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2 11:12

推荐《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赞美最美教师的精神品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而言,作文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最美教师的背景和事迹;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心得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最美教师的教育理念:分析最美教师的教育理念,如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等。
b. 最美教师的教学方法:探讨最美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个性化教学等。
c. 最美教师的精神品质:赞美最美教师的优秀品质,如敬业、奉献、耐心、细心等。
d. 最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描述最美教师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激发学习兴趣、塑造健全人格等。
e.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最美教师对自己的启发和感悟。
3.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形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事例丰富:在论述过程中,要结合具体事例来支撑观点。这些事例可以是教师的教学场景、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或者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
5.

最美教师 | 李秀兰:平凡而伟大,奉献却幸福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这一职业需要德才兼备、默默辛勤耕耘的敬业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这一拥有特定内涵的职业,决定了他们终生都要像燃烧的蜡烛,向世人承诺着光明与奉献。赛罕区金桥小学教师李秀兰,自1993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28年。她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把爱的阳光洒向教育事业,洒向自己的学生。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真诚奉献,刻苦钻研

李秀兰不仅热衷于教育事业,还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她曾扎根乡村教育十多年,由于当时学校没有美术教师,学校安排她带六个班的美术课和一个班的数学课,同时兼任学校大队辅导员。这对于没有绘画基础的她来说是个挑战,但她义无反顾地接受了。每晚坚持学习美术方面的基础知识,睡觉前坚持练习简笔画,一学期后掌握了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巧。此外,她还学习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将剪纸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剪纸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就这样,学生们爱上了她的美术课堂。

2010年9月,校领导安排李秀兰指导12名学生参加市级中小学生绘画比赛,为了能在比赛中拿到理想的成绩,她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辅导画画,最终参赛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

耐心帮助,细心关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有时也胜于母爱,这种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励他们扬帆前进,李秀兰就是用这种爱去点亮孩子们的心灯。一个学生因为饭费丢了急得大哭,不敢告诉父母。李秀兰知道后,帮学生交上了饭费,并告诉他是有同学捡到了钱。在学生因病请假一个月时,李秀兰为了不让学生耽误功课,每个周末主动上门为其补课,家长要给她送一些土特产以表感激,她婉言谢绝。这样的事情在李秀兰身上数不胜数,她时刻把关爱孩子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深深地刻在心里。所做的一切,只为践行教育的初心。

做甘为人梯的师者

二十八年过去,当年年轻教师李秀兰如今已是学校里的骨干教师。如今她作为数学教研组长,时刻关注着青年教师的成长,她坚持与青年教师共同备课,交流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在她的引导下,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多次得到学校及学生家长的肯定与好评。岁月荏苒,时光易逝,李秀兰的鬓边依稀可见丝丝白发,但不变的,是最初那颗投身教育事业的心。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始终不忘学习,注重表率,力争在平时的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强国”平台的积分学习中,她曾以赛罕区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评为市级“学习标兵”。她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和众多党员教师一样,一直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时,李秀兰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今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以来,她带头践行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完成党支部交给她的每一项工作,是当之无愧的先锋表率。

▲李秀兰老师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所作剪纸作品

多年来,李秀兰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学习、钻研业务, 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她多次荣获“赛罕区优秀辅导教师”、“赛罕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赛罕区优秀党员”、“赛罕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有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孜孜不倦为师路,矢志不渝教书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秀兰谱写出一曲默默无闻耕耘者的奉献之歌,这不仅体现了一名教师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更是她一生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真实写照。


通讯员/张蕾

编辑:姬磊

初审:张姝宁

复审:郭建国 胡海波

终审:王 鑫

教师心得: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

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怎样才能让自己再有突破?今天的我,能不能与昨天的自己有一点儿不同呢?

