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10:4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记读书笔记的好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作文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记读书笔记的好处。在文章中,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你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a. 引言:简要介绍读书笔记的概念,引出记读书笔记的好处。 b. 主体部分:从多个角度论述记读书笔记的好处,如提高阅读效率、增强记忆、培养写作能力等。 c.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3. 论证充分:在论述记读书笔记的好处时,要运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撑你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a. 提高阅读效率:通过记读书笔记,可以让我们更快地抓住文章的重点,避免在阅读过程中浪费时间。 b. 增强记忆:将阅读内容整理成笔记,有助于巩固记忆,使知识更加牢固。 c. 培养写作能力:通过记读书笔记,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d. 拓展知识面:在记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4. 语言表达:在作文中,要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词语。
5.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阅读名著,我们司空见惯,可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与发展,快节奏生活的到来,有些人宁愿匆匆忙忙地在网上草草地给上几行评论,也鲜有人踏踏实实地静坐下来思考后写点读书笔记。让孩子读书后写笔记到底有什么好处,怎样才能做好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杭州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在一篇读书笔记中,列举了《西游记》不同故事里宴会上的菜名,发现即使到了西域,菜也是中餐。该学生说,自己将《西游记》读了好几遍,里面很多菜是相似的,推测应该是吴承恩老家的菜,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淮安人,这些食物大多是江淮美食。
这一新奇的视角也受到了教育家专家的首肯以及家长们广泛关注。专家认为,此学生的思考是合理的,值得肯定,说明其读书很细心,但又提出了对作者吴承恩本人身份和经历的质疑。看来,此举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争议。
那么,是什么诱发了此小学生在读完名著时有了与众不同的思考?甚至还抓取小说漏洞,引发有关作者创作背景的探讨与争议。据了解,这名学生的妈妈喜欢在家给经典名著写评论,于是时常鼓励并指导孩子写读书笔记,让孩子能在读完书后有一定理解与思考,激发写作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写作水平。如今,孩子已经养成了凡是读书就要写点文章的好习惯,不过这次能写出这个角度的读后感也着实令其妈妈大吃一惊。
思考比阅读本身更重要
刘峰(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阅读与写读书笔记往往不可割裂。这不单纯的是要通过读书笔记促进孩子记忆,更重要的是阅读的“精细化”。孩子读书,更在意的是书籍的趣味性,至于语言优劣、逻辑思维、文化价值等方面是要看个人兴趣的。因此,孩子的阅读往往因天性而有“粗糙化”的倾向,从而使阅读的价值弱化。读书笔记,能够帮助孩子走向“精细化”,使阅读更有意义。
“精细化”不是指成人的精读,而是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仅仅以兴趣为导向的“粗糙化”阅读,还要在此基础上多一点其它要求。比如父母在陪伴孩子阅读过程中,要求孩子记下一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孩子的阅读就多了一点指向性,从而使孩子的阅读不再囫囵吞枣,避免因急于看感兴趣的内容而跳跃、忽视很多内容。写读书笔记,能够在此基础上强化孩子阅读的“精细化”程度,促使孩子逐词逐句地阅读。
孩子的口语表达,受限于周围的环境。而书面表达,受限于阅读的质量。只有养成“精细化”阅读的习惯,才可能提高阅读质量,引导孩子走进语言运用的大门。古人所言“一字师”,所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即是对语言运用和揣摩的至高境界,即使将来孩子未必从事文学创作,却离不开语言的准确运用和理解。而读书笔记的方式是培养孩子感知语言、领悟语言的重要途径。
“写作就是与自己对话”,一部经典,就是一个思想者与自己对话过程的外化。孩子尚小,未必能够理解其中的意蕴,但不理解未必就意味着没有感受。读书笔记在强化某种感受的基础上,很有可能将感受引向感悟,从而使孩子的思想走向深刻。思想的深刻性,是孩子获得人生价值最锋利的武器,如干将莫邪之剑,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语言是思维的河流,是在河边看一看还是跳到河里洗洗澡、游游泳,对孩子而言,其意义的差别不言而喻。所以,当孩子不愿意下水的时候,父母不妨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河流,日积月累,孩子的思维最终也能汇成小溪,积成大河、大海。
智库链接
读书笔记的“七大招式” 和“三大方法”
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一元笔记法:俗称最灵活易坚持的方法,在一本笔记本里记录任何与书有关的信息。例如:先摘记从报纸书评和杂志报道看到的书,再列购书清单,到书店指定购买;其次是读书后,制作读书笔记,然后输出书评或感想;最后通过重读,灵活运用知识。整个从买到读再到思到写的历程完美呈现,如记账一般清晰可见且很实用。
勾画旁批法:看书过程中,直接在书上将打动内心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在留白处进行备注旁批,记录下自己当时的心境。
思维导图法:整理出一本书的逻辑脉络,并发现所读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整理一下原书作者的思维框架,画个思维导图,便于从全局把握一本书。
读书笔记呈现形式多样:笔记本、活页本、卡片、剪报、全文复印、书签式、图像式……
