、瞪大眼睛在地上仔细寻找,一个李子也不愿漏掉。

不一会功夫,树上的李子便一扫而光,紫红色的李子躺在黄色军用脸盆里,颗颗饱满圆润,个大光亮,令人垂涎欲滴。集合到草坪中央,有的把脸盆放在脚下,有的抱在胸前,有的扛在肩上,在大家齐声喊“茄子”的瞬间,我摁下快门,定格了那丰收喜悦的全家福。

那天,大家忙着采摘,我则忙碌着拍照、摄像,在留存资料的同时变成文字、图片。时隔不久,《人民军队报》、《西北民兵》、《中国军网》等报刊网络相继出现了我们采摘李子的身影。

离开部队十年了,时常想起那天一起摘李子的情景,还有那些李子树。又是一年李子红,不知那些树是不是又长高了,李子也应该更丰硕了吧。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