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么写《小班半日活动总结》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5 22:41

怎么写《小班半日活动总结》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小班半日活动总结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首先确定总结的主题,如活动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包含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活动背景;正文部分详细描述活动过程、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尾部分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3. "重点突出":针对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亮点和不足,进行重点阐述。例如,可以详细描述小班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的指导方法以及活动成果等。
4. "客观公正":在描述活动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不足。避免夸大或贬低。
5. "语言规范":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注意句子结构完整,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6. "数据支撑":在描述活动效果时,尽量使用具体数据或案例进行支撑,增强说服力。
7. "反思总结":对活动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a. 教师指导:分析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b. 活动设计:评估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c. 幼儿参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幼儿园“半日班”的喜与忧

来源:北京晚报

“入园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幼儿园学位紧张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这一难题,为学前教育学位做加法,东城、西城近年来开始在学位紧张地区探索“半日班”办园模式。

幼儿园“半日班”推出后,有人欢呼雀跃,“多出来的学位让娃有学上了”;也有人抱怨,“半日在园是否牺牲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那么,“半日班”的出路究竟在哪儿?

初衷

增加学位提供更多入园机会

学前教育学位紧张是不争的事实。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在年初曾给出过一组数字:本市自2011年开始启动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已增加800多所幼儿园以及17万多个学前教育学位。但是,由于“底子薄,欠账多”,加之人口出生高峰的到来、二孩政策的实施、外来人口的压力,以及近几年企事业单位剥离社会功能,一些单位停办幼儿园,部分地区教育配套不到位等,使得学前教育的资源数量和质量显得比较紧张。据估算,2017年到2020年,按照常住人口来看,本市学前教育学位缺口将近20万个;经过一年努力,目前缺口仍在17万到18万之间。

扩空间、增学位成为各区,尤其是寸土寸金的城区幼儿园迫在眉睫的任务,“半日班”因而也成为了探索手段之一。记者了解到,2016年9月,西城区开始在洁民幼儿园、洁如幼儿园、棉花胡同幼儿园、高井幼儿园4所幼儿园试点“半日班”。东城区的“半日班”也于2016年开始试点。2017年东城区教委表示,将在大方家回民幼儿园、东华门幼儿园、东四五条幼儿园、市二幼等教办园继续探索半日班办园模式;2018年公布的东城区“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中也提到,继续探索小班半日、中大班全日的办园模式,优化学位资源。

目前“半日班”主要面向小班实行,其幼儿数量一般少于之前全日小班的数量。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是为了防止学位压力向中班迁移。尽管没有完全实现学位的“加倍”,但确实让更多的孩子有了入园机会。比如东城区某幼儿园,此前全日小班一个班招收28个幼儿,实行半日班后,上下午分别招收24和22个幼儿,一个班级增加了18个学位。

家长

半日在园是否牺牲教学质量?

面对“半日班”政策的实施,家长有喜有忧。康先生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按照幼儿园入园条件,自己的落户年限并不占优势,本来都几乎放弃了希望,已经开始为孩子张罗私立园的事情;没想到,“半日班”让学位增加,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幼儿园了。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幼儿园上午、下午各自的活动内容,有的幼儿园上、下午半日采用一周一轮的方式进行交换,有的幼儿园采用一月一轮的方式。一般来说,上午半日班为上午8点或8点半到11点半;下午半日班从2点或2点半到5点半之前。面对显得有些“折腾”的轮换方式,康先生并不在意,“本来小班就是为了让孩子慢慢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妈妈在家全职,接送并不是问题。”记者采访中发现,一般来说,拥有全职家长或老人的家庭,对于半日班的接受度会相对比较高。

当然,质疑的声音也不少。对于有些家长来说,即使接送不是问题,让孩子分别适应幼儿园上午、下午的生活方式和流程也是个挑战。尤其是轮到下午班时,孩子的午睡问题成了个难事儿,“这个时间特别尴尬,因为很少会有家长让孩子11点多开始午睡,睡得晚了,一点多根本叫不起来,叫起来情绪也不太好。”有家长向记者反映。

