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9 19: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物种的起源》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了解原著内容": - 首先要通读《物种的起源》这本书,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包括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核心概念。 - 理解书中提到的科学证据,如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等。
2. "明确写作目的": - 确定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例如对进化论的理解、对科学精神的思考,或是与当代生物学的联系。
3. "组织文章结构": - "引言":简要介绍《物种的起源》及其作者,以及你想要探讨的主题。 - "主体部分":分几个段落详细阐述你的观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 对书中观点的概述与评价。 - 结合实际例子或个人经历,阐述进化论对你的启发。 - 讨论进化论对现代生物学的影响。 - 分析进化论在当代社会中的争议和挑战。 - "结论":总结你的主要观点,重申进化论的重要性,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 "注意语言表达": - 使用清晰、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过于专业的术语。 - 避免主观臆断,尽量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
5. "论证充分": - 提供
1831年12月,一艘名为小猎犬号的测量船于英国普利茅斯港起航。这本是一次常规的测量工作,与同时期的其他探测船一样履行着差不多的职责,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一个年轻人的出现使这次航行闻名天下、载入史册,他便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查尔斯·达尔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达尔文的祖父伊拉斯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著名内科医生、自然哲学家(科学家的前身)。
他在剑桥大学读了本科,然后又在爱丁堡大学完成了医学教育。达尔文的父亲罗伯特和哥哥拉斯也是在爱丁堡大学完成了医学教育。他本应该在家庭的安排下走上类似的道路,但凡事总有例外。
少年达尔文从来不是一个用功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活泼好动,相比待在教室里接受古板的教育,他更喜欢大自然,对户外活动和大自然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热情。
达尔文的出生地:什鲁斯伯里的蒙特山庄
1825年,父亲安排达尔文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最初达尔文对医学工作产生了强烈兴趣。但作为一名医学生,还需要参加临床示教,特别是外科示教,这些最终使他放弃了医学。
因为当时全身麻醉技术尚未出现,达尔文又连续参加了两次恐怖的手术,这便是压垮他医学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在观察一场儿童手术时无法忍受,从手术室冲了出来,之后再也不去手术室了。后来直接退学。
年少的达尔文可以说是家里的“问题孩子”,他的父亲甚至斥责他 “只关心射击、逗狗和抓老鼠”,说他会“给你自己和全家人带来耻辱”。
对于19世纪的人来说,达尔文对科学的追求只不过是业余爱好,并不算是一种工作。医学这条道路行不通后,家人又为达尔文安排了一条新路——成为一名牧师。
1828 年冬天,达尔文来到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大多数知识都是通过课外活动学到的,这些活动继续鼓励他对大自然产生压倒一切的兴趣。
他还非常幸运地获得了约翰·史蒂文斯·亨斯洛教授的指导,教授通过实地考察和指导,磨炼了达尔文观察自然世界的能力。
1831 年夏天,在亨斯洛教授的介绍下,达尔文登上小猎犬号,作为船上的随行博物学家开启环球航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小猎犬号的航行中,达尔文一直努力延长自己陆地旅行的时间。1832年1月,小猎犬号出发后在加那利群岛的特内里费岛首次登陆。
这是达尔文第一次登陆,他充满诗意地描述了自己在荒岛上的热带阳光下行走的愉悦感受。他发现这些岛屿最有趣的地方是地质学,并注意到火山岩和海洋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
1833年的沿海探险中收集的贝壳和哺乳动物的化石,让达尔文激动不已。特别有趣的是一种巨型哺乳动物的骨头,后来被证明是大地獭同属动物的遗骸。
达尔文在布兰卡港发现的巨型哺乳动物遗骸
1835年3月,达尔文开始第二次安第斯山之旅,骑骡子穿越5800米的波蒂略山口。在这次旅行中,他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处发现了海洋化石,并意识到这一发现意义重大——这意味着山脉已经从海中隆升到海拔数千米的高度。
1835年9月,小猎犬号穿越浩瀚的太平洋,前往位于赤道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在那里目睹了遍布大片熔岩的荒凉地带,听见了大型蜥蜴发出的刺耳声音,看见了最北的企鹅和巨型陆龟。
加拉帕戈斯群岛和马尔维纳斯群岛上动物的不寻常分布,使他怀疑物种的永久性。
加拉帕戈斯陆龟的不同变种
小猎犬号抵达澳大利亚,达尔文在内陆之旅中,看到了袋鼠等有袋动物,看到了不寻常的产卵的鸭嘴兽,这两者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关系令达尔文感到疑惑。
小猎犬号抵达非洲南部的开普敦,是在1836年的5月底。达尔文与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会面。新物种如何出现这一“谜中之谜”在达尔文心中扎根。
1836年10月2日,小猎犬号停靠在了英国的法尔茅斯。达尔文带着新想法,回到了英国。
约瑟夫·胡克告诫达尔文:“一个人在提出宏大的生物学理论之前,首先必须进行详细的分类学研究。”无论说者有心还是无意,这句话都引起了达尔文的共鸣。
自从回到英国后,达尔文就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潜心研究,积累了关于各种主题的许多资料,如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杂交、变异及其原因、化石记录以及动植物分布。其中仅是对藤壶的研究,就用了8年。
达尔文认为藤壶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研究领域,因为当时的人们对其所知甚少。
对藤壶的规模研究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分类学博物学家的严肃认真,也有助于他对物种如何变化进行更广泛的探索。
1858年,也就是结束小猎犬号上的环球考察回到英国的22年后,他才因一个意外,与阿尔弗雷德·华莱士联合发表了关于自然选择和进化的论文,而《物种起源》这本跨时代的巨著,就是在这一年以后才得以出版。
在普遍信奉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论的年代,达尔文挑战千年以来固有的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世界观,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于自然、社会、自我的认知。
本期推荐的这本《达尔文传》是参考达尔文的日记、笔记、信件和50余幅珍贵图片资料,以成长经历和研究内容为主线,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且丰富的达尔文。
从神创论到自然选择,从物种起源到思想变革,达尔文的思想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他传奇且壮阔的一生也值得每个人了解。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