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精心挑选《矿工观后感》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7 10:57

精心挑选《矿工观后感》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矿工观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和情感。是赞扬矿工的辛勤付出,还是反思矿工面临的困境,或是呼吁社会关注矿工的权益?
2. 深入了解矿工生活:在写作前,要尽量了解矿工的工作环境、生活状况、收入水平以及所面临的困难。这有助于你更准确地描绘矿工的形象,使作文更具说服力。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作文应具备明确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矿工的背景,提出你的观点或情感。 - 主体:详细描述矿工的生活、工作状况,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分析矿工面临的困境,并阐述你的观点。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你的观点,并提出希望或建议。
4. 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为了使作文更具感染力,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5. 注意细节描写:通过对矿工生活、工作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矿工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引起共鸣。
6. 结合实际事例: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一些实际事例,如矿难、矿工维权等,以增强说服力。
7. 表达

矿工流浪记:再过两个月,我就破产了

作者 | 秦晓峰

编辑 | Mandy王梦蝶

出品 | Odaily星球日报

上周六晚 23 点,一条短视频在加密从业者的朋友圈广泛流传,一众 KOL 纷纷转发,并配文:一个时代的终结。

视频中,数以百计的矿机整齐地排列在置物架上,几名工人正逐个关闭矿机电源;感伤的配乐,不断重复的「Bye」,不仅是对即将清退的矿场说再见,更像是在矿业黄金时代落幕之时,一声感慨万千的告别。

(视频截图)

视频拍摄地为四川某水电消纳园内的一处矿场,而同样的一幕,当晚也在四川多地上演。

随着过去两个月蒙古、新疆、青海等地相继出台政策,清退加密挖矿项目,被矿工视为最后「希望」的四川也在近期政策落地,全面清退矿场。至此,中国境内曾经主要的加密挖矿大省,都对矿工关上了大门,比特币算力受到影响呈现雪崩式下降,相比今年5月中旬的峰值已近腰斩。

不过,留给矿工感伤的时间并不多。不乏一些早已财富自由的老矿工自此偃旗息鼓,贱卖机器离场。但对于更多购置了新机、仍在回本期的矿工来说,他们必须另谋出路。

经过近年发展,矿业的金融工具已很完善,身负杠杆的矿工不在少数,每月的还贷压力迫使他们必须尽快重新开机,出海,是他们最后的选择。

“我身边几个杠杆倍数高的,已经躺平等着清算了。我应该还能再撑两月,现在也在考察海外合适的矿场,目前倾向美国德克萨斯州。”受访矿工告诉Odaily星球日报。

然而,出海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路途漫漫运送重资产去往陌生之地,显性的困难已经不少,隐形的陷阱则更多,此前出海折戟、血本无归的矿工就不在少数。

沉浮之际,Odaily星球日报采访了多位矿工,听他们讲述停机前后的二三事,以及出海挖矿的相关种种,究竟去往何处?前方还有多少困难?哪里才是最靠谱的落脚点?


一、矿都全面清退,“黄金时代”落幕

“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我们就做好心理准备了。但船大难掉头,就算你知道了,又能怎么办?就像这次关停,提前一天通知你,我们根本无力改变结果。”矿工老 A 颇为无奈。

老 A 的矿场位于四川某座水电消纳园内,总负荷高达数十万千瓦。按照 1 万千瓦负荷投入成本 500 万元计算,总计投入达到上亿元。

然而,矿场建成开挖只有 10 来天,就被紧急叫停。

6 月 18 日,多个社群中流传一份由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的通知》。文件表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目前已排查上报国家的 26 个疑似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由相关市(州)政府牵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省能投集团配合,于 6 月 20 日前完成甄别清理关停工作。该消息后被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证实。

6 月 19 日晚,包括老 A 矿场在内的数十家备案矿场,作为第一批「示范企业」全部被紧急关停,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当晚,“四川比特币矿场集体断电”也登上微博热搜榜。

而在此之前,与内蒙、新疆等地煤炭发电遭诟病污染不同,主要应用水电的四川还被众多矿工视为国内挖矿“最后的希望”。

5 月 21 日,国务院金融委在会议中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此后,新疆、青海、内蒙古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对虚拟货币挖矿进行整顿和清理。

虽然监管信号明确,但不少矿工仍持保持观望态度,并未急着迁移布局。在不少矿工看来,新疆、内蒙叫停挖矿主要是因为煤炭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于采用水电能源的云贵川地区,仍然报以乐观的情绪。特别是随着丰水期来临,四川等地有着水电消纳需求,或许还有生机。

