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精心挑选《申请书望批准》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0 12:12

精心挑选《申请书望批准》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撰写申请书望批准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
正文:
在撰写申请书望批准作文时,准确、严谨、有说服力的表达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撰写此类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明确目的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作文的目的。是为了申请某个职位、项目、奖学金,还是为了争取某种支持或资源?明确目的有助于你在作文中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阐述。
二、结构清晰
一篇优秀的申请书望批准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简要介绍申请背景、目的和意义。
2. 主体:详细阐述申请原因、个人优势、项目或计划的价值等。
3. 结论: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申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突出重点
在主体部分,要突出重点,以下是一些要点:
1. 详述申请原因:阐述申请的动机,说明为何选择该项目、职位或资源。
2. 个人优势:突出自己的特长、能力、经验等,证明自己具备完成任务的潜力。
3. 项目或计划的价值:阐述项目或计划的意义、预期成果,以及对你个人和团队的影响。
四、语言表达
1. 严谨性:使用准确、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俚语等。
2. 逻辑性:语句通顺,段落之间过渡自然,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
3. 简洁性:避免冗

这封入党申请书,毛泽东亲自批复

“我已于昨晚出狱。

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

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在你们的领导之下,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

这是叶挺将军在出狱的第10个小时

写下的入党申请书

叶挺是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

1931年

国内形势的发展让叶挺如坐针毡

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占领了东三省

而国民党对日本一味退让

抗战爆发后

叶挺毅然回国

出任新四军军长

率部队奋战在抗日最前线

皖南事变突围中

部队断粮

他把自己的马杀了供大家食用

混乱中仍保持临危不惧

率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七昼夜

谈判被俘后

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

叶挺丝毫不为所动

并在狱中写下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在共产党不懈谈判下

1946年3月4日

蒋介石终于将叶挺释放

此时的叶挺已经整整50岁

在获释的第二天

叶挺立即致电中共中央

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很快

中共中央复电叶挺

手握这封热情洋溢的电报

叶挺激动得来来回回反复阅读

这封电报是毛泽东亲自修改的

光是电报开头的称呼

毛泽东就修改了两次

从“叶挺将军”到“亲爱的叶挺军长”

最后换成“亲爱的叶挺同志”

这字数不多的申请书和批复意见

饱含了叶挺将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20余年革命历程的精神追求与革命理想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朱瓅 摄影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CCTV国家记忆

【党史天天读】这份重新入党申请书,毛泽东亲自批复

  叶挺的重新入党申请书这样承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毛泽东批复的电文这样评价:“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这两件珍贵的档案背后,是叶挺将军20余年革命历程的精神追求与革命理想。

叶挺,1896年出生

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

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

1924年10月

叶挺在苏联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同年12月1日转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中

他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

连战皆捷,屡建奇功

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

为第4军赢得“铁军”称号



广州起义失败之后

叶挺辗转抵达莫斯科

却遭到共产国际的不公正对待

受到严厉批评和无情打击

叶挺性格刚烈

离开莫斯科流亡海外10年之久

全民族抗战爆发伊始

叶挺即刻回来投身抗战

在国共双方二次合作的大背景下

中共领导的南方八省游击队万余人

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

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

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

从云岭驻地出发往长江以北

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

突遭国民党军七个师8万余人包围袭击

叶挺于混乱中临危不惧

率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七昼夜

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

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

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

叶挺决定以一己换部下

在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

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

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

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

声称将把叶挺交付“军法审判”


在全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对抗日本侵略者之际

国民党顽固派作出如此“兄弟阋墙”之事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题词: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以此痛斥国民党顽固派

令人发指的反动行径


叶挺被俘后被押解到

江西上饶的李村监狱

蒋介石命顾祝同和上官云相

以保定军校同窗之情劝降叶挺

然叶挺丝毫不为所动

慷慨陈言明志:

“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

之后5年里

他又被囚禁于恩施、桂林、重庆等地

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

叶挺坚定信念、坚贞不屈

抗战烽烟正浓

这位满腹军事才华的战将

或被关押于牢狱之中

或流连于田间农舍

其内心的失落与痛苦

透过他笔下的文字得以宣泄

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狱中

他写下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我渴望自由,但也深知到(道)人的躯体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囚歌》


抗日战争胜利后

经过中共中央的努力营救

1946年3月4日

叶挺终于迎来自由

获释第二天立即致电中共中央

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


1946年3月5日,叶挺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电文。


毛泽东专为此事致电董必武、王若飞:

“同意叶入党。

叶来电与中央复电,均于今晚广播,

收到时请在《新华日报》发表,

并先告叶,但不要登广告。”

3月7日,中共中央回电:

“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

3月8日,《新华日报》发表了

中共中央复叶挺电


  1946年3月7日,毛泽东亲自批准叶挺入党请求的复电。


1946年4月8日

叶挺在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

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

妻子与五女儿及幼子一同遇难

噩耗传来,举国悲痛

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1946年4月19日

延安各界3万余人追悼并公葬诸烈士


叶挺将军虽然最终没能回到延安

但他坚持真理、坚持斗争的革命历程

对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是一份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也正如叶挺将军所写的

“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