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地勤观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0 07:42

地勤观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地勤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观看的地勤内容,是关于地勤工作的纪录片、电影、新闻报道还是个人经历。根据主题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地勤内容,引出你的观后感。
b. 主体:围绕地勤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 地勤工作的特点:描述地勤工作的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
- 地勤工作的重要性:阐述地勤工作在航空、铁路、地铁等交通领域的作用。
- 地勤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赞扬地勤工作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 地勤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分析地勤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 地勤工作面临的挑战:探讨地勤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c.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地勤工作的重要性和地勤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3. 语言表达:在作文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词汇丰富:使用恰当的词汇,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b. 句子通顺:注意句子结构,使文章读起来流畅。
c. 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排比等

通讯:在昆明飞虎队纪念馆感受中美友谊

中新社昆明8月29日电 题:在昆明飞虎队纪念馆感受中美友谊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克莱尔·李·陈纳德、约瑟夫·斯威尔、丹尼尔·霍伊尔……在昆明地标东风广场旁的一栋白色二层小楼内,印着数百个美国人的名字——这是飞虎队群英谱。在他们离开多年后,当地人仍以各种方式,铭记着这段象征中美友谊的历史。

这栋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西式建筑,是当时中国航空公司昆明办事处用房,后改建成昆明飞虎队纪念馆,以大量历史照片和文物,展示了飞虎队的卓著功勋和中美人民的珍贵友谊。

一走进纪念馆,轰炸声就响起,背后是一段悲壮的往事——抗日战争时期,昆明遭受日军长达5年的狂轰滥炸,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帮助中国在空中打击日本侵略者,1941年,美国著名将领陈纳德组织了一批美国年轻人,组成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下称“美国志愿队”)。

纪念馆内这样记录美国志愿队在中国的首战:1941年12月20日上午9点45分,中国监听站通报10架日本轰炸机在越南老街越过云南边境,正向北飞来。肆无忌惮的日军对美国志愿队进驻昆明毫不知情,在宜良上空,他们遭到美国志愿队的追击,被当场击落3架轰炸机,另有6架在逃窜途中坠毁……

昆明初战告捷,美国志愿队扬名天下。由于其队徽为插翅飞虎,战机绘成鲨鱼头形象,昆明人亲切称之为“飞虎队”。后来,即便归于美国正规军编制,改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人们还是习惯誉称他们为“飞虎队”。

纪念馆披露,鏖战4年,飞虎队(含美国志愿队、驻华空军特遣队、第14航空队)共击落、击毁日军飞机2600多架,击沉或重创日本军舰44艘,击毙日军66700人。飞虎队总计损失了飞机568架,牺牲飞行员586名。这些飞行员除了牺牲在空中战场,还有众多人葬身在“死亡航线”驼峰航线上。

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飞虎队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这背后,有中国飞行员与飞虎队员共同鏖战长空,也有中国军民在新建维护保护机场、提供生活地勤服务、营救受伤飞行员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

数据显示,为保证飞虎队作战需要,当时的中国军民在短时间内建立若干前线机场和联络机场。其中,飞虎队的主要基地昆明就建设巫家坝、呈贡、寻甸羊街和干海子4个机场。每个机场都有中国警卫部队守卫并有大批民工随时维护修整。

“要想炸毁它们是不可能的,不管日本轰炸机在跑道上炸多少个坑,大群的中国劳工也能在两小时内把它们全部填平。”陈纳德曾感慨。

纪念馆内,众多照片定格在中美军民交谈,中国民众营救美国飞行员等画面。在兰坪执行任务时身患重病的美国飞行员罗伯特·威瑟尔霍夫特,是被众人抬送到小型飞机上的。为了让飞机着陆,当地农民用人海战术奋战了3天3夜,在山谷里碾建成一条临时飞机跑道。

纪念馆建馆4年,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参观。直到如今,这里每日都不断有人前来。

来自各地的游客们在留言簿上写道:“愿中美友谊长存!”“没有霸权、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的日子,令人难忘。”“中美曾经的友谊与并肩作战,不应被历史尘封。反观今日之局势,内心百感交集。中美关系的未来在我辈心中与肩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观看《平凡英雄》有感——凡人微光,星火成炬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无数的平凡英雄,是一个个了不起的普通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个全力以赴的平凡人都是我们眼中的英雄,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散发着光芒和热量。

电影《平凡英雄》根据“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一个6岁新疆农村男孩因为意外断臂,医生、机组、乘客、警察等新疆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挑战时间极限,帮助他在黄金八小时内横跨1400公里成功完成救治,共同创造生命奇迹,谱写一曲平凡英雄的赞歌。电影中,交警忙着疏通道路为断臂男孩抢时间,机场工作人员合力将载着男孩的担架抬上长长的楼梯,冲向飞机;乘务员尽力安抚着被疼痛和恐惧折磨的男孩;手术室里医生争分夺秒完成男孩手臂血管的缝合……真实的场景,情感的渲染,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影片中,“妈妈在,妈妈在……” 乘务长周燕紧握小男孩虚弱的小手,贴在自己脸上,重复着。感受到母爱的小男孩,在飞机上所有人的歌声中苏醒过来。原本放弃医生职业的刘锐,出于本能,战胜了自身恐惧,为小男孩排空胸腔里的积气,守护身旁。民航和空军指挥中心,为这场生命接力赛,开通专道,叫停演习,地勤唐总说:“一切在生命面前都得让道。”他们都在这场战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雄。陌生的人们在看到孩子的情况后都毫不犹豫采取行动,时刻传递出温暖的力量,这是爱绘出的平凡颜色。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但有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英雄。我看到英雄的样子,是平凡岗位上的他们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思想里,住进了不平凡的英雄。

电影不仅展现了人性之善,也表现了新疆之美,用镜头语言讲述新疆故事,展示新疆速度,塑造新疆形象,让观众更深层次地认识、了解新疆。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救治中,参与其中的人们虽来自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但他们都深深爱着脚下这片热土,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具有凝聚精神力量,构筑新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价值。影片着眼于时代和人民,彰显了“生命至上”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充分表现了新疆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美好局面。

平凡处彰显伟大,在一代又一代朴实、平凡又伟大的善良“普通人”在历次大灾大难面前挺身而出,释放自己微弱的光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万众一心强敌可破。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