6 月 2 日,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海召开小范围调研座谈会,进行关停虚拟货币“挖矿”对今年四川弃水电量的影响分析。有参会矿工表示,挖矿可以正常进行,也向外界传递出积极的信号。

(6月2日社群截图)

彼时老 A 已和四川有关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并进行备案。他也放下了悬着的心,自己有正规合同作为保障,大概率不会发生突然断电的情况。

然而,仅仅过了半个月,风向骤变,云南、四川相继宣布取缔加密挖矿项目,也给老 A 当头一击。

“从新疆、内蒙开始整治矿场时,不少人已经察觉到这次力度不一样了。因为在内蒙的文件中,加入了「防范金融诈骗」的内容,关停矿场跟你用什么属性的电就没什么关系了。”老 A 事后做了一番总结。

据此前媒体报道,四川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比特币矿工聚集地,大约有 800 万的负荷正用于加密货币挖矿。随着这一轮的整治,大型矿场已经全部关停。

不过,老 A 透露,目前四川辖区内,一些负荷较小(1000 千瓦~2000 千瓦)的孤网电(不进入国网系统)矿场仍在运行,但随着政策的落实,这些矿场关停也进入了倒计时。


二、贱卖机器还好,部分矿工只能清算破产

“原来用来交流的矿工群,现在已经开始卖变压器、卖矿机了。”老 A 解释说。随着内蒙、新疆、四川等地矿场相继关闭,一些矿工有感于政策收紧,开始考虑贱卖设备出场。

大量二手机器涌入市场,导致矿机价格暴跌,与几个月前「一机难求、一卡难求」的局面仿佛两个世界。

一位二手矿机销售告诉Odaily星球日报,现在矿机已经彻底沦为买方市场,卖方报价基本宣告失效。以 S19 为例,此前一度被炒到 7 万以上,现在二手矿机只要 2 万多元。为了缓解矿工出货压力,也在近期宣布暂时停售现货机器。

然而贱卖矿机退场其实也是一种选择,一部分高杠杆矿工根本没得选,他们只能另谋出路继续挖矿,否则将面临清算破产。

由于近两年各类金融工具的兴起,矿圈杠杆倍数开始上升。一小部分矿工选择质押币借钱买机器,并质押机器再次买入新机器,有的人身上每月背负着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还贷压力。

此前每个月都可以挖出新币且币价不断上涨,还贷自然不成问题。但现在从源头切断,矿工挖不到币,就会导致现金流断裂。到期后机器以及质押代币将被全部被清算,甚至可能依然不够偿还,需要承担负债。

这样的矿工不在少数。近期一位负荷达到数十万千瓦的矿场主,由于拿不出几万现金,被债主上门围堵。一名受访矿工表示,如果接下来两月依然不能挖矿,“矿圈会死很多人”。

“我身边几个杠杆倍数高的,已经躺平等着清算了。”受访矿工告诉Odaily星球日报,他的一位朋友在过去三个月中,矿机只开挖了 10 天,现在依然到处找电。“我应该还能再撑两月,现在也在考察海外合适的矿场,目前倾向美国德克萨斯州。”

目前只有少数几个省份出台限制政策,其他省份尚未落地,也给了矿工喘息的空间,可以在各地流转(俗称「打游击」)。一些地区依然有不少矿场在运转,但是由于能源有限,难以负荷大型矿场,只能满足一些小型矿工需求。

不少国内矿工依然保持观望态势。一是期望夏季电力高峰后,对于电力需求较低;二是期望政策出现一些松口。这也是目前不少正在各地“打游击”的矿工,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由于矿工打游击的需求,近期移动矿箱的需求猛增。某矿箱销售告诉Odaily星球日报,其业务量在过去一月翻了 5 倍,部分订单发货时间已经排到了下个月。(注:移动矿箱可以脱离矿场,整体随时搬迁,并保护矿机不受损)

(矿机正在被放入移动矿箱)


三、出海去往何处,中亚、东欧、北美还是北欧?

