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喂 出来 读后感》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7 07:12

如何写《喂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喂出来》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要围绕《喂出来》这本书的哪个方面展开,如人物、情节、主题思想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具备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书籍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主体部分阐述你的观点和感受,可以结合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感悟。
3. 突出重点:在主体部分,要突出你对《喂出来》这本书的感悟和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表现。
b. 情节安排:探讨故事情节的合理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及作者如何通过情节展现主题。
c. 主题思想:分析《喂出来》这本书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如亲情、友情、成长、人性等。
d. 语言风格:评价作者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4. 举例论证:在阐述观点时,要结合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举例论证,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5. 适当引用:在分析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或观点,以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6. 保持客观:

我用了10年时间,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父亲才是最爱我的那个男人

他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男人,这是我长大了之后才慢慢明白的。

01

记忆中,他脾气总是很暴,动不动就大声训斥我和弟弟。我很讨厌他,处处和他对着干。

家里来客人了,他招呼我进屋:"大平,快看看谁来了?"

我翻着白眼,撅着嘴说:"不看!不看,就不看!"

气的他当着客人的面,就想追出去给我个嘴巴子,可我早跑得远远的了。

在学校惹了事,老师叫家长。我说:"我娘不在家,我爹死了。"

他气呼呼地来到学校,献媚般地给老师道歉,说客气话。说完,当着老师的面,就一把把我从凳子上提起来,"你爹什么时候死了?"

家里包了饺子,我就到猪窝旁边去吃,只吃周圈的饺子皮,饺子馅都倒出来喂了旁边的老母猪。

他看见了气得够呛,瞪着眼睛问我:"吃一口白菜会毒死你不?"

我说:"会!"

那时候,我狠狠地想:有朝一日,一定要远走高飞,离开他。

02

小学四年级时,听说考上重点中学可以住宿不回家,我突然心动了——如果能够考上重点中学,我就可以离开他了!

于是,10岁的我,突然开始拼命学习,一认真起来才发现:原来数学这么有意思,语文也这么可爱。成绩竟然突飞猛进,年底的时候竟然考到了第三名,还领了奖状。

到五六年级的时候,成绩已经稳稳地保持在了前三名,偶尔还考第一名。小学毕业,稳稳地考上了能够住宿的重点中学。

我高兴极了——从此,我可以不必在家里住了!

他开始在外人夸口:女娃子要是有出息,我也一样供她读书。

初中三年,我只有周末回家,我们的冲突少了。学校里的事情也偶尔和他说上一两句。

到了中考报考志愿时,他说,选择正定中学吧,虽然是区重点,但离家近一些。给你买个漂亮的自行车,每个月可以回家一次。辛中是省重点,可是太远了,要先坐汽车,再转火车,3个小时才能到。

可是,我才不会听他的,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辛中。

拿到辛中录取通知书那天,我的心情爽到爆——我离他300公里了!我这下终于逃离了他!

03

可他仍然很讨厌,要求我每次到校后立即打邻居家电话,给他报平安。懒得跟他较真,我都照做了——反正是跟邻居婶子说话,又不是和他。

高一第一个学期放假回家,一进家门,他和母亲两个人正在扎草。看见我,他一下子扔下扎草的工具,高兴地说:"胖了胖了,头发剪了之后跟个大人似的了。"

紧接着,他又问:"钱花完了没有?饭菜好吃不?有没有人欺负你……"

他开始给我耐心地讲一些不相关的事情:比如,汽车上,不要和陌生人随便说话;在学校里吃饭一定要吃饱,晚上学习不要那么晚了等等,反倒不怎么太在意我的成绩了。

半年多没有见面,那一刻,我突然不那么讨厌他了,心里暖暖的,觉得他原来也有脾气好的时候。

我在心暗暗地里发誓,要好好学习,让他以我为荣。

然而,高考完了等通知,等来的却是个晴天霹雳,我落榜了。

04

一连好几天,我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哭泣。他过来敲敲我的窗户说,不要哭了,我们想办法复读一年吧。

那一刻,我突然睁大了眼睛,他怎么会如此懂我的心?

