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8 18: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高铁的作文,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关于高铁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高铁的发展历程、高铁对经济的影响、高铁的社会意义、高铁的技术创新等。
2. 搜集素材:为了使作文内容丰富、有说服力,需要搜集相关素材。可以从以下途径获取素材:查阅相关书籍、报纸、杂志;上网搜索高铁新闻、文章;咨询专业人士等。
3.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而言,一篇作文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在正文部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重要性顺序来组织内容。
4.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在描述高铁时,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同时,注意避免使用口语、俚语等不规范的表达。
5. 内容充实:在作文中,要充分展示高铁的优势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高铁的速度、舒适度、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等。
6.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表达自己对高铁的看法。可以结合实际,谈谈高铁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的影响。观点要明确,有理有据。
7. 引用数据:为了增强作文的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权威数据。例如,高铁的运行
2017年高考各地作文题目
新鲜出炉!
汇总如下
▼▼▼
全国卷I:选择“关键词”呈现中国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
全国卷III: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四川 广西 贵州 云南)
看到全国卷
小编不禁眼睛一亮
高铁入高考作文
有没有在你预料之中?
昨晚的央视《新闻联播》
可是大篇幅报道中国高铁哦
如果看了《新闻联播》
肯定能为今天的高考作文加分
铁路的小伙伴们
如果遇到这个作文题
会怎么下笔呢?
贴出两篇
南铁职工写的高考作文
大家评判下
该给多少分?
1
车轮上的中国
文/悠悠我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
与时代共同进步的,是中国向前发展的滚滚车轮。透过车轮的变化,可以看到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在中华大地上,健步如飞。
自行车,两个小小的车轮,作为曾经中国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承载了几代国人的发展之梦。如今,自行车有了一个“高大上”的称呼——共享单车。那些黄色的、绿色的、红色的、白色的自行车,行驶在大街小巷,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改变着中国城镇的交通。
忽如一夜春风来,满街都在骑摩拜。表面上看,共享单车为人们的交通出行提供了更为便捷、环保的服务;深究背后,却是共享经济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滴滴打车到共享单车,再到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蓬勃发展的共享模式,助推中国车轮飞速向前。
如果说单车上的中国,经济环保的优势明显,并且能让国人适当地慢下来。那么高铁上的中国,则以其“大国重器”的伟力,引领着中国飞速向前。
中国的十年高铁发展之路,不仅建成了超过2万公里的高铁线路,而且收获了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高铁建设运营体系,更将一个越跑越快的中国,清晰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当年,李白诗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其实就算最快的舟船也难以抵达,更多的是文学艺术修饰的需要。如今,千里之遥,一日往返,在高铁看来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早吃南昌瓦罐汤、午食沪上小笼包,原来是与列强“争路权”、现在是高铁“走出去”……这些“梦想”,在高铁的追风疾速下,统统照进了现实。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八纵八横的高铁网已经成形,各种配套的信息化、智能化、温馨化服务,将“中国高铁”这张名片擦拭得明净透亮。300公里时速的车轮,正牵引着中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疾驰的车轮,不仅让中国大地变得更加亲近,而且将地球各个国家,联接得更加紧密。当“一带一路”遇见共享模式、遇见高铁速度、遇见中国担当,我们知道,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悄然开启。
这是一个激昂的画面:当年张骞出使所开辟的丝绸之路,响彻着中欧中亚班列的汽笛声声;当年唐朝船队收锚出海的景象,已经被深水码头、万吨巨轮所覆盖。共商、共享、共建的“一带一路”,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利益、命运和责任,成为了一个共同体。
