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向 致敬作文》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4 23:26

如何写《向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向致敬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致敬对象:首先要明确你要致敬的对象是谁,是历史人物、英雄、老师、父母、朋友还是某个团体。确定对象后,要对他们的贡献、品质或事迹有所了解,以便在作文中表达出敬意。
2. 突出主题:围绕致敬对象,明确作文的主题。主题可以是他们的英勇事迹、崇高精神、无私奉献、感人事迹等。确保主题鲜明,贯穿全文。
3.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致敬作文,结构要清晰,层次分明。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安排:
a. 引言:简要介绍致敬对象,点明主题。
b. 主体:详细描述致敬对象的事迹、品质或精神,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c.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表达敬意,并提出自己的感悟或决心。
4.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致敬对象的形象。注意以下几点:
a.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b. 运用丰富的词汇,避免重复单调。
c. 注意句子结构,使文章读起来流畅自然。
5. 情感真挚:在作文中,要真诚地表达自己对致敬对象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描述自己与致敬对象的关系,如亲人、

新华述评|致敬2021:奋进是最美的挥别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题:致敬2021:奋进是最美的挥别

新华社记者孙闻、姜伟超、王紫轩

时间把每一年装订成册。总有一些特殊的年份被放在书架最显眼处,信手翻开,铭刻的记忆伴着书香扑面而来。一字、一句、一标点,拓印岁月的雪泥鸿爪,珍藏韶华的吉光片羽。

2021,就是这样一本书。一股神奇的力量,让它在渐行渐远时愈发耀眼,让它在挥别之际令记忆流淌,让你我于刻骨铭心中寻得奋斗的初心、前行的勇气、生活的答案,以及幸福的味道。

(一)

历史之所以在2021年作结,是因为人民在这一年创造了历史。未来将一再确认,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壮丽、最激荡的年份之一;我们也将一再回看,从这一年中涤荡初心、汲取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功业,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置诸人类文明史,这何尝不是最夺目的篇章?

时光无言,却见证了所有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誓言铮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号角阵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已经开启。进取者建功,奋斗者圆梦——这是新征程发给弄潮儿的“路书”!

回顾百年党史,我们感动,我们深思:历经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绝处逢生、化危为机,凭的是什么?将“不可能”变成“可能”,革命胜利、发展壮大,靠的是什么?凭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靠的就是不懈的奋斗精神。

“一等渡江功臣”马毛姐、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改革先锋”王书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这些闪亮的名字,串起一代代共产党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精神血脉。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吾辈之中华”,当中印边境上壮士们以血肉之躯迎向重围的那一刻,我们相信,有一种信仰穿越时空,在激荡交汇;有一种精神如水滴击穿岩石,推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奔涌向前。

这一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通过百年党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勇气,必将从胜利走向辉煌。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九年卓绝奋斗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党的十八大至今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胆略,谋划国内外大局,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工作,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天安门广场上的一百步正步伴着一百响礼炮,汇成2021年的最强音。这是胜利的凯歌,亦是前行的号角,它提醒着我们,每一个脚印都是信念夯实,每一场胜利都由牺牲铸就。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渐次推进,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历史不会辜负奋斗者的每一滴汗水!干,就一个字!

(二)

阳光日复一日在我们心头刻下年轮。回望2021,留在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是什么?

云南一位女士在看完电影《长津湖》后,自己回家做了冻土豆,啃了几口泪流满面。有网友感言:“走出影院,看到灯火辉煌、高楼林立,才发现山河无恙、国富民强是《长津湖》最好的彩蛋。”

你用牺牲成就我的今天,你的志愿变成我的信仰。

我们感恩,今天的每一分幸福,都是昨天的坚守。

袁隆平一生扎根稻田,他曾说“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有人在医院外放上三束水稻悼念袁隆平,并附上悼言“以后风吹麦浪,应是您灵魂的回响”。网友纷纷留言:“先生之风,山高稻长。”

我们铭记,有些人素未谋面,但深受其恩。

7月21日,驰援郑州抢险救灾的一队解放军战士,冲进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抱起娃娃们就往安全的地方转移。战士们脚步匆匆,小心翼翼,臂弯里的娃娃睡得安稳。“最可爱的人抱着最爱的人”,这个温馨的画面迅速火遍全网。人们纷纷点赞——娃儿,你这是睡在祖国热烘烘的胸膛上啊!

