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5 19:16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云南考察讲话的全文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云南考察讲话的主题,围绕考察的背景、目的、过程和成果等方面展开。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完整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考察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描述考察过程、所见所闻以及个人的感受和思考;结尾部分总结考察的成果和意义。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详细描述考察过程中的亮点和收获,如云南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等。同时,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对云南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4.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在描述云南美景和民族风情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5. 思考深入:在考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困惑。在作文中,要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6. 观点鲜明:在表达个人观点时,要立场鲜明,有理有据。既要肯定云南的优势和成就,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7. 引用权威数据: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以引用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政策文件等,以佐证自己的观点。
8. 适当引用名言警句:在适当的地方引用名言
作者 袁群 云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高度,立足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云南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系统阐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路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深刻揭示了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逻辑,展现出理论与实践、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以政治引领夯实社会主义事业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他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联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任务,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这些年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握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严明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严密的组织、有铁的纪律,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性文献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的经典著作中,无不体现对纪律的严格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作风正派、公道处事,以自身模范行动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等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并非抽象的教条,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活的理论,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本质要求,又为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提供了理论指引。
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同创新释放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他要求“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当前,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导的产业变革,正成为破解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动力。云南地域特色鲜明、区位条件独特,既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又位于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接合部,具有从陆上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南亚东南亚和西亚的区位优势。“做强高原特色农业、文旅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既立足云南资源禀赋,又呼应国家开放大局,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实践创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穿透力与实践生命力。
以文化认同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丽江木府作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其建筑风格、东巴文字等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符号的互鉴共生,印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根基?。这表明,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汇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不仅破解了“多元”与“一体”的张力问题,而且通过文化认同使得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文化理论,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系统观念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边疆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思想解放引领改革突破,以系统观念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领域协同发展,在融入国家战略全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不断激活边疆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践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观的实践价值,不仅对边疆地区建立“全周期治理、全要素联动”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起到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为把边疆地区打造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制度优越性的实践范例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云南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六大河流的上游和发源地,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是我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重要水源地。在国家“两屏三带”十大生态安全屏障中,肩负着“西部高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三大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任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是基于边疆治理现代化实践探索做出的生动表达,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诠释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实现边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将边疆打造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优越性的实践高地。
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21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省国家安全厅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深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云南,坚决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王宁在省国家安全厅参观主题展览,看望慰问国安干警,强调国家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勉励全省国安系统再接再厉推动云南国家安全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调研座谈会上,王宁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充分肯定全省国安系统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作出的重要贡献,要求深刻把握云南在新安全格局中肩负的重要使命,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在云南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好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抓实经济、社会、网络、生态、生物等各领域安全和海外利益保护。要落实好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维护好边境安全稳定,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作出云南贡献。要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汇聚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王宁强调,要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锻造云岭国安铁军,永葆绝对忠诚。要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升维护全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以高水平安全护航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杨亚林、邱江、胡大鹏参加。(左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