对于小班实行半日可以有效缓解低龄幼儿入园时分离焦虑、帮助幼儿更好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初衷,也有家长表达了质疑。王女士自己家有俩娃,大儿子几年前上的是全日班,小儿子去年上了同一所幼儿园的半日班,她对此深有感触,“老大上了小班一个月以后基本就适应了,慢慢进入了状态;老二第一年的半日班虽然没有撕心裂肺的分离焦虑,但是今年中班上学时依然会难舍难分。”不过,她也承认,分离焦虑虽然延后,但是总的来说,强度有所降低。

更让王女士担忧的还是小儿子的适应问题,“刚上中班时特别不适应,不爱去上学。”她告诉记者,升入中班之后,两个半班合成一个整班,“本来已经适应了16个孩子在一起的环境,突然变成了32个孩子在一起。”重新养习惯、立规矩这件事情也让小儿子最开始的中班生活过得很不愉快,“感觉一年松松散散的经历下来,该坚持的习惯并没有保留下来。”比如吃饭,由于半日班幼儿园每天只提供一次加餐,并不提供三餐,孩子就少了一年养成良好用餐习惯的机会;如今,大半个学期过去了,小儿子独立吃饭还是个问题。

这样一来,就有家长担心,半日班会在幼儿园的丰富度和深度方面有所欠缺,是否存在“为了数量牺牲了质量”的嫌疑?王女士就告诉记者,大儿子小班毕业时全班排了一个戏剧,虽然有各种突发状况,但还是完整地排了下来,“这在半日班就不可能实现,根本没有时间排练。”

老师

半日会覆盖一天的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质量的质疑得到了很多在园老师的否认。多名从事半日班教学的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全日班孩子有的活动,半日班同样不会缺少;比如,秋游、亲子活动等,半日班也都会得以保障。“我们半日班同样有评比、有检查,作为老师都会有很强的责任感,谁也不想让自己班带的孩子比别人差。”东四五条幼儿园老师焦捷这样告诉记者。

为了适应半日在园的特殊性,老师在授课时也会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比如,在带上午班时,老师们同时会把当天下午班的教学活动融合进来。“小班的教学时间一般为15到20分钟,坦白说,这点儿时间从哪儿挤不出来啊。”同时,为了弥补在园时间少可能带来的学习机会的减少,老师在其他活动内容上会对锻炼孩子的相关能力进行倾斜,比如设置专门的活动区,让孩子拿一拿小镊子、拉一拉拉链,有意识地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平时也会更加关注孩子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沟通能力等。

同时,很多幼儿园在“半日班”的教学中更加倚赖与家庭的合作共育。比如,不少幼儿园开设了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此外,还有幼儿园利用家长沙龙、半日开放、家长助教等多种方式,鼓励家长力量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和培养中来。东城区“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中也提到,将加快家庭延伸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推动家园共育。

有老师反映,总的来看,半日班孩子在刚入园的适应能力上确实更强,也会呈现出更好的体能。“半日在园,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家长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比如剩下的半天时间可以跑出去撒欢儿,逛公园……”不过,老师也坦言,半日班确实更适合住得离幼儿园较近、家里老人方便照看,或家长工作不忙的家庭。因此,相对来说,半日班的出勤率会低一些;尤其是下午班,到园的孩子更少。

专家

发展民办园缓解供需矛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幼儿园阶段,是不是三年都要全日在园,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的做法,“有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如果孩子在家庭里有监护人带着能更自如地活动、更充分地游戏,就没有必要在小班进入全日制的幼儿园。”

因此,进不进“半日班”应该是一个供求之间的选择,“幼儿园有这种设置,家长有这种选择,幼儿园的设置是根据家长的需求进行的,不是政策强制的。”他表示,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就会有一部分家长基于自己的实际、基于如何更有利于孩子能力的发展来作出判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政府的动员。“这样的半日班,才是常态的、符合实际的、符合各方面意愿的自然存在。”