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

走过2021,每个在这不平凡的365天里真心拼过的中国人,都会找到答案——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红船身后的航迹是再正确不过的方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当天安门广场上的青春誓言响彻神州,“感谢您在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血路!”当合肥延乔路路牌下堆满鲜花,“后浪”奔涌的时代潮音足以告慰百年前的“同龄人”——家国情、民族魂已深深镌入青年心,祖国守护的青春,就是守护祖国的长城。

(三)

没有哪一年不是用来跨越的,就像困难总在被战胜后为胜利加冕。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阴霾中,我们还经历过暴雨、台风、洪水。生活有压力,但人民不畏惧!让我们战胜困难的,除了不服输的自己和陪伴左右的家人,还有陌生人的温暖和不计自身安危的挺身而出。多少次泪目、多少声加油、多少个“破防”、多少回全民接力,感动的力量在困难面前汇聚成墙。

今年初,一张大连海洋大学师生顶风冒雪推车运送防疫物资的照片,湿润了万千网友的眼眶。滑倒了,爬起来相互搀扶着继续向前走。往前走,就一定能到达;齐努力,就一定能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奋力抗击疫情的一帧剪影,我们不仅看见了纯粹的付出,更感受到面对困难的乐观和坚强。

山西的一位小伙子说,今年最难忘的事,是作为一名志愿者在抗击水灾中拥抱过房屋被冲毁的人。他说,一个拥抱帮不了什么忙,只想让受灾的人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面对。

湖南长沙一位开社区小超市的大姐“火”了。仅仅为了陪伴一位小姑娘的回家路,十年来不论小店有没有生意,她都会延迟到凌晨两点闭店,那盏灯一直亮到天明。

只要被需要,就选择伸手相助。即便总有艰难不期而遇,但我们心手相牵永不放弃。

这一年,有一些声音,低声细语,却足以给人最深的抚慰;

这一年,有一些面孔,貌不出众,却足以给人最真的感动;

这一年,有一些身影,擦肩而过,却足以给人最暖的支撑;

……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草莽。英雄不光是轰轰烈烈,而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无关豪言壮语,而是平凡中默默坚守。

伺候近百位老人的王伯,36年以养老院为家;奔走于崇山峻岭间,400多公里邮路,桑南才一走就是33年;“暖心书记”刘朝辉28年来为群众解决好每一件大事小事……

谢谢你,温暖我。

这样的坚守让我们相信,每一个个体都蕴藏着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和力量,唯有我们编织的平凡烟火,才配得上绚丽的晨光。

走过2021,每个平凡的我们都了不起。

(四)

2021年最后一个月,网友纷纷在各大社交平台进行年终回顾。一位网友说:“这一年学业虽有波动,但也履行了支教承诺。就让过去成为成长的垫脚石,新的一年要继续为梦想奋进。”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年既有波折也有收获,但将要告别了才发现它已铭刻于心。

是啊,这一年,我们有满怀期望,也有黯然神伤;曾热泪盈眶,也曾创造辉煌。无论如何,请在自己人生的日历本写一句感谢自己的话。因为这一年,在田地里守护庄稼的是你,在实验室聚精会神的是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是你;让“羲和”逐日的是你,让“祝融”着陆的是你,让这个国家接受世界瞩目的还是你。

这一年的舞台上,你我都是主角,彼此关注,相互鼓励,当新年的焰火绽放,我们一起鼓掌,笑中带泪……

现在是未来的过去,感谢完眼前的自己,就请更有力地奔赴未来之约吧!多年以后,春天去了又来,当阳光铺洒在草地,当我们开心地欢笑、热情地相拥,一定会记起若干年前,曾在2021这个不平凡的年份奋力拼搏。

每一粒扎根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融汇于伟大的时代。我们背负着责任、肩扛着期待,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哪怕荆棘仍在,既然梦想依然通向山顶,我们就不停脚步——从兴业路到复兴路,迎着朝阳无惧风雨!

2021年这本大书即将合上,书中写满爱与勇敢的注脚,那是留给后人读懂这不平凡一年的索引。2022年即将开启,愿你平安如意,盼你锐意进取。作别2021,奋进是最美的挥别。因为我们坚信,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再见,2021!

你好,202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述评:致青春 致未来——献给五四青年节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题:致青春 致未来——献给五四青年节

新华社记者孙闻、孙丽萍

【题记】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习近平,2021年4月19日,清华大学。

(一)引子

1919年5月4日,属于青年人的高光时刻。

人们无数次地怀想:那些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是如何发起震古烁今的运动,重塑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此后,1921年石库门里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只有50多人的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了拥有近亿名党员的百年大党;百年来曾经屈辱的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五四精神,成为穿越时空的“青春密码”,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回望历史,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告慰五四先贤:“这身经百劫的民族,归来仍是少年!”

(二)晨曦

时钟,拨回百年之前,我们看到斑驳的历史影像,如吉光片羽,勾勒一个灾难深重的古老国度在一次又一次耻辱击打中缓缓沉没的轮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东方巨龙贫病积弱、列强环伺、任人宰割。

“西方世界轰隆隆地前进,而东方世界却沉寂异常;西方像个巨人一样立于世界之上,所及之处无边无际。古老的东方核心,而今已沦落为边缘地带。”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这样写道。

一位伟人以犀利的评论为二十世纪的开篇写下注脚:“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中推动转折的神来之笔,挥毫泼墨,为中华民族画出了一个明亮的晨曦——中国古老的身躯中骤然迸发出复兴的精神,青春的地火喷涌成革命洪流,青春的呐喊一刹那震动寰宇……历史的长河,在此处转弯!

