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9 18:12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口才教师工作总结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总结口才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可以围绕教学成果、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展开。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自己的身份和背景,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工作总结,结尾部分进行总结和展望。
3. 内容详实:在正文部分,要详细描述自己在口才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教学计划:介绍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b. 教学实施:描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如课堂组织、互动交流、案例分析等。
c. 教学成果:展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如学生口才水平的提升、比赛获奖等。
d. 教学反思: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以及对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反馈。
4.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词语。同时,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5. 举例说明:在描述工作成果时,可以适当举例说明,使内容更具说服力。例如,讲述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取得显著进步的故事。
6. 量化指标:尽量
作者:王金忠 赵行
口才是教师的必备的能力之一。口才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何为有口才?
有人认为‘能说’就是有口才,口才好,而我并不这样认为,不是所有能说的就是口才好。有的人是很‘能说’,但所说的内容却脱离实际,观点不明确,有无依据支撑;有的人‘能说’,听了后感觉却如一种谩骂;有的人‘能说’,听了后让人感觉好有睡意,好似一剂催眠药。我理解的‘口才’则是不但要能说,而且说出来的话要切合实际,理论性和征服性很强,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浅显易懂的语言,那才算得上好口才。
笔者认为,要养成一个具备良好口才的人,需要经历几个环节:有口——敢张口——想说——练说——敢说——会说——熟说——有口才——好口才,下面笔者就略谈一下任教几年来,自己在口才方面的训练“四法”。
一、博览群书,以“文”助口才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也同样如此。如果教师过分相信自己在学生中的地位,认为口才好不好无关紧要,只要学生听得懂,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降低自己在学生中的地位和影响。如果在课堂中能适当增添一些运用自己的文采来抒发情感,情感又中穿插一些名人格言、诗词警句、民间俗语和寓言典故,那将使授课内容迸出一道火花,不但课堂将妙趣横生,大放异彩,还能吸引学生,增强教学效果。若常常为之,必将使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脱胎换骨。然而,教师在课堂语言上的文采的运用是离不开精心备课和认撰写教案的。
另外,口才的好坏与教师的见识,阅历和知识的积累有关。想想:“一个见识短浅,知识贫乏的教师能够上出一堂文采横溢的课吗?”是肯定的——“不能”。由此可见,一人的口才的好坏对于自己是多么的重要,更何况你是一位老师?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逐步使自己“胸藏锦秀,口吐华章”。
二、增添笑料,用“幽默”滋生口才渐长
幽默,是提高教师口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若能适当增添一些笑料,严肃的道理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疲劳,而且可以深化教学内容,使一些事理表达的得更形象、更生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在运用幽默语言课堂教学时,要学会言归正传,不要一味地让学生高兴过了头,浪费了课堂时间。
另外还需做到“三要三忌”:一是要注意幽默的高雅性,忌哗众取笼。幽默是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情趣和哲理的统一,因此,课时中渗透幽默忌低级粗俗;二是注意幽默的灵活性,忌生搬硬套。运用幽默要结合授课内容的需求,根据语言环境灵活运用,绝对不可生搬硬套,信口开河,否则便会弄巧成拙;三是注意幽默的启发性,忌平淡无味。幽默不是仅仅为了博得学生廉价的一笑,而是要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领会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注重趣味性和启发性并存,才能真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教育,领悟道理,达到“其言也沁人心脾,其论也豁人耳目”的深远效果。
长此以往,不但能使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逐步提升,同时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培养了言语表达能力。
三、语为情动,以声情助口才
常言道:“语为情动,言为心声。”以情感动学生,也是增强语文教师讲课的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教师讲课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还要以情动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战胜困难的信心。讲课时只有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清晰明快的言语来表现不同的感情,不但能增强课堂魅力,让学生与之交融,进而引起师生、生生强烈的共鸣,还能夯实自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基。
四、姿势得体,以肢体语言助口才
教师在授课时,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恰当的体态语言,用生来具备的个人风度、性格、品质提升口才。授课时,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教师的决心、信心、情感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相应的表情,身体的姿态,恰当的手势来表达。在施展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如果配上灵活得体的体态语言,不但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官。
但教师授课过程中在运用肢体语言时,切记“四忌”:
一忌摸后脑勺。讲课时下意识地挠后脑勺,往往给学生以理屈词穷的感觉;
二忌双手背着。讲课时背着双手往往给学生以做作之感;
三忌腿脚抖动。讲课时一条腿或两条腿不停的抖动往往给学生以浮躁之感;
四忌挖鼻孔掏耳朵。讲课时挖鼻孔掏耳朵,让学生觉得缺少修养和风度。只有克服这些不良习惯,恰当地应用各种得体的姿势,才能树立起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增添讲课的魅力。因为演讲、讲授与人的口才有关,所以肢体语言的训练也是能提高演讲、讲授的效果,它在活动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此外,与人闲谈聊天和观看电视也是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途径。当今社会,闲聊和搭讪也是训练口才的方式,犹如家常便饭,不能少,也少不了,因为在他们当中,他们或许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给人增添喜悦;或许他们的话能让你人生前进的方向有所改变,等等。细想,他(她)也许就是你今后的恩人。
另外,在不少电视节目里,如果你认真看了,同样能助长你今后走上“唇齿如簧”的道路。如电视剧里一些好的台词、剧本,是那么地美好动听、婉转细腻,是那样让人感动与心碎。试问能让人心碎和感动的话或文字,不就是一句好的语言吗?只要你把它表达了出来,那不就成为了你的口才了吗?
近期北京TVB电视台的一个真人秀节目《我是演说家》,不但是一个培养自己口才的节目,更是一个为年轻人搭建舞台的励志节目,它的开播,燃烧了不少曾经失落、彷徨的人的心,照亮了每个人为梦想前进的方向。
老师们、朋友们,千万别因为你自己不是老师,而不去“练嘴”,口才这项技能,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人生存的一大法宝。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俗的看法,我只初步提供了一些不成熟的个人经验,归根结底,其实培养良好的口才更重要的是——坚持,一份不因外界因素而干扰的坚持。假若他人已经为你提供了成书的理论依据,而你自己在实际行动中却没有那份坚持,最终你的梦想终究是‘梦’而已。
更多精品内容,欢迎阅读文字友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ID:wenziyouqing)。投稿邮箱:wenziyouqing@163.com。汇聚天下文友,传递文字友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