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7 12: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的20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主题,即对中国通史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可以围绕历史发展的脉络、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
2. 结构清晰:作文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读书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按照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进行划分;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感悟。
3. 内容丰富:在正文部分,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独到的见解。
4. 语言表达:语言要流畅、准确、生动,避免使用口语、方言和过于生僻的词汇。注意句式多样,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举例说明:在阐述观点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文化传承进行举例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 思考深度: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要有所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展现自己的思考深度。
7. 注意篇幅:作文篇幅为2000字左右,要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避免篇幅过长或过短。
8. 格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解说词: 梦想,人类前行的动力。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有着最古老的文明,我们有过辉煌,也曾经历苦难。但是,梦想一直照耀我们前行。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我们在铸造新的辉煌,这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梦想的时代。
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我们将带您回到远古,聆听我们祖先最古老的故事。
第二集 概述:
主要讲述了从石器时代到夏朝建立的历史,展现了先民的生存智慧和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这一时期,人类逐渐掌握了制作工具和使用火的技能。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逐渐出现了部落和简单的社会分工,介绍中国远古祖先的故事。
人类进化分为四个阶段:
1 南方古猿 2 猿人(直立人) 3古人(智人) 4新人(现代人)
一 南方古猿
时间:距今八百万年
地点:云南省禄丰县
身体特征:由于气候变化,食物短缺,南方古猿从树上来到地面,在各种劳作中,四肢 开 始分化,前肢分化成手,后肢分化成脚;
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被纳入人的范围,是人类进化的最初阶段。
被国际古人类学界定名为:腊玛古猿禄丰种
劳动促进了古猿四肢的分化,直立行走的猿人出现了
直立行走打开了人类创造文明的源泉,我们的工具、武器、建筑、音乐、绘画以及文字, 都是建立在直立行走之上的。
二 泥河湾遗址群
时间:大约二百万年前
地点: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迄今发现的我们远古祖先最北端的活动地点)
考古情况:1978年,考古人员在泥河湾的小长梁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2001年,在泥河湾发现了远古猛犸象骨骼化石,其上有砍砸和刮削的痕迹,旁边还有燧石刮削器,这让我们联想到古代人类刮骨吃肉的场景。
得出结论: 尽管泥河湾一带出土了众多打制石器和古动物化石,但没有发现一件百万年 以上的古人类化石。
三 元谋直立人
时间:距今约-百七十万年
1965年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 大那乌村一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化石一 大脑智慧更加发达
发现两枚牙齿化石 :A 左上内侧门齿 B 右上内侧门齿
著名古人类化石家胡承志先生对其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其与猿类有明显差别,而跟北京猿人的牙齿标本相当接近
两枚牙齿出土位置不远处,先后出土了七件石器,人工打制痕迹十分清楚
使用石器是人类区别动物的一一个重要证据
所得结论:迄今为止,在中国的长江、淮河和华北地区,多处发现了距今二百万年前后的直立人化石和石器,证明我们的祖先在-两百万年前就已经劳动生息在中国大地上了
四 北京猿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万年~二十万年
1929年12月2日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一发现了北京猿人第一一个头盖骨
身体特征:
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很厚,大约是现代人的一倍,但是他们的头盖骨下半部宽大,顶部收缩
,而现代人相反,下半部窄小,上部宽大,北京猿人的脑子是现代人的一半,但肢骨和现
代人极为接近,已具备现代人的结构(男性平均身高约156cm,女性平均身高约144cm)
在周口店其他发现,北京猿人留下的大批鹿骨,它们都已破碎并明显焚烧过龙骨山山洞里,有大量被火烧过的灰烬展,最厚的有6米,火的发现和使用的影响: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自然界,从而最终告别了动物茹毛饮血的时代。
得出结论::
猿人在经历了几十万年之后,逐渐发展到古人(早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中,
这一时期延续到距今四五万年前,此时人类体质上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逐渐消失,
石器制作技术有了很大改进
五 山顶洞人
时间: 距今三万年左右的亚间冰期
1935年11月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一贾兰坡连续发现三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
发现:
上室一 人生活的地方
下室一 公共墓地 至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墓葬
标志着人类开始从松散的远视群落转变成固定而持久的大家族,并最终导致了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一氏族公杜的产生,
山顶洞的结构:
下窨一天然的陷阱, 有完整的动物骨架,
门厅-- 过道,
山顶洞出土的化石,可还原为八个人:一个五岁儿童,一个婴儿,一个十余岁的少年,
五个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六十岁的老人
第二集金句:
