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送别 读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8 02:11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送别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送别的读后感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要围绕送别的主题展开。可以是从文学作品中的送别场景,到现实生活中与亲朋好友的离别,或者是某种象征性的送别。
2. 突出感受:在作文中,要真实地表达自己对送别的感受。可以是悲伤、感慨、怀念,也可以是成长、坚强、释然等。要尽量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情感。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所读作品或离别场景;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4. 举例论证:在作文中,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支撑你的观点。这些例子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举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够有力地证明你的观点。
5. 语言表达:读后感作文的语言要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6. 思考深度:在作文中,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要对送别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可以从送别的意义、影响、启示等方面展开,使文章更具深度。
7. 避免偏

人生难得是欢聚——读弘一法师《送别》有感

《送别》 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创作的一首经典词曲。

原文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图一 手抄

注释:

在城外十里长亭旁的古道边,长满了绿色的野草,沿着道路延伸到远处天边。伴随着落日残阳,远处传来了断断续续的笛声。晚风带着丝丝凉意舞动着柳枝。

在这离别之际,你我喝了这壶浊酒,今晚不会感到寒冷。而今往后,你我将各奔东西,各自飘落天涯海角。不敢想以后何时才能相见呀?如果哪天你想要回来相聚,不要犹豫、不要徘徊……因为人生聚少离多。偶尔的相聚才是人生中最难得,而离别却反而是人生常事!!

图二

歌曲

弘一法师李叔同在1914年谱写的《送别》乐曲作品,曲调借用了美国作曲家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改编成一首具有中国古典诗词韵味的歌曲。这首词曲多年来广为传唱,因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而一直流传至今。

这首恬淡舒缓、柔情委婉的歌曲,音乐与修辞的结合堪称完美,然而传达出来的却是满满离愁别绪、世事无常之意境。

歌词

《送别》这首词是李叔同写给好友,民国时期上海城南草堂主人许幻园。1914年,好友许幻园因时局发生震动而使家庭受到重重的打击,导致家道中落。在离开上海前,特地前去和好友告别。李叔同看着许幻园憔悴的眼神和疲惫的身躯,除了互道珍重,内心却满是伤感失落,有感世事无常而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对好友的思虑、担心和深深的祝福……

“长亭外、古道边”:开头描写了十里长亭和古道这两个象征着分别、离别的场所,暗示着离愁别绪和深深的不舍。

“晚风、夕阳、笛声、山外山”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凄美画面,表达对知心好朋友离别散落各地的感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慨叹……

“一壶浊酒”描述两位好友喝离别酒的感慨失落,无奈、悲情……悲欢离合。

图三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近代民国时期人,字息霜,别号漱筒。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图四

读诗有感——我最喜欢的两首送别诗

我最喜欢的两首送别诗,一首是《赠汪伦》,一首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首诗,各有特色,我都觉得很有趣。

我们来看第一首: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是谁?唐朝时的一个会酿酒的农民。因为酿的酒,李白喝了很开心,就写了这首诗送给汪伦。现在,我不知道唐朝有几个皇帝,最后一个唐朝皇帝是谁,但是我知道汪伦是谁!所以,有时候我恨不得对汪伦以身相替,好让诗仙李白为我写一首诗!

另外,这首送别诗的特点就在于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诗人写诗赠给朋友,以感谢朋友对自己的招待和送行的送别诗。有意思吧!用咱们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脑洞大开啊!自己写诗给自己送行,可还行?!读了这首诗,深恨自己没有李白这样的朋友,不能带我起飞啊!

再看第二首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读起来没有其它送别诗的那种依依不舍、折柳寄情的感觉,别有一番浪漫情怀在里头。读了这首诗使我相信,李白是真的有点崇拜,喜欢孟浩然的!

特别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句。首先,李白可能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科学家。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帆船远去,只能是最后看见船帆在慢慢消失。其次,送别朋友,直到船帆都消失了,还不舍得离去,也充分表现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之情。仅此一句,其情深意切就跃然纸上。还有最后一句话,唯见长江天际流,描写的是对朋友的感情,就像这江水连绵不绝!不愧是李白啊!厉害厉害!

有时候我觉得,说李白是诗仙,可能不是在夸张赞叹,也许这只是在客观描述事实。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