监管趋严,中小矿工或许可以承担损失退场,但对于拥有上万台矿机的大矿工而言,出海寻找适合的场地建设新矿场,是必走之路。

城堡岛投资公司的创始合伙人 Nic Carter 此前判断,可能有 50% 到 60% 的比特币算力最终会离开中国。

“最近一个月,包括头部的矿池在内的圈内的朋友都在问我,怎么出海,流程怎么跑通。我们也给了几个朋友几万负荷,帮助他们短期度过难关。”矿工老董告诉Odaily星球日报,目前整个哈萨克斯坦全部矿场总负荷大约在 130 万千瓦,但并没有跑满。

早在 2018 年,老董就开始在海外建设矿场,目前其在哈萨克斯坦拥有一座超过 10 万千瓦负荷的大型矿场。在这次国内矿机清退时,老董顺势将自己的矿机陆续转移至海外。“前两年是因为在国内总是需要来回折腾,而海外电价便宜,想着给自己留一个退路,没想到现在正好用上。”

对于出海矿工而言,中亚、东欧、北美、北欧也成为几个重要备选项:

  • 美股上市公司比特矿业则宣布在美国以及哈萨克斯坦投建矿场。最新消息是,其首批虚拟货币矿机(320 台)运抵哈萨克斯坦,预计在 6 月 27 日部署完毕并投入运营,其他自有矿机也正分批运往海外。
  • 莱比特矿池 CEO 江卓尔表示:“联合挖矿业务不会再对中国大陆开放了,后面主要在北美部署矿场挖矿。”
  • Poolin 矿池副总裁 De La Torre 表示: “我们正在努力使我们的全球采矿哈希率多样化,这就是我们搬到美国和加拿大的原因。”

从政策来看,不少海外地区对加密货币报以友好的态度,并出台相关方案作为保障。例如,哈萨克斯坦 AIFC 投资部近期通过中国媒体喊话,欢迎中国矿工进驻该国,三到四周可建立合规托管矿场。此外,今年 6 月德克萨斯州州长 Greg Abbott (R)签署了一项法案,为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创建法律框架,并且德克萨斯州银行部通知批准州特许银行托管加密货币。

在四川矿场关闭后,手握几万台矿机的老 A 也在国内寻找新的战场,但最终苦寻无果,只得寻求出海,德克萨斯州也是老 A 重点考察的新地址之一。“我们在那边也有一些电力资源,电价基本在 2 毛浮动。更关键的是,美国那边比较讲契约精神,不会突然给你停电。”

除了老 A,德克萨斯州也是其他不少矿工心中理想的目的地。矿工老陈表示,出海优先考虑美国、加拿大等法律健全之地,人身、财产更有保障,而中亚、中东等地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更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正规一点就选北美,性价比高一点就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东。”有业内人士总结了矿场出海选择标准。

由于矿场出海已成趋势,也带动集装箱资源紧俏。多位矿工近期都在朋友圈发文求购集装箱。

四、出海之难:困难不断,陷阱重重

无论是政策,还是电价,海外似乎看起来都对矿工十分友好。然而,漂洋过海地运送资产,没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出海之后,有多少坑在等你。

首先是建设成本高昂,工期长。

根据老 A 的考察,目前德州 1 万千瓦负荷的投入成本需要 3500 万元左右,是国内的的 7 倍。即便是以性价比著称的哈萨克斯坦,建设成本也比国内高出不少。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哈萨克斯坦虽然留有大量前苏联时期的电器设备,但早已老化,并不适合建设矿场。就以老董的新矿场为例,总负荷 3 万千瓦也只能跑上 1 万千瓦负荷。

因此矿工需要选择从国内购买电器设备,进行清关运到国外。矿机以及电器设备从国内经过铁路运出,到达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而后转运至各地矿场,需要大约 20 天的时间。

此外,老董也反映国外团队普遍施工较慢,且没有专业的矿机维修团队,因此需要从国内招募人工,办理签证,打好疫苗。整个流程走下来,基本需要两个月左右才能建设一座新矿场。“我们给矿机维修人员的工资,年薪可能都达到百万了。并且整个物料、大宗商品价格现在都在涨,也进一步增加建设成本。”

此外实际经营中暗坑很多,防不胜防。

2018 年老董第一次出海试水时,选择在俄罗斯北极圈内的一座城市建场。但在实际经营中,由于气温过低,电器设备以及矿机经常故障,无法挖矿。最后撤出时,合作伙伴找各种理由扣押机器,经过协商最终只拿回了一半矿机。后来转战哈萨克斯坦,老董的电器设备也被合作伙伴「无偿租用」。

当我问老董为什么不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时,他无奈地说:“他们在当地都有关系,你去找律师,也是当地的;走诉讼,可能拖个一年半载。说白了,你是耗不过这些人的,不过,在哈萨克斯坦,你如果把法律和整个流程走通了,保护矿机基本没问题。”