随着大爆炸,宇宙形成了无数的星系,在太阳的周围有一颗蔚蓝色的行星,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大气层和液态水,使得地球成为我们已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大约在四十亿年前,地球上诞生了最初的生命,而人类的出现则是数百万年前的事情。
二百万年以来,地球上至少已经历过四到五次冰期、间冰期的交替。每次冰期的数万年中,无边无际的永久性冰雪,从南北极推进到温带甚至亚热带,仅留下赤道附近的狭窄生存空间。海水退去,绿野变荒漠,气候寒冷干燥,大量物种灭绝。我们祖先的幸存者被迫在饥寒交迫中长途迁徙,寻求新的生存乐土。
区别于动物的简单使用现成工具,我们的祖先开始自主地发明创造。已经腾出双手的他们,制造武器这一举动改变了游戏规则。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物种比人类对使用武器和工具更加情有独钟,人类使用工具的能力是我们掌控世界的关键所在。
从内蒙古草原到云贵高原,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是一个美丽的中国,遍布着祖先的脚印。
我们的远古先祖脱离动物界时,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无所畏惧,手握石器,勇敢地在大地上留下脚印,他们在寻找光明与未来的方向。
当泥河湾人、元谋人、北京猿人、崇左人、山顶洞人,在华夏大地上匆匆行走时,中国即将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他们用集体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迎来了新石器革命的到来和中华文明的曙光。
我们的远古先祖脱离动物界时,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无所畏惧,手握石器,勇敢地在大地上留下脚印,他们在寻找光明与未来的方向。
当泥河湾人、元谋人、北京猿人、崇左人、山顶洞人,在华夏大地上匆匆行走时,中国即将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他们用集体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迎来了新石器革命的到来和中华文明的曙光。
《中国通史》记录片笔记持续更新中........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相信你只是看目录就觉的很是吸引人了,解说词是精准大气又唯美,能帮助我们提升表达能力或者是写作水平,为了重点记忆整理成笔记,与大家共享。该笔记持续更新中,喜欢可点击收藏关注 ,以便阅读。
解说词: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雄伟壮观的锦绣山河,孕育着无限生机,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这是一片广袤土地,悠久辉煌的古老文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塑造出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在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上,一场场历史大剧不断上演,无数的曲折与坎坷考验着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与众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勇于探索、敬守家园、爱好和平,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无论风雨飘摇,困难重重,中国人都能迎难而上,顽强奋斗、渡过难关,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真理。无论烟雾弥漫,障碍重重,中国人都能够坚韧不拔,沉着冷静,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道路,缔造中国与人类的幸福,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丰富而多彩、曲折而灿烂、绵延而不断,在这片土地上生根绽放,演绎出无数的传奇往事。
一,观看《中国通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增长历史知识:系统地了解中国从远古到近代的漫长历史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演变,丰富知识储备。
2. 培养历史思维: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呈现与分析,有助于培养宏观、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因果关系。
3. 增强文化自信:
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受先辈们的智慧与创造,从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吸取经验教训: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避免重蹈覆辙。
5. 拓宽视野格局: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以史为鉴,拓宽个人的视野和格局,提升对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水平。
6. 促进文化传承: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让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共创未来。
这些古老的历史,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历久而弥新,它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的复兴之路,她像一位母亲,守护着我们梦的摇篮。
二 第一集《中华道路》贯穿的五条主线:
1 思想 2 政治制度 3 战争 4 外交 5 民族融合
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儒家思想,
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200年,这期间都被称为人类发现和党醒的时代
西方:轴心时代「释加牟尼、亚里士多德”」
东方:百家争鸣「老子、孔子、盂子、庄子、墨子」
一 思想
1.1 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兼爱(没有任何亲疏贵贱的爱)非攻(反对战争)
道家: 老子、庄子:清静无为,顺应自然
阳阳家:将世界万物变化归结于阳阳五行
法家:以法治世
纵横家:游说各国
1.2儒家发展史
创始人:孔子
主张:
以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为基本内容,追求个体、家国、天下的和谐发展,前期孔子在世时,其主张不为各诸侯国所用
孔子逝世一百多年后,孟子的仁政主张依旧不被接受
秦朝时期:大儒荀子的得意门生李斯主导焚书坑儒
汉高祖时期:
汉高祖刘邦以太牢礼拜祭孔子(太牢礼:指的是全牛、全猪、全羊,规格比较高的一-种祭祀礼仪)
汉高祀鲁图:汉高祖刘邦以太牢礼拜祭孔子
汉高祖用儒家 的礼仪来彰是帝王的威仪,治国仍采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汉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木”,推出新儒学,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由此真正成为治国思想
新儒学:在秉持仁、义、礼、乐的基础上,主张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强调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
