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观看京剧表演观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1 00:56

推荐《观看京剧表演观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观看京剧表演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观察细节:在观看京剧表演之前,要对京剧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如京剧的历史、流派、代表剧目等。观看时,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演、唱腔、身段、脸谱等细节,为写作积累素材。
2. 主题明确:在写作时,要围绕观看京剧表演的感悟进行论述,主题明确,观点鲜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表演技巧、唱腔、身段等进行评价,分析其艺术特点。
b. 文化内涵:探讨京剧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
c. 情感体验:描述观看京剧表演时的感受,如激动、震撼、感动等。
d. 传承与发展:分析京剧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
3. 结构清晰:作文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观看京剧表演的背景、时间、地点等,引出主题。
b. 主体: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可以采用总分总、分总分等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
c.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提出对京剧表演的期望或建议。
4.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形象

粉墨青春·韵味悠长 | 常州工学院学生观戏有感:传承民族瑰宝,青年一代在行动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四郎探母》、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林冲》、无锡市锡剧院《涓生之路》、扬州市扬剧研究所《郑板桥》、南京市越剧团《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的2024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如火如荼举行中。本次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1月。在此期间,各剧团将带着5部大戏,5台折子戏,共75场演出,走进全省60所高校,为学生带来精彩的戏曲表演和导赏讲解。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特别开展“戏曲进校园观后感征集活动”,学生可以围绕戏曲表演、艺术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书面表达。

6月5日,2024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昆剧经典名段折子戏专场走进常州工学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新老演员为同学们演绎了经典名段《孽海记·下山》《白兔记·养子》《玉簪记·琴挑》。同学们在观赏演出后有何心得体会呢?我们一起了解!

外国语学院 王艺璇:

这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我的心中徐徐展开,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当帷幕缓缓拉开,我仿佛瞬间穿越回了古代。演员们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服饰,无不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独特的韵味和优雅,将故事中的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昆剧的表演不仅仅是声音和动作的呈现,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表达。在折子戏《孽海记·下山》《白兔记·养子》《玉簪记·琴挑》中,我感受到了爱情的凄美、忠义的伟大、人性的复杂,每一个情节都深深触动着我的心弦。看着演员们在舞台上尽情挥洒汗水,用精湛的技艺展现着昆剧的魅力,我不禁为他们的执着和热爱所感动。

这场昆剧折子戏进校园的活动,让我近距离地接触这一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形式。通过这次体验,我明白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智慧。

走出剧场,那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表演依然在我脑海中回荡。我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让昆剧以及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白兔记·养子》剧照

师范学院 丁辰艾:

近日,我有幸参与了学校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欣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昆剧折子戏演出。昆剧,作为中国古老戏曲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唱腔、身段和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我。

此次演出的主题围绕昆曲折子戏的经典剧目展开,表演了《孽海记·下山》《白兔记·养子》以及《玉簪记·琴挑》三个剧目。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兔记·养子》,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让我感受到李三娘在面对丈夫被逼从军后一人生活、一人产子的无奈和绝望之情。舞台上,演员用悠扬婉转的唱腔和婀娜多姿的身段,把观众的情绪都代入角色中,仿佛身临其境。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昆剧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欣赏昆剧,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关注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

师范学院 吴亦宁:

近日,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我有幸观赏了精彩的昆剧折子戏表演。这场演出不仅让我领略了昆剧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让我对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理解。

演员们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表演,让我仿佛回到遥远的时代,沉浸感受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我最为欣赏的是演员们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例如第一折《孽海记·下山》中男演员束良老师的表演,呈现了独特的“蛤蟆形”表演风格,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女演员钱思好老师的表演则更加细腻,既有闺门旦的温婉,又有小花旦的活泼,两者之间的转换游刃有余,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这次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触和了解高雅艺术的机会,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享受艺术的熏陶。我相信,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活动现场,学生上台互动、学习

师范学院 钱潇潇:

此次观演昆剧折子戏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昆剧。演员们将角色形象生动地演绎出来,让观众深入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

通过观看这三个折子戏,我深深体会到了昆剧的魅力,昆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观众对于昆剧的评价也普遍较高,认可它们的精彩演出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昆剧作品能够呈现给观众,并推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和传承。

