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公益性广告词》,(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5 16:57

手把手教你写《公益性广告词》,(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撰写公益性广告词应注意的事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公益性广告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撰写一篇优秀的公益性广告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广告目的
在撰写公益性广告词之前,首先要明确广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对某一社会问题的认知,还是为了倡导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明确目的有助于后续的创作和传播。
二、把握受众心理
公益性广告的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撰写广告词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让受众产生共鸣。
三、突出主题,简洁明了
广告词要简洁明了,突出主题,避免冗长、复杂。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广告的核心信息传递给受众,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
四、富有创意,引人注目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在撰写广告词时,要充分发挥创意,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五、遵循法律法规,尊重社会道德
公益性广告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道德,不得传播虚假信息、不良内容。在宣传公益理念的同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注重情感表达,打动人心
情感是公益性广告的纽带。在撰写广告词时,要注重情感表达,让受众感受到广告传递的正能量,

高考填报志愿成了热门生意?

考得好,还要报得好。对于高考生来说,填报志愿是一件大事。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40万人,加上疫情及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影响,高考志愿填报难度更大。

近日,随着各地高考生开始填报志愿,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火爆起来。这些咨询机构收费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有在线智能填报,也有一对一咨询服务,一些还附带专业定位测评、升学规划等功能。

“绝不浪费一分。”这是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最常见的广告词,迎合了绝大多数家长和考生的心态。

他们的志愿建议靠谱吗?很多人心里并没有底。在这宗“交易”中,亏不起的只有考生。

志愿填报机构套路多

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有上百种高考志愿APP,有的安装次数已经达数百万。而在京东、淘宝网等销售平台,志愿填报卡的种类也很多,近日销量急剧上升。

根据工商信息平台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954家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其中42%的企业成立时间不足一年,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仅28家。可见,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这类企业的注册量激增。

周静怡(化名)便是在高考结束后在手机上安装了几个志愿填报APP,但她发现,出分以后,登录那些APP,却帮不上什么忙。有的能查询,但要看到全部查询结果,必须购买VIP卡。

情急之下,她花了360元买了一张VIP卡。凭卡登录,她输入自己分数就能看到软件推选的大学和专业,包括冲、稳、保3种类型。

然而,让她疑惑的是,有的显示要“冲”的学校,比“稳”的学校还差。她向客服咨询,却一直显示忙碌中。家人劝她购买专家一对一咨询服务,但她发现一对一咨询费用都在千元以上,有的要一万多元,甚至几万元。周静怡考虑之后,还是放弃了。

“倒不是因为贵,而是担心一对一咨询没有用,还浪费时间。”周静怡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她最后还是反复查阅报考资料,再结合分数和兴趣,确定了自己的志愿。

事实上,从免费查询到推出购卡,再抛出一对一服务,是很多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的常用套路,很多考生一步步“入坑”。

“我们的数据准确靠谱,已经帮助全国500多万考生考上理想大学和专业。”一个志愿填报机构的销售人员反复向《民生周刊》记者强调。在其网站上,显示有580多万学生在线,已生成500万张志愿表。

有的志愿填报软件自称“高考GPS”,客服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是16年的老品牌,用户过千万。但当《民生周刊》记者询问他们是否统计过用户志愿填报成功率,对方则一再回避,最后告知没有统计过。

资深“咨询师”无资质

近日火爆的还有高考志愿填报直播课、视频课。开这些课的专家很多是来自各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的咨询师。除了直播课,有些咨询师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校园,开展免费志愿填报讲座。通过直播与讲座“圈粉”后,有些考生与家长便会对他们信赖有加,进而寻求一对一专家咨询。

但是,《民生周刊》记者打开一些志愿填报咨询网站的专家介绍发现,有正规资质和高校招生相关从业经历的人很少。少数咨询师称有“高考志愿规划师”的资质,但证书的颁发单位并不统一。

有的咨询师只是在企业做过面试和培训工作。有的声称自己了解大学情况,录制过大量讲座。有的介绍更泛,如擅长沟通引导、熟悉志愿填报流程等。

还有一些人将帮助考生填报志愿当作短期兼职。比如,近日黑龙江绥化3名在职教师组团帮学生填志愿,每人收费1500元,引起争议。

“感觉被收了智商税。”回忆起自己去年找“咨询师”帮助填报志愿的经历,张晨文(化名)说,“他让我填了一个职业兴趣测试表,问了我的分数和兴趣,很快就给了我几个志愿建议。前后不到半个小时,收费4500元。”

但是,这几个建议并不是张晨文喜欢的。志愿填报的最后关头,他还是换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最后也被录取了。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他当时只是经人推荐找了那个咨询师,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更不了解他的从业资质。

应该成为公益性服务

“我不赞成学生依赖这些咨询机构和软件填报志愿。”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副校长赵志勤表示。在他看来,所谓的“大数据”填志愿精准性并不高,一键生成的志愿就跟电脑算命一样。尤其对于今年开始新高考的省份,如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往年数据的指导性会弱一些。

但事实上,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是随着新高考的落地火起来的,文理不分科、院校专业组等新形式让一些考生不知所措,咨询需求大增。

一些咨询机构客服称,在实行新高考的地方,已经对历年数据进行了换算。但在赵志勤看来,这种处理并不靠谱,学生还是应该按照自己的性格、专业兴趣选择好院校和专业,再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原则填报志愿。既有冒险的志愿,也有保底的志愿,这样可以确保自己有大学上。

