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5 03:14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历史名人演讲稿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要讲述的历史名人及其演讲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具有历史意义、教育意义或时代价值。
2. 研究背景:深入了解历史名人的生平、时代背景、演讲背景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演讲的内涵。
3. 结构布局:演讲稿作文应具备完整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要简洁明了地介绍历史名人及其演讲;正文部分要详细阐述演讲的内容、意义和影响;结尾部分要对演讲进行总结,并表达自己的感悟。
4. 语言表达:演讲稿作文的语言要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引用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5. 引用经典:在作文中适当引用历史名人的经典语句,以展示其演讲的精髓。同时,注意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6. 结合现实:将历史名人的演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探讨其演讲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7. 情感表达: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可以表达对历史名人的敬佩之情,或对演讲内容的认同感。
8. 注意细节: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细节: a. 正确使用历史名人的名字和称谓;
视频加载中...
新华社成都5月18日电 题:赵一曼:誓志为人不为家
新华社记者杨三军、康锦谦
初夏时节,四川宜宾市翠屏山苍松翠柏,绿意盎然。在位于山腰的赵一曼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着这位女英雄的雕塑,她目光坚毅,英姿飒爽。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在赵一曼当年所作《滨江述怀》诗中,尽显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80多年前,这位巾帼英雄在东北林海雪原中英勇抗击日寇,令敌人闻风丧胆。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出生在四川宜宾。五四运动爆发后,她在大姐夫——共产党员郑佑之的鼓励和引导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文化思想。
学生时代的赵一曼,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成为学生领袖,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各项革命运动。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她考进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次年,参加了由叶挺指挥的北伐军讨伐反动军阀的战斗。
1927年9月,赵一曼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1928年,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她接到组织通知回国从事革命斗争。
“在苏联学习期间,赵一曼结识了人生伴侣陈达邦。接到回国通知时,正怀有身孕。”赵一曼纪念馆馆长陈怀忠介绍,强烈的报国之心让赵一曼毅然选择了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临行前,她到照相馆抱着年幼的“宁儿”,留下了与儿子的唯一合影。
这是赵一曼与儿子的合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东北,赵一曼先在沈阳、哈尔滨领导群众地下抗日,后在珠河等地带领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她能文能武,机智过人,曾参与领导了震惊日伪统治集团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极大鼓舞了东北人民反“满”抗日的热忱。
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在一次与日伪军的战斗中,她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不幸被俘。
日军对赵一曼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6月28日,赵一曼在医院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但很快被追敌再度抓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寇杀害,牺牲时年仅31岁。临刑前,她给幼子写下一封遗书: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封遗书后来经“宁儿”陈掖贤重新誊写,留给他的女儿陈红。“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身带着这封遗书。”陈红说,“父亲告诉我,要将奶奶在信中传达的爱国情怀与赤子之心作为家风,永远地传承下去。”
2009年,赵一曼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等文艺作品,广为传播。今年,其家乡宜宾启动了“百校同演同看话剧《赵一曼》”活动,让“一曼精神”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在许多场合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而且特别强调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弘扬党的家风建设传统,赋予家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还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他还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如何培育优良家风?见贤思齐,修身为本,齐家为基,传承和弘扬中国历代家风建设的经验教训,发扬革命先辈、英雄模范治家有方的优良传统,最见成效。所以,今天就从古代先贤诸葛亮的修身齐家之道说起。家风建设有两个方面:修身为本,齐家为基。两个方面紧密相连。所以探讨诸葛亮的修身齐家之道的落脚点在“齐家”。诸葛亮是中华民族智慧之神的化身,其足智多谋之故事,林林总总,五彩纷呈,声名远播,天下传颂。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更是聚万众之智,倾千年之力,将他推向了智慧之巅、谋略之海。这是我们传统上对诸葛亮的印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诸葛大名垂宇宙,其忠心报国、修身正己、勤勉辛劳、治家有方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为他的智慧英名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正义基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乃培育才智的活力之源也!如果一个人有智谋,但没有德行,其智慧也就成了没有价值内涵的阴谋诡计。但是诸葛亮却是一位既有智慧又有德行的古代先贤。在评论西蜀人才布局时,陈寿《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的注释,引徵士傅干的话说:“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这其间的“正而有谋”四字,正是对诸葛亮完整品格的精辟概括。所以我们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刘备是“仁义”,诸葛亮是“正而有谋”,“正”在前面,正义、端正。是其身正而后有谋略,还是正直与谋略并存,我们本无须去详加考辩。只是受此“考证之僻”的推动,我们倒可以趁机去读读晋人陈寿的《三国志》(包括裴注)、毛本《三国演义》,还有中华书局根据清人张澍编的《诸葛忠武侯文集》整理校点而成的《诸葛亮集》,以及相关史籍与新考证。所以,我们要把《三国志》《三国演义》《诸葛亮集》,以及相关史籍与新考证放到一起来看诸葛亮这个人物。毕竟,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中华先贤,从中梳理他的修身齐家之道,对当今官德修养也会有所启迪。作者:梅敬忠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副主任、教授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梅敬忠:继承优秀传统,弘扬优良家风——诸葛亮的修身齐家之道》点击“了解更多”查看完整文稿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