盛唐时期儒、释、道均活跃在政坛与民间「东汉后期,佛教传入中国」
唐王朝衰落后,数百年战乱不已,儒学再次走入低谷
宋朝时期官方主流思想-程朱理学,儒家思想再度振兴
程朱理学:以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新学说,秉持着以礼治国的儒家基本思想,使宗法、贞节、孝道等观念大行其道
明朝时期程朱理学变得保守与僵化,阳明I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
1.3法家对秦朝的影响
公元前361年,法家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强国,使秦国崛起
商鞅变法一百三十八年后,秦始皇统一六国
十五年后,秦二世而亡
徒法不能以自行. 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能光靠严苛的法律制度
1.4汉武帝颁布《轮台诏》
公元前89年,汉武帝颁布了以民休息,思富养民的新国策
二、制度
北魏时期 : 颁布均田制,被隋唐继承
隋朝时期:确定三省六部制,开启科举考试的先河
隋朝时期三省六部制
唐朝时期:制度逐步完善,人才涌现
宋朝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遏制兵变(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01 制度层面,在政治、军事、财政方面推行一系列措施
02 用人层面,重文臣轻武将
明朝时期:
朱元璋深恨贪官污吏,坚决反腐
01 明城墙的建立,每一块砖上都刻着铭文,即府、州、县三级地方官吏的名字,保证责任到人,明城墙几个世纪屹立不倒
02空印案:处理一千三百多名官员
03粮食贪污案: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至地方官员判处死刑三万
贪腐和反贪腐是一个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博弈过程,政治腐败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是否坚决执行制度的问题,
政治腐败,必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当矛盾激化到无可调解的时候,残酷的战争往往成为唯一的解决之道。
三、战争
3.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
周武王违背天命,出兵伐商,大获全胜
冲破了夏商以来奉行的天命观,使中国人从迷信天命与鬼神的世界中开始走了出来,注重伦理道德的周礼出现了
3.2公元前133年1汉甸之间52年的战争
①汉南、河西、漠南三大战役之后,彻底解决了匈奴边患问题
②李广、卫青、霍去病等英雄先后诞生,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丁
四 外交
4.1丝绸之路
公元前138年,张骞开始了长达23年的艰苦探索,两次出使西域,开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使中原与更远的西亚、南亚、欧洲、非洲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成为连接东西方世界的最重要的通道
4.2海上丝绸之路
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
元朝时期航海的黄金时代,海上贸易空前活跃
明朝时期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积极传播中国人和平友好的价值观,并
将先进技艺带到四方
五、民族融合
5.1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南迁
洛阳迁都后,孝文帝开启汉化改革
01带头与当地汉族通婚
02规定汉语为官方语言
03将鲜卑族姓改为汉姓
04修复孔庙祭拜孔子
05 将迁到洛阳的鲜卑人籍贯改为河南郡洛阳县
影响:改革过于激烈,北魏政权迅速消亡,鲜卑族完全融入到中国民族的大家庭中
5.2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远嫉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嫁妆以及陪嫁队伍包括
①布匹、纺织工具、农具、农作物种子
②大量的图书典籍、科学技术
③铁匠、木匠、农艺师等能工巧匠和技术人员
对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
为五百年后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3公元1124年|耶律大石建立西辽
金灭辽之后,辽朝的皇族成员耶律大石带领部下奔向西部,落脚到今日的吉尔吉斯斯坦的古城-巴拉沙衮,建立西辽
解说词:这些古老的历史,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历久而弥新,它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的复兴之路,她像一位母亲,守护着我们梦的摇篮。
第一集金句:
在中国的历史上,王朝的衰亡悲剧曾不断上演。当后庭花的歌声在陈朝后宫不断响起,沉溺于荒淫玩乐的陈后主已离亡国之君不远了。当周幽王为博爱妃一笑,以烽烟召集诸侯,将执政大事视为儿戏的时候,西周的灭亡也就迫在眉睫。当商纣王相信只要天命护佑,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荼毒生灵的时候,商朝的灭亡也就同样的在所难免。政治腐败必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当矛盾激化到无可调解的时候,残酷的战争往往成为唯一的解决之道。
战争不仅考验着指挥者的决策,更印证着中国人如何战胜旧我,开辟新天地的决心。
中华民族,并不是好战的民族,也不是保守的民族,闭关锁国只是某些特定历史时段的产物。自古以来,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开拓精神和对外交流的愿望,丝绸之路,最早便是由中国人开拓出来的。
在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有的民族从远方而来,宁愿舍弃自己的传统,也一定要融合到这片土地上,有的民族则通过和亲、归附的方式自然地融合到这片土地,还有的民族,以战争等激烈的碰撞,最终融入到这片土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民族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文明中唯一不曾断裂,延续至今的文明,无论是经学、史学、文学、宗教、艺术,还有历法、建筑,各种文化蔚为大观,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无数美丽的传说,也诞生出无数的英雄,他们都将自己满腔的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唱出了一曲又一曲令人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穷的英雄魅力。
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它从遥远的古代走来,带着精深博大的思想,带着凛然不容侵犯的风骨,带着包容和平的心态,带着永远探索,不断向前的精神追求,带着深厚宽广的文化底蕴,带着风和雨,带着沧桑变化、世事沉浮,迈着或沉重或轻松或坚韧的步履向我们走来,它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的经验,是我们可以鉴戒的无穷宝库。正因为有如此丰厚的历史财富,我们可以从容面对一切难题;正因为有如此坎坷的历史进程,我们更懂得珍惜;正因为有如此浩瀚的历史智慧,我们正充满底气,海纳百川,奔向美好的前程。
《中国通史》纪录片笔记持续更新中........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