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 杨婷:

近日,我有幸在校园内观看了一场昆剧折子戏表演,《孽海记·下山》《白兔记·养子》和《玉簪记·琴挑》三部折子戏,让我深刻领略到了昆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首先,《孽海记·下山》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吸引了我。束良大师演的本无这个角色尤为出色,他的动作、表情和唱腔都精准地传达出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转变。特别是在表现本无决定回归尘世时,演员用颈部以欢快的节奏快速转动佛珠,佛珠仿佛成了本无情感外化的表现手段,令人印象深刻。这样的表演不仅展现了演员扎实的技艺,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色的心境。

接着是《白兔记·养子》。这部折子戏讲述了一个家庭中的亲情故事,虽然剧情简单,但演员的表演却饱含真情,我感受到了昆剧在表现生活细节和情感交流方面的独特之处。这不仅让我对昆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中的亲情和友情有了更多的思考。

最后观看的是《玉簪记·琴挑》。这部折子戏以潘必正和陈妙常之间的爱情为主线,通过音乐、舞蹈和唱腔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两人之间纯真而美好的情感。演员们的表演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梦幻的世界。尤其是当潘必正弹奏《雉朝飞》曲求姻缘时,陈妙常回应以《广寒游》曲,两人的互动让我感受到了昆剧在表现爱情主题时的细腻与深刻。

整场表演下来,我深深地被昆剧的艺术魅力所打动。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承载了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通过观看这次表演,我不仅欣赏到了精彩的演出,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我认为举办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它让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昆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受艺术魅力、提升审美情趣的平台。

总的来说,这次观看昆剧折子戏演出是一次非常愉悦和难忘的经历。我期待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能够继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投稿方式】

我们期待每一位参与“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的学生,在观看戏曲后都能积极投稿,分享你们的感受和思考。你可以将观后感发送给自己所在院系辅导员,由校方统一收集后发送给记者。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推动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宗祺 指导、整理

冯雅 摄影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文武兼能 教学相长——观衣麟京剧文、武剧目有感

他本来是一名戏曲院校的教师,却以文武兼能的精湛演技成为京剧舞台上光彩四射的“大武生”。但他的初心不是为了追求舞台上的光彩,而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从而把更规范的京剧艺术传承下去。他就是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常务副校长衣麟。

2024年11月19日晚,在上海周信芳戏剧空间,第三十三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表演艺术奖申报剧目展演中,衣麟以“衣麟折子戏专场”演出参与“主角奖”的角逐,上演了《狮子楼》《文昭关》《挑华车》三出经典剧目,文武兼备,充分全面过硬的综合实力。

衣麟在《挑华车》中饰演高宠 朱宏摄

上海的一位资深戏迷观看演出后说,衣麟在这几出戏中横跨文、武(短打、长靠)行当,是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他演的《狮子楼》中的武松,出手快准狠,身段矫健,英气逼人,颇有盖派风貌。他演的《文昭关》中的伍子胥,一板一眼,唱出醇厚的杨派韵味。他演的《挑华车》中的高宠,自信、刚勇威猛。踢腿、摔叉、枪花、云手、圆场、演唱等都非常漂亮,腿、膀、腰、眼、手的功夫十分扎实。衣麟尊师如父,学艺如渴,博采众长,他学艺不是为了自己成名,而是为了京剧的传承贯通,他潜心教学,培养出了一批批京剧新苗。

10月28日、30日和11月1日,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4年展演季在北京梅兰芳大戏院举办,其中《龙凤呈祥》、《楚宫恨》、《文昭关》、《大闹天宫》四出经典剧目由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师生共同演出。衣麟分别饰演了《龙凤呈祥》中的刘备、《楚宫恨》《文昭关》中的伍子胥和《大闹天宫》中的孙。衣麟通过亦文亦武、唱做兼长的技艺,追求“文戏武唱、武戏文唱”的艺术境界,展现了当代“大武生”的风范。