作者:本报记者 张莹 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现教君
你是不是经常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没多久就忘记其中的内容了呢?其实,这只是我们记忆曲线的正常表现,给人一种“白读了”的错觉。那么,你真的会读书么?做读书笔记到底有多重要呢?这要从为了什么读书说起。
读书,并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思考”。当然,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记忆可以让思考变得更加轻松,这就让记读书笔记变得尤为重要。也许很多人这时会问:读书笔记是摘抄么?到底应该怎么做读书笔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记读书笔记都有哪些方法。
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让阅读更专注:在阅读的初期,翻开一本书,心很难快速静下来。此时写读书笔记,会是一个很好的让心静下来的方式,不易走神,会更专注。
提升阅读效率: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更专注,更容易沉浸到书本之中,且能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从而提升阅读效率。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如果想要写书评,或者积攒写作素材,记读书笔记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时不时翻看读书笔记,也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很多灵感。而且通过阅读读书笔记,会让我们在写书评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有利于思考:记录的过程,可以锻炼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产生新的思考,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
做读书笔记的常用方法
01康奈尔笔记法
将笔记本分为两栏,右侧主栏和左侧副栏,主栏宽度为副栏的2倍,在页面下留5至6行左右的空白区域。
记录:在主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内容。
简化: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副栏。
背诵:把主栏遮住,只用副栏中的摘记提示,回忆主栏内容。
思考:将随感、思考、体会等内容写在下方空白区域作为 “总结栏”。
复习:每周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副栏,适当看主栏。
02思维导图法
•在一张白纸的中心写下表达中心思想的词语或概念。
•以中心词为起点画出主要分支线,然后从主要分支线上画出二级分支线,以此类推。
•在每条分支线上写上相应的分支概念关键词。
那思维导图如何具体用于读书笔记之中呢?
工具书:梳理知识点
思维导图并不一定要越大越好,也不一定要一气呵成,对于工具书来说,如果某一个知识点触动你,或者你觉得很有帮助,你可以只针对这个知识点,画一个简易思维导图。
方法论的书:写下感受和心得
方法论的书籍,最重要的是读完之后要有所收获,并且能将书中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所以在阅读方法论的书籍时,我们不仅要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书中的知识点,也可以在下面写上自己的心得和感受,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历史故事类:画出故事发展节点
在阅读历史故事类的书籍时,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画思维导图,会感觉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看完这个章节之后,花几分钟的时间重新回顾一下书中的情节和故事发展节点。
对于故事有了全局的了解之后再去绘制思维导图,在画的过程中,故事重新又在脑海中上演了一遍,不仅可以加深对书的印象,也可以体验到绘制思维导图的乐趣。
小说类:梳理人物关系
看小说的时候,我们一般都很容易沉浸在人物的情节之中,但是当某一个章节出现的人物比较多的时候,看完这个章节后,有意识的先停一下,画出人物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然后再接着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理解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在接下来的阅读中,预见人物的性格发展和情节走向,这也不失为是一种思维的乐趣。
做读书笔记的实用技巧
01巧用色彩分类
•根据重要性排列色彩:比如,根据重要性递减,可用颜色标示为红—粉红—橙—黄。
•使用红笔抄写段落标题,作为笔记大纲。
•善用荧光笔划分色块。
•各色便利贴:可以任意移动位置、增加张数,为笔记补充或标记重点,也可作为标签使用。
02化繁为简
•信息图表化:理解笔记中各部分的关系和顺序;抓出笔记中的关键词;将关键词依序排列成线性。
•标注关键词:关键词标注最好控制在每页5个以内,结论、印象深刻部分控制在每页1个。
•使用线条与箭头:标示物件从属或因果关系;标示时间轴或经过时间;多个箭头并列,可做项目符号。
03巧用工具
•选择现成的阅读手帐本:阅读手帐一般包括“书籍信息、作者介绍、读后感想、金句摘抄”等模块,用已经设计好的读书笔记的好处是——省时间。
•打印书籍封面进行拼贴:对于追求仪式感的读者,可以将书籍封面图打印出来,粘贴在手帐中。
•利用好便签:随时摘抄和记录阅读时的灵感,完成阅读后将便签粘贴到手帐对应的位置上,也可用便签做分类标签。
“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着作者怎么看,想想你怎么看”。阅读是一件从每个人自身出发的事情,而读书笔记也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的,以上的方法大家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去进行尝试,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记读书笔记的方法。这样才能在阅读和记笔记的同时,让自己乐在其中。
本篇图文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十点读书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