车轮上的中国,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还有很多“关键词”值得大书特书。惟愿:这盛世,如我们所愿——安享和平,共享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铁 共享单车2
远方不是终点,风景在“路”上
文/谢伟锋
“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这句话,引起了世界人民对于“一带一路”的无限遐想。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如今,“一带一路”缔造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我们更是看到,在“一带一路”的纲举目张之下,一条条铁路延绵千里,以“中国标准”的意志,来逐步打破地区封闭,把海内寰宇联成一个更紧密的整体,让繁荣昌盛彼此相连。雅万高铁、蒙内铁路、两洋铁路,皆是如此。
“道路通,百业兴”,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道理,而关乎国家战略的“一带一路”,它传播福祉的方式,不止是眺望于“扬帆出海远航”的外向贸易,更联通着“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内向情怀。它携手而来,它无远弗届,甚至连“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乡村都已被“大珠小珠落玉盘”。
无需寻寻觅觅,“珠玉”就在身旁。被众人称之为“最美高铁”的合福高铁,就承载了这样的颜值与担当。它面向东南出海口,背靠长江经济带,仿若“一带一路”上不经意的交集,却又枢纽般地串联起婺源、三清山、黄山等美丽乡村的清梦。在高铁风驰电挚和迎来送往之间,人们可以“快速度”又“慢节奏”地收拾着这层层山清、满满水秀。或是陶渊明式的归田隐居,或是小住式旅行,在美丽乡村之中怡然自得矣。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无论是马可波罗,还是张骞,亦或是郑和,他们凿空之旅的最终目标,无不是为了“美好的生活”。这种向往,让穿越黄沙的骆驼方队不再孤寂,让劈波斩浪的宝船矩阵不再惧怕。如今,“一带一路”已是新的道路联通,以高铁为代表的牵引力,走在了前列。高铁之下的“中国速度”,催生了“小时生活圈”的便利交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改革者语境之下,高铁更尽力地把美丽乡村的诗意山水推介开来,让醉人风景不仅是让周围群众得以共享,更随着“一带一路”沿线飘香。
远方不是终点,风景在“路”上。“一带一路”的宏伟之路,高铁飞驰的中国之路,这样的时代足音,将铿锵有力,将步伐坚定。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铁 美丽乡村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网络
2018年3月5日,我站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通道”上,讲述我和中国高铁的故事。那一刻,我的思绪回到我在青岛的第二个家——中车四方公司。这是一家造火车的老厂,也是我的祖辈、父辈奉献一生心血的地方。为国家造最好的车,我们三代人的初心和梦想从未改变。
2006年,高速动车组进入了生产制造的关键阶段,转向架的装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向架是高速列车的腿和脚,不仅承载着列车的整车重量,更关系着所有旅客的生命安全。单位领导对我说:“小郭,你是最年轻的首席制造师,敢不敢挑起这个担子?”那时,转向架装配的关键技术在国内还属空白,攻关难度可想而知。但使命必达,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两个月里,全厂都知道有一群“着了魔”的人,泡在工厂不着家、通宵达旦搞试验。为了摸清所有的数据,我们做了1000多次装配论证试验,工作笔记约10万字,查阅的资料堆起来有两米多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用了54天,终于攻克了难题。
2014年,“复兴号”动车组的工程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我和团队又一次接下了打造精品转向架的重任。一台转向架有上千个零部件、上万个装配尺寸数据,装配精度更要以微米来计算。成千上万次的精密装配,换来的是高品质的产品。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为了掌握转向架的运行数据,我们多次跟随试验列车奔赴地理环境复杂的地区。我们忘不了沙漠里被热浪烘烤的晕眩,也经历过零下40摄氏度寒风刺骨的痛楚。我们克服困难完成了线路试验,拿到了丰富、翔实的试验数据。这些数据,让我们充满自豪,让我们坚定信念,让我们无怨无悔,让我们世界领先!
伟大复兴中国梦,大国重器当先锋。15年历经风雨,从跟随到领跑,中国高铁串联起祖国的大江大海,成为亮丽的国家名片。我最自豪的身份,是中国高铁工人!最光荣的使命,是勇于创新、产业报国!现在,我们正向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发起冲击。在轨道延伸的地方,我们将亮起“中国品牌”,刷新“中国速度”,用双手书写更加精彩的奋斗篇章。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大国重器”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摘登,作者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
来源:人民日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