衣麟在《挑华车》中饰演高宠 朱宏摄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衣麟的师父杨少春先生这样评价他的弟子,他不仅要做大量的行政管理、教学工作,还要坚持练功,他一直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他已经和我学习了13年。他不是为了个人在舞台上的光彩,而是为了在教学中更规范的教学生。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他还作为助教协助我教学,相信他未来在学校领导岗位上定能严把教学质量关,为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衣麟自幼学习京剧,先习老生后习武生,通过刻苦钻研与勤奋练习,在文武两行均有建树。他师从于周仲博、尹月樵、李景德、杨少春、叶蓬、刘福生、周龙、米福生、杨长秀、董和平、赵德义、董德义等诸多名家。近几来,衣麟先后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杨少春和叶蓬先生为师,精研武生、老生艺术表演和教学,又拜师著名导演杨小青,成为学院表导演全能的人才代表。

衣麟在《击鼓骂曹》中饰演弥衡 孙觉非摄

衣麟在唱念方面,行腔刚柔相济,念白富有韵律,吐字字正腔圆,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极富感染力。在《龙凤呈祥》中他饰演刘备,甘露寺一折“太后吴侯坐佛殿”一段中,衣麟一句导板先声夺人,响遏行云。接下来的一段【西皮原板】,衣麟演唱的不疾不徐,清晰流畅,娓娓道来,把“王帽戏”演绎得淋漓尽致。《楚宫恨》中,衣麟对整部剧进行了丰富创新,对伍员这一角色进行了再创作,将“战樊城”一折的内容加入剧中,体现了伍员的忠义与机智,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西皮原版转二六】“一封书信到樊城”这一段,衣麟演唱得韵味十足,表现出了伍员明知兄长此行凶多吉少,又不得不分别的无奈。【西皮快板】“兄长上马两泪淋”中,伍员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在衣麟的酣畅淋漓、快而不乱的演唱中,随着快板的节奏爆发出来,极富感染力。在《文昭关》中,衣麟饰演的伍员家破人亡,身陷困境。衣麟演唱的经典唱段“一轮明月照窗前”,可成为本剧中的亮点。衣麟开头一句“爹娘啊!”,瞬间营造出了悲愤的情绪基调。接下来【二黄慢板】中,衣麟演唱得平稳舒展,贴合了当时环境中的寂静,这种静与伍员内心的波涛汹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悲愤之情。其中“愁人心中似箭穿”一句中,“穿”字这个拖腔,衣麟演唱得凄凉哀怨,把伍员如万箭穿心一样的痛苦心情刻画的入木三分。接着“思来想去”的“想”字,衣麟使用的上划音潇洒而不卖弄,既有分量又有尺度。后面【二黄快原板】中一句,“不能见,爹娘啊”,衣麟熟练使用了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爹”后突然转而发出脑后音,凄厉如长空哀雁,为整段唱腔增添异彩。

衣麟在《闹天宫》中饰演齐天大圣 毛琼雯摄

在武戏方面,衣麟凭借他高超的技艺和扎实的功底,一招一式干脆俊美,尽显大将风范。《楚宫恨》中的伍子胥为靠把老生,非文武兼擅者不能胜任。在与武城黑的打斗中,衣麟饰演的伍员骑在马上与其搏斗,他一手执马鞭一手持枪,出枪快、劲头脆、力量足,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让人目不暇接。当伍员与马昭仪逃至禅宇寺时,有拴马和插枪两个身段动作,拴马时,衣麟手栓缰绳的动作孔武有力,插枪时,他手举长枪,配合着转身连耍几个漂亮的枪花,再顺势插入地面,潇洒自如。全剧结尾,伍员无奈丢下马继续逃亡,衣麟耍枪下场,只见他提枪接跨腿转身,稳稳亮相,展现了伍员的英雄气概。“猴戏”是武生演员的“必修课”。在《大闹天宫》中,衣麟化身骁勇善战、机智勇敢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是一出经典的“猴戏”,与一般戏曲剧目不同,十分考验演员利用四功五法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能力。衣麟将其中的齐天大圣演绎的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展现了他在翎子功、水袖功以及短打武生等方面娴熟的功底。在《花果山》一出场的时候,他用水袖,用翎子,嬉戏兄弟子孙,虽为猴身,但在表演的分寸上,却表现出来是猴王的热情友爱,而不是一般猴子的嬉皮笑脸。小猴子们一阵嬉闹之后,追逐跳跃地下了场,他用翎子功夫,左“篡”右“甩”,表现了孙心里的欢悦兴奋。《凯旋图》一幕中,孙身穿抱衣抱裤,与青龙、白虎的对打,运用短打武生的表演技巧,适当地加入了“出手”的技术。孙与青龙对打时,衣麟手中的金箍棒时而轻便灵巧,时而重若千钧,展现了孙的武功高强。这里使用了“刀对棍”的打法,有时棍拔刀飞,有时刀绕棍起,衣麟表现的轻松灵巧。在孙战胜天兵天将后,一个虎跳接摔叉,只见他凌空而起又稳稳落下,干净利落。最后,孙迎战百官,战罢,一套行云流水的棍花表演使观众不禁为之喝彩,他运用了大刀花转身、迎面花转身、腋花等等繁复的棍花,眼花缭乱,精彩绝伦,流畅又富有力量感,为全局的结尾点缀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衣麟在《拜山》中饰演黄天霸(左)、舒桐饰演窦尔墩 朱宏摄

