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写作《镇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9 23:11

写作《镇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镇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镇创建文明村工作的总结,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完整:一篇好的总结作文应具备完整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背景和目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创建文明村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成果;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展望。
3.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要突出创建文明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如工作目标、实施措施、取得的成果等。避免泛泛而谈,要具体、详细地描述。
4. 数据支撑:在描述创建文明村工作的成果时,要尽量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如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村民素质等方面的改善情况,以及相关活动参与人数、受益群众等。
5. 体现特色:在总结创建文明村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展示本镇的特色和亮点。如特色文化活动、传统手工艺传承、生态农业发展等。
6. 逻辑清晰:作文中的论述要条理清晰,前后连贯。在描述工作过程时,要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7.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和生僻的词汇,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8. 反思与展望:在总结创建文明村工作的同时

马庄村移风易俗工作阶段总结

关注@王禅故里​更多资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庄村以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为目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村民树立文明、节俭、健康的生活理念。现将本阶段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与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1. 成立专项小组。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马庄村移风易俗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2. 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纳入《马庄村村规民约》,细化红白事操办标准,如限定宴席规模(不超过20桌)、控制礼金金额(不超过200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形成村民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

3. 建立红白理事会。吸纳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乡贤、村民代表成立红白理事会,负责监督和引导村民简办婚丧嫁娶事宜,累计介入红白事40余场,节约资金约80万元。

(二)深化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1. 多形式宣传。通过广播、宣传栏、微信群、文艺演出等方式,普及移风易俗政策。组织“文明新风进万家”主题宣讲活动20场,覆盖村民1200余人次;发放倡议书、明白纸3000余份,营造浓厚氛围。

2. 树立典型示范。评选“文明家庭”“移风易俗先锋户”15户,通过村内公示栏、微信公众号宣传典型事迹。如村民张某简办母亲葬礼,节省费用5万余元,并将节省资金捐献给村老年活动中心,起到良好带动作用。

3. 加强青少年教育。联合村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通过学生带动家庭转变观念,累计开展主题班会、绘画比赛等活动8次。

(三)聚焦关键领域,推进改革创新

1. 婚丧嫁娶改革。推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模式,设立村集体婚礼堂,提供免费场地和司仪服务,已有6对新人通过集体婚礼完婚;建设公益性公墓,推行绿色殡葬,目前火化率达100%,传统土葬陋习基本消除。

2. 破除陈规陋习。开展“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专项整治,通过签订承诺书、设立举报奖励机制,查处违规案例3起,退还不合理礼金12万元。

3. 丰富文化生活。建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广场舞队、秧歌队、书法班等文化队伍,年均开展活动50余场,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替代封建迷信和赌博行为。

(四)成效显著,村民满意度提升

1.经济减负。村民红白事平均支出从5万元降至2万元,累计节省资金超200万元。

2.环境改善。减少烟花爆竹燃放,村内空气质量显著提升;规范垃圾处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3风气转变.攀比现象减少,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满意度达95%以上。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 部分村民观念滞后。少数老年人仍坚持传统习俗,对简办红白事存在抵触情绪。

2. 执行力度不均衡。个别村民存在“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监督。

3. 长效机制待完善。移风易俗工作需持续推进,现有激励措施覆盖面不足,创新手段有限。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加强精准施策。针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入户劝导,结合传统文化创新宣传形式。

2. 强化监督问责。将移风易俗纳入党员积分制考核,对违规党员进行通报批评;设立村民监督岗,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3. 深化文化引领。举办“移风易俗文艺汇演”“村晚”等活动,创作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增强文化感染力。

4. 完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红白事操办补贴制度,对简办家庭给予物质奖励;与周边村庄联合开展经验交流,形成区域协同效应。

马庄村村民委员会

2025年4月4日

叮咚! 贺州这个村移风易俗有“新动态”











2024年以来,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念好“管、教、引、励”四字诀,创新抓实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底色,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强化管理,筑牢制度根基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构建“党建引领+文明婚俗+社会治理”三位一体工作格局。通过“干部提、群众议、人人定、户户守”的程序,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同时将婚丧喜庆等事宜写入《村规民约》,让群众日常生活习惯有规可循。建立婚丧嫁娶事宜登记备案制度,实行红白理事会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总结制度,让移风易俗工作有条不紊、有法可依。

加强教育,培育文明新风

一是全村范围内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歪风陋习专项治理行动,将文明婚俗宣传教育与关心服务群众相融合,做到婚事提前介入,白事第一时间上门,每家每户发放移风易俗明白纸,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改陋习、树文明新风活动。

二是组织镇干部、村党员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等,对适龄未婚青年家庭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开展简洁高效操办建议、协调办理婚事流程等志愿服务项目。并通过深入开展“村民说事”“百姓议事”“邻里互助”和“道德评议”等各类活动,做到宣传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宣传覆盖率达100%。

三是充分整合各项资源,不断完善阵地建设,着力打造了驻村讲堂、民族融合大舞台、同心文化广场、清廉长廊等文化服务阵地,通过多重阵地文化平台的构建,打开了移风易俗的新格局。利用创建文明村、清廉乡村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注重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结合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文化汇演、游园活动等形式多样、群众参与面广的文明实践活动,厚植传统文化底蕴,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带动民风向善、社风向好。

二是充分挖掘、传承和弘扬瑶族村里勤、廉、善、俭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组建若兰文艺队,通过创作具有瑶族特色的移风易俗宣传歌曲,将婚俗礼仪、家风家训、厚养薄葬等内容搬上舞台,用通俗易懂的家乡方言、风趣幽默的艺术形式向群众传播文明新风,积极贯彻移风易俗新理念。年内开展一系列丰收节、文化节等主题活动10余场次,举办趣味游园活动、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

三是开展“瑶语山歌宣讲”“围炉夜话”等形式,用身边典型案例、村书记现身说法,帮群众算清“经济账”“人情账”,推动移风易俗成为文明风向标,营造出浓厚的社会氛围。

表彰奖励,树立鲜明导向

一是结合乡村治理的要求在全村培优乡风文明工作,不断凝聚群众参与共建,提高群众乡风文明意识和自治能力,推进优良家风建设,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选树了一批文明村屯、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

二是推行乡村文明积分制,将移风易俗与乡村治理积分制相结合,对移风易俗先进户,进行评先树优、适当物质奖励,对严格按照要求申报、办理宴席的村民给予积分,实现积分兑换物品,激发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供稿:平桂区鹅塘镇人民政府 陈广计 平桂区委统战部 莫江凤)



公益广告



来 源 | 贺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编 辑 | 覃丽华

审 核 | 高云山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