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4 22:26
写作核心提示: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个人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以下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一、审题立意
1. 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2.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作文的主题和立意,确保主题鲜明、立意正确。 3. 避免跑题,确保作文内容紧扣题目要求。
二、素材积累
1. 平时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积累丰富的素材。 2. 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积累时事素材。 3. 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积累生活素材。
三、结构安排
1.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确保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 开头要引人入胜,中间要详实具体,结尾要简洁有力。 3.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流畅自然。
四、语言表达
1. 运用准确、规范的语言,避免错别字、病句。 2.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3. 避免口语化、啰嗦的表达,使文章简洁有力。
五、书写规范
1. 字迹工整,避免涂改,确保卷面整洁。 2.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使文章符合规范。 3. 遵循作文格式要求,如标题、段落、行
高三语文备战高考已进入倒计时阶段,高考作文如何踢好“临门一脚”?笔者认为好的高考作文应做到如下八点。
标题新颖。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绝大多数为材料作文,需要考生自拟题目,文章标题如果起得切合题意、新颖别致又富有内涵意蕴,对获得高分是很有帮助的。如2022年高考上海卷有关“发问”与“结论”的材料作文,不妨看一下高分考生拟出的文题:《让发问与结论各美其美》《守得一镜明,待以万山开》《发问和结论并行不悖》。2022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有关“烟火气”引发的思考,优秀考生拟出与众不同的题目有:《人间有味是清欢》《不可辜负的美》《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等。这样的题目,给人“鹤立鸡群”之感,自然能够博得阅卷人的好感与青睐。
字数合适。一篇作文拿到手,阅卷老师一般会先大致看一下文章篇幅字数,如果篇幅不达标,那么毫无疑问是要扣分的,达到规定的篇幅字数,是起码要求和底线。
高考作文,每篇以超过规定字数80到150字为宜。比如题目要求“不少于800字”,那么考生作文篇幅最好超出80到150字。作文字数没达到要求的,扣分不止“每少50字扣1分”;字数刚达到底线要求的,也会给人一种“挤牙膏、凑字数”的感觉;超出字数底线要求百余字,会给人一种文章内容充实、有血有肉的感觉。当然,作文写得太长也不好,不仅会占用宝贵时间,而且会在视觉上给人塞得过满、没有回旋余地的压迫感,费力不讨好。
首尾点题。作文开头应简短、吸引人,如果开头写了半天还没进入正题,那就不妙了。具体来说,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最好都点题。点题形式不拘一格,既可以点出完整的主题(或话题、标题),也可以点出主题的关键词,还可以把主题稍作改动但保留其关键词。如果首段较长,那么点题的最佳位置在该段最后一句。因为首句点题有时会让人觉得肤浅,段中点题又不易让阅卷人看到,在末句点题,既有前面的铺垫,又易引人注意,所以是点题的最佳位置。
如写2023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有名高分考生在题为《别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的跑马场》的作文中就非常注重点题扣题,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就有4处“面对缤纷多彩的事物和世界,别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的跑马场”这样的句子,恰到好处地起到了凸显文章中心论点的作用。
结尾有力。文章不要虎头蛇尾,而要凤头豹尾。结尾是老师阅卷时目光快速定位的“点”,最后一段再次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如果开头结尾都出彩,那么这篇作文可能在二类文以上了。如果结尾拉拉杂杂写了一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只是为了凑字数,开头又没点题扣题,那么分数肯定就不高了。简明、有力的结尾对一篇文章来说至关重要。
结构匀称。看了开头和结尾,通常阅卷老师会把整篇文章通览一眼,看看你的分段情况,如果分段清晰,错落有致(一般6—10段为宜),那你又为自己的文章增加了一些分数。如果文章只有三四段,就显得行文结构上不匀称、不协调,看起来缺乏应有的层次感和美感,甚至中间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这样给人的印象就是条理不太清晰,文章结构安排不得当。一般而言,首段和末段可短些,两三行即可,中间每段可长些,七八行较适当,单个语段尽量不超过150字。首段短利于迅速入题,末段短方便突出主旨。
立意积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立意”有明确要求,但对“立什么意”却没限定,只是要求考生感情真挚,写出自己独特而真切的体验,亮明正确的观点。所以,作文要以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宣扬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为主基调和主旋律。那种剑走偏锋,通过高考作文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对教育制度的鄙视、对父母师友的厌恶等不良情绪,或在文中为追求刺激、贪图享乐、逃避责任的行为进行辩护的文章,一定不会得高分,也是应该规避的。
主体突出。如果是记叙文,要看一看文章描写是否生动细腻,是不是抓住了人物特点,有没有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果是议论文,重点要看论点是否鲜明,逻辑是否清晰,有没有正确运用贴切的论证方法,这是决定一篇作文能不能成为一类文的先决条件。比如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某学生写的题为《传承、发展与创新》一文,主体部分通过自身和同伴的故事,突出了“我们可以独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新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这一主题,令人印象深刻,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卷面清爽。俗话说“文如其人”“见字如面”,都说明书写和卷面对文章的重要性。不管考生字写得是否漂亮,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做到书写清楚,字迹规范,不随意涂改,给人一个好的印象。
以上就是整个作文阅卷的主要环节、过程、标准、尺度和赋分点。希望考生能够仔细对照自己的作文,发现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改进,让自己的作文经得起涵泳和品味,进而赢得高分。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07日第7版
作者:程立海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