近年来,衣麟还主演了《连环套·拜山》《击鼓骂曹》《战马超》等剧目,不仅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优秀戏曲演员的全面素养,更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深刻理解,生动诠释了戏曲演员综合全面发展的成长道路。

“武戏文唱”是指武戏演员在武功扎实的基础上,唱念、做派方面都应该出色。如果武生演员唱念方面功夫下得不够,加之又在舞台翻打扑跌,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因此在唱念的部分就会逊色。因此,一旦在舞台上出现了唱、念、做、打样样精湛的武生演员,人们往往就称赞他的表演为“武戏文唱”。自京剧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诞生以来,众多杰出的武生大师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如武生宗师杨小楼先生,念白清脆,唱腔激昂如战马嘶鸣,表演细腻,武打干净利落,但是他在台上绝不过分卖弄技巧,用以讨好取悦观众,而是根据剧情、人物进行表演,一招一式皆有戏情戏理,完美诠释了文武兼备的艺术境界。“文武老生”李少春先生,素有“李神仙”之称,非常注重武功和表演的统一,他的唱念韵味纯正,行腔圆熟婉转,感情深沉,荡气回肠。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京剧“改革家”,他对剧目《野猪林》加以改造,加入“大雪飘”一场,被奉为经典,可谓“一叹三咏、如泣如诉”。还有李万春先生,文戏、武戏、红生戏、猴戏都颇有造诣,并且是编新戏最多的一位演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成为武生中的翘楚。从这些武生名家的艺术境界来看无一不昭示着一个道理:一位真正优秀的武生演员,其艺术之路绝非仅限于翻打扑跌的技巧展示,更需在唱念做打各个方面均有所建树,实现技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唯有做到“武戏文唱”,方能超越技艺的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成为流传后世、影响深远的一代“大武生”。

衣麟在《文昭关》中饰演齐天大圣 毛琼雯摄

要成为一名“大武生”必须有坚实的基本功,衣麟当年打基础的时候每天练习三个小时的圆场功,练了一个学期,打下了坚实的童子功,终身受用。京剧表演艺术家、原上海市文化局局长马博敏说:“从这几出骨子戏来看衣麟的功底是深厚的,一天晚上连演三出戏,演完没有觉得筋疲力尽,还能够定住,说明你的体力、耐力爆发力都可以,作为一个43岁中年演员,能保持这样的体力就说明你平时练功了,教学、管理、练功够你辛苦的,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衣麟留校二十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是他的主责主业。他认为:“教学相长对于我来讲特别有体会,一位老教师对我说‘你教着教着就害怕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把自己的能力经过舞台实践提升,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如何信服你,你教他的东西如果在舞台展示的时候得到认可的话,学生也会认真地跟你学。”

作为教师和演员,衣麟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打破技能壁垒,精益求精,把演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戏曲教育和培养更多优秀戏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深知唱念做打才是京剧发展的根基,正是他对京剧一招一式刻苦钻研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学校的青年教师,和大家一起为京剧事业的传承共同奔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郑嘉琪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