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6 13: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青蛙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比如可以从青蛙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入手。
2. "结构布局": - 开头:简要介绍青蛙的背景,如种类、生活习性等,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深入分析青蛙的特点及其背后的生态意义,结合实际观察和感受。 - 结尾: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感悟。
3. "观察细节": - 仔细观察青蛙的外貌、行为、生活环境等,这些细节可以为作文增色。 - 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如青蛙捕食、跳跃、鸣叫等行为,来描述其生活状态。
4. "运用修辞手法": - 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 例如,将青蛙的跳跃比作舞蹈,将青蛙的鸣叫比作天籁之音。
5. "表达情感": - 表达自己对青蛙的喜爱、敬畏、同情等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可以通过描写青蛙的生活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6. "突出生态意义": - 分析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控制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等。 - 提醒人们关注青蛙的生存状况,倡导保护生态环境。
7
长篇小说《蛙》是莫言2009年的作品,曾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也是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小说以中国农村的计划生育历史为背景,叙述了“我”的姑姑万心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后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其传奇坎坷的一生。
建国初期,姑姑凭借着其过硬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改变了农村土接生婆们的接生方法,以新的接生方法挽救了数以千计的产妇和新生儿,因此受到群众的衷心爱戴,获得了”送子观音“的称号。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姑姑作为计生办副主任,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真正做到了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亲手做掉了上千名计划外胎儿,无异于刽子手,也因此被群众憎恨。
姑姑虽然认为自己执行的是国家的政策,但内心仍然充满了矛盾、痛苦、煎熬,以至于到了晚年,姑姑嫁给了民间泥塑大师后,整日沉浸在回忆之中,每日都向泥塑大师描述被流掉胎儿的特征,再由大师创作出来供在一间房子里,以使得他们的亡灵得以超生,早日投胎。
《蛙》是一部反思中国六十年计划生育史的作品,同时也对”姑姑“的个人辛酸表达了深切的同情,表达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人道关怀,承担起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高明的作家敏锐而有前瞻性。在15年前,作者就通过对代孕事件的描写,揭露了商人的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对代孕女子的戕害,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的风云变幻,真的让人振聋发聩。
书中有在饥饿年代小伙伴们吃煤的描写,这当然不是真的,作者还因此受到谩骂。我真是替那些骂者感到羞耻。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就有一个小女孩是吃土的。莫言的《蛙》显而易见是受其影响的(小说中出现了马孔多),也有一点魔幻现实主义。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蛙》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人性的剖析,更有对生命的敬畏。我认为在所有茅奖作品中,《蛙》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不过,我不明白的是,小说的结构,为什么要通过向一名日本教授写信的方式来进行呢?
莫言所获茅盾文学奖作品《蛙》
《蛙》第二部写的精彩、真实、生动。这一部写的是“我”——万小跑与王仁美从结婚到生娃,再到王仁美因怀了二胎在计划生育中引产死亡的过程。
计划生育的岁月我们亲历,那种凄惨情景和非人性事例数不胜数不胜枚举。尽管我所生活的农村、城镇与莫言笔下的“东北乡”相隔近千公里,但所见所闻所亲历的计划生育情形大同小异。所以与其说《蛙》第二部是小说,不如说就是那段岁月的纪实。相信,莫言若非亲历亲眼见过,绝不可能写的这么细腻、真切、传神……从张拳老婆被逼被抓上船跳船游泳逃跑死亡,到王仁美被迫现身被“姑姑”万心带到公社卫生院引产致死,虽两例死亡的情形不同,但因果相同。看着书,读着这些情形细节文字,心中不是个滋味!“姑姑”从第一部的接生婆变成第二部的杀人狂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夜深人静,掩卷遐思,酸楚不堪,不禁潸然泪下。
——2025年1月5日凌晨记于金陵鸣雁楼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