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文化活动 的讲话》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9 18:16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文化活动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文化活动的讲话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讲话的主题,即围绕哪一项文化活动展开,如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文化节庆等。
2. 突出重点:在讲话中,要突出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和亮点,使听众对活动有清晰的认识。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讲话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可简要介绍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主体部分详细阐述活动的内容、特色和影响;结尾部分总结讲话要点,提出期望和展望。
4. 语言表达:讲话作文的语言应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确保听众能够轻松理解。
5. 生动形象:在描述文化活动时,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可以通过引用具体事例、描绘场景等方式,增强讲话的吸引力。
6. 倡导文明:在讲话中,要积极倡导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听众的道德素养。
7. 引导思考:讲话作文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引导听众对文化活动进行思考,如活动对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
8. 结合实际:在讲话中,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身边事例,使内容更具说服力和亲和力。
9. 注意篇幅:一篇讲话作文的篇幅不宜过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摘编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重要论述摘编


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向在四川成都举办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所致的贺词(2017年9月13日),《人民日报》2017年9月14日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2019年9月16日-18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19日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22日),《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


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2020年11月12日、13日),《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5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2021年4月25日-27日),《人民日报》2021年4月28日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22年1月26日、27日),《人民日报》2022年1月28日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22年3月5日),《人民日报》2022年3月6日


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

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2022年7月12日-15日),《人民日报》2022年7月16日


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7页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2023年10月13日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2024年3月18日-21日),《人民日报》2024年3月22日


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分工协作、狠抓落实,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2024年5月),《人民日报》2024年5月18日


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

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2024年5月22日-24日),《人民日报》2024年5月25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推进考古等工作。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4年9月12日),《人民日报》2024年9月13日


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

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2024年10月15日、16日),《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7日


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2024年10月17日、18日),《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9日


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2025年5月19日、20日),《人民日报》2025年5月21日


选自《新湘评论》2025年第12期

编辑:陈家琦


欢迎关注

新湘评论官方视频号 ↓




“指点”热文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5年第12期

点击封面

进入电子刊




赵一德在文化艺术界代表人士座谈会上强调 打造精品力作 勇攀文艺高峰 奋力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6月23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主持召开文化艺术界代表人士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打造精品力作,勇攀文艺高峰,奋力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在认真听取文化艺术界代表发言后,赵一德对全省文艺事业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保全省文艺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方式,强化规划引领、政策支持、数字赋能,发挥重点选题、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创造更多既具秦风秦韵、又叫好叫座的精品力作,持续擦亮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画派、陕西戏剧、陕北民歌等特色文化品牌。要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培育,深入实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大力支持青年文艺工作者挑大梁、当主角,推动形成青蓝相继的良好局面。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突出保基本、强激励,着力推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创新,不断激发文艺院团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指导创作、组织生产,管好建强各类文艺阵地和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平台,切实营造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赵一德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职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胸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坚决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省领导孙大光、王海鹏、徐明非,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来源:陕西日报


-- END --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高思佳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