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林伯渠简历》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2 19:15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林伯渠简历》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林伯渠简历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保准确性:在撰写简历作文时,首先要确保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林伯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事迹需要经过核实,避免出现错误。
2. 结构清晰:简历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林伯渠的生平、成就和贡献。一般可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划分。
3.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要突出林伯渠的重要事迹和贡献,如他在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避免过多描述无关紧要的细节。
4. 语言简练:简历作文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在描述林伯渠的生平和事迹时,要抓住关键点,避免过多修饰。
5. 适当引用:在作文中,可以适当引用林伯渠的名言或相关历史文献,以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但要注意引用的准确性和适当性。
6. 体现时代背景:在描述林伯渠的生平和事迹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贡献和影响。
7. 遵循道德规范:在撰写简历作文时,要遵循道德规范,尊重历史事实,避免歪曲和夸大。
8. 注意篇幅:简历作文的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00-800字左右。在有限

湖南常德著名人物(二):林伯渠

林伯渠(1886—1960),原名林祖涵,湖南临澧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也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主持人。他的一生贯穿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各个重要阶段,从辛亥革命、国共合作到社会主义建设,始终以坚定的信仰、清廉的作风和卓越的领导力著称。

林伯渠照

林伯渠早年受戊戌变法影响,1904年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与辛亥革命。在多次革命失败后,他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1918年,受李大钊影响接触马克思主义,并于1921年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党员之一。

李大钊照

1934年,林伯渠以近50岁高龄参加长征,任红军总供给部长,负责筹粮筹款。他坚持与战士同行,手提马灯为队伍照明,被赞为“手举马灯照万人”的英雄。到达陕北后,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推行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和廉政建设,将边区打造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41年,陕甘宁边去行政区域图

1940年代,陕甘宁边区面临经济封锁和物资匮乏的困境。林伯渠提出“厉行廉洁政治”,颁布《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规定贪污1000元以上者处死刑。肖玉璧是1933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战功显赫,全身有数十处伤疤。1940年,他调任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后,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3050元,并倒卖边区紧缺的食油、面粉给国民党军队,造成恶劣影响。

红军在长征中使用过的马灯

边区高等法院依法判处肖玉璧死刑。肖玉璧自恃功高,写信向毛泽东求情,希望“战死前线抵罪”。林伯渠亲自向毛泽东汇报案情,并强调:“目前干部贪污占案件5%,此风非刹不可!”毛泽东援引此前处决黄克功(红军将领因逼婚杀人被处决)的先例,支持法院判决。1941年底,肖玉璧被枪决。《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有一株‘肖玉璧’式的莠草”!

林伯渠故居

1949年,林伯渠主持开国大典,并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直至1960年病逝。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拒绝为亲属谋私利,树立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典范。林伯渠被毛泽东誉为“总站在革命最前线”的革命家。他的一生体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信仰升华,其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作风深刻影响了党的传统。

林伯渠:革命一生 奉献一生

据新华社电 (记者袁汝婷)湖南常德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绿树掩映中有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那是中共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今年6月底,在林伯渠故居景区内,林伯渠生平陈列馆正式开馆。人们伫立在展厅橱窗前,听讲解员讲述这位“革命老战士”不平凡的一生。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1886年生,湖南临澧人。1904年春,林伯渠东渡日本,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加入中国同盟会,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此,林伯渠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1920年8月,林伯渠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最早的党员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林伯渠参加了南昌起义。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并于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参加长征时,林伯渠已年近半百。每次行军,林伯渠总是一手提小马灯,一手拄着那根从瑞金带来的拐杖,照顾着同志们。红军女战士李坚贞回忆说:“他的小马灯从来不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着大家。”

林伯渠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期间,对陕甘宁边区的巩固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60年5月29日病逝于北京。

“林伯渠同志的一生是彻底革命的一生,是一个职业革命家战斗的一生。”临澧县林伯渠故居纪念馆馆长严清涛说。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