老董的遭遇,也是老陈等绝大多数国内矿工顾虑所在。“海外坑这么多,没有足够的资源、人脉,还是不要去海外了,很难发展。”

由于海外矿场建设难度高,不少中小矿工选择将矿机托管给海外成熟的矿场。但老董指出,此举风险很大,可能丧失矿机归属权。“机器清关时,谁来清关就是谁的,遇到不靠谱的,直接把机器全部吞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外,也有不少海外矿场宣称拥有大量闲置资源,对国内进行招商。老董介绍称,目前由于疫情,哈萨克斯坦并没有充足的闲置资源。“很多矿场口气很大,说我有 20 万、30 万负荷,都是胡扯。现在因为疫情,人也进不去,设备也进不去。真正规模化开始建场,应该是要到明年年初,才是合理的。但到时候又会是什么新的状况,谁也不知道。”


五、结语

对于整个加密市场来说,矿圈一直是神秘的“大后方”。

矿工交流主要都是在网上、社群里,每一次线下峰会都是一场大型网友见面会。一旦熟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很快变得紧密,抱团取暖。这次集中关停之后,一些海外矿场矿工也帮助国内朋友跑通出海流程,甚至直接将自己的电力资源共享。

尽管此次损失惨重,但对不少老矿工矿工来说,他们已经享受了几年市场给予的红利,对于比特币以及区块链技术依然深信不疑。

也正是这种深信不疑,让矿工们克服重重困难走上出海之路。

只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时重聚。

像牛一样耕作 像土地一样奉献从话剧《路遥》回望路遥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同华

1970年,路遥(左)在黄河岸边。(资料图片)

6月1日,夜幕降临,高亢激昂的黄河纤夫号子拉开了话剧《路遥》在京首场演出的帷幕,奔腾不息的黄河浪涛、气势磅礴的黄土高原,以及摧枯拉朽的大风呈现在观众面前,书写下在逆境与挣扎中坚定的信念。

“活着,像牛一样耕作,倒下,像土地一样奉献,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只有拼命工作,只有永不休止地奋斗,只有创造新的成果,才能补偿人生的无数缺憾,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这些金子般闪光的语句,出自话剧《路遥》。

话剧《路遥》由陕西省纪委监委、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方正出版社联合打造,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6月1日、2日在国家话剧院上演。

“人没有一条人生之路是笔直和平坦的,但只要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三山五岳都会为你让路。”

该剧写的是路遥人生的最后6年,讲述他从出版《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到获得茅盾文学奖、奠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直至离开人世的过程。

话剧舞台以贫瘠而辽阔的陕北高原为背景。陕北高原的苍凉与贫瘠、黄河的苦难与历史,成为路遥生活与创作的起点和滋养,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而那条沿着高原而上的斜坡,是纤夫们跋涉的黄河岸边,也是路遥人生的跋涉之路。

路遥用温暖的现实主义方法讴歌普通劳动者,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弱者黑暗中的一盏灯、寒冷时的一盆火”,给那些在孤独与寂寞、失意与痛苦、焦虑与脆弱、挫折与逆境中寻找出路、盼望光明的人们传递一种信念——“无论黑夜多么漫长,黎明终将如期而至;人来到这个世上,就要准备经受磨难,真正的强者是那些历经磨难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

正是如此,路遥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不停地耕作,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是文学精品、是给无数普通人输送的精神食粮。

话剧《路遥》是一部贯穿着剧作家和导演思考、思想的匠心之作,让观众在获得艺术审美的过程中,也对社会、人生、理想、奋斗等问题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话剧《路遥》以独特的艺术张力,诠释出“黄土地的儿子”那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与人格力量。剧作尾声,铺天盖地的文字化作雪花从天幕上飘下,喻示着一种精神将以文字的方式在世间永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奋勇向前。该剧,既是对那一代向着幸福不断前行的奋斗者之赞歌,同时也带动今天的观众在未来的日子里奋勇拼搏,走出更辉煌的人生之路。

“像种子依赖土地一样把自己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之中,才有可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远一些。”

1949年出生的路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时代在这个作家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就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平凡的世界》,涉及从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中国大转型期广阔的城乡社会生活。我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用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书写这伟大的时代、火热的生活和真实的人生;我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纵览这个时代的经纬,捕捉这个时代的气息,像柳青、巴尔扎克那样,‘做时代的书记官’……”为了实现自己多年的文学梦想,路遥一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路遥曾说,《人生》给他带来的荣誉,足以供其在文学界混一生了。但他不满足,于是,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与创作,在《人生》发表六年以后,也就是1988年,路遥完成了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却是不平凡,自问世以来,一直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哪怕今天,《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严肃文学,依然能够进入图书畅销榜,与众多通俗文学一较高下。

