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5 00: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100字的入党申请书,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表达明确:简明扼要地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明确表示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2. 简洁有力: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和啰嗦,突出重点。
3. 逻辑清晰:按照入党申请书的格式,将个人基本情况、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等要点依次列出。
4. 语句通顺: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使文章读起来流畅。
5. 尊重格式:按照入党申请书的标准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等部分。
6. 真实反映:如实反映自己的思想、表现和经历,不夸大、不隐瞒。
7. 意志坚定:表达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决心,展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8. 字数控制:确保在100字以内,尽量精炼表达,突出重点。
9. 避免套话:尽量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过多的套话和空洞的口号。
10. 适当修饰:在保证简洁的前提下,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叶挺将军的一生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矢志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一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一处展柜内陈列着这样两件珍贵档案,一件这样写道:“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这一份饱含深情的入党申请书出自新四军原军长叶挺。1946年3月4日叶挺经过艰难斗争脱离国民党的控制,第二天即向中共中央致电重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立刻予以回电接受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并致以热烈的慰问。这两件珍贵的档案背后包含的是叶挺将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20余年革命历程的精神追求与革命理想。
叶挺,字希夷,1896年出生,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1924年10月在苏联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1日转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连战皆捷,屡建奇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第4军赢得“铁军”称号。
1940年夏秋,国民党反动派在华北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遭到挫败后,又将反共中心转向华中。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往长江以北,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月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叶挺交付“军法审判”。在全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对抗日本侵略者之际,国民党顽固派作出如此“兄弟阋墙”之事,周恩来在1月17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以此痛斥国民党顽固派令人发指的反动行径。
叶挺被俘后于1月17日被押解到江西上饶的李村监狱,蒋介石命顾祝同和上官云相以保定军校同窗之情劝降叶挺,然叶挺丝毫不为所动,慷慨陈言明志:“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之后5年,叶挺又相继被囚禁于恩施、桂林、重庆等地。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叶挺坚定信念、坚贞不屈,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狱中写下著名的《囚歌》以明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我渴望自由,但也深知到(道)人的躯体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中共中央的努力营救,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在获释的第二天即3月5日立即致电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毛泽东收到后专为此事致电董必武、王若飞:“同意叶入党。叶来电与中央复电,均于今晚广播,收到时请在《新华日报》发表,并先告叶,但不要登广告。”3月7日,中共中央回电叶挺:“欣闻出狱,万家欢腾。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3月8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复叶挺电。
1946年4月8日,叶挺在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久别重逢的妻子与五女儿及幼子一同遇难。噩耗传来,举国悲痛。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4月19日,延安各界3万余人隆重追悼并公葬诸烈士。烈士们被安葬于延安东关机场西北角。朱德、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执绋,送灵下葬,并为烈士建起了陵园。
叶挺将军虽然最终没能回到延安,但是他多年来坚持真理、坚持斗争的革命历程对于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来说,都是一份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也正如叶挺将军“囚歌”中所写“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供稿)