然而,没过几天,他却突然得了脑血栓,整个人从架子上摔下来,左半边身体瘫痪。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治病了,再也没有钱供我读书了。

母亲说,放弃吧,这是命。

虽然难过,但我认了,跟了表姐出去打工。

之后没多久,我就被叫回去了。据母亲说,是他咆哮着让我去复读,说读了这么多年了,不能前功尽弃了。

就这样,我被赶回了学校,第二年,便上了大学,离家更远了,2000公里之外。

放假回家再见到他,脾气好多了,不再骂人,看见我,也总是笑着。我好长时间都怀疑,他是不是换了个心?

05

然而,厄运并没有因为他脾气变好而放过他。

我上大学的第二年,他又一次脑血栓复发,右半边身子也动不了了。这一次,没有那么幸运,他的病没有治好,而且连语言功能也失去了,只能咿咿呀呀的发声,再也说不成一个清晰的字,和他交流变得异常困难。

但我们的关系好多了,我放假回家,开始主动坐在他身边,汇报我在学校里的一切,功课怎么样,饭菜怎么样,业余怎样活动等等。

大学二年级,我谈了男朋友,家很远。他知道后不怎么高兴,但也没有阻挡。我知道,他担心我真的要远走了。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突然那么强烈地想回家乡工作,想隔三差五地看见他,离他近一点。老天帮我,让我回到了离他不到40公里的省会石家庄。

06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有一次,弟妹照顾他吃饭。他不吃,一直用手指着弟妹,谁也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最后,弟妹把碗一扔,生气地说,"我伺候不了你了,让我姐姐请假回来吧!"

他拼命地点头——原来他是想见我了。

我请假回家伺候了他几天。那几天,他一直看着我笑。像个孩子一样听话,眼睛一步不离地看着我,仿佛一个孩子看着妈妈。我转过身,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这就是我的父亲,年轻时脾气暴躁,最后却柔弱成这样。

这之后没多久,他就安静地走了。他不能说话,没有遗言,我不知道,他最后的时刻,可也有话想留给我?

我常常想他,梦里梦到他。如果他还在,我还想坐在他身边跟他说说话,哪怕还像小时候那样听他骂我一顿也好。

从复读的那一刻起,过去10年了,我终于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男人。

爸,如果有来生,我愿意一开始就做个听话的孩子,再也不惹你生气。

END

文:轻舞飞扬,图片选自网络,侵权删。

抗战老兵口述|陈永福:一辈子都是军人

编前语:

  抗战烽火,山河记忆。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为了更深刻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荔枝新闻联合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南京师范大学抗战老兵口述资料中心推出《烽火记忆·抗战老兵口述》系列。

  这个系列中有曾叱咤风云的抗日将军,也有英勇无畏的抗日战士,他们是这段烽火记忆的亲历者,也是这段铁血历史的书写者。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让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陈永福:一辈子都是军人

  陈永福,出生于1929年5月4日,如今已年过耄耋。

  1944年,15岁的陈永福参军,先后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经大大小小多场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于连云港海防巡逻队工作,1982年光荣离休,一生戎马。

  以下是陈永福的口述:

1929年5月4日,我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我八岁的时候上过半年私塾,之后就在家割草喂牲口,出来当兵时只能认得自己的名字。

  我的家乡在1938年被日本兵占领了,他们对老百姓实行“三光政策”,多次“扫荡”,那时我家里贫困,所幸躲过了劫掠。

  日本兵还会时不时地把乡亲们赶在一块儿,要大家伙儿交待出战士和地下党员。有一次3个20多岁的小伙子被残忍杀害,就因为日本兵空口说他们是八路军。

  从娃娃队到通信兵 毅然从军行

  1942年,我们县里有一帮人组织起娃娃队,20多个人经常聚在一起活动。他们歌唱得很好,我看着热闹,就也想加入进去。1944年上半年,我们村来了一个区的中队战士,他们对我都很好,战士们去别村活动的时候,我也跟着去了。

