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护林日记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6 10:48

护林日记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护林日记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主题明确": - 确保作文的主题是围绕护林活动展开的,可以是个人参与护林的经历、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对环保意识的理解等。
2. "结构清晰": - 日记通常有明确的结构,包括日期、天气、事件描述、感受和反思等部分。在作文中也要注意这些结构的安排。
3. "内容真实": - 日记要求真实记录,作文中应尽量描述真实的事件和感受,不要虚构。
4. "语言生动": - 使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护林活动的场景和情感。
5. "情感真挚": - 表达自己对护林活动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6. "细节描写": - 注意细节的描写,如树木的生长状态、动物的活动、天气的变化等,这些细节可以增加作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7. "环保意识": - 在作文中体现环保意识,强调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环保行动中的角色。
8. "反思与感悟": - 在作文的结尾部分,可以加入对护林活动的反思和感悟,如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等。
9. "格式规范": - 遵循日记的格式,包括标题、日期

甘肃定西六旬老人巡山十余年 22本日记连载护林点滴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61岁朱强国护林13年,每天早晨7点出门,晚上摸黑回家。他与其他护林员不同的是,每天都要写护林防火日记,至今已经写了22本小册子。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8月20日电 (张婧)“今天我到大柏林退耕还林区巡山,发现三社张有青在林区放羊16只,我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今天我到三十里铺和东川村公路沿线的退耕还林地带巡山,没有发现破坏林木的人和事,也没有火情出现。”

今年61岁的朱强国护林13年,坚持每天写日记,内容主要围绕自己的足迹所至,将巡山当天的所作所为用简短文字记录下来,有护林防火经验总结,有巡山管护奇趣见闻,也有在查林时遇到林地放羊的当地老乡,他苦口婆心讲封山禁牧,甚至还记载了规劝不成时发生的口角。

朱强国家住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深山处长大的他明白,在这里,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从2007年护林至今的朱强国,明明去年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他又主动提出要重返工作岗位。

图为朱强国的手写护林日记展示。 钟欣 摄

同村人都认为,老汉是忙习惯了,闲不下来。但他自己却说,在这片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护林十多年,眼看有了“绿的样子”,他才舍不得就这么扔下不管。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而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以朱强国为代表的全市近万名护林员每日与山林为伴,或双脚,或骑车,数十年坚守,他们背苗上山,一棵棵亲手栽下,再步行运水……

说起护林工作,朱强国说,“难事多得很,当地人年年植树,可就是不见树。”干旱是一方面,管护也相当重要。面对巉口镇护林队23万亩林地的管护量,他将9名护林员的管护区域进行划分,每人负责2个村,管护责任到人。

朱强国每天早晨7点准时从家出发,山路崎岖,骑1小时摩托车到达负责区域临近的公路边,他将车一锁,就步行上山。巡山时看到林木出现病虫害,他就从口袋掏出日志本记下来。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的防火期间,他还会多记下一项森林防火知识。

天天如此,年年不变。有时候他一天要骑车跑好几座山头,直到夜幕降临,山路的走向逐渐模糊,他才朝家的方向驶去。临睡前,还要将白天满满当当的工作梳理一番,“记下来,日后闲下来翻着看,很珍贵。”

随着朱强国年纪越来越大,他说自己记性不太好了。于是,护林日记又成为他工作上的好帮手。他将林木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事后拿着本子再去请教林业技术员,如此将防治的法子也一同记下来,既给自己长经验,又成为他向队员们传播护林知识的好“教材”。

他负责的管护林地近2万亩,巡一次山,就得走10多公里路。“工作十余年,我已经骑坏了2辆摩托车,现在这是第3辆。”他认为,与日常巡山、管护、防牛羊啃咬相比,工作中最让他绷紧弦的还属林区防火。

朱强国说,每年清明节和春节前后,他白天黑夜都得在山上紧盯着,看坟头,查爆竹燃放,发现冒烟,就立马赶到现场查看。(完)

甘肃定西六旬老人巡山十余年 22本日记连载护林点滴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61岁朱强国护林13年,每天早晨7点出门,晚上摸黑回家。他与其他护林员不同的是,每天都要写护林防火日记,至今已经写了22本小册子。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8月20日电 (张婧)“今天我到大柏林退耕还林区巡山,发现三社张有青在林区放羊16只,我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今天我到三十里铺和东川村公路沿线的退耕还林地带巡山,没有发现破坏林木的人和事,也没有火情出现。”

今年61岁的朱强国护林13年,坚持每天写日记,内容主要围绕自己的足迹所至,将巡山当天的所作所为用简短文字记录下来,有护林防火经验总结,有巡山管护奇趣见闻,也有在查林时遇到林地放羊的当地老乡,他苦口婆心讲封山禁牧,甚至还记载了规劝不成时发生的口角。

朱强国家住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深山处长大的他明白,在这里,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从2007年护林至今的朱强国,明明去年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他又主动提出要重返工作岗位。

图为朱强国的手写护林日记展示。 钟欣 摄

同村人都认为,老汉是忙习惯了,闲不下来。但他自己却说,在这片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护林十多年,眼看有了“绿的样子”,他才舍不得就这么扔下不管。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而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以朱强国为代表的全市近万名护林员每日与山林为伴,或双脚,或骑车,数十年坚守,他们背苗上山,一棵棵亲手栽下,再步行运水……

说起护林工作,朱强国说,“难事多得很,当地人年年植树,可就是不见树。”干旱是一方面,管护也相当重要。面对巉口镇护林队23万亩林地的管护量,他将9名护林员的管护区域进行划分,每人负责2个村,管护责任到人。

朱强国每天早晨7点准时从家出发,山路崎岖,骑1小时摩托车到达负责区域临近的公路边,他将车一锁,就步行上山。巡山时看到林木出现病虫害,他就从口袋掏出日志本记下来。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的防火期间,他还会多记下一项森林防火知识。

天天如此,年年不变。有时候他一天要骑车跑好几座山头,直到夜幕降临,山路的走向逐渐模糊,他才朝家的方向驶去。临睡前,还要将白天满满当当的工作梳理一番,“记下来,日后闲下来翻着看,很珍贵。”

随着朱强国年纪越来越大,他说自己记性不太好了。于是,护林日记又成为他工作上的好帮手。他将林木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事后拿着本子再去请教林业技术员,如此将防治的法子也一同记下来,既给自己长经验,又成为他向队员们传播护林知识的好“教材”。

他负责的管护林地近2万亩,巡一次山,就得走10多公里路。“工作十余年,我已经骑坏了2辆摩托车,现在这是第3辆。”他认为,与日常巡山、管护、防牛羊啃咬相比,工作中最让他绷紧弦的还属林区防火。

朱强国说,每年清明节和春节前后,他白天黑夜都得在山上紧盯着,看坟头,查爆竹燃放,发现冒烟,就立马赶到现场查看。(完)

来“中国网”(CIIC_China)官方微信,回复“部位”,告诉你一个减肥小秘诀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