如今,我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背着我的双肩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这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人本课堂乐不疲

倦怠常常源于成长中的困惑,我不断问自己:教学的基本规律到底是什么?孩子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数学课堂?在这样的追问和思考中,一个答案浮现出来:好课堂一定有一种好玩而有意义的样态,我管它叫“玩着学数学”。

那么,怎么才能“玩着学数学”呢?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教育学生时常说“修行靠个人”,但作为期待自我突破的教师,我认为更应该思考怎样做到“师傅领进门”,让学生与数学来一场美丽的邂逅。我的突破口是创设富有情趣的数学情境。

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可能会骑着自行车进教室,可能会从学生表演开始,也可能从有意思的故事、直观好奇的操作等情境逐步展开,情感在教室中弥漫,有教师的情感,也有学生的情感。因为有了情感,教学就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不是因为记忆才记住,而是因为理解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这样好玩而有意义的教学,师生都有美好的获得感、幸福感。

慢慢地,我发现,好的数学课堂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好的数学课堂生态一定是儿童、数学和教师三方合力形成的:一要尊重儿童的天性、需要、视角、情绪情感等。二要关注数学的本质,“玩着学数学”不是听听、看看、说说、笑笑而已,而是孩子们深度参与、自主探究、经历体验,并在其中锻炼思维的过程。三要发挥教师作用,我得做导演、主持人、参与中的首席,把儿童与数学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们觉得数学课有意思、有味道。此时,儿童数学教育就发生了。

我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还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我的作用就在那一堂又一堂好玩而有意义的数学课里。而倦怠,再也没找上我。我把上好课作为追求,并全身心地投入热爱。

最近7年,我一直教六年级,主要在探索中小学衔接阶段的课程重建与学习方式变革。为此,我们一方面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单元备课;另一方面基于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我在玩着学、刻苦学、自主学、混合学等学习方式研究中乐此不疲。

快速提升与人听

成熟期教师自我突破的确不容易,但也有小妙招,就是讲给别人听。这是我的深切感受。

谁都知道学习的最好办法是“讲给别人听”,但并不是每个教师都重视这件事。教师,除了给学生上课,其实也是有机会讲给别人听的。教师要努力争取学校教研、区域教研等时机讲给更多的人听。你不必担心指导别人会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也不必担心教给别人最后会让别人超过你。讲给别人听,分享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人,而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

“讲给别人听”的准备过程,不仅能梳理你所知道的,而且还会让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特别是还会让你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你会发现,讲着讲着,你把自己讲清楚了,把自己讲明白了,它就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你的教学实践。

形成风格有个性

来到北京中学的第一年,我希望能博采众长,几乎听遍了所有教师的课,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学科。但每当实践之后,就发现别人身上那些精彩我学不来。原因很可能是我选择了与自身特点不契合的方式,硬要模仿就是邯郸学步,自己难受,学生也跟着受罪。

我们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目的是做更好的自己。每个人特点不一样,有些教师反应快,善于临场应变;有些教师思考深,善于预设与筹谋……个性不同风格就会不同,不能盲目模仿。我们都希望把他人好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教学中,这时候要注意考量自己的个性特征,有所取舍。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反复思考自己的教学风格到底是什么,但是说不出来,有时候说出来了,又好像不是自己的。比如,我的数学课也追求为学生提供好吃有营养的数学,可给学生提供好吃有营养的数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课堂的,分明是吴正宪老师啊;再如,我在课上也经常会和孩子们通过“错误”去学习,可化错教学是华应龙老师呀;我还特别注重通过创设情境展开教学,可是一提情境教学,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李吉林老师创始的。其实,吴老师好吃有营养的数学,就是我要学的;华应龙老师化错教学,也是我主张的;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更是我要实践的……他们的好做法是适合我去努力学习和追求的。

可是,我也在想:我是什么呢?我既不是他们某一个,更不是他们的总和,我是我自己,我自己是什么呢?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玩,我从小就好玩,现在也好玩,学生也喜欢玩,我们的课堂经常是玩着玩着就把数学学好了。终于,在这样的思考与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出版了教学专著。

总之,学习别人,是为了激活自己,只有形成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方式,才能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只有发挥出了自身特点,才可能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王来田 北京中学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项目指导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出版个人专著《玩着学数学》等。)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