在目前的条件下,储朝晖认为,政府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进一步发动民间和社会的力量,加大对民间园发展的资助力度,缓解供需矛盾。比如,对于经帮助后可以达到标准的“非正规园”进行一定的支持,以此来缓解学位紧张带来的压力。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明看来,“半日班”实在是幼儿园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要从根源上解决入园难的问题,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进行资源的合理布局是一大关键;这样一来,家长就不会一窝蜂在某几个幼儿园扎堆儿了。(记者 牛伟坤)

小班半日活动计划-数学1和许多《毛毛虫》

小一班半日活动计划

时间:9月6日 星期二 上午

授课教师:

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喜欢喝白开水

指导策略:游戏“大象伯伯来送水”,教师手持大象毛绒玩具,扮演大象伯伯给小朋友倒水。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数学1和许多《毛毛虫》

活动由来:班里为孩子们准备了手头玩具,对于手里到底可以拿几个玩具玩,拿几个玩具玩更方便等,孩子们不太清楚。手头玩具里又有很多毛毛虫,这个问题和这个材料正好可以开展 “1和许多”方面的数学活动,既能让孩子感知“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愿意选择毛毛虫玩具进行游戏。

2.感知“1”和“许多”以及它们的关系。

3.能尝试说出“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1”和“许多”以及它们的关系。

2.活动难点:能尝试说出“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毛毛虫玩具。

2.物质准备:毛毛虫、筐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坐姿操”

1.手指游戏“坐姿操”

师:孩子们快快来!“坐姿操”开始啦!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小朋友们请坐好,我们来练坐姿操,双腿并拢地上放,小手放在膝盖上,后背挺直身微倾,眼看前方面带笑。

2.小结

师:我们刚才做的操叫什么名字?现在让我看看你棒棒的坐姿吧!谁的坐姿棒,小贴画就会贴到你的胸前。

(二)游戏“帮助毛毛虫”

1.毛毛虫来了

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堆毛毛虫)

2.毛毛虫的麻烦

师:毛毛虫们遇到了一个麻烦,许多条毛毛虫压到了一起,它们快呼吸不了了,谁愿意帮助毛毛虫?

3.帮助毛毛虫

师:我们怎么帮助毛毛虫呢?

师:现在,我们每人拿走一条毛毛虫。

师:毛毛虫要回家了,现在请把它们送回家。

4.小结

师:看,现在许多毛毛虫住到了一起。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和谁做了游戏,你的手里有几条毛毛虫,筐里有多少毛毛虫?

活动延伸:可以在区域活动用轻黏土制作毛毛虫。

三、户外活动

(一)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毛毛虫(复习)

活动目标:

1.喜欢与毛毛虫玩具做游戏

2.体验排队轮流游戏的规则

3.能尝试按照规则有序游戏

活动准备:毛毛虫玩具;玩过毛毛虫

活动过程:

1.寻找毛毛虫玩具

“毛毛虫玩具在哪里?”

2.整理毛毛虫玩具

“毛毛虫肚子里有很多食物,我们帮它排出来”

3.自由玩毛毛虫玩具

4.活动小结

“你刚才从哪里钻进毛毛虫的肚子里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商量一下从哪里钻进去吧”

5.有序钻毛毛虫

6.骑上毛毛虫留影。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沙包、足球、球门

指导策略:幼儿分区活动,教师观察幼儿行为,保证安全距离。

安全提示:提示幼儿保持安全距离,不用手触碰眼、嘴等敏感部位,不随地吐痰,有需要去卫生间。

四、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益智区《喂小动物》

活动目标:愿意独立做事的快乐和满足,对自己有信心。

投放材料:小勺,大小不一、质地不同、颜色不同的豆子、毛球类等。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小动物,嘴巴要掏空,喂食。

指导策略:观察幼儿使用勺子,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勺子。

名称及内容:美工区《毛毛虫》

活动目标:喜欢玩轻黏土,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材料投放:轻黏土、垫板、泥工模型等。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尝试用揉搓的方法进行泥工创作。

五、活动反思

多数幼儿能够感知“1和许多”,少数能够说出“1和许多”的关系。这可能是孩子还处于分离焦虑期,还不太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可以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幼儿去感知表达“1和许多”的关系。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