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乡镇人民调解工作总结》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4 16:26

如何写《乡镇人民调解工作总结》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乡镇人民调解工作总结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乡镇人民调解工作的总结。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总结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乡镇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工作成果、经验教训等;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展望。
3. 内容全面:总结乡镇人民调解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 工作背景:介绍乡镇人民调解工作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形势。
b. 工作成果:总结乡镇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c. 工作经验:分析乡镇人民调解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如调解方法、技巧、团队协作等。
d. 存在问题:客观分析乡镇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调解力量不足、调解效果不理想等。
e.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调解能力、创新调解方式等。
4. 语言规范: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方言化表达。同时,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5. 数据支撑:尽量使用具体的数据来支撑论述,如调解

【基层普法】“热线+调解”联动解民忧——统部镇创新构建基层矛盾化解新机制




“多亏了你们协调,我家土地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近日,统部镇碧流汰村民白某握着12345热线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个历时半年多的企业与村民之间的土地复原纠纷,通过“热线受理—联合调解—跟踪回访”的新机制得到圆满化解,成为我镇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一、热线接诉:精准捕捉矛盾焦点

3月17日,镇12345热线平台接到白某投诉:一家碎石企业租用自己家的土地堆放砂石、尾矿,生产结束不再续租后,土地上的尾矿垃圾没有清理干净,近半年间,自己多次去联系,企业以各种理由推脱。热线将其建档案记录,同步推送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我们建立了矛盾纠纷分级处置台账,”热线办负责人镇党群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隋永斌介绍,“对农村常见纠纷,实行热线与人民调解‘双线并行’处置模式。”

二、联合调解:多方联动凝聚合力

次日,隋副主任联合司法所、村委会组成的调解小组去往实地勘察。到达现场后,调解小组发现:白某的土地上确实存有尾矿垃圾,需清理干净才能继续进行生产生活。
随后司法所所长常靖宇向涉事企业讲解《民法典》合同的违约责任,告知其即使当初签订合同时未明确租赁期满地上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及赔偿责任,但已经造成损失,也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将土地恢复原状或赔偿垃圾清理的费用和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
经过多次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在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签订了调解协议。

三、机制创新:构建长效化解网络

我镇近年来着力打造“1+3+N”矛盾调处体系:“1”个12345热线指挥平台、“3”级调解网络(镇调委会+村调委会+网格员)、“N”个联动部门(村建、农业、民政等)。
2024年以来,通过该机制成功化解:合同纠纷2起,山林土地纠纷1起,损害赔偿纠纷1起。

四、工作启示:总结经验推动创新

关口前移是关键:通过热线大数据分析,提前发现苗头性问题;
依法调解是根本:每起调解做到“三有“(有记录、有协议、有回访);
群众满意是标准:建立“投诉人评分+第三方评估“双评价体系。
司法所常所长表示:“12345热线和人民调解均有其优势与不足,统部镇新型工作机制将热线与调解相结合,扩展了调解的广度,也加强了热线的深度,这是政务服务的速度与基层治理的温度统一,也是法治和德治的互补。”


来源:统部司法所

编辑:王晓萍

审核:张忠财

府院联动“三步法”,巧解基层“千千结”——潍坊昌乐红河法庭“三步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来源:山东法制报】

山东法制报 陈瑞阳

4月18日一早,家住昌乐县红河镇的小李兴高采烈地穿梭在西瓜棚里,挑选品相好的成熟西瓜,打算在外出务工前,将这份心意送往昌乐县人民法院红河法庭,向主持调解的马金汉法官表达谢意。

昌乐县人民法院红河法庭

2024年,小李带着几个朋友一起买了挖掘机,在当地承接拆除工程。年底,王某找到他,签了合同让他们给一家公司的场区进行拆除。完成拆除后,王某又私下委托小李挖掘厂房地基石料进行出售,并口头承诺以出售的石料款作为劳务报酬。没想到,石料还没挖完,公司那边就叫停了。小李这才知道,王某只是公司请来的拆除工程合作伙伴,无权代表公司处置地基石料等财产。“干了好几天,这不是白忙活吗?人力物力都搭上了,这叫什么事啊!”小李郁闷不已,与公司多次协商未果,便前往红河镇政府反映情况。

镇政府多次组织沟通协商,但因王某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公司坚称没有安排挖掘石料的计划,双方分歧很大,矛盾难以化解。今年3月,红河镇政府将该纠纷转交至红河镇综治中心,启动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由镇政府、法庭、派出所等多个部门组成联合调解小组,共商解纷之策,共谋化解之道。

接到联动调解信息后,马金汉等人先去村里跑了两趟,“纠纷就像缠在一起的麻绳,得先找到线头。”他说。第一次,他联系村委会主任一起到小李家中走访,站在西瓜棚边和小李聊了一下午,把事情前因后果,以及挖掘过程中的用工成本都记在本子上;第二次,他们跟随网格员一同去了场区所属公司,认真翻阅了公司与王某的拆除协议,与相关负责人沟通,进一步核对事件经过。

马金汉法官正在走访

3月19日上午,理清事件全貌后,镇政府组织联合调解小组成员单位、公司相关负责人和小李在红河镇综治中心进行调解。然而,“面对面”的调解中,双方仍旧争吵不断,毫无进展,眼看又要吵崩,于是调解小组决定通过“背靠背”的方式促进双方沟通。

“我们把双方分到两个房间,同时调解人员也分成两组,调解的时候分别站在他们各自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让他们慢慢冷静下来,也更加信任我们。”这个方法很快有了效果,“背对背”调解过后,双方当事人再次“面对面”时,已能够和和气气地商议解决方案。又经过进一步释法明理、沟通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了由公司当场向小李支付4.5万元的调解协议,纠纷圆满化解。

“从‘面对面’到‘背对背’,是我们和镇政府在多次联动调解中总结的一种方法。”马金汉向记者介绍,这场矛盾纠纷的圆满化解,正是红河法庭贯彻府院联动“三步走”机制的典型实践:第一步是良性互动,充分发挥镇政府组织优势和法庭专业优势,将多方力量“联”起来,一起多方协商、多元施策想办法,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前端化解;第二步是优势互补,法庭积极与网格员、社区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等加强联系,让各部门人员“动”起来,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缘纽带优势,结合乡情、亲情、友情等,及时快速与当事人建立良好沟通;第三步是有机衔接,以红河镇综治中心为依托,充分利用村干部、“五老”群体等调解资源,准确把各项职能“合”起来,发挥他们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让释法明理更易于当事人接受和理解。

马金汉法官正在调解

“我们归纳的这‘三步走’经验化解不少矛盾纠纷。去年以来,红河法庭与镇政府联合通过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化解各类矛盾18件,解决诉讼纠纷22件。”马金汉自豪地说,“基层的矛盾纠纷就像地里的瓜秧,看着千头万绪,但顺着藤摸准根,总能理清楚。”如今在红河镇,越来越多的“结”,正被府院联动的“三步法”悄然解开。

晌午将近,小李风风火火提着两个沙瓤西瓜来到法庭,见到马金汉,脸上满是喜悦,“马法官,这是自家地里刚摘的瓜,您一定要收下,多亏了您费心调解,我们现在买了新挖掘机,打算过两天去外地干活嘞!”

闻言,马金汉欣慰地笑笑,摆摆手,“别客气,这瓜我们不能收,留着给孩子吃吧,你们好好干活就是最好的谢礼,看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我比吃啥瓜都开心!”

责编:陈瑞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