“在填志愿上,家长和孩子都很迷茫。”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家勇发现,每年都有不少朋友为孩子向他咨询填报志愿的事情,诉求都是一分都不浪费。“这其实难以做到,做到了不一定是好志愿。”

在他看来,借用信息科技辅助志愿填报,本身无可厚非,但高考志愿填报离不开很多基础性研究,否则不让一分浪费的志愿填报APP都是忽悠和伤害。

“相对来说,全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的基本信息最容易用数字化工具展现。”张家勇说,“但如何根据每位考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个人发展潜力精准匹配,不是很简单地通过大数据或数字化工具可以完成的。”

他认为,国家应支持相关研究,向社会提供相关研究成果,帮助家长和考生了解自己、了解高等教育、了解社会,以便做出更科学的选择。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作为公益性服务应该提倡,但作为商业性机构应严格规范设置门槛和标准,没有达到准入要求,不允许在市场上招摇撞骗。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坚信一句广告语,巴南老曾用三年换回1000万

一句好的广告语,除了能让你知道商品的相关信息和了解其独特的优点外,还能给你带来什么?答案竟是1000万!


日前,来自我市巴南区的第22020期体彩大乐透1000万头奖获得者现身市体彩中心,中奖者老曾表示:“我就因为坚信一句广告宣传语,用三年时间换回了这个大乐透1000万大奖!”


遇见就有可能

老曾遇见1000万大奖


“我是一个做销售的,我的销售足迹遍布了云、贵、川、渝四省市。我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碰到体彩店,就会到店里买上几张大乐透彩票。”据中奖者老曾介绍,他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习惯,完全是因为在三年前看到了体彩大乐透的一句广告语:“遇见就有可能”,这句话让他非常喜欢。


老曾表示,遇见就是缘分,不一定是幸运的开始,至少给了自己一次支持公益的机会。也正是从那天开始,老曾与体彩大乐透结下了三年的不解之缘。“2月下旬,我带着妈妈到渝中区大坪这边来就医。因为等待几个检查结果的时间比较长,就决定带着妈妈出去逛着玩,一是打发无聊的时间,二来也可以让妈妈多走走。”逛着逛着,老曾发现了一家路边的体彩店。“这又遇见了,肯定不能错过啊。”老曾果断带着妈妈步入店内,来了一张“9+2”的小复式大乐透彩票。


而正是这次“遇见”,以及老曾对“遇见就有可能”三年的坚持,让他成功命中第22020期体彩大乐透1000万头奖。“我真的想好好感谢下设计出这句广告语的人,就是因为喜欢这句话,让我遇见了大奖。”老曾乐呵呵地说道。

中奖彩票


选号先看口袋

理性老曾三年收获不断


“虽然我是遇见了就会买上两张,但我也是量力而为哦,并不会遇见就铁着脑袋乱买一通!”前一分钟还在乐呵呵地分享自己有趣中奖故事的老曾,下一分钟竟然来了个话锋180度大转弯,主动做起了“理性购彩”宣传员。“每次选号前,我会先看下自己的口袋,看看里面还剩多少零花钱,然后再决定怎么买、买多少,毕竟购彩只是爱好,不能让它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老曾表示,正是这个理性的购彩习惯,让他很好地控制了购彩投入,既没有因为购彩而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也没有中断过自己对“遇见就有可能”的坚持,同时,三年时间里,购彩还给老曾一家人带来了不少的惊喜。“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我几千元、几百元的奖级不知道中了多少次,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开心地带着一家人下馆子,美美地搓一顿。”老曾兴奋地表示:“除了能中奖,体彩大乐透还会经常开展购彩回馈活动,送彩票、送日用品、送家电、送手机……我现在家里用的电视,都是在大乐透活动里免费赢的。我和老婆甚至还有幸一起去北京现场看过开奖呢,那感觉真是太震撼了。”

市体彩中心副主任时杰(左)为大奖获得者颁奖


奖金规划有爱

谁都有份老曾漏了自己


“老妈的病要治好,需要去个大医院,这得规划点钱;儿子、女儿的教育是大事,这关乎他们的一辈子,这得规划点钱;老婆陪我辛苦这些年,整个家庭她的付出最多,我要让她能开心地买买买,这得规划点钱……”与中了几千、几百的小奖后,首先想到带着一家人下馆子如出一辙,中了1000万大奖后,老曾的奖金规划还是全部紧紧围绕着家人,而唯独漏了自己。“考虑我自己?自己没啥好考虑的,我也没啥特别的爱好,也没有什么大的需求,正常的花销,不需要从1000万奖金里面列支。”老曾的话也把陪同前来领奖的家人们逗得哈哈大笑。


“虽然不考虑自己,但这次来领奖,让我有了一个奖金规划的新想法。”老曾表示,领奖现场的各种宣传让他知道了体育彩票的公益性。“我们的体彩购彩款里,有不少都会直接变成公益金,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我之前不知道的是,体育彩票每年还会自主开展各类公益民生活动,有用资金帮扶困难群体的,有为老旧社区、边远学校送健身器材的,有为特殊群体送健身活动的,总之是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老曾表示,自己的奖金规划会在满足一家人的需求后,拿出一部分来做公益。像体彩一样回馈社会,让大奖奖金花得更有意义。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