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么写《班组长心得体会》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1 16:48

怎么写《班组长心得体会》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班组长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班组长的工作、职责、心得体会等方面展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 班组长在团队中的作用与职责 - 班组长如何带领团队完成工作 - 班组长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 班组长对团队管理的感悟与思考
2. 结构安排:合理布局文章结构,确保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
- 引言:简要介绍班组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担任班组长的时间、背景等。 - 正文:根据主题,分几个部分进行论述,每个部分可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 - 第一部分:阐述班组长在团队中的作用与职责。 - 第二部分:介绍班组长如何带领团队完成工作,包括沟通、协调、激励等方面。 - 第三部分:分享班组长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 第四部分:阐述班组长对团队管理的感悟与思考。 -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班组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3.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力求使文章富有感染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 - 运用比喻、排比等

成为班长后我才明白

班长

充满光环的一个职务

要成为一位班长本就不易

要成为一位成功的班长

更是要经过磨难的洗礼

与岁月的雕琢

我叫沙学华

是78集团军某工化旅的一名班长

让我带你一起解读

我的成长之路

在军营中连队就是我们的家
集体中班长就是家长

在很多新战士眼中

班长既像父亲般严厉认真

又像母亲般细心体贴

在漫长或短暂的军旅生涯中

班长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曾经也是十分不解
为什么班长总是这么严厉

爱挑毛病,总说不足

分明我已用尽全力

班长却还是不满足的样子

如今的我走到班长的岗位

担起班长的头衔

才真正的懂得

哨音意识不是单纯的集合站队

而是纪律作风的体现

常说看到班长就知道手底下的兵

是“英雄”还是“狗熊”

我才明白了什么叫模范带头

成为班长后我才明白

一味的强调坚持

不如冲锋在前的身影

一再的强调标准

不如率先垂范的影响

实际行动胜过千言万语

成为班长后我才明白

众人划桨开大船

班内建设需要全班参与

以连为家的根本

是让兄弟们

真实的感受到亲人的温暖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团结的集体才有向上的动力

成为班长后我才明白

威风八面的背后

是血与泪的付出

多大的成绩就有多少的汗水

集体的进步也要不吝啬赞美

激励与鞭策同行

才能激情满满,昂首向前

成为班长后我才明白

声声班长

叫的是心中敬佩

喊得是淳淳情义

既是班长,更是兄长

“领头羊”不仅是领跑指挥

更是一种责任担当

成为班长后我才明白

才渐渐的读懂和了解我的班长

带领班级争创荣誉的是班长

及时沟通上级指示

传达精神的是班长

关心关爱战士生活

思想情况的是班长

也正是因为军队中

有千千万万个班长

我们这个集体

才有无穷的战斗力

我们的军队

才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

整 理:廖 航 王亚伟 赵东雪

主 管:陆军第七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主 办: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来 源:北 疆 卫 士 号

总 监:杨军舰

总编审:张 胜

总 编:杨再新

责 编:丁 鼎

编 辑:常桂苹 高 鑫

邮 箱:bjwsh_78@163.com

带新兵不是复制“昨日的自己”,一名新兵班长的感悟发人深省

来源:中国军网

带新兵不是复制“昨日的自己”,一名新兵班长的感悟发人深省——

我被新兵“带”成好班长

■解放军报记者 李 蕾 通讯员 丁 雷 罗洪富

插图:唐建平

样本聚焦

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下士石博太,当了3年新兵班副班长,今年终于转正。

以前,他一直认为新兵不难带。只要按照条令条例严格教育管理,用心对待每名新兵,让新兵感觉班长为自己好,就不愁带不出好兵。

今年新兵一入营,石博太重点抓内务卫生和作风纪律养成,手把手地教,耐心细致地讲。新训第一周,他带的新兵班就夺得两面流动红旗。站在领奖台上,听着战友们的掌声,石博太心里成就感满满。那一刻,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带出好兵。

然而,事情的发展,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新兵马帅性格活泼、不拘小节,好几次点名,不是忘戴帽子就是忘扎腰带。入伍1个月,他的被子还叠得跟“坦克”似的,为此没少被通报。

一次新兵营组织内务检查,为夺得营里的“内务卫生”流动红旗,石博太把马帅刚叠好的被子拿到自己铺面上摊开重新叠。一番“精雕细琢”后,他再放回原位。

果不其然,周末营讲评时,马帅不仅夺得流动红旗,还被评为营里的“内务标兵”。石博太原以为,这能让马帅树立信心。谁知,上台领奖时,马帅脸上却有些尴尬。

不同于外向的马帅,新兵史凡平时话不多,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待在角落看书。石博太便有意为他创造上台的机会,让史凡多发言。