  但这前后两次都被舅舅给拦住了,可我就是想出去,所以当年10月份我就独自跑到了五六十里外的济阳县一六区队参军。我走了十几天以后,舅舅来找过我,他担心当兵危险,叫我跟他回家,不过最终家里人还是被说服了。我所在的区中队人比较少,只有三十个,我成了一名通信兵。

  在部队里,不打仗的时候,我就学文化认字,练习射击、刺杀。我们会用棒子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学写字,有时一天学一个字,有时候好几天学一个,由此我认会了更多的字。那时候,小学毕业就算得上有文化了。打仗的时候,小学毕业的战士总会得到格外的保护,不打头阵冲锋,不做最后撤退。

  多数时候,我们的口粮是从乡亲那里借来的,有一次我给首长盛过饭后,自己才吃到半碗,歪把子机枪就响起来了,我赶紧放下碗起身跑出去。跑了三天四夜就只吃了半碗绿豆,那时候比较艰苦。

  十一人夜半突袭 收缴伪军200余发子弹

  印象比较深的是,1944年一次偷袭日伪据点的作战。那时日伪军在大邝庄有个中队规模的据点。

  一天,当地老百姓告诉我们,伪军被日本兵调去“扫荡”了,不巧的是,我们区中队的主力都到渤海军区去学习了,只留一个九人班驻守,其中有两名病号,加上我和区队长,不过十一个人而已。

  不打这个据点吧,大家觉得很可惜;打的话,确实感觉力量不够。怎么办?经过商讨,我们还是决定打,并研究着找两个基干民兵参加行动,又再找一个铁水桶,把水桶打上眼儿备用,前半夜去突袭。

  我们当中一位副班长刚好是伪军投诚过来的,对地形比较熟悉。他喊话说:“伪军弟兄们,你们被包围了,赶快缴枪吧,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说完没有动静,我们就分三组向里打排枪。

  隔段时间喊话还是没有动静,我们又打了一个排枪。然后用驳壳枪在铁桶里面打,制造假象迷惑对方。这时里面就说要缴枪投降了。我们让他们把枪和子弹撂下再下来,然后派三个战士带着两个民兵过去,收了200多发子弹和十几个手榴弹,就赶紧出来往根据地撤。

  驻地伪军看到我们后很疑惑:“你们就这么几个人?”最后我们带回伪军十一个,还有一个炊事员和十二条枪。在进行教育后,让他们愿意留下的留下,两个伪军留下来了,其他人得了些路费回家了。


三天攻下田柳庄

  1945年,我们在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的指挥下,攻打下日伪军在寿光所设的田柳庄据点。

  那时候,渤海军区有两个特务团,敌人在田柳庄的大据点有3000多人。当时我所在的部队已经改成了第165区中队,共计110人。在济阳县周围的几个县,都是拿我们中队当作一个连队,军分区则以县大队为主力部队,相当于团。然而当时我们县大队也不过千余人。我方兵力存在一定不足。

  作战指挥的杨国夫司令是光脑袋,他曾说:“三天打不下田柳庄,我的秃头就长毛”。

  在其他兄弟部队进攻的时候,我们就负责掩护。我拿的是那种比较矮的小马枪、五六十发子弹和两颗手榴弹。经过三天奋战,我们终于打下了田柳庄,缴获了轻、重机枪20挺,其他的步枪就多了,还有迫击炮,俘虏近千人,击毙近千人。但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伤亡了六七百个兄弟。

  戎马一生 太平人世终相逢

  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后,部队和老百姓为了庆祝胜利召开了军民联欢大会。

  1947年,我经人介绍入了党,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在县大队已有一段时间了。我们在临邑县打过仗,还参加了昌邑、潍坊和济南战役。后来,部队回到临邑县城驻地,我当了副排长,跟着司令员去参加淮海战役,打到徐州北边利国镇附近。司令员接到回去的命令,叫我跟他一起。我当时讲:“你走你的,给你带几个通信兵,我不回去,我留在这里。”他担心在路上遇到小股敌人,我就跟他回去了。所以说,我参加了半截子淮海战役。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们部队驻扎在山东。1951年初,我在速成学校学习,1952年底被分配到连云港,一段时间后,1954年11月份我到了一个海防巡逻队,在那儿工作了28年,直至退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