为了写作,路遥来到故乡的毛乌素大沙漠,在这无边的苍茫与寂寥中,接受着精神的“誓师”。在这里,路遥忘掉了写过《人生》,忘掉了鲜花与红地毯。

“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头顶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发着宁静又平和的光芒。”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离开家庭和亲人,居住在煤矿周边的窑洞中,远离尘嚣,与老鼠为伴,与孤独相依,与笔下的人物共眠,用激情的文字追寻那“宁静又平和的光芒”,实现了文学与生命、精神与心灵的合一。

为了解时代背景,路遥找来了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省报、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之后便开始了没日没夜的阅读与记录。

同时,他将目光投向时代生活。

为了体验矿工生活,路遥深入矿区。矿区的生活很艰苦,基本只有馒头米汤。但是,路遥每天都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

“我提着一个装满书籍资料的大箱子开始在生活中奔波。一切方面的生活都感兴趣。乡村城镇、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国营、集体、个体;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老百姓;只要能触及的,就竭力去触及……我知道占有的生活越充分,表现生活就越自信,自由度也就会越大。作为一幕大剧的导演,不仅要在舞台上调度众多的演员,而且要看清全局中每一个末端小节,甚至背景上的一棵草一朵小花也应力求完美准确地统一在整体之中。”

他走进文学,深入其中,真正感悟到了文学的本质及其真正精神——“文学好比一双清澈的眼睛,容不得半点沙子;文学犹如一颗圣洁的心灵,容不得丝毫的亵渎。你只有抛弃一切杂念,像圣徒一样把文学作为自己一生的精神伴侣,像种子依赖土地一样把自己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之中,才有可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远一些。”

“一个艺术家如果超然于广大而深厚的生活之外,即使才能卓著,也只能生产一些打扮精致的工艺品;而带着香气和露水的艺术花朵,只能在生活的土地上培植。”

路遥把柳青称为“我的文学教父”,1983年4月3日还写下《柳青的遗产》一文,动情阐述柳青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并将柳青身上那种“顽强而非凡的追求”作为自己学习与成长的楷模。

柳青当年毅然离开繁华的大城市,身居皇甫村一个破庙改建的院宅里,眼睛琐碎地扫描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而另一方面又把眼光投射到更广大的世界。他一只手拿着显微镜在观察皇甫村及其周围的生活,另一只手拿着望远镜在瞭望终南山以外的地方。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显示了生活细部的逼真精细,同时在总体上又体现出了史诗式的宏大雄伟。

所以,当我们读《创业史》时,就会感到作品所展现的整个那段生活就像一条宽阔的长河在眼前淌过;而在这条波涛汹涌的长河中,我们如果在任何一个湾道里停下来,便会发现那里也是一个天地。

柳青是这样的一种人:他时刻把人民性和艺术家巨大的诗情溶解在一起。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始终像燃烧的火焰和激荡的水流。他竭力想让人们在大合唱中清楚地听见他自己的歌喉。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又严格地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群众,多年像农民一样生活在农村。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创业史》中那么逼真地再现如此复杂多端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见的每条细小的波纹都好像是生活本身的皱褶。

毫无疑问,柳青深深地影响了路遥。正如路遥所说,“作为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和不同凡响的小说艺术家,柳青的主要才华就是能把这样一些生活的细流,千方百计疏引和汇集到他作品整体结构的宽阔的河床上;使这些看起来似乎平常的生活顿时充满了一种巨大而澎湃的思想和历史的容量”。

路遥说过,在准备创作《平凡的世界》前,曾七次通读《创业史》。因此,路遥对柳青的接受就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忠实继承。路遥用自己的行动继承了柳青的文学传统,也刷新了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度。

1980年,路遥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轰动全国;《人生》发表之后,路遥又接连写作发表了《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你怎么也想不到》等中篇小说;1988年完成的百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荣获茅盾文学奖。

就这样,文学改变了路遥的人生,文学净化了路遥的灵魂,文学让路遥的生命不朽。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路遥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生活往往是不平衡的,它常常让人丧失一些最宝贵的支撑。但生活又往往是平衡的——在人们失去了一些东西后,说不定又有新的东西从另外的地方给予弥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