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05:14
写作核心提示:
《关于鲁迅的读书笔记作文应该注意的事项》
鲁迅,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撰写关于鲁迅的读书笔记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一、深入理解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
1. 阅读鲁迅作品时,要关注其主题思想,如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对进步思想的倡导等。
2. 分析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阿Q、孔乙己等,探讨其象征意义和社会背景。
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鲁迅作品的社会意义
1. 鲁迅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2. 分析鲁迅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对后世的价值。
三、注重作品的艺术特色
1. 鲁迅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如讽刺、幽默、夸张等,要关注这些特点在作品中的体现。
2. 分析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如白话文、文言文、方言等,探讨其对作品主题的烘托作用。
四、正确评价鲁迅及其作品
1. 在作文中,要客观评价鲁迅及其作品,既要看到其优点,也要正视其局限性。
2. 分析鲁迅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五、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1.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
✲✲✲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全部篇幅。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却篇篇经典,其内容多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对国民灵魂、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思考,同时善于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发掘问题的内在本质,铸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因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摘自豆瓣《狂人日记》简介鲁迅自称其所倡导的文学,不仅是“为人生”,而且是“改良这人生”的文学,在这部小说集《狂人日记》里无不贯彻这一主张。
小学时家里就藏有鲁迅作品,但因年幼知识匮乏并不能读懂它,甚至是完全看不下去就丢在了一旁,转过身便跟姐姐吐槽了一句“鲁迅的书真的好难懂”。而在这个年龄再读时大多已能读懂其中的批判及深意,不再只是懵懂记得“孔乙己“闰土”“圆规腿”“祥林嫂”这样的碎片。
这本书没有一篇是差劲或多余的,甚至可以说若觉得差劲兴许该反思是否自己的思想觉悟不够。
令我印象深刻的太多太多,诸如“写满吃人二字的书”把封建时代吃人的真相通过狂人之口,以癫狂的状态将其吐露出来;《孔乙己》的故事凄凉无比,将人类的麻木冷漠刻画得入木三分,但个人功底不够能品味出来的意味过于表面,得感谢一位群友给我推荐了相关的解说,让我对其中深意更领悟了几分;《药》也是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一篇,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朴实而深刻,将吃“人血馒头”的愚昧百姓刻画得淋漓尽致!
《啊Q正传》、《故乡》、《祝福》也对封建社会的思想顽疾进行了狠狠地批判及讽刺,在这想浅谈下《故乡》,我已记不清在语文教材中是以何命名,能够肯定的是当我看到《故乡》二字时未曾料到其主人公便是那个西瓜地里的少年闰土。
在这篇小说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阶级观念”,还有底层人民的艰辛无奈。少年闰土跟迅哥儿是好友,成年闰土虽仍想念迅哥儿,但再相见时他却极其自然地喊了声“老爷”,这看似不经意的称呼变化却道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束缚。然而还有更令人神伤的是,二代闰土与迅哥儿——水生与宏儿,他们也将重复这样的人生,悲哀啊……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鲁迅如是说。
这是一本每一个当代青年都应细读并从中得到启发的佳作,或者说是警示。思想顽疾比起生理疼痛或物质贫穷更加可怕,鲁迅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
通过先辈们的斗争,思想解放获得了显著成效,但小说中讽刺的现象至今仍在上演,这场“思想”战争想必会是无比漫长的,但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好与坏,虽偶尔对世态炎凉感到悲哀,也依旧庆幸中国能有鲁迅先生这样的人物存在,也希望这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们大多数人虽不够出众,但望能像鲁迅说的那样“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光,就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 部分原文摘录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