来源: 学习时报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爷爷家收藏着一份入党志愿书,从填写的时间看是一九四八年七月,距今已有70多个年头了,纸张泛黄,破损严重,志愿书格式严谨,相应栏目具体、详尽,批文、印章齐全,好多字迹都已模糊不清,最后一页印有共产党员标准六条。姓名一栏写着:苏宏进。
和入党志愿书放在一起的还有一张“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和一张“革命军人家属证。“牺牲证明书”的颁发单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江苏如皋烈士陵园瞻仰大厅陈列着的英名牌上是这样介绍苏宏进的:苏宏进,江安乡人,一九四八年参加革命志愿军,廿七军八十一师某连班长,一九四八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二年朝鲜因战牺牲。
这位苏宏进烈士,就是我的大爷爷。这份70多年前志愿书,虽然年久陈旧,但看上去更像一张催人进取的荣誉证书,这份志愿书,承载了大爷爷的英雄事迹、记录了大爷爷的战斗功勋,见证着大爷爷的共产主义信念。
大爷爷是我爷爷的大哥,但却是一位“最年轻”的爷爷。大爷爷很帅气,从奶奶家条桌上的画像可以看出。虽然不可能见见大爷爷,但自有记忆起,他的事迹就经常在我耳边响起。小时候不懂事,每每看到爷爷神采飞扬地谈起他大哥的光荣事迹时,我总会在一旁和奶奶嘀咕一句:“看看,我爷爷又在炫耀他英勇的哥哥了。”
大爷爷牺牲时,年仅26岁。
众所周知,朝鲜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发动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三年朝鲜战争,志愿军历经了十次艰苦战役,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朝鲜战场的冰与火,见证了中国军人的无畏与勇气,也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大爷爷当年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已无法再现,但从爷爷的激情口述中可以断定,当年这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党员一定是一个誓死血战敌人、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大爷爷是太爷爷的长子,正值青年的他,肯定是家中干农活的绝对主力,志愿赴朝,定是充满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理想。
“莫问长风,叱咤几宿,多少个春秋,且只与我,破阵斩贼寇,哪怕死生看透,血染大雪满头。”听爷爷说,当时的大爷爷在家人的支持下,一颗滚烫的红心终得顺遂,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党组织;在一个尚未破晓的黎明,启程随队。接着的很长一段时间,音信全无。
直到后来,邻居告诉我的太奶奶,大爷爷在他们家借宿过三次。志愿军集体行军到了大爷爷日思夜想的家乡,而他,“廿七军八十一师某连班长”,却一次也没回家看过,哪怕是借住在离自己家不过一里地的地方。
或许是作为一位热血沸腾的党员,党和国家的利益永远放在首位,大爷爷甚至没能腾出空来回家一趟;或许是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班长,与全班士兵同甘共苦是他的习惯,不搞特殊化是他从未放弃的承诺;或许是作为一名从未离开过家的青年,担心回了家便不舍得再次启程,于是决定顾“大家”而舍“小家”。大爷爷当时的想法究竟是什么,我无从得知,但我想,一定是锁定了一个词:党性。舍己为人是党性,忧国忧民也是党性,艰苦奋斗还是党性。我想,这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吧。
大爷爷的故事是太奶奶告诉爷爷的,爷爷再告诉我的爸爸和我。将来,我也一定会告诉我的孩子,告诉他:你有一位光荣的祖先、英勇的先辈,正是有了他及像他一样的有理想的人组成的群体,才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平安、今天的幸福。
作为一名“光荣人家”的一员,我始终觉得,大爷爷虽然牺牲了,但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他的事迹与壮举,家人为他自豪,因他光荣。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征程中,有多少英雄豪杰作出了最大的牺牲,有的甚至连姓名都没能留下。从党员同志,再到人民群众,太多太多不求回报、不计得失的拼搏与奉献,靠的不仅是满腔热血,更有对党和民族的赤诚,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
正是凭着这些先烈们的精神引领和品质感染,无数红色继承人才炼造了中华民族的勃勃生机,累积了能够抵挡一切干扰因素的底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党和国家迅速应对,将一切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党员冲在前头,守在一线,志愿者报名、物资援助等等,凸显自发意识、彰显凝心聚力。
为了节约防护服,许多医生、护士一工作就是十几小时,满身浸透汗水,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很多漂亮的女孩子为了工作方便,流着泪剪掉了飘逸头发;武汉告急,全国救援,一架架飞机满载着医生和护士成了最美逆行者。支援友国,牵头全球抗疫,提供治疗方案与技术支持,从不吝啬疫苗供应……这是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是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伟大抗美援朝的精神传承,更是中国共产党决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延伸。
每年清明节,我奶奶总会在扫墓时开玩笑地要求我们向“见多识广”的大爷爷“汇报汇报”,奶奶总是说:“老大啊,孩子们都回来了,你闯劲大、懂得多,也帮着参谋参谋。”然后我们就会一个一个地对着大爷爷的画像,说说近况。像我,曾高兴地“汇报”过:大爷爷,我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啦,我已顺利通过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而今年,我自豪地说:大爷爷,建党已经100周年了,现在的中国,不仅如您所愿,更超您所愿!
是的,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百年风雨,百年沧桑,一路走来,初心不改,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时代的青年正兴高采烈地向着希望进发,不断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凝心走向复兴,聚力共筑中国梦!
(作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苏梦睿)
本期整理 杨频萍
统筹 杨频萍
策划 沈峥嵘
编辑: 葛灵丹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