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9 18:27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学前教育资助资金申请书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申请目的": - 在申请书中明确指出申请资助的具体目的,比如改善幼儿园的教学设施、提高师资力量、开展特殊教育项目等。
2. "项目背景": - 详细介绍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幼儿园的基本情况、服务对象、项目的历史和现状等。
3. "项目目标": - 明确阐述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这些目标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有何影响。
4. "详细计划": - 提供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活动安排、资源分配等,确保资助资金能够被有效利用。
5. "预算明细": - 准确列出预算,包括各项支出的大致金额,如设备采购、人员培训、材料费用等,并说明预算的合理性。
6. "预期成果": - 预测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成果,包括对幼儿、教师、家长以及整个社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7. "风险评估": - 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体现申请人对项目可行性的认识。
8. "合规性": - 确保申请内容和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9. "附件材料": - 准备必要的附件材料,如项目相关文件、财务报表、资质证明等,
为贯彻上级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政策及相关文件精神,帮助经济困难家庭解决实际困难,近期,宜宾市江安县橙乡幼儿园根据2025年春期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保教费政策要求,结合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积极开展2025年春期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保教费宣传工作。
幼儿园召开了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保教费工作培训会议,对资助政策、资助对象、资助标准以及办理程序等进行了学习。同时通过发放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保教费政策告知书的方式,对全园家长广泛宣传资助政策,强调教师要认真做好资助的排查工作,严格按照资助流程操作步骤和方法,公平、公正地进行评审认定,做实、做细每一个环节,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做到应助尽助。
在宣传到位的基础上,幼儿园同时开展资助申请工作,家长们根据自身家庭经济情况,向幼儿园提出2025年春期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保教费资助申请。班级教师再向递交了申请书的家长发放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和申请表,要求家长如实、规范地填写,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为了确保资助对象的精准确定,幼儿园实行班级、年级、园级三级认定机制。班级教师和家长代表对申请家庭进行初步认定,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和实际困难;年级组对班级认定结果进行复核;幼儿园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江安县橙乡幼儿园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保教费资助评审会,评审会在家长代表的监督下进行,确保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会上,资助领导小组成员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经过讨论、表决等方式评审出本学期93名免保教费对象,并在评审结果上确认签字,评出的2025年春期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保教费名单在幼儿园公示栏进行了5个工作日的公示。
5月12日,幼儿园又召开了2025年春期学前教育免保教费现场确认会。会上,经办人宣传并解读了本次资助的文件精神,告知了确认免保教费的流程,家长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2025年春期学前教育免保教费的现场确认。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做到了应助尽助,精准资助,顺利完成2025年春期学前教育免保教费工作。(彭霞)
供图:宜宾市江安县橙乡幼儿园
【光明时评】
作者:李一陵(媒体评论员)
6月1日,学前教育法正式实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千家万户,不仅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推出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1.1%,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幼儿园总数的86.2%。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成为现实,幼儿园“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行为得到有效治理。民众的教育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不过要看到,学前教育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活动“小学化”、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是客观存在。
学前教育立法,在于把党对学前教育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把一段时间以来发展学前教育的实践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用法治方式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法,关键在于坚持政府主导,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其中,夯实政府投入保障责任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连年保持快速增长,为学前教育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2982.2亿元,是2013年的1.8倍。未来,不管是继续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还是扩充民办普惠性资源,抑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资助制度,都有赖于政府的稳定投入。尤其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对财政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实这些要求,须夯实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在学前教育规划、投入、监管等方面承担的责任,把“优化教育财政投入支出结构,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等法律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教育活动“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现象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学前教育法确立了坚持最有利于儿童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并就规范办园划定了法律红线。“禁止组织入园考试或者测试”,有利于保障所有儿童平等的入园机会,不因考试筛选而使部分儿童失去入园资格,促进教育公平。禁止“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或者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开展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不符的活动”,有利于避免儿童过早承受学习压力,守护幼儿健康快乐安全成长,为儿童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些规定突出了对学前儿童的权益保障,充分彰显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立法理念,为各地规范办园、科学保教提供了指引。未来,落实依法治教、依法办园的理念,要求我们加强对各类幼儿园进行全覆盖日常督查和督导,有效遏制和治理不规范办园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幼儿的合法权益。
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政府、家庭、幼儿园等各方明晰权责、同向发力,才能确保法律得到严格贯彻实施,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续写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新篇章。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05日 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