(三)觉醒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1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黑发白衫的少年们,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拒签巴黎和约,惩办卖国贼。游行受阻后,学生们转赴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

“今日各校学生游街,复赴曹汝霖家,因阻止入内打破电灯,曹宅焚毁、学生数人被捕”“章宗祥在曹宅受伤甚重”“北京学生界发表宣言书,联合各校一致行动,为露天演说唤醒国民……”5月5日在上海出版的《新申报》推出号外,报道五四运动爆发。

青春的火焰燃烧,只因深深的爱——爱祖国,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爱脚下这片厚重而沧桑的土地。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这份情感之纯粹、之浓烈,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次国难当头之际的离乱情愁和存亡忧患,因为爱国再也不必被冠以忠君的帽子——我爱的不再是李唐王朝、赵宋江山、朱明社稷、满清天下,我爱的就是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年轻的心和滚烫的大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五四运动,成就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觉醒。

五四一代新青年,激荡叛逆青春,在时代的巨变中嘶吼。

更大的觉醒,是少数知识分子举起火炬,把觉醒传给了普罗大众。星星之火,必然燎原。五四运动,始于北京的学生运动,而接续于上海街巷的工人罢工。

一旦觉醒,打破了黑屋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火种熊熊燃烧,必将开辟鸿蒙淬炼出一个新天地。

(四)青春

人们说,青春是最美的歌。

何为青春?书生陈独秀一袭长衫自日本归来,在廊下酣畅淋透一场江南春雨……创立《新青年》以启蒙中国青年的想法,在这场春雨中油然而生。

何为新青年?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觉醒,奋起救国,为中国之富强,虽万死而不辞……他们风华正茂: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仅18岁。

他们的青春,是大爱中的觉醒,是立志后的奋斗——爱脚下的吾乡吾土吾国,志在谋中华之崛起。

陈独秀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李大钊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许多青春的面庞身影,在这奋斗牺牲的漫漫征途中永远定格:35岁的杨靖宇、33岁的王伟、31岁的赵一曼、30岁的黄文秀、29岁的江姐、26岁的邱少云、22岁的雷锋、21岁的黄继光、20岁的李向群、15岁的刘胡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新青年以壮美青春,投入开天辟地的伟业,方使今日中国的一切幸福美好生活成为可能。后来,更多的青年英杰亦慷慨踏歌,以奋斗报效祖国: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为35岁……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是今天青年的集体画像。

百年前的新青年在新旧文化之间曾经历迷惘与撕裂,而今天的新青年已真正可以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勇立于世界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潮头浪尖,又可以满怀敬意对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展。一代代新青年于无声之处完成梦想与使命的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

可以预见,这一代的新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征程中,必将涌现如百年前觉醒时代一般的风云人物,必将涌现更多造福于人类的精英智者。

(五)传承

2021年4月,献礼建党百年的革命历史影片《1921》发布了预告片“新生”“奔赴”。

“五四这场由知识分子发起的运动,第一次得到了举国的支持。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次,是无比珍贵的第一次,是激荡人心的第一次……彻底改变中国的日子就要来了。我们的使命,才将将开始!”影片中的旁白振聋发聩。

回望五四,那个时代已不可复制。而青年,亿万活泼的中国新青年,依然向光而行、奔跑、成长,创造改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二十一世纪风云变幻的舞台上,这一代“90后”“00后”中国新青年们的使命,才将将开始。

有人说,五四不只是理想,更是承诺。理想可能化为幻梦,而承诺意味着必将被实现——这承诺中蕴含着为未来而奋斗的创造力。

眼下,东方巨龙正以活力四射的姿态腾跃于世界之巅。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眼下,无数网民一边大喊“刀心”,一边追问《觉醒年代》“续集在哪里?”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就是你们故事最好的续集!”

(六)未来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铿锵有力。

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今的新青年同样面对着时代风云、家国重任、个人道路的选择。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当年的预言,言犹在耳。

在知乎上,有人留言:“以前,我以为五四只是历史书上必背的一个考点,而从未理解它的真正意义。今天,穿越百年,先辈们给予的勇气和信仰依然存在。相信新一代的有志青年,会带着无比坚定的心奔向另一个百年!”

春风浩荡之中,五四精神正在神州大地上荡漾、奔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一个春天都永远铭刻着五四的记忆,每一代新青年都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肩负家国情怀赋予的责任与信仰……

百年风云且翻涌,革命自有后来人。

今天的新青年们,脚下依然有千山万水,前路也依然有艰难险阻,他们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起;他们敢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他们必将书写和咏唱无愧前人、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青春之歌。歌声中一定会有这样一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来源:新华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