一次训练间隙,石博太率先开口:“来,掌声欢迎史凡为大家展示才艺!”突如其来的,让史凡有些措手不及。他红着脸走到队伍前,勉为其难地唱了一首歌。

“我是为你们好!”每次训练讲评,石博太都不忘鼓励大家,要多上台展示自己。因为自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所以石博太相信,这么做也一定能让新兵尽快成长。

一段时间后,石博太发现,事情并没有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马帅的内务质量还是“原地踏步”,史凡开始有意无意地“躲”着他,其他新兵的训练热情似乎也没以前高了。

起初,石博太以为这是新兵适应期的正常反应。当初他当新兵时,也有一段时间不适应,后来在班长的引导下才慢慢好转。直到一天晚上,马帅找他汇报思想时,他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班长,我知道你是想把我们带成好兵,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真的不适应……”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好几次我想对你说,但每次你都说‘我是为你们好’。我不想让你伤心,所以一直不好意思讲。”

原来,那天营里检查内务,马帅特地提前半小时起床叠被子。可石博太自作主张帮他摊开重叠,这让他感觉自己的努力不被班长认可,就算被评为“内务标兵”,也不光彩。

回想起这段时间与新兵的相处,急性子的石博太这才发现,自己总想着把新兵“复制”成跟自己一样的兵,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他没想到,这给新兵们带来了无形的负担。

这次谈心,让石博太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带兵人,不能以“我是为你们好”的名义,总想着把自认为好的经验做法强加给新兵,不自觉地想把新兵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兵,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脚印前行。带兵人走过的路,不一定适合每名新兵。新兵的成长路上,有许多不一样的风景,需要新兵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带新兵要科学分析新兵特点、准确把握新兵需求,不能盲目相信自己的感觉。”那晚,石博太在带兵日记中写道,站在新兵的角度做好“为你们好”的事,才更容易被新兵接受。新兵真正体会到班长骨干的一番苦心后,信任会油然而生。

此后,石博太手把手教马帅叠被子,不再越俎代庖,还鼓励他谈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练久了,马帅渐渐找到窍门,还把自己总结的心得与班长教的方法融合贯通,叠出了整齐方正、棱角分明的“豆腐块”。营里再次检查内务卫生,虽然马帅未能成为“内务标兵”,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被评为“进步标兵”。检查结果揭晓,马帅脸上笑开了花,石博太也由衷地为他高兴。

带好内向的史凡,需要不同的方法。那段时间,石博太和史凡经常交流谈心。一次,营里组织“好书分享会”,石博太建议史凡登台讲述自己的体会。

起初,史凡担心和以前一样出现尴尬,不知道站在台上该怎么说。石博太便教他如何列提纲、写草稿。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史凡鼓起勇气登上讲台,给大家分享书中美文和自己的感悟。精彩的讲述,赢得战友的热烈掌声,也让史凡信心大增。

看到一个个新兵的进步,石博太内心悄然变化。带新兵的同时,他也被新兵“带”成了一名好班长。渐渐地,石博太越来越善于站在新兵角度思考问题。“班长相信,你一定能行”“慢慢来,班长教你”“真棒,这次你又进步了”……成为他常说的话。新兵结业考核,石博太所带班总成绩在新兵营名列前茅,他本人也被评为营里的“优秀带兵骨干”。

这次当新兵班长的经历,让石博太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耐心、韧性、宽容、包涵,都是爱的“代名词”。回想当初一心想“带出当年的自己”,再看看现在“被新兵带出的自己”,他认为,站在新兵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多给新兵一些成长的空间,带出富有个性、思维活跃的新兵,才是真正“为他们好”。

亲历者说

多站在“我们”的角度“为我们好”

■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新兵 马 帅

对于班长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这份“好”,一开始却让我们有些不适应。

虽然我知道班长想帮助我树立自信心,让我获得营“内务标兵”的荣誉,但这并不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而是班长给的。这份“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直到后来,我主动找班长汇报思想,请他多给我们点时间,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成长。在班长的引导下,我们瞄着自己的成长目标不断前行,中间有失败,这也是一种宝贵的体验。

其实,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成长路上,我希望班长们能在尊重部队共性的基础上,多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让